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9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ntilated Double Skin Facades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Juan,CHEN You-ming,FANG Shan-sha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afety and Energy Efficiency,MOE,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0-162,共3页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F for hot-summer zones,this paper explor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DSF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The main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for DSF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commented.If properly managed,the ventilated DSF with controlled shading devices can be used even in hot summe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IBILITY double-skin FACADES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simul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气味物质的提取、关键组分判别及其在储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慧 洪习文 +1 位作者 王争艳 王艳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6-273,共8页
粮食气味物质受粮食种类、储藏条件、储藏时间及是否受有害生物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气味物质种类及含量能够及时反映粮食是否变质或受有害生物危害。首先,本文概述目前常用的粮食气味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技术,总结不同状态粮食气味物质组成... 粮食气味物质受粮食种类、储藏条件、储藏时间及是否受有害生物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气味物质种类及含量能够及时反映粮食是否变质或受有害生物危害。首先,本文概述目前常用的粮食气味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技术,总结不同状态粮食气味物质组成,发现烷烃类、酸类、醛类和醇类等物质赋予粮食特有的气味,而不同的储藏环境和粮食状态下,其气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探讨粮食中特征气味物质的分析方法,梳理粮食关键气味物质可能的代谢途径,归纳水稻和小麦中特征气味物质,其中稻谷中特征气味物质2-乙酰基-1-吡咯啉的生成机制也已得到初步确认。最后,对气味物质在粮食安全储藏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提出深入分析、挖掘粮食气味物质数据,构建新型预测模型以快速、精准检测粮食品质将成为未来粮食气味物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同时,部分气味物质也被证实对粮仓中有害生物具有防控作用,将成为未来研发新型绿色储粮药剂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气味物质 判别方法 代谢途径 安全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致密气储层广义平面阻流带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枫鹏 李彬册 +1 位作者 任广磊 张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致密气储层具有物性条件差、非均质性强、含水饱和度高等特点,储层中存在流体渗流受限区域,使得气井产量和控制储量受到影响。一般意义上的阻流带强调的是沉积、成岩作用,以及砂体边界发育等静态地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缺少气水两相渗流... 致密气储层具有物性条件差、非均质性强、含水饱和度高等特点,储层中存在流体渗流受限区域,使得气井产量和控制储量受到影响。一般意义上的阻流带强调的是沉积、成岩作用,以及砂体边界发育等静态地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缺少气水两相渗流过程中不同因素产生的动态阻流表征。首先明确了致密气储层广义平面阻流带的内涵,提出了从生产特征、储层特征和两相共渗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广义平面阻流带层次结构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GI),以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气藏井区为例,计算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权重值,得到GI数值,通过插值绘制了研究区广义平面阻流带发育图。进一步对比研究了高产、中产、低产三类井无量纲产气量和无量纲产量递减率与GI数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无量纲产气量与GI值呈负相关关系,无量纲产量递减率与GI值呈正相关关系。利用广义平面阻流带发育图可以为后续气井工作制度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广义平面阻流带 评价指标 识别方法 模糊层次分析 权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控储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勇 刘永旸 +5 位作者 赵圣贤 尹美璇 李博 陈雷 吴帅材 谢圣阳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泸州—渝西地区为“一隆起、一洼陷、两缓坡”的古地貌格局,沉积区可划分为水下隆起区、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②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硅质矿物为主,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及黄铁矿次之。可识别出10种页岩岩相类型,主要发育硅质页岩相组合(S)和混合质页岩相组合(M),其中硅质页岩相组合(S)在水下隆起区更为发育,且纵向上更具连续性,是优质岩相组合。③不同地貌单元的页岩岩相的发育程度及储层参数(TOC、孔隙度、含气量)存在明显差异,水下隆起区页岩TOC值为3.03%~5.06%,平均值为4.25%;孔隙度为4.81%~6.30%,平均值为5.46%;含气量为1.70%~7.62%,平均值为5.05%,其页岩储层品质优于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平面上,优质页岩具有高TOC、高孔隙度和高含气量的特征,呈带状分布于水下隆起区及其周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模法 硅质页岩岩相 储层品质 水下隆起区 水下斜坡带 水下低洼区 沉积古地貌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泸州—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杨俊斌 杨荣山 +2 位作者 潘自立 姚远 刘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84-2596,共13页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在此基础上,建立几何尺寸表征各直接影响因素、计算结果可映射根本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二维数值模型;以伤损实际状态、现行的铁路规范为依据,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并拟定体现多因素不同状态相互耦合效果的210组计算工况;以各工况、各工况条件下数值模型计算的轨道板上拱2 mm时的计算结果构成样本数据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各直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根本影响因素为因变量的分析模型;提出仅将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别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方法,并验证该判别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回归模型中的标准化系数,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窄接缝伤损及初始弯曲是直接因素,温度是根本因素;轨道板初始弯曲、窄接缝破损高度及宽度这3个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依次减弱的;提出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的准确率达90%,说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板体上拱稳定性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轨道板 上拱 稳定性 判别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顶管穿越深大断层破碎带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钟祖良 杜传烨 +1 位作者 刘新荣 李超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3-954,共12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南山地大城市为实现备用水库-供水组团和供水组团间互联互通时需建设大量的输水隧洞。由于顶管法具有优越的技术和环保优势,在输水隧洞建设时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岩石顶管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南山地大城市为实现备用水库-供水组团和供水组团间互联互通时需建设大量的输水隧洞。由于顶管法具有优越的技术和环保优势,在输水隧洞建设时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岩石顶管穿越断层破碎带时摩阻力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依托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重庆观景口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穿越深大断层破碎带段现场顶力监测与管节周边沉渣调查,揭示了断层破碎带加固前后管节间隙中沉渣填充范围,提出了2种管节-围岩接触力学模型,并基于筒仓理论、围岩弹塑性理论以及多层圆筒模型,推导了2种力学模型对应的顶管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现场摩阻力监测与理论计算值对比,验证了岩石顶管穿越断层破碎带摩阻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断层破碎带 筒仓理论 摩阻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弹法的颗粒材料直剪试验剪切滑移区研究
7
作者 胡文韬 肖劲 +4 位作者 尹江灏 耿大新 徐长节 李顺文 吴文兵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共9页
颗粒直剪试验剪切带的发展规律和分布特征决定了颗粒体强度,但不易观测。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对透明聚碳酸酯颗粒进行直剪试验,基于光弹法原理,通过对颗粒剪切力学特性、应力链分布、位移场的观测,研究颗粒的力链发展过程、主接触角及剪... 颗粒直剪试验剪切带的发展规律和分布特征决定了颗粒体强度,但不易观测。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对透明聚碳酸酯颗粒进行直剪试验,基于光弹法原理,通过对颗粒剪切力学特性、应力链分布、位移场的观测,研究颗粒的力链发展过程、主接触角及剪切滑移面的发展规律,并在PFC2D离散元软件中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直剪过程中颗粒体系的力链分布存在应力屏蔽现象;颗粒体系的强力链、接触角及主应力方向发生了偏转,且偏转特征基本一致;颗粒在剪切过程中形成拱形剪切滑移面,与水平剪切面共同形成拱形滑移剪切区。拱形滑移区在剪切初期形成,且在整个剪切过程中一直持续。在剪切应力峰值时,拱形滑移区的高度与初始法向力成正比,厚度在(13~15)d_(50)之间。拱形滑移区在应力残余阶段逐渐减小,趋于稳定状态,且不同初始法向力下的拱形滑移区在应力残余阶段的高度相差不大,厚度在(8~9)d_(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光弹法 直剪试验 剪胀(缩) 拱形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差方法分析山西地区重力场的变化特征
8
作者 李勇江 冯建林 +3 位作者 何辛 刘冬阳 姬计法 董磊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57,共8页
为研究山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贝叶斯平差和经典平差法,分析2015—2020年山西地震重力监测网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得到山西断陷带内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并对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①2种平差方... 为研究山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贝叶斯平差和经典平差法,分析2015—2020年山西地震重力监测网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得到山西断陷带内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并对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①2种平差方法在点值精度上整体相当,但贝叶斯平差法的段差序列具备更好的随机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消除由仪器的非线性漂移对结果带来的影响;②2种方法得到的重力场变化形态一致,但变化量有所差异;③山西断陷带内重力场变化相对稳定,累积重力场变化显示,区内变化趋势具备连续性,但不同部位重力场变化特征有所差异,位于中部和中南部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重力场变化量小,南北两端的变化量较大,且变化态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陷带 贝叶斯平差 经典平差 时变重力场 流动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农作物Se含量构建富硒土地质量评价体系——以湖南龙山县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 戴亮亮 +7 位作者 巩浩 彭志刚 许青阳 胡向荣 贺灿 吴文彬 陈伟 曾剑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2-371,共10页
【研究目的】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土地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但仅根据土壤Se含量难以准确地指导地方政府进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研究方法】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西北部作为研究区,基于1∶50... 【研究目的】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土地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但仅根据土壤Se含量难以准确地指导地方政府进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研究方法】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西北部作为研究区,基于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探讨了水稻Se生物富集系数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了水稻籽实Se含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合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提出了富硒土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壤Se含量为0.19~0.84 mg/kg,平均值0.48 mg/kg,水稻籽实Se含量为0.02~0.23 mg/kg,平均值0.10 mg/kg,水稻籽实富硒率为83%。(2)水稻籽实Se生物富集系数与土壤Cd、S和T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0.617、−0.452和−0.574。(3)区划结果显示,研究区以无公害富硒中高产耕地为主,面积占比78%,无公害中高产耕地和无公害低产耕地面积相对较小,面积分别占13%和4%;安全利用富Se耕地和谨慎利用耕地面积分别占4%和1%。【结论】在科学预测农作物籽实Se元素含量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农作物富Se水平、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的地块尺度富Se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进行富Se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Se水稻 预测模型 富硒土地 区划方法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龙山县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麻凤海 张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为研究上软下硬地层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的力学效应,以大连地铁4号线东南山站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研究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全程的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 为研究上软下硬地层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的力学效应,以大连地铁4号线东南山站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研究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全程的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由车站中线向两侧逐渐递减,影响区域约为车站开挖跨度的2倍;围岩变形和应力具有明显对称性,拱部围岩以沉降为主,高边墙以隆起为主,拱部跨中向隧道净空入侵,大拱脚向围岩入侵;围岩最大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拱脚尖角部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塑性区作用位置随车站施工不断变化,最终集中作用于高边墙位置处;通过Peck公式预测地表沉降,验证在上软下硬地层中采用拱盖法施工的可行性,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地铁车站 拱盖法施工 围岩变形 Peck沉降预测 围岩塑性区 围岩最大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倾斜界面耦合的弹性层散射能量计算模型的混合求解方法
11
作者 李欣然 陕耀 周顺华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86,共18页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运营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播问题提炼为非均匀介质刚性基弹性层中波的散射问题,采用模态叠加法...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运营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播问题提炼为非均匀介质刚性基弹性层中波的散射问题,采用模态叠加法+有限差分法的混合求解方法构建倾斜界面耦合刚性基弹性层散射计算模型,该模型优势体现在设置有限差分区域有效模拟弹性层材料非均匀变化的同时,保留了两侧连续介质区,这样可在实现网格数量控制的同时,获取各导波模式散射系数并由此分析反射及透射场各导波模式对能量的分配及运载情况,模型两类区域间建立的数学关系也可成功反映模型计算精度与参与计算导波模式数量间正向关系.结果表明:当弹性层耦合界面由垂直转为倾斜后,使原本占据主体能量的透射场基阶模式导波能量发生转移,界面偏转越多,散射场能量的分配越分散,这直接体现在透射场基阶模式能量占比下降上;入射波入射锐角界面时,反射场及透射场的高阶模式导波容易获得更多的能量;在高阶模式导波波函数值沿弹性层厚度起伏分布特征作用下,高阶模式导波分配到更多能量的原因可能与导波复杂传播方向与其位移活跃区间产生更多匹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过渡段 散射能量 导波模式叠加 有限差分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纵向倒塌模式研究
12
作者 刘尊稳 梁刚毅 +2 位作者 陈兴冲 邓永杰 李欣婧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6,共8页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破坏的关键部位主要集中在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区域、支座及支座接触面的混凝土区域、桥墩墩底区域;确定了10跨高铁简支梁桥倒塌判别的能量比值为89.33%;通过将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板与凹槽截面耦合连接,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了轨道与桥梁连结的整体性,避免桥梁伸缩缝处轨道在地震初期成为桥梁破坏的关键部位,结构体系抗倒塌时间延长了约45%,减小了落梁概率,提高了桥梁的整体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 纵向倒塌模式 高烈度地震区 显式积分法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滑坡治理方案决策研究
13
作者 郑明新 卢乐意 +1 位作者 李东 阮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为解决滑坡治理方案决策的多维复杂性问题,提出1种融合组合赋权与动态分辨系数的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模型。首先,构建包含滑坡地质特征认识、滑坡治理措施、经济与环境4大因素的16项决策指标,并通过分级标准实现指标定量化。然后,采用层次... 为解决滑坡治理方案决策的多维复杂性问题,提出1种融合组合赋权与动态分辨系数的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模型。首先,构建包含滑坡地质特征认识、滑坡治理措施、经济与环境4大因素的16项决策指标,并通过分级标准实现指标定量化。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CRITIC分别确定主观和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计算综合权重。进一步引入动态分辨系数,优化传统灰色关联投影法,提升指标区分度,最终建立滑坡治理方案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具有较高的决策适用性和稳定性,稳定性提升约13.01%,优于传统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治理措施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治理 方案决策 组合赋权 分辨系数 灰色关联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适宜性与迫切性评价的国土空间整治分区研究——以镇安县为例
14
作者 周璐红 张怡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为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县域规划,选择秦岭山区的镇安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三维魔方法、四象限法,进行农业种植、城镇开发与生态保护功能分区,根据整治适宜性与迫切性进行次序分区,叠加识别优势区。结果表明:1)国土空... 为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县域规划,选择秦岭山区的镇安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三维魔方法、四象限法,进行农业种植、城镇开发与生态保护功能分区,根据整治适宜性与迫切性进行次序分区,叠加识别优势区。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中农业种植区、城镇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占比为50.16%、11.87%和37.97%,分别集中于县域东南部、中心交通要塞地带和西部区域。2)国土空间次序分区中优先、重点、适度、暂缓整治区占比分别为23.30%、34.57%、12.08%、30.06%,分别集中于永乐街道、县域西部、县域东南和回龙镇、县域中东部区域。3)综合整治分区结果:农业优先种植区集于中南部,宜高效发展农业生产;城镇优先开发区位于永乐街办,紧邻农业优先发展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优先保护区位于木王镇、月河镇,发展农田生态,促进生态保护区建设,达成生态生产经济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分区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三维魔方法 四象限法 镇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不安全度的下伏采空区巷道最优支护时机分析
15
作者 袁海平 方兴业 +3 位作者 李艳龙 夏子晋 黄松涛 于旭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1008,共8页
为降低下伏采空区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采用调整支护时机的方式来实现主动调控围岩变形的目的。在虚拟支撑力法的理论基础上,引入单元不安全度、应力释放系数和位移完成系数3个影响变量,构建出三者的关系曲线用以求解最... 为降低下伏采空区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采用调整支护时机的方式来实现主动调控围岩变形的目的。在虚拟支撑力法的理论基础上,引入单元不安全度、应力释放系数和位移完成系数3个影响变量,构建出三者的关系曲线用以求解最佳支护时机,并从位移和支护力2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巷道洞壁处的单元不安全度分布形态由圆形变为椭圆形,最终再转变为圆形;巷道与采空区的间距越小,最优的支护距离越短,间距为0.5D(D为巷道洞径)时,最佳支护距离提前了91.866%,而当间距达到2.0D以上时,采空区的存在导致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伏采空区 支护时机 虚拟支撑力法 单元不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喷入正丁醇-空气预混合气内的着火及反应区扩展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磊 赵潇楠 陈宁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基于生物柴油真实组分构建其燃烧反应机理,并与正丁醇燃烧反应机理整合,获得了一个包括218个组分和856个反应的联合燃烧反应机理,用于模拟研究两种燃料组合应用于内燃机先进燃烧方式的基本特征.利用实验数据对所得联合反应机理进行了验... 基于生物柴油真实组分构建其燃烧反应机理,并与正丁醇燃烧反应机理整合,获得了一个包括218个组分和856个反应的联合燃烧反应机理,用于模拟研究两种燃料组合应用于内燃机先进燃烧方式的基本特征.利用实验数据对所得联合反应机理进行了验证并将其与大涡模拟模型进行整合,用于模拟研究生物柴油喷入正丁醇-空气预混合气的着火及燃烧过程.基于恒定容积燃烧室的实验数据,对所得燃烧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利用改进后的燃烧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预混氧气浓度、缸内初始温度等参数对着火及反应区扩展特性的影响,并且获得了碳烟、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先进燃烧方式 正丁醇 着火及反应区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浮冰区船舶回转操纵性数值仿真研究
17
作者 闫宏生 陈梓昊 王锡军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4-1047,共14页
为探究极地船舶在极地浮冰区中的回转操纵特性,本文采用CFD–DEM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一艘中型极地船舶在浮冰区中的回转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模拟考虑了船舶在不同舵角以及不同密集度浮冰区中的回转过程,并对船舶回转运动的参数... 为探究极地船舶在极地浮冰区中的回转操纵特性,本文采用CFD–DEM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一艘中型极地船舶在浮冰区中的回转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模拟考虑了船舶在不同舵角以及不同密集度浮冰区中的回转过程,并对船舶回转运动的参数进行预报。结果表明,浮冰的存在会对船舶的回转运动产生显著阻碍,浮冰区回转战术直径的范围是敞水工况战术直径的1~1.5倍。船体受到的力和力矩具有较强的随机性,航速与艏摇角速度时历曲线瞬时起伏更明显。相同舵角下,船舶受到的冰纵向力随浮冰密集度增加而增加,流体纵向力变化不明显;平均总侧向力、总偏航力矩方向与回转操纵方向一致,平均冰偏航力矩则更多偏向于回转操纵的相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 离散元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 浮冰区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横向振动的格林函数解
18
作者 常学平 陈美 +1 位作者 范谨铭 于学会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钻压影响的钻柱双向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格林函数法,将方程进行分离变量、Laplace变换和Laplace逆变换,获得了受压自旋复合材料钻柱双向耦合振动的格林函数解。在数值分析部分,首先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借助系统的格林函数解,分析了纤维铺层角、旋转角速度、钻压、钻井液流速等参数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的横向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纤维铺层角越大钻柱系统的格林函数响应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转速越大对应钻柱的格林函数响应也随之增大;自旋角速度、钻井液流速及纤维铺层角联合效应下,钻柱系统横向耦合振动会产生共振带。据共振带发生的位置可以找出结构因为发生大幅度振动进而导致失稳和破坏的复合材料与旋转角速度的危险取值区间,通过避开危险取值区间从而有效避免结构的失稳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法 LAPLACE变换 复合材料钻柱 旋转角速度 共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主产区乡村空心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以银川平原局部地区为例
19
作者 马玲 刘学武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精准测度与综合评价农产品主产区乡村空心化水平,揭示农产品主产区县域乡村空心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保障农产品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因地制宜整治空心村,创新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视角下以银川平原农产品... 精准测度与综合评价农产品主产区乡村空心化水平,揭示农产品主产区县域乡村空心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保障农产品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因地制宜整治空心村,创新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视角下以银川平原农产品主产区5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与实地走访数据,从土地、人口、产业三方面构建乡村空心化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自然断点法对5个县(市、区)乡村空心化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农产品主产区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形成机理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乡村空心化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异质性,各地区在人口空心化、土地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综合空心化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常住人口比例、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及区域经济结构对乡村空心化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银川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乡村空心化是土地、人口、产业等多维度要素空心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整治乡村空心化问题,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乡村经济内生动力;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布局,促进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宅基地管理和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主产区 乡村空心化 水平测度 自然断点法 银川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ϕ60 mm大尺寸红外非线性BaGa_(4)Se_(7)晶体与器件制备
20
作者 王振友 毛长宇 +3 位作者 陈伟豪 徐俊杰 余学舟 吴海信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硒镓钡(BaGa_(4)Se_(7),BGSe)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制备大尺寸、高品质BGSe晶体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本实验室采用双温区合成炉单次实现500 g以上高纯BGSe多晶原料合成;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法生长出ϕ60 mm... 硒镓钡(BaGa_(4)Se_(7),BGSe)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制备大尺寸、高品质BGSe晶体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本实验室采用双温区合成炉单次实现500 g以上高纯BGSe多晶原料合成;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法生长出ϕ60 mm BGSe晶体棒;通过定向、切割和抛光等加工,制备出10 mm×10 mm×50 mm以上BGSe激光频率转换器件。制备的晶体与器件尺寸均为目前报道的最大值,可为中长波红外激光输出研究提供晶体及器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a_(4)Se_(7)单晶 双温区合成 改进的布里奇曼法 激光频率转换器件 中长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