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erage Analyses on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Ultra-Dense Networks with Imperfect Beam Alignment
1
作者 Yining Xu Sheng Zho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2年第5期318-328,共11页
Blockage and imperfect beam alignment are two principal difficulties in high-frequency bands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In this paper,the coverage performance of downlink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in ultra-dense networ... Blockage and imperfect beam alignment are two principal difficulties in high-frequency bands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In this paper,the coverage performance of downlink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in ultra-dense networks is analyzed,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beam alignment error and link blockage through stochastic geometry.Numeric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narrower beam leads to higher coverage probability with perfect beam alignment,but it is not the case with imperfect beam alignment.Therefore,the optimal beamwidth that maximize the coverage probability is characterized and a closed-form approximation of the optimal beamwidth is derived under imperfect beam alignment,accordingly.Furthermore,the optimal beamwidth is a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beam alignment error,and a monotonically de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beamwidth of correspondent communication end,indicating that the beamwidth of the communication pairs ought to be jointly de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rfect beam alignment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ultra-dense networks stochastic ge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ater than 200 Gb/s Transmission Using Direct-Detection Optical OFDM Superchannel
2
作者 Itsuro Morita Hidenori Takahashi Takehiro Tsuritani 《ZTE Communications》 2012年第1期10-17,共8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directdetection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uperchannel (DDOOFDMS) and optical multiband receiving method (OMBR) to support a greater than 200 Gb/s data rate and 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directdetection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uperchannel (DDOOFDMS) and optical multiband receiving method (OMBR) to support a greater than 200 Gb/s data rate and longer distance for direct-detection systems. For the new OMBR, we discuss the optimum carriertosideband power ratio (CSPR) in the cases of backtoback and post transmission. We derive the analytical form for CSPR and theoretically verify it. A low overhead training method for estimating I/Q imbalance is also introduced in order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 high system throughpu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proposals enable an unprecedented data rate of 214 Gb/s (190 Gb/s without overhead) per wavelength over an unprecedented distance of 720 km SSMF in greater than 100 Gb/s DDOFDM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direct detection multiband trans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to support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被引量:13
3
作者 Zhou Li Ruopei Zhan +4 位作者 Yazhou Li Yan He Jinming Hou Xiaoling Zhao Xiao-Ping Zha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8年第5期595-607,共13页
The demands for massive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passive network power supply, and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have all gradually increased, posing new challenges fo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 power tra... The demands for massive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passive network power supply, and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have all gradually increased, posing new challenges fo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including more complex topology and increased diversity of bipolar HVDC transmission.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these two factors have led to new requirements for HVDC control strategies. Moreover, due to the diverse applications of HVD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each station in the system has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urthermore, the topology of the AC-DC converter is being continuously developed, revealing a trend towards hybrid converter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TOPOLOGY Control strategy AC-DC CONVER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
4
作者 葛世荣 舒子龙 +3 位作者 鲍久圣 王世博 王小龙 张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共16页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永磁电机驱动技术,以SGZ1000/2000型刮板输送机为例,设计了一种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并完成了驱动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其次,推导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模法搭建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空载启动定常落煤、非定常落煤以及故障后满载启动3种工况下,能够实现零速重载运行、输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快速响应以及动态调节;在启动瞬间与负载突变下,链条速度、加速度与张力会发生明显波动,其中:在机头与机尾链轮处的波动峰值最大;随着链条传递波动峰值会发生衰减,距离机头与机尾链轮越远,波动峰值越小。再次,利用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试验台,开展空载启动落煤与满载启动模拟试验,得到了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台架试验性能参数,通过对比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性能后得到: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全负载点的驱动效率均优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至少提升了16.3%以上,可显著提高矿山运输装备的节电率,有助于推进矿山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永磁电机半直驱 齿轮传动 矢量控制 机-电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加权信息流网络的抗毁性评估
5
作者 杨天建 程嗣怡 +3 位作者 陈游 任大庆 李浩洋 王星 《信息对抗技术》 2025年第1期41-51,共11页
信息流网络是一个描述作战体系从发现目标到打击目标过程中信息在平台内部和平台之间进行处理和传输的有向加权网络,研究信息流网络的抗毁性对于提高作战体系效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首先将作战平台所包含的搜索、跟踪、制导和攻击功能... 信息流网络是一个描述作战体系从发现目标到打击目标过程中信息在平台内部和平台之间进行处理和传输的有向加权网络,研究信息流网络的抗毁性对于提高作战体系效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首先将作战平台所包含的搜索、跟踪、制导和攻击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节点,同时考虑节点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构建一个有向加权信息流网络,并提出改进的节点度、连边介数和网络连通性计算方法以适用于有向加权信息流网络的性能评估。然后,在传统对节点和连边的攻击方式基础上,提出针对节点和连边的蓄意软杀伤和随机软杀伤2种攻击方式。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攻击方式对信息流网络的影响,有效模拟了有向加权信息流网络的抗毁性评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加权信息流网络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传输能力 软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发射的铁路沿线无人机反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安志航 杨轶轩 +2 位作者 曹鹤飞 牛江涛 杨景博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随着无人机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日益普及与应用,非法(黑飞)无人机对铁路运营带来潜在威胁的风险增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号接收与定向发射技术的无人机反制方案。通过模块化部署信号接收与定向发射设备,能够在复杂的铁路沿线环境中... 随着无人机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日益普及与应用,非法(黑飞)无人机对铁路运营带来潜在威胁的风险增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号接收与定向发射技术的无人机反制方案。通过模块化部署信号接收与定向发射设备,能够在复杂的铁路沿线环境中提供连续的干扰信号覆盖,有效防止非法飞行无人机接近铁路区域。同时,为避免正常巡检无人机受到干扰,使用定制款的巡检无人机抗干扰模块,以保障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稳定运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还能实现低成本、持续稳定的铁路沿线无人机反制,提升铁路安全防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 无人机反制 信号接收与定向发射 模块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ing the light wavefront through a scattering medium based on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technology 被引量:1
7
作者 Yuan Yuan Min-Yuan Sun +3 位作者 Yong Bi Wei-Nan Gao Shuo Zhang Wen-Ping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83-287,共5页
Phase modulation is a crucial step when the frequency-based wavefront optimization technique is exploited to measure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matrix(TM) of a scattering medium. We report a simple but powerful method, ... Phase modulation is a crucial step when the frequency-based wavefront optimization technique is exploited to measure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matrix(TM) of a scattering medium. We report a simple but powerful method,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DDS) technology to modulate the phase front of the laser and measure the TM. By judiciously modulating the phase front of a He–Ne laser beam, we experimentally generate a high quality focus at any targeted location through a 2 mm thick 120 grit ground glass diffuser, which is commercially used in laser display and laser holographic display for improving brightness uniformity and reducing speckle.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of the clear round focus is 50 and the size is about 44 μm. Our study will open up new avenues for enhancing light energy delivery to the optical engine in laser TV to lower the power consumption, phase compensation to reduce the speckle noise, and controlling the lasing threshold in random la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transmission matrix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technology phase modulation wavefront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8
作者 郭星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10期37-41,共5页
传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直接对故障区段进行识别,未对故障电压信号空间状态模型进行构建,这导致了传统方法测距的精度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构建... 传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直接对故障区段进行识别,未对故障电压信号空间状态模型进行构建,这导致了传统方法测距的精度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构建故障电压信号空间状态模型进行故障区段识别,最后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实现故障测距。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测距精度误差较小,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电线路故障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
9
作者 郭星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受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直流输电系统自身运行特点的影响,孤岛运行阶段的环流难以实现快速维稳,提出基于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考虑输出电压的角度会受电压源换流器... 受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直流输电系统自身运行特点的影响,孤岛运行阶段的环流难以实现快速维稳,提出基于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考虑输出电压的角度会受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VSC)的影响发生瞬时改变,提出有功-相角下垂控制方法,逆变器通过微型PMU的同步信号,确定派克变换的参考坐标系,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阶段的目标维持频率作为控制基准。以调整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所有分布式发电装置(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相角参考值处于一致状态为导向,结合微型PMU测得的公共母线电压相角参数,控制有功补偿量。在测试结果中,环流达到0值后出现的偏离情况程度稳定在10.0 VA以内,并在测试后的0.8 s内达到0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孤岛运行 目标维持频率 电压相角参数 有功补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本地与直流受端电网调峰需求的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彬彬 张聪通 +3 位作者 刘本希 程春田 陈凯 王有香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120-130,145,共12页
面对巨型水电站群高压直流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日益严峻的调峰压力,建立了一种兼顾本地与直流受端电网调峰需求的梯级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以多电网剩余负荷最大值最小为目标,考虑常规梯级水电站群水力、电力约束,以及复杂高... 面对巨型水电站群高压直流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日益严峻的调峰压力,建立了一种兼顾本地与直流受端电网调峰需求的梯级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以多电网剩余负荷最大值最小为目标,考虑常规梯级水电站群水力、电力约束,以及复杂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约束,并引入直流线路与水电站之间耦合运行约束。在模型求解阶段,引入辅助变量将目标函数、水电运行约束、直流运行约束线性化,并采用大M法对直流线路与水电站之间双向区间耦合约束进行线性化,将原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中国西南地区某巨型水电站群冬季和夏季典型日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送端电网负荷峰谷差降幅高达100%,受端电网负荷峰谷差降幅分别达28.1%和31.6%。所提模型能够利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共享水电灵活性,有效实现多电网调峰,并保证直流输电线路运行在安全区间,可以为巨型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多电网调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群 多电网调峰 短期优化调度 高压直流输电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流器无功功率控制的暂态电压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艳辉 尹纯亚 +1 位作者 段青熙 马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3,共8页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引起送端换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首先推导送端换流母线电压与整流侧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得出换相失败及恢复期间直流电压与直流电流变化不协调是引起送端换流母线电压波动的主要原因。...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引起送端换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首先推导送端换流母线电压与整流侧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得出换相失败及恢复期间直流电压与直流电流变化不协调是引起送端换流母线电压波动的主要原因。为抑制换流母线电压波动,基于整流器无功消耗与电压间定量分析,以换流母线耐压水平为约束,确定整流器无功消耗的期望值,并结合整流器无功特性分析,确定换相失败及恢复期间直流电流指令值补偿量,提出基于整流器无功功率控制的电压波动抑制策略。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电压波动机理的正确性以及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无功功率 电压波动 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HVDC的异步互联系统双向主动频率控制策略
12
作者 孙近文 李建华 +5 位作者 黄志光 曹路 丁浩寅 刘嘉宸 张怡静 蔡泽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7-338,共12页
针对异步分区后电力系统调频资源不足、频率响应恶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的异步互联系统双向主动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灵活地调... 针对异步分区后电力系统调频资源不足、频率响应恶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的异步互联系统双向主动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灵活地调整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在实现双侧频率调节的同时,保持逆变侧消耗的无功功率不变,最小化交流电压的波动。此外,为避免调节过程中,控制指令不当导致的换相失败问题,所提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兼顾了最小熄弧角约束,保证了直流系统在频率调节过程中的稳定运行。在利用LCC-HVDC互联的四机两区域(four machines two areas,4G2A)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异步互联系统的频率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互联系统 双向频率支撑 高压直流输电 电压控制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御换相失败的新型IGCT直流混合换相换流器
13
作者 许超群 余占清 +4 位作者 董昱 曾嵘 葛睿 屈鲁 赵彪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4期406-417,共12页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常规直流输电技术是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首选方案,但其换相失败问题严重威胁直流多落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由于晶闸管固有的半控特性,已有方法难以显著降低换相失败风险。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集成门极换流可关断...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常规直流输电技术是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首选方案,但其换相失败问题严重威胁直流多落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由于晶闸管固有的半控特性,已有方法难以显著降低换相失败风险。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集成门极换流可关断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的混合换相换流器,实现具有主动换流特点的新型换流原理,有效抵御换相失败,提升多直流馈入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该文在换相失败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IGCT直流混合换相换流器的拓扑结构、核心器件机理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抵御换相失败的新型换流开关一体化工作方式,并最终,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中验证了换流机理,搭建了20 kV级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混合换相换流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混合换相换流器 集成门极换流可关断晶闸管(IG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算法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纵联方向保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海涛 卞亚芳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20期91-94,共4页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纵联方向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现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误动率较高,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傅里叶变换可以精确地分离出信号中的各个频率成分,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故障信号,减少误动和拒动的可...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纵联方向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现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误动率较高,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傅里叶变换可以精确地分离出信号中的各个频率成分,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故障信号,减少误动和拒动的可能性。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傅里叶算法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纵联方向保护。通过对输电线路电流行波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诊断线路故障状态,根据线路整流侧与逆变侧行波突变状态,确定故障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实现基于傅里叶算法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纵联方向保护。经实验证明,文章设计技术误动率不超过1%,采取的保护动作可以有效切断故障,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算法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纵联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直连卫星的覆盖增强关键技术
15
作者 孙晓南 周世东 康绍莉 《空间电子技术》 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
针对手机直连卫星面临的覆盖增强问题,文章从解决链路预算不足、解决广域覆盖两方面出发,研究信号重复传输、多时隙联合信道估计、参考信号功率增强、高增益天线、跳波束、控制和业务波束分离、动态资源分配等覆盖增强关键技术。从每项... 针对手机直连卫星面临的覆盖增强问题,文章从解决链路预算不足、解决广域覆盖两方面出发,研究信号重复传输、多时隙联合信道估计、参考信号功率增强、高增益天线、跳波束、控制和业务波束分离、动态资源分配等覆盖增强关键技术。从每项关键技术,分析技术原理,进行性能评估,并探讨对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标准协议的影响及优化设计。研究表明重复传输可以直接有效的改善链路性能,但对于时域资源受限的场景,多时隙联合信道估计技术和参考信号功率增强可提供有限的链路增益。系统级覆盖增强依赖于波束管理策略,从多个维度对星上资源进行灵活调度,从而实现广域覆盖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非地面网络 覆盖增强 重复传输 联合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M功放输出实时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永健 吴庆鹏 +3 位作者 王东 王瑞 刘佳 梁迪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基于现场应答器传输单元故障检测需求,为实现对功放输出异常、电缆短路、电缆断路、运行正常4种不同状态的检测,在现有BTM功放单元上研发检测模块。根据传输线理论和矢量网络法,采用定向耦合器提取功放输出信号耦合电压和反射电压,经计... 基于现场应答器传输单元故障检测需求,为实现对功放输出异常、电缆短路、电缆断路、运行正常4种不同状态的检测,在现有BTM功放单元上研发检测模块。根据传输线理论和矢量网络法,采用定向耦合器提取功放输出信号耦合电压和反射电压,经计算获得不同特征状态判定参数;获取实验室和现场不同测量条件下不同特征状态的参数分布范围,采用阻抗作为判定参数时,因特征状态参数区间存在部分重叠,以不误报、不漏报为原则,最终选取耦合电压和反射电压作为判定参数。经过多次动态测试验证,该模块可为现场BTM设备功放输出状态的实时检测提供可靠依据,提高BTM设备故障排查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器传输单元 功放 检测模块 定向耦合器 矢量网络法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丰 陈西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1期156-159,共4页
针对输电线路工程所需的正常高,该文介绍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来获取待定点正常高的直接法、均值法、高差法基本原理,结合某一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进行应用分析,得出直接法无法满足输电线路工程的应用要求,而均值法和高差法能够满... 针对输电线路工程所需的正常高,该文介绍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来获取待定点正常高的直接法、均值法、高差法基本原理,结合某一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进行应用分析,得出直接法无法满足输电线路工程的应用要求,而均值法和高差法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工程规程规范要求,且均值法和高差法在整体应用上精度一致。高差法在选取基点后,正常高获取的精度与基准点在空间距离上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有多余已知控点的情况下,应分段选取基点,保证每个基点的控制范围在30 k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 输电线路 直接法 均值法 高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滚筒直驱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及强度分析
18
作者 于歆婷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9期102-104,共3页
将DSJ 80/40/2×40型永磁滚筒直驱带式输送机作为研究对象。随着其驱动结构形式的改变,需要对传动装置部分改造设计,设计好结构之后计算出带式输送机圆周驱动力及各滚筒所受张力,根据实际受载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传... 将DSJ 80/40/2×40型永磁滚筒直驱带式输送机作为研究对象。随着其驱动结构形式的改变,需要对传动装置部分改造设计,设计好结构之后计算出带式输送机圆周驱动力及各滚筒所受张力,根据实际受载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传动装置强度满足要求,仿真结果能够为传动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滚筒直驱 带式输送机 传动装置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贤珊 厉璇 +1 位作者 王庆 李鹏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3期237-250,共14页
随着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针对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和西部水电基地高效汇集与可靠外送,提升电网支撑能力,适应直流集中接入地区可靠运行等发展需求,结合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进步,新型换流设备创新研究与应用实... 随着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针对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和西部水电基地高效汇集与可靠外送,提升电网支撑能力,适应直流集中接入地区可靠运行等发展需求,结合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进步,新型换流设备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情况,对不同路线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技术在系统适应性、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首先,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需求,总结了直流换流技术最新进展;然后,从应用场景、可靠性、系统支撑能力、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进行了各类换流技术对比,并开展特高压直流新技术风险分析探讨;最后,从确定技术路线、选择设计方案方面提出了特高压直流方案选择要求,并给出直流换流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电网换相型换流器 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 混合换相换流器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传输设备对中波发射台覆盖效果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黄星霖 王宪 《电视技术》 2024年第7期154-158,共5页
某中波发射台附近拟架设高压电力传输设备,为研究其对中波覆盖效果的影响,开展专题研究。在电磁仿真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数量、高度和距离的电力塔对中波天线水平面方向图的影响,最后总结出一般规律,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波发射台 高压电力传输设备 覆盖效果 中波天线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