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物资损毁的应急物资调度问题模型与算法研究
1
作者 王付宇 秦鹏 +1 位作者 李艳 熊士宝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211,共8页
为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物资损毁现象,考虑物资损毁对受灾民众心理痛苦效应以及应急救援综合成本的影响,借鉴福利经济学中匮乏成本的定义建立灾民心理痛苦效应函数;构建以受灾民众心理... 为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物资损毁现象,考虑物资损毁对受灾民众心理痛苦效应以及应急救援综合成本的影响,借鉴福利经济学中匮乏成本的定义建立灾民心理痛苦效应函数;构建以受灾民众心理痛苦效应最小和应急救援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应急物资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的鲸鱼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利用Tent混沌映射生成初始种群,结合动态调整概率阈值与对数惯性权重策略,提高算法的寻优性能和求解精度,并通过四川龙门山地震带的相关数据构建算例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重大灾害事件下考虑物资损毁的应急物资调度问题,优先保障需求紧迫程度较高的受灾点的物资供给,且相对标准鲸鱼群算法和标准粒子群算法,本文改进算法的性能更为优越。结果可为考虑物资损毁影响的应急物资调度实践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资调度 物资损毁 受灾民众心理 改进鲸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村落和城镇功能单元的大理市地震人员压埋风险评估
2
作者 贾召亮 张方浩 +2 位作者 壮延 许瑞杰 郑川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震后快速评估被压埋人员数量和空间分布,及时开展救援,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基于单体建筑功能识别,建立基于建筑功能、室内人口结构和人员在室率的人口空间化模型,以农村地区村落和城镇地区功能单元为评估单元开展大理市地震人员压埋... 震后快速评估被压埋人员数量和空间分布,及时开展救援,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基于单体建筑功能识别,建立基于建筑功能、室内人口结构和人员在室率的人口空间化模型,以农村地区村落和城镇地区功能单元为评估单元开展大理市地震人员压埋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9:00~7:00是人员压埋的高风险时段;Ⅷ度烈度破坏下喜洲镇人员压埋风险最高,Ⅷ度烈度以上破坏下下关镇人员压埋风险最高;喜洲古镇,满江村、金星村、大展屯等城中村,才村、向阳村、双廊古镇等沿洱海村落,江西村、上和村、周城村等山脚古村落,是地震人员压埋的高风险区域,震后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建筑毁坏 人员压埋 风险评估 云南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实践——以民勤县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77-80,共4页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的务实举措,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村居民点科学合理选址提出更高的要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统筹各类设施建设和调整用地...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的务实举措,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村居民点科学合理选址提出更高的要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统筹各类设施建设和调整用地布局的主要法定依据,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依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对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深入解读及其对居民点布局优化的启示,以民勤县村庄规划为例,进一步探讨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以期为甘肃省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和规划视角,确保规划成果实用、好用、管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农村居民点 布局优化 村庄规划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灾民安置工作述论
4
作者 王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生自然灾害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救济措施安置灾民。主要通过粮款救济、以工代赈、把灾民迁移到别处及给予额外抚恤的方式等,保障了灾民的生产生活。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这段救灾史,可总结出一些对现今仍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生自然灾害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救济措施安置灾民。主要通过粮款救济、以工代赈、把灾民迁移到别处及给予额外抚恤的方式等,保障了灾民的生产生活。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这段救灾史,可总结出一些对现今仍有意义的经验和启示:物资供应的基础上不忽视心理、精神上的关怀;确保救灾钱物公正分发、合理使用;与其他部门形成救灾联合机制,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灾民安置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灾民安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民 救灾 陕甘宁 中国共产党 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树林 李凌江 +4 位作者 卢原 高雪屏 张锦黎 李晏 李卫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调查火灾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TSD症状自评和诊断工具,在灾后40天对87名火灾的直接受害者进行评估。结果40天后有人21.8%的灾民发生PTSD,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且在不符合PTSD诊断的灾民中,71.7%存在再... 目的调查火灾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TSD症状自评和诊断工具,在灾后40天对87名火灾的直接受害者进行评估。结果40天后有人21.8%的灾民发生PTSD,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且在不符合PTSD诊断的灾民中,71.7%存在再体验症状,51.7%存在麻木/回避症状,65%存在过度唤起症状;既往有创伤事件经历的灾民更容易产生PTSD。结论经历火灾后,有相当一部分灾民存在PTS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灾民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资损毁对心理影响的应急物流配送模型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英华 宋迎辉 +1 位作者 李潮欣 王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3-179,共7页
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与物资配送效益,针对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物资受损的现实情况,考虑物资损毁率对灾民心理影响的上下限及其对物资分配的影响,建立灾民对物资损毁的容忍度函数,量化灾民心理;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和灾民对物资损毁的期... 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与物资配送效益,针对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物资受损的现实情况,考虑物资损毁率对灾民心理影响的上下限及其对物资分配的影响,建立灾民对物资损毁的容忍度函数,量化灾民心理;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和灾民对物资损毁的期望不可容忍程度赋权的有效物资满足率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多周期、多物资、多灾害演化情景的配送中心到受灾点的动态应急物流配送优化模型;以四川地震带的相关数据建立算例,通过Matlab求解,对比所得方案,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引入灾民对物资损毁的容忍度的模型,能在优化总成本的同时,保障需求紧迫程度较高的受灾点的物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损毁 灾民心理 物流配送 需求紧迫程度 灾害演化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公平测度下考虑灾民心理痛苦效应的应急资源调配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英华 黄茜 +1 位作者 马亚萍 李墨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有效降低灾后初期应急资源短缺情况下灾民生理和心理受到的伤害,提出等待效应和短缺效应衡量救援过程中的灾民心理痛苦效应,同时耦合时间和供需情况2个维度测度救援过程中的公平性指标,构建调度总时间最短、时间攀比最小和灾民心理痛... 为有效降低灾后初期应急资源短缺情况下灾民生理和心理受到的伤害,提出等待效应和短缺效应衡量救援过程中的灾民心理痛苦效应,同时耦合时间和供需情况2个维度测度救援过程中的公平性指标,构建调度总时间最短、时间攀比最小和灾民心理痛苦效应最低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配模型,研究多灾点、多配送中心、多种类物资救援场景下的应急资源分配和路径规划决策选择问题。应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求解,以新冠疫情下武汉市医疗物资调度为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能有效减少供不应求情况下的灾民心理痛苦效应,保证救援活动的公平性,能得到不同目标偏好下的应急资源调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资源调配 灾民心理痛苦 公平测度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村寨防灾综合技术研究构想与成果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熊峰 吴潇 +4 位作者 柳金峰 宋飞 刘宜丰 陈猷鹏 周政旭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2,共10页
中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山地占比高,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区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村寨,地形复杂、灾害多发、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居环境问题突出。为进一步提高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提升村寨人居质量,亟需开展... 中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山地占比高,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区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村寨,地形复杂、灾害多发、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居环境问题突出。为进一步提高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提升村寨人居质量,亟需开展灾害综合防控和宜居性能改善研究。“西南民族村寨防灾技术综合示范”项目,以西南地区民族村寨的安全与宜居性能为主线,凝练了4个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1)村寨灾害特征与孕育机制;2)村寨人居环境特征与“环境–建造”交互影响机制;3)村寨低成本生态型灾害防控与治理技术;4)村寨本土化适应性宜居性能集成化改善技术。通过村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治理技术、村寨火灾预警与防火建材技术、村寨防灾结构体系与增强技术、村寨环境污染防治与回用技术、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与民居性能提升技术共5个方面内容的系统研究,研发低成本、分散式、生态型、智能化的灾害综合防控技术,和本土化、适应性宜居性能集成改善技术,构建西南民族村寨综合防灾和人居环境改善成套技术体系。全面提升西南民族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护民族特色及风貌,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族村寨 人居环境 综合防灾 宜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区灾民安置点应急供水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冠宇 刘文朝 +1 位作者 荣光 李含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96,共3页
结合近年来在地震、洪涝灾区灾民安置点的应急供水实践和调查,综合考虑不同规模、类型灾民安置点、不同阶段的用水需求以及灾区水源特点和不同水处理技术特点,分类提出了灾区灾民安置点的应急供水系统模式。其中应急供水模式主要包含超... 结合近年来在地震、洪涝灾区灾民安置点的应急供水实践和调查,综合考虑不同规模、类型灾民安置点、不同阶段的用水需求以及灾区水源特点和不同水处理技术特点,分类提出了灾区灾民安置点的应急供水系统模式。其中应急供水模式主要包含超滤、活性炭、纳滤、反渗透、紫外线消毒或电解次氯酸钠消毒、储水设施和洗涤用水、电源、给水管材、水质检测以及应急供水注意事项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民安置点 应急供水 水处理 消毒 储水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地区地面沉降问题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德东 薄景山 刘红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地面沉降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典型地质灾害之一。简要介绍了大庆地区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利用已有的资料对大庆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而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对其地面沉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大... 地面沉降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典型地质灾害之一。简要介绍了大庆地区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利用已有的资料对大庆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而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对其地面沉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大庆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国土资源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建喜 杨锋 朱元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2,共5页
以西安地铁3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盾构施工引起建筑物变形规律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在采取相关减灾技术措施后,保证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建工金华酒店的安全稳... 以西安地铁3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盾构施工引起建筑物变形规律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在采取相关减灾技术措施后,保证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建工金华酒店的安全稳定,表明盾构下穿建工金华酒店时的减灾技术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施工模拟 基础沉降 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和解视野中的犯罪客体价值——对误入歧途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批判 被引量:70
12
作者 于志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12,共18页
在目前国内有关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着过度抬高被害人地位的问题,似乎只要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案件就可以无条件地适用刑事和解。而从本质上讲,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和解协议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并导致量刑... 在目前国内有关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着过度抬高被害人地位的问题,似乎只要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案件就可以无条件地适用刑事和解。而从本质上讲,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和解协议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并导致量刑上的从宽处理,既取决于被害人有无刑事实体处分权,也受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被害人的谅解并不是刑事和解的核心要素,应当重视犯罪客体在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它决定着被害人刑事实体处分权的有无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被害人 犯罪客体 刑事实体处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遥迪 吴恺君 张雨青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24-1330,共7页
采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编制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CPI)",对芦山地震灾区某大学1057名学生进行测试,考察CPI在地震后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并探讨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性别、主观害怕体验和D型人格等因素... 采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编制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CPI)",对芦山地震灾区某大学1057名学生进行测试,考察CPI在地震后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并探讨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性别、主观害怕体验和D型人格等因素能够预测PTSD症状的发生。CPI在地震受灾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脲技术实现地震次生灾害的防御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微波 向佳瑜 刘旭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研究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的防御技术,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全面介绍了聚脲技术在崩塌、滑坡及泥石流(以下简称崩滑流)和遇难者遗体掩埋等地震次生灾害中应用的技术优势,简要分析了地震次生灾害的类型和危害性... 研究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的防御技术,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全面介绍了聚脲技术在崩塌、滑坡及泥石流(以下简称崩滑流)和遇难者遗体掩埋等地震次生灾害中应用的技术优势,简要分析了地震次生灾害的类型和危害性,详细探讨了聚脲技术在崩滑流边坡防护和遇难者遗体掩埋等地震次生灾害应用中的施工工艺。研究表明:(1)聚脲技术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抵抗水流冲蚀磨损的性能,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对边坡的淘蚀,从而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预防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2)聚脲技术突出的防腐抗渗性能及整体封闭效果和超长耐候性能可对遇难者的遗体进行妥善掩埋,达到隔离水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技术 地震次生灾害 防御 边坡防护 遇难者掩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灾害中的集体行动及类型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利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2,共6页
面对繁琐复杂的灾害表层现象时,如何进一步与主流社会学理论对话,这是未来灾害社会学研究重要的议题和努力方向。通过引入集体行动视角,将灾害中的集体行动具体化为"灾区内灾民集体行动"与"灾区外志愿者集体行动"... 面对繁琐复杂的灾害表层现象时,如何进一步与主流社会学理论对话,这是未来灾害社会学研究重要的议题和努力方向。通过引入集体行动视角,将灾害中的集体行动具体化为"灾区内灾民集体行动"与"灾区外志愿者集体行动"两种类型。灾民的苦痛及重建的困境越大,对灾害的解读就越倾向"人祸"因素,并通过"搜索信息行动"、"定义情境行动"和"咎责行动",引起大量的抗争性负向集体行动,甚至威胁到政府的政治安全目标以及社会的公正和稳定性。政府应通过灾害信息的及时颁布、专家诠释等策略影响灾害情境定调取向,将灾害导向"天灾"而非政府的疏失。灾后资源缺乏并非负向集体行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弱势群体的受灾风险偏高。灾害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对媒体和民间力量的监督以及公平性机制的建构,将灾害情境中的集体行动整合成救灾和灾后复原的正向行动而规避其负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灾害 集体行动 灾民 灾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北川聚落空间的地质灾害灾情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汤家法 王沁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2013年7月8-12日,北川县境内普降暴雨,引起地质灾害事件大面积爆发。洪灾之后的灾情普查数据表明,县域内共有1 318个居民点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这些地质灾害点的类型多样、分...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2013年7月8-12日,北川县境内普降暴雨,引起地质灾害事件大面积爆发。洪灾之后的灾情普查数据表明,县域内共有1 318个居民点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这些地质灾害点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并且所造成的危害严重。根据灾情普查数据,按乡镇单元提取了各自的灾害点数量、受威胁面积、受威胁户数、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以及防治费用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进行地质灾害灾情的综合评价,根据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对乡镇的灾情进行了排序。这个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各乡镇之间的灾情差异,也为上一级政府进行诸如制定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决定防灾减灾资金及技术力量的投向等行政决策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空间 地质灾害 灾情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典型防灾景观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莹 段佳卉 施瑛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广东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在长期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聚落外围防灾、产业防灾、居住地防灾等聚落防灾景观模式。综合运用景观学、环境学、灾害学、农学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土地开发类型-自然灾害类型-聚落景观构成... 为研究广东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在长期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聚落外围防灾、产业防灾、居住地防灾等聚落防灾景观模式。综合运用景观学、环境学、灾害学、农学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土地开发类型-自然灾害类型-聚落景观构成模式”技术路线对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景观防灾模式的深入解读,梳理历史防灾经验,总结历史智慧。得出了如下结论:广府核心区应对低地水灾环境形成了“外围堤围防洪-基塘水土调配-聚居地梳式泄洪”的典型景观模式;潮汕核心区应对沿海风灾环境形成了“外围堤林防风-农业分区种植-聚居地密集式抗风”的典型景观模式;客家核心区应对山地水旱环境形成了“外围堤坝并举-陂塘蓄水防旱-聚居团块式防洪”的典型景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聚落景观 自然灾害 防灾景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防灾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晓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8-1064,共7页
用准确的统计数据描述了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规模,研究了洪灾、泥石流和火灾对灾区安置点的影响,对安置点的选址、规模、搭建板房所用板材、安置点防火设计以及应对今后可能的突发自然灾害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灾区安置点选址在严格... 用准确的统计数据描述了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规模,研究了洪灾、泥石流和火灾对灾区安置点的影响,对安置点的选址、规模、搭建板房所用板材、安置点防火设计以及应对今后可能的突发自然灾害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灾区安置点选址在严格遵循工程建设选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安置点的建设应符合灾区的实际需要,规模适度。应尽快研究板房拆除后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安置住房应成组团布置,每50套作为一个防火单元,组团之间建筑间距不应小于9 m。扑救板房火灾最有效的战术是在用水枪灭火、阻火、冷却同时,迅速实施破折。活动板房应采用环保型不燃或难燃材料搭建。应尽快制定过渡安置房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区安置点 防灾 消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置情境、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与灾害社会工作——以鲁甸地震H社区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锐 孙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讨论,主要涉及到受灾居民的生理、心理、生计等方面,或多或少疏漏了灾后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实践样态。在鲁甸地震H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表明,由于安置情境的不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差异化的关系样态。灾...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讨论,主要涉及到受灾居民的生理、心理、生计等方面,或多或少疏漏了灾后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实践样态。在鲁甸地震H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表明,由于安置情境的不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差异化的关系样态。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除了针对不同安置类型开展专业服务,进而协助建立互助关系网络与支持系统之外,还应当重视社区干预的方法,提升社区的整合性、综融性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情境 社区社会关系网络 灾害社会工作 社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岛余震再液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记磊 唐小微 张西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3-409,共7页
主震结束后,余震引起的再液化会对土工结构物带来进一步的严重灾害。以人工岛为研究对象,基于FE-FD耦合有限元方法,考虑有无余震、不同余震大小和主余震不同时间间隔因素,探讨对人工岛再液化灾害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主震结束后,... 主震结束后,余震引起的再液化会对土工结构物带来进一步的严重灾害。以人工岛为研究对象,基于FE-FD耦合有限元方法,考虑有无余震、不同余震大小和主余震不同时间间隔因素,探讨对人工岛再液化灾害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主震结束后,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人工岛砂土层液化区域逐渐减小,余震发生时液化区域又开始扩展,甚至可能大于主震结束时的液化区域面积,且其灾害程度比无余震发生时的要大得多;随着主、余震的时间间隔增加,间隔期的土层固结排水很大程度地提高人工岛的抗再液化能力,当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完后,在相同余震等级情况下很难再次达到完全液化;随着余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人工岛的沉降量和水平侧移量都随之增加,再次液化时间点会向前提前数秒,主震结束后,随着土层的固结排水,人工岛的沉降会继续增加,甚至超过主震引起的沉降量,而水平侧移的产生主要发生在地震液化过程中,在后续的固结排水中几乎不变;余震发生前,如果人工岛的砂土土层仍处于液化状态,则液化层可能会起到隔震作用,减轻余震对岛体造成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再液化 余震 水平位移 沉降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