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混凝土回收制备轻质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佟钰 张君男 +3 位作者 田鑫 冯艳芳 张徐伟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6-1070,共5页
回收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磨细后,匹配适量氢氧化钙、水泥和水,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反应固化,经系统优化实验,获得了具有显著力学性能的块状制品,进而引入铝粉作为发气剂,制备出轻质多孔加气混凝土材料,产品容重、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 回收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磨细后,匹配适量氢氧化钙、水泥和水,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反应固化,经系统优化实验,获得了具有显著力学性能的块状制品,进而引入铝粉作为发气剂,制备出轻质多孔加气混凝土材料,产品容重、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对B06级加气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研究结果对废弃混凝土的综合回收利用及加气混凝土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水热固化 轻质混凝土 发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集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强度与透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佟钰 赵立 +2 位作者 马鹏毅 李晓 王晴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63,68,共4页
废弃混凝土经回收、破碎、筛分,作为粗集料与适量水泥、水和萘系减水剂配制成具有适当力学强度的高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系统考察了集灰比、水灰比、集料粒径等参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再生粗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最... 废弃混凝土经回收、破碎、筛分,作为粗集料与适量水泥、水和萘系减水剂配制成具有适当力学强度的高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系统考察了集灰比、水灰比、集料粒径等参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再生粗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集灰比4.0~4.6、水灰比0.38~0.41情况下,废弃混凝土回收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透水能力,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 最佳配合比 抗压强度 透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混凝土余浆循环利用的均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嵘 蒋元海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73,共3页
管桩余浆作为混凝土的一种组分进行循环再生产利用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发现管桩混凝土余浆的均化程度是循环再利用的关键环节。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管桩混凝土余浆的实用均化法。
关键词 混凝土 管桩 废浆 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气砼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 被引量:6
4
作者 袁铸钢 孟庆金 +2 位作者 景绍洪 王孝红 孙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07-209,212,共4页
结合我国加气砼生产的现状 ,介绍一套加气砼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以太网结构 ,实现了加气砼生产过程的全线自动控制。实际运行表明了该系统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加气砼 生产过程 计算机网络 自动控制 低成本 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 控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次烟叶发酵制备烟草香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春平 杨琛琛 方金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低次烟叶为原材料,将其水提物,添加10%的葡萄糖,接种1%的金星产香酵母SP—3,灭菌后在30℃的条件下发酵7 d,制备出特色烟草浸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萃取烟草浸膏的致香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色烟草浸膏中... 以低次烟叶为原材料,将其水提物,添加10%的葡萄糖,接种1%的金星产香酵母SP—3,灭菌后在30℃的条件下发酵7 d,制备出特色烟草浸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萃取烟草浸膏的致香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色烟草浸膏中有5-甲基糠醛、β-苯乙醇、乙酰基吡咯、巨豆三烯酮、3-甲基吲哚等特殊香味成分.在100 g烟丝中,添加0.01~0.05 g的特色烟草浸膏能与烟香谐调,增大香气量,烟气柔和细腻、余味纯净,比没有经过发酵的普通烟草浸膏的加香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低次烟叶 烟草浸膏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杆塔基础上拔与水平力组合荷载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鲁先龙 童瑞铭 +2 位作者 管顺清 胡志义 丁士君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年第10期4-8,14,共6页
通过监测上拔水平力组合作用下基础构件位移及连接件应力变化,研究了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基础的基础承载变形特性、基础构件协同工作性能以及构件连接件承载应力水平。结果表明:上拔和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预制装... 通过监测上拔水平力组合作用下基础构件位移及连接件应力变化,研究了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基础的基础承载变形特性、基础构件协同工作性能以及构件连接件承载应力水平。结果表明:上拔和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基础具有协同工作性能,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基础拼装间隙、拼装过程中螺帽拧紧程度不同以及基础预制加工误差是预制装配式基础共同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平荷载和基础拼装缝隙对基础上拔和水平位移有影响,基础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基础底板连接件整体上承受拉应力作用,在极限荷载范围内,均呈弹性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 装配式基础 混凝土预制基础 冻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柱地震破坏Park-Ang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樊禹江 王社良 +1 位作者 张博 杜园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6-740,805,共5页
通过对不同配比的6根再生混凝土(RAC)柱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结合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柱的修正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及实际结构各震害破损度Dc,确定了各RAC柱的循环荷载系数β的计算值。通过分析可得:再生骨料取代率及混杂纤维掺量对系数β... 通过对不同配比的6根再生混凝土(RAC)柱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结合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柱的修正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及实际结构各震害破损度Dc,确定了各RAC柱的循环荷载系数β的计算值。通过分析可得:再生骨料取代率及混杂纤维掺量对系数β均有明显的影响,需将二者同时作为计算系数β的重要因素。考虑配筋率对于系数β的影响,利用Matlab对以再生骨料取代率R、混杂纤维掺量Hf、配筋率ρa为基础的多变量线性方程进行拟合,确定了循环荷载系数β的计算公式:a fβ=0.0689ρ+0.02138 R+0.05614H,从而对修正Park-Ang模型作出了进一步修正,使其更适用于RAC柱的损伤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柱 低周反复试验 修正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 破损度dc 循环荷载系数β 混杂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阶跃法的混凝土电阻率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家茂 张勇 +1 位作者 张润 郝挺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2,68,共5页
提出的直流阶跃法检测混凝土电阻率,直接检测标准养护的混凝土强度试件,在试验室内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矿粉掺量对各龄期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在某搅拌站对工程使用的C30混凝土进行了电阻率、电通量法,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检测,... 提出的直流阶跃法检测混凝土电阻率,直接检测标准养护的混凝土强度试件,在试验室内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矿粉掺量对各龄期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在某搅拌站对工程使用的C30混凝土进行了电阻率、电通量法,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电阻率法与上述两种标准方法相关性高,可以快捷评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阶跃法 混凝土电阻率 电通量 氯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型直流接地极固井混凝土电阻率变化规律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汉生 滕芸 +5 位作者 贾磊 郑智慧 胡上茂 鲁海亮 刘刚 文习山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9,共7页
深井型直流接地极(简称深井接地极)被持续施加恒定直流时,固井混凝土作为电解质会与井壁钢套管发生腐蚀电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电阻率的改变。为研究不同状态的混凝土在直流作用下电阻率随着通电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按实际深井接地极工... 深井型直流接地极(简称深井接地极)被持续施加恒定直流时,固井混凝土作为电解质会与井壁钢套管发生腐蚀电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电阻率的改变。为研究不同状态的混凝土在直流作用下电阻率随着通电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按实际深井接地极工程用混凝土配比配制试样,对固结3~7 d及完全固结后的干燥、浸渍混凝土试块进行了直流实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固结初期混凝土电阻率变化规律符合Archie公式;固结期内、完全固结后又被水浸渍的混凝土随通电时间的增加电阻率升高;完全固结并干燥的混凝土电阻率随通电时间的增加电阻率降低。分析认为直流极化作用是导致二者趋势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接地极 固井混凝土 固结时间 电极反应 直流极化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紫薇 王凤池 +1 位作者 丁向群 马一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3,124,共5页
为了研究废弃玻璃混凝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碳化性能,以单一冻融、单一干湿,冻融-干湿,干湿-冻融以及耦合循环五种损伤试验模拟真实自然环境,而后通过快速碳化试验测定碳化深度,以反映不同损伤条件对废弃玻璃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研究废弃玻璃混凝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碳化性能,以单一冻融、单一干湿,冻融-干湿,干湿-冻融以及耦合循环五种损伤试验模拟真实自然环境,而后通过快速碳化试验测定碳化深度,以反映不同损伤条件对废弃玻璃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随取代率和碳化龄期的增长而劣化。干湿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冻融循环使废弃玻璃混凝土更易受到碳化损伤。二者的复合是一种超叠加的损伤方式,损伤次数与顺序对碳化深度影响大于单一损伤,使得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玻璃混凝土 冻融循环 干湿循环 耦合循环 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拌合物分离浆水再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常洪民 葛新文 王东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70,共2页
利用分离装置将清洗设备后的混凝土余料及其它废弃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分离,对分离后的浆水进行分析后,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对比研究了其拌合物及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分离 浆水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