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控固体推进剂常压燃速与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研究
1
作者 黄印 彭圆坤 +6 位作者 张晢 贾宏福 翟隽杰 杨伯涵 李洪旭 张小平 庞爱民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燃速与电压之间的响应特性,不足以准确描述其与外部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选用代表性的硝酸盐HAN基和高氯酸盐PP基推进剂,采用位移传感器法研究了常压下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能参数对推进剂燃速... 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燃速与电压之间的响应特性,不足以准确描述其与外部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选用代表性的硝酸盐HAN基和高氯酸盐PP基推进剂,采用位移传感器法研究了常压下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能参数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以及不同填料配方的HAN基推进剂燃速与外部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并对推进剂燃速与各电能参数的响应相关性分别进行数据拟合分析。结果表明,HAN基和PP基推进剂燃速与电压、电流和功率参数在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关系,添加不同含量Al、AP或RDX的HAN基推进剂燃速与这些电能参数也呈现相同相关性;推进剂燃速与功率参数的响应相关性最佳,均高于同等条件下与电压或电流参数的响应相关性。功率是电能参数中影响电控固体推进剂燃速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固体推进剂 燃速 电能参数 位移传感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节段拼装几何姿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桂水荣 李勇康 +1 位作者 尹樟勇 杨龙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赣州市集结大桥主桥为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斜拉桥,为确保钢混组合拱形桥塔节段拼装精准合龙,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拱形桥塔空间几何模型,分析外包钢壳和混凝土湿重对桥塔变形的影响,采用切线初始位移法对桥塔施工阶段位移进行预测... 赣州市集结大桥主桥为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斜拉桥,为确保钢混组合拱形桥塔节段拼装精准合龙,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拱形桥塔空间几何模型,分析外包钢壳和混凝土湿重对桥塔变形的影响,采用切线初始位移法对桥塔施工阶段位移进行预测,通过求解制造线形对桥塔待拼装节段进行预偏修正,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外包钢壳能显著减小桥塔变形;施工阶段桥塔变形主要由混凝土湿重引起,临时支撑能有效减小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横向变形。基于切线初始位移法的几何姿态预测方法能有效预测桥塔拼装全过程几何姿态,实测成桥阶段桥塔各节段最大偏位为6 mm,小于施工控制要求,具有较高的实施精度,可保证成桥状态下桥塔几何姿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 几何姿态预测 切线初始位移法 混凝土湿重 变形影响 线形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快速施工跨线桥基础隔震性能研究
3
作者 燕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适应高烈度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出基础隔震跨线桥的设计理念。以某2×25m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工程背景,将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装置进行研究。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7条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跨线... 为适应高烈度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出基础隔震跨线桥的设计理念。以某2×25m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工程背景,将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装置进行研究。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7条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跨线桥进行顺桥向和横桥向时程分析,对比采用基础隔震体系前后跨线桥抗震性能的变化,并分析弹性挡块对跨线桥地震位移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跨线桥将主梁与中墩作为整体预制安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理论上可作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一种方式;相比于常规结构体系,基础隔震体系既能降低中墩地震内力,又能减小梁端支座位移,可显著提升跨线桥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抗震性能;弹性挡块可有效控制基础隔震跨线桥的地震位移,但使得桥墩的地震内力明显增大,设计时应注意二者的平衡,合理选择弹性挡块的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桥 快速施工 基础隔震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位移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交叉口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浪 王健 +1 位作者 杨璐 安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7-1658,共12页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交叉口设置方案选择、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的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流量场景下,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方案相较于常规交叉口分别能够提升约20%、20%、50%的通行能力,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与常规交叉口接近,说明平行流交叉口不宜采用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四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的提升幅度最大,最大值能达到70.51%.对称双向和三向设置方案的通行能力提升相差不大,但三向设置在不对称流量场景中的表现优于对称双向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控制方法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平行流交叉口 移位左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位移与无应力状态控制的斜拉扣挂施工扣索力确定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余玉洁 罗永琪 +1 位作者 周文 蒋丽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大跨度拱桥常采用斜拉扣挂法开展拱肋施工,但在节段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拱肋空间位形之间互相影响,索力优化计算以及扣索状态控制问题复杂。提出改进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复合扣索力计算方法:基于改进型零位移法快速得到满... 大跨度拱桥常采用斜拉扣挂法开展拱肋施工,但在节段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拱肋空间位形之间互相影响,索力优化计算以及扣索状态控制问题复杂。提出改进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复合扣索力计算方法:基于改进型零位移法快速得到满足成拱线形要求的扣索力大小,基于成拱索力采用无应力状态法反推各施工阶段扣索索力。该复合方法可避免传统零位移法扣索力不准和反复迭代计算的缺陷,施工中扣索可实现一次张拉,后续节段拼装中无需对扣索进行索力调整。以某跨径430 m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缆扣合一施工为工程应用背景,采用的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法对大跨度非对称式钢结构拱肋进行斜拉扣挂拼装的扣索力求解和施工模拟。分析拼装过程中扣索力变化规律,并对比验证实际线形与目标线形偏差,以及拱肋应力与设计应力之间偏差程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算法理论简单且索力求解计算便捷。所求的扣索力可有效保证拱肋拼装完成及松索后拱肋线形和受力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法 扣索力计算 零位移法 无应力状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的位移控制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郑宏 李焯芬 +1 位作者 谭国焕 葛修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位移控制法 (DCM)比常用的载荷控制法 (LCM)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因DCM在求解技术上的一些难度 ,限制了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本文利用Sherman Morrison定理 ,使得DCM仅需很少的运算量 ,...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位移控制法 (DCM)比常用的载荷控制法 (LCM)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因DCM在求解技术上的一些难度 ,限制了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本文利用Sherman Morrison定理 ,使得DCM仅需很少的运算量 ,对经典的LCM程序做少量的修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位移控制法 载荷控制法 极限分析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2
7
作者 李进军 王卫东 +1 位作者 黄茂松 富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66-170,共5页
针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铁2号线和10号线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西航站楼桩基础的影响问题,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对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采用简化分析方法和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对单隧道工况和多隧道... 针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铁2号线和10号线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西航站楼桩基础的影响问题,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对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采用简化分析方法和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对单隧道工况和多隧道工况下盾构隧道穿越对PHC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工程设计措施,采用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进行多隧道工况下考虑工程措施的影响分析,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盾构隧道穿越过程的相关监测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对西航站楼基础结构的影响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上部结构 桩基础 两阶段分析方法 位移控制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基础下砼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被引量:16
8
作者 俞建霖 徐山岱 +2 位作者 杨晓萌 陈张鹏 龚晓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11-2120,共10页
为了计算复合地基沉降并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首先,考虑界面相对位移对界面侧摩阻力的影响,获得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然后,根据荷载传递法的基本原理,建立砼芯、水泥土桩和桩周土三者各自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三者相应的应力位移表达式... 为了计算复合地基沉降并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首先,考虑界面相对位移对界面侧摩阻力的影响,获得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然后,根据荷载传递法的基本原理,建立砼芯、水泥土桩和桩周土三者各自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三者相应的应力位移表达式;最后,通过与数值模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上部荷载、含芯率、面积置换率、桩周土和下卧层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基础下砼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砼芯承担了较大部分的上部荷载,水泥土桩次之,桩周土的荷载分担比最小;随着荷载增大,砼芯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减小,桩周土和水泥土桩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增加,荷载由砼芯向外逐步传递到水泥土桩与桩周土;随着上部荷载减小,含芯率、面积置换率、桩周土和下卧层压缩模量增加,复合地基沉降量逐步减小,其中含芯率的影响相对较小;除下卧层压缩模量外,各影响因素对桩周土压缩量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下卧层土体压缩量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砼芯水泥土桩 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法 界面相对位移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加固扰动引起地铁隧道隆起变形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涛 刘国彬 史世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针对如何控制上方基坑底部加固扰动引起下卧地铁隧道的变形、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的问题.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张扬路地下立交工程,在考虑隧道等效刚度、施工卸荷以及加固抑制回弹的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上方搅拌桩施工扰动引起正在... 针对如何控制上方基坑底部加固扰动引起下卧地铁隧道的变形、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的问题.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张扬路地下立交工程,在考虑隧道等效刚度、施工卸荷以及加固抑制回弹的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上方搅拌桩施工扰动引起正在运营地铁隧道的竖向隆起变形进行了机理分析,推导出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隧道竖向位移的方法并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上层加固扰动引起隧道的竖向位移是非常可观的,需引起足够重视.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上层搅拌桩施工引起运营地铁隧道位移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加固 下方隧道 隆起变形 控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浅式筒型基础竖向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梅梅 练继建 +1 位作者 杨敏 王海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9-384,共6页
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长径比下筒型基础竖向压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宽浅式筒型基础的失效模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照,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虽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趋势相近。对筒型基础不同部位... 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长径比下筒型基础竖向压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宽浅式筒型基础的失效模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照,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虽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趋势相近。对筒型基础不同部位在承担竖向压载时所承担的比例变化进行分析,其中,筒顶接触反力、内侧摩阻力及端阻力承担90%以上的荷载比例,计算极限承载力时可将筒内土与筒作为一个整体。给出了筒壁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在汉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宽浅式筒型基础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除长径比为1.0的模型外,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浅式筒型基础 长径比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位移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的变形控制标准 被引量:107
11
作者 张陈蓉 俞剑 黄茂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27-2034,共8页
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区域地埋管线的附加受力和变形,甚至会引起管线的开裂破坏。基于位移控制理论,对板式支护体系由于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周边自由土体位移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位移控制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与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的对... 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区域地埋管线的附加受力和变形,甚至会引起管线的开裂破坏。基于位移控制理论,对板式支护体系由于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周边自由土体位移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位移控制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与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合理性。其次对最近修订的《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的基坑环境保护标准进行了探讨,利用简化方法通过算例计算以分析其仍需改进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基于地下管线的自身承受能力,提出了基坑开挖对管线保护的变形控制标准,给出了为保证管线正常使用,基坑开挖深度与基坑允许侧向变形的关系,从而可以为基坑开挖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地埋管线 位移控制两阶段法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埋管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张陈蓉 蔡建鹏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4-157,共4页
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区域地埋管线的附加受力和变形。在对现有基坑工程变形规律总结和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首先给出了上海软黏土地区板式围护体系基坑围护墙的侧向变形和土体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其次介绍了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地埋管线纵向... 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区域地埋管线的附加受力和变形。在对现有基坑工程变形规律总结和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首先给出了上海软黏土地区板式围护体系基坑围护墙的侧向变形和土体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其次介绍了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地埋管线纵向影响的三维DCFEM法和位移控制两阶段理论分析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比,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一基坑开挖附近的地埋管线工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为基坑开挖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地埋管线 变形预测曲线 DCFEM法 位移控制两阶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对层状地基中邻近管道影响的DCBEM-FEM耦合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治国 黄茂松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4-1561,共8页
目前,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常常遇到邻近市政管线的影响。而较多的研究集中在隧道施工引起的周围地层变形上,考虑邻近管线作用的隧道开挖理论分析方法并不多见。为此,针对隧道洞周引入椭圆化非等量径向土体位移控制模式,将邻近管线视为E... 目前,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常常遇到邻近市政管线的影响。而较多的研究集中在隧道施工引起的周围地层变形上,考虑邻近管线作用的隧道开挖理论分析方法并不多见。为此,针对隧道洞周引入椭圆化非等量径向土体位移控制模式,将邻近管线视为Euler-Bernoulli梁,同时将层状地基土体视为弹性层状地基模型,提出了层状地基中隧道开挖引起邻近管道纵向变形的DCBEM-FEM(位移控制边界元与有限元)耦合分析方法。最后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位移控制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DCBEM-FEM耦合方法可以较好的体现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地层损失问题,同时本文方法在考虑邻近管线作用时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管线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地铁隧道 邻近管线 位移控制方法 DCBEM-FEM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红山嘴砾岩油藏开采方式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永新 李东文 +3 位作者 李红 汪玉琴 吴月风 张庭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红山嘴油田属克拉玛依Ⅱ类砾岩油藏,已有20多年的注水开发历史,虽然采出程度较低,但综合含水率较高,注采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该油田主力区红48断块克下组油藏,在室内和矿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油藏后期水驱、聚合物驱和... 红山嘴油田属克拉玛依Ⅱ类砾岩油藏,已有20多年的注水开发历史,虽然采出程度较低,但综合含水率较高,注采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该油田主力区红48断块克下组油藏,在室内和矿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油藏后期水驱、聚合物驱和深部调驱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条件下,水驱开发油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标定采收率;聚合物驱能够实现稳油控水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但措施成本高和需要改善配液水质;深部调驱技术虽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略次于聚合物驱开发,但能较好地克服聚合物驱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认为,深部调驱技术是目前条件下改善该油藏开发效果较好的开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嘴油田 砾岩油藏 开采方式 深部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隧道不同布置方式下相互作用影响的地层位移解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治国 张成平 奚晓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基于单线隧道计算结果直接采用线性叠加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双线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为研究近距离地下工程开挖的相互影响,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和复变函数理论,结合隧道洞周椭圆... 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基于单线隧道计算结果直接采用线性叠加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双线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为研究近距离地下工程开挖的相互影响,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和复变函数理论,结合隧道洞周椭圆化收敛变形边界条件,提出了任意布置方式下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位移控制边界条件进行求解,体现了双线隧道开挖间的相互作用影响。通过离心试验和工程实例,将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的复变函数理论解与线性叠加法解答以及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针对双线隧道水平和斜交两种不同布置方式进行相关参数分析,获取了双线隧道间距变化引起的地层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的复变函数方法求解得到的地表沉降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而直接线性叠加法解答存在较大误差。在地层等值线图规律分析中,水平与斜交布置下,两个隧道周围土体等值线图产生较为明显的相互"吸引"现象,隧道上方的土体沉降峰值线均向双线隧道中间倾斜,但随着双线隧道间距增加,"吸引"现象逐渐减弱。研究成果对于近距离双线盾构隧道开挖施工的现场保护措施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盾构隧道 土体沉降 复变函数 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 椭圆化收敛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深基坑有支撑暴露变形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涛 杨国伟 刘国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842-1844,共3页
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变形控制和治理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岩土工程中一个十分热点的课题。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区有支撑暴露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上海地铁某车站基坑,对有支撑暴露时间及其发生的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变形控制和治理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岩土工程中一个十分热点的课题。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区有支撑暴露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上海地铁某车站基坑,对有支撑暴露时间及其发生的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支撑暴露变形在整个开挖过程中是非常可观的,需引起足够重视。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有支撑暴露变形的施工措施,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有支撑暴露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缺陷浅拱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易壮鹏 赵跃宇 朱克兆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2-938,共7页
研究了几何缺陷对粘弹性铰支浅拱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从达朗贝尔原理和欧拉-贝努利假定出发推导了粘弹性铰支浅拱在正弦分布突加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并采用Galerkin截断法得到了可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的无量纲化非线性微分方程... 研究了几何缺陷对粘弹性铰支浅拱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从达朗贝尔原理和欧拉-贝努利假定出发推导了粘弹性铰支浅拱在正弦分布突加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并采用Galerkin截断法得到了可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的无量纲化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同时引入能有效追踪结构动力后屈曲路径的广义位移控制法,对含几何缺陷浅拱的响应曲线进行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了前三阶谐波缺陷对浅拱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其中动力临界荷载由B-R准则判定。主要结论有:材料粘弹性使浅拱动力临界荷载增大且结构响应曲线与弹性情况差别很大;二阶谐波缺陷影响显著,它使动力临界荷载明显下降且使得浅拱粘弹性动力临界荷载可能低于弹性动力临界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拱 几何缺陷 动力稳定性 粘弹性 龙格-库塔法 广义位移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压缩机排量控制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宇 祁照岗 陈江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4-1276,1281,共4页
以获得最佳舒适温度为目标,利用环境温度、蒸发器表面温度等参数来控制压缩机排量输出,建立了适用于自动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外控变排量压缩机排量控制方法.系统的环模实验和道路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该控制方法能够较好较... 以获得最佳舒适温度为目标,利用环境温度、蒸发器表面温度等参数来控制压缩机排量输出,建立了适用于自动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外控变排量压缩机排量控制方法.系统的环模实验和道路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该控制方法能够较好较快地使得车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与定排量压缩机自动汽车空调相比,该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更好,车室内降温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外控变排量压缩机 控制方法 设定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人工听骨力学性质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文娟 李武 李晓青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传导性耳聋多由鼓膜或听骨链病变所致,人工中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传导性耳聋治疗.根据人工中耳结构试验和力学假设,用变分原理建立在任意时刻t点,人工鼓膜受迫振动位移与激发声压的关系,推导控制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及贝塞尔函数对... 传导性耳聋多由鼓膜或听骨链病变所致,人工中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传导性耳聋治疗.根据人工中耳结构试验和力学假设,用变分原理建立在任意时刻t点,人工鼓膜受迫振动位移与激发声压的关系,推导控制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及贝塞尔函数对方程求解,得到鼓膜和听骨位移的解析解.通过与文献试验数据比较,感觉曲线形状与走势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程是正确的,能够反映声音的传导机制.利用方程计算得到:质量小的材料传音效果好于质量大的;顶盘面积一定时,质量为某一特定值时传音效果更佳;该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相符合.研究表明:该方程对于人工中耳数据的获得非常方便,并且能够优化人工听骨材料,特别是对质量的控制能达到科学的效果,避免测量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干扰.该方法为耳生物力学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新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力学 人工听骨 鼓膜位移 控制方程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等应变率下不同含水率砂样剪切带观测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学滨 杜亚志 +1 位作者 潘一山 顾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5-632,共8页
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加载速率为5 mm/min),针对不同含水率(12.7%~16.5%)砂样,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开展了最大剪切应变场的观测研究,获取了子区尺寸对砂样不同位置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发... 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加载速率为5 mm/min),针对不同含水率(12.7%~16.5%)砂样,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开展了最大剪切应变场的观测研究,获取了子区尺寸对砂样不同位置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砂样含水率的增加,变形更加均匀,最大剪切应变高值区分布变得宽广,反映了剪切带的数目增加,微裂纹出现之前的最大剪切应变提高;随着纵向应变的增加,在应变高值区,最大剪切应变以非线性方式迅速增加,但在应变低值区,一般以线性方式增加。当剪切带出现以后,特别是在变形后期,子区尺寸对最大剪切应变有明显的影响。最大剪切应变随子区尺寸变化的演变规律与子区所处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样 含水率 位移控制加载 剪切带 子区尺寸 最大剪切应变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