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域变异的黑猩猩多峰优化算法
1
作者 齐名军 王志宝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4-1793,共10页
多峰优化问题既要求尽可能多的全局最优解,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精度,这就需要算法既能够协调种群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为此,提出邻域变异的黑猩猩多峰优化算法。它包括三个创新点:多变异邻域定向引导机制,随机... 多峰优化问题既要求尽可能多的全局最优解,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精度,这就需要算法既能够协调种群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为此,提出邻域变异的黑猩猩多峰优化算法。它包括三个创新点:多变异邻域定向引导机制,随机变异增加种群多样性,最佳位置变异能在划分不同的子群内逐步定位到全局最优解,从而避免个体陷入局部最优;全局正向向量扰动机制,利用在进化过程中存储对当前个体更有潜力的进化方向,并在此方向上生成新的子代,使种群逐步向全局最优解收敛,提高其求解精度;参数的动态调整调整机制,能够有效降低算法对参数的敏感性。最后,利用典型测试函数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种测试函数中表现优异,能有效处理复杂多峰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扰动 变异因子 定向引导 控制参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葛世荣 舒子龙 +3 位作者 鲍久圣 王世博 王小龙 张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共16页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永磁电机驱动技术,以SGZ1000/2000型刮板输送机为例,设计了一种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并完成了驱动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其次,推导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模法搭建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空载启动定常落煤、非定常落煤以及故障后满载启动3种工况下,能够实现零速重载运行、输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快速响应以及动态调节;在启动瞬间与负载突变下,链条速度、加速度与张力会发生明显波动,其中:在机头与机尾链轮处的波动峰值最大;随着链条传递波动峰值会发生衰减,距离机头与机尾链轮越远,波动峰值越小。再次,利用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试验台,开展空载启动落煤与满载启动模拟试验,得到了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台架试验性能参数,通过对比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性能后得到: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全负载点的驱动效率均优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至少提升了16.3%以上,可显著提高矿山运输装备的节电率,有助于推进矿山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永磁电机半直驱 齿轮传动 矢量控制 机-电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无刷直流电机模糊PI控制系统设计
3
作者 周东升 许高斌 马渊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8-903,909,共7页
针对传统软件控制器存在响应速度慢、精度低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文章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BLDC)模糊PI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内部采用全... 针对传统软件控制器存在响应速度慢、精度低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文章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BLDC)模糊PI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内部采用全硬件实现方式,提高了系统的运算效率,增强了抗干扰能力;系统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转速环采用模糊PI控制算法,相较于传统PI控制算法,提高了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BLDC) 矢量控制 模糊控制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双矢量直接电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乔森 张建伟 +1 位作者 田桂珍 刘广忱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是目前电力电子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不需要调制环节,具有动态响应快、容易实现多目标灵活控制、简单且容易实施等特点。但是这种控制方法由于存在循环寻优的计算过程,算法计算...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是目前电力电子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不需要调制环节,具有动态响应快、容易实现多目标灵活控制、简单且容易实施等特点。但是这种控制方法由于存在循环寻优的计算过程,算法计算量较大且对控制器的要求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参考直接转矩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双矢量直接电压模型预测控制(Double vector based-direct voltage predictive control,2VB-DVPC)策略,这种控制方式利用查表法省去繁琐的循环寻优计算过程,减少了控制算法的计算量。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传统MPC与2VB-DVPC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2VB-DVPC控制策略在保证动稳态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算法的计算量,并且能够固定平均开关频率,降低了谐波滤除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直接电压控制 双矢量 算法计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饶仪明 吕敬 +2 位作者 戴金水 王晗 蔡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间相互作用易导致宽频振荡问题。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直驱风电机组与交/直流电网间的交互特性主要取决于其网侧变流器,故通常忽略直驱风电机组的机侧系统动态。已有文献讨论传统矢量控制下机... 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间相互作用易导致宽频振荡问题。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直驱风电机组与交/直流电网间的交互特性主要取决于其网侧变流器,故通常忽略直驱风电机组的机侧系统动态。已有文献讨论传统矢量控制下机侧系统对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特性的影响,但针对不同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尚缺少相关研究。文中针对4种典型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首先,推导并验证了直驱风电机组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详细阻抗模型;然后,基于机网耦合度指标对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控制策略下机侧系统动态对直驱风电机组交流侧阻抗特性及并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直驱风电机组并弱交流电网分析案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机网耦合 矢量控制 虚拟同步机 惯性自同步控制 阻抗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直接功率反步控制策略
6
作者 魏业文 白文静 李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在考虑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引入2个解耦控制分量,设计直流输出电流和无功功率反步控制器,实现电池不同工况下输出电流参考值的快速跟踪控制;最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HFLMC闭环系统全局渐进稳定性,并对比传统PI直接功率控制和BS-DPC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BS-DPC策略控制HFLMC提高了输出电流的动态性能和电网波动及直流滤波电感变化下的鲁棒性,响应时间减少了约78%,网侧THD降低了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PI直接功率控制 直接功率反步控制 动态响应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开关表的TLDMC-PMSM零共模电压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科 程启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48-5361,I0028,共15页
针对三电平直接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采用直接转矩控制(TLDMC-PMSM-DTC)时出现高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基于动态开关表的TLDMC-PMSM零共模电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TLDMC的部分旋转矢量共模电压为零,该方法利用这部分旋转矢量去构建... 针对三电平直接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采用直接转矩控制(TLDMC-PMSM-DTC)时出现高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基于动态开关表的TLDMC-PMSM零共模电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TLDMC的部分旋转矢量共模电压为零,该方法利用这部分旋转矢量去构建DTC的开关表,但是旋转矢量的分布随输入电压相位的变化而变化,这会导致控制结构的复杂度变高,因此此控制算法通过高维开关表来实现TLDMC-PMSM的零共模电压。但是由于所用旋转矢量数目少并且选择的矢量误差大,从而导致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脉动大,该文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态的旋转矢量和零矢量去构建动态开关表来解决脉动大的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动态响应能力快、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脉动小的基础上,实现了TLDMC-PMSM系统的零共模电压和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直接矩阵变换器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旋转矢量 零共模电压 动态开关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瑞 赵裔海 王俭朴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关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对比的研究相对较为欠缺,从基本原理、逻辑框图和结果分析3个角度对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进行对比。着重对矢量控制的解耦思想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定子磁通定向进行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法统一电机参数对... 关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对比的研究相对较为欠缺,从基本原理、逻辑框图和结果分析3个角度对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进行对比。着重对矢量控制的解耦思想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定子磁通定向进行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法统一电机参数对二者电磁转矩和电流波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脉动大于矢量控制,但就超调量而言,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转矩与悬浮力直接控制
9
作者 周祎豪 周扬忠 +1 位作者 张竞 黄郑凯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279,共11页
针对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双绕组12/10极U型定子铁芯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BFSPMM(bearingless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提出1种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转子偏心对电机数学模型的影响并构建偏心情况下的双绕组BFSPMM数学模型... 针对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双绕组12/10极U型定子铁芯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BFSPMM(bearingless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提出1种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转子偏心对电机数学模型的影响并构建偏心情况下的双绕组BFSPMM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推导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的转矩数学模型并构建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直接转矩控制;最后,运用虚位移法得到悬浮力数学模型,通过SVPWM合成的电压矢量对悬浮绕组磁链的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悬浮力的直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转子可以稳定悬浮且悬浮力与转矩可以独立控制,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 悬浮绕组直流励磁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悬浮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61
10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1 位作者 王映斐 汪明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对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可分为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方法和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两大类,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基本控制方法(也即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四类。全面综述地分析和比较... 对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可分为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方法和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两大类,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基本控制方法(也即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四类。全面综述地分析和比较了它们的原理、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情况。每种控制策略都有各自特点,在电机控制应用中应当根据性能要求,选用与之相应的控制方法,以取得最佳性能。每种控制方法都还存在缺陷,指出了交流电机控制算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传动 交流电机 控制策略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耀华 马建 +1 位作者 刘晶郁 余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3-417,412,共6页
基于Honda Civic 06My Hybrid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对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和基于电压矢量选择策略的直接转矩控制3种技术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余两种控制技术相比,基于电压矢量选择策略的直接转矩控制技... 基于Honda Civic 06My Hybrid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对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和基于电压矢量选择策略的直接转矩控制3种技术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余两种控制技术相比,基于电压矢量选择策略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可显著减少电流谐波含量,大大减小转矩脉动,且开关频率恒定,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一种理想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电压矢量选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88
12
作者 王焕钢 徐文立 +1 位作者 黎坚 杨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方式生成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从而有效减小转矩、磁链和电流的脉动。与其他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不同,定子磁链幅值与转矩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变结构控制理...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方式生成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从而有效减小转矩、磁链和电流的脉动。与其他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不同,定子磁链幅值与转矩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具有实现简单、鲁棒性强的特点。理论分析证明了定子磁链幅值与转矩控制的渐近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磁链 逆变器 转矩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变频器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特性比较 被引量:40
13
作者 赵争鸣 袁立强 +1 位作者 孟朔 李崇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4,44,共5页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作为当前两种主要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传动控制策略,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是以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比较为核心,在对两者进行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变频器-异步电机试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对比,给出...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作为当前两种主要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传动控制策略,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是以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比较为核心,在对两者进行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变频器-异步电机试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对比,给出两种控制策略下异步电机电磁转矩稳态和动态响应性能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动态响应 纹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空间矢量下无刷直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高瑾 胡育文 +1 位作者 黄文新 黄志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97-101,共5页
直接转矩控制在无刷直流电机上应用的现有方案存在2点不足,造成系统复杂:给定磁链是转子位置的函数和定子磁链计算受关断相电压变化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关断相的存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无刷直流电机的超空间矢量理论,指出关断相只... 直接转矩控制在无刷直流电机上应用的现有方案存在2点不足,造成系统复杂:给定磁链是转子位置的函数和定子磁链计算受关断相电压变化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关断相的存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无刷直流电机的超空间矢量理论,指出关断相只影响磁链,不影响转矩。将关断相电压放置到与abc平面垂直的z轴,令电压矢量与定子磁链在三维空间中运动。定子磁链在abc平面上的投影轨迹是六边形,由导通两相的电压积分得到。由于关断相电压在abc平面上的投影为零,在系统实现时就不用考虑。实现策略为直接自控制,不需要转子位置信号。该理论对关断相的处理极大简化了系统,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间矢量 直接自控制 三维空间 投影 关断相 无刷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张华强 王新生 +1 位作者 魏鹏飞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8,共6页
针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由于采用滞环比较器对磁链和转矩进行直接控制,导致出现开关频率不恒定,磁链和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根据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磁链、转矩双闭环PI控制回路。直接以... 针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由于采用滞环比较器对磁链和转矩进行直接控制,导致出现开关频率不恒定,磁链和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根据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磁链、转矩双闭环PI控制回路。直接以磁链和转矩作为控制量,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策略。该方法具有矢量控制连续平滑和直接转矩控制快速响应的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的开关频率恒定,大大减小了转矩脉动,改善了电流和磁链波形,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控制算法 PI调节器 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54
16
作者 冯江华 陈高华 黄松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33,共5页
本文首先从空间矢量的角度,阐述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数学关系,建立了GTO变流器驱动异步电动机这一典型交流传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并应用TMS320C31和80C196KC构成了双微机控制系统,对提出的方案实施全数... 本文首先从空间矢量的角度,阐述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数学关系,建立了GTO变流器驱动异步电动机这一典型交流传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并应用TMS320C31和80C196KC构成了双微机控制系统,对提出的方案实施全数字化控制。试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技术具有优异的静、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空间矢量 微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矢量直接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兵强 林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8-294,共7页
对电机有效控制的关键是对电磁转矩的有效控制。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电流矢量直接控制技术。类... 对电机有效控制的关键是对电磁转矩的有效控制。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电流矢量直接控制技术。类似于传统矢量控制,其基本思想是对定子电流矢量幅值和相位的控制;类似于直接转矩控制,该技术无需通过旋转坐标变换对定子电流进行解耦,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进行参数计算,采用Bang-Bang控制器,通过选取合适的空间电压矢量来对定子电流矢量幅值和相位进行滞环调节,进而获得优异的转矩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控制技术的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静、动态性能优异,计算量小,对电机参数不敏感,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矢量直接控制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调制机制 被引量:46
18
作者 陈伟 邹旭东 +4 位作者 唐健 黄朝霞 李芬 吴振兴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1,共7页
根据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瞬时功率数学模型,在矢量空间中分别研究每个开关矢量对瞬时功率的不同影响,给出相应的作用图,并由此将整个空间重新划分为18个非固定扇区,提出一种新的具有通用性的开关矢... 根据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瞬时功率数学模型,在矢量空间中分别研究每个开关矢量对瞬时功率的不同影响,给出相应的作用图,并由此将整个空间重新划分为18个非固定扇区,提出一种新的具有通用性的开关矢量表,在此过程中探究直接功率(direct power control,DPC)控制的调制机制。这种新的开关矢量表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开关表对无功功率控制上的缺陷,获得更好的稳态和动态控制效果,而且可以对其他开关表的不足进行一定的解释。文中通过不同开关表的控制系统对比仿真与实验,验证了各项结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瞬时功率理论 直接功率控制 开关表 调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毅 石新春 +1 位作者 李和明 朱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83-88,共6页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但尚未能应用于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该文首先提出了适用于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然后将其与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将直接转矩控制应用于级联型变...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但尚未能应用于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该文首先提出了适用于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然后将其与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将直接转矩控制应用于级联型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并在三单元级联型变频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级联式多电平逆变电路应用传统DTC所面临的开关状态表难于形成、开关频率不固定等问题,为直接转矩控制在级联式多电平变频器中的实用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级联 多电平 直接转矩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在风电接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20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1 位作者 夏成军 何健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大规模风电的发展和集中接入对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基于d-q矢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提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实时调整输送功率的大小并保持风电场的稳定。在考虑风速波动和... 大规模风电的发展和集中接入对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基于d-q矢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提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实时调整输送功率的大小并保持风电场的稳定。在考虑风速波动和电网故障的情况下,对柔性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2种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在PSCAD/EMTDC软件下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和2种接入方式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发生波动时,柔性直流输电两端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和受端直流电压都能控制在参考值上,输电功率与风电出力一致,送端直流电压随功率的波动而变化。与交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能将风电场电压更有效地控制在参考值上,发生故障时能有效稳定风电场的电压与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入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d-q矢量控制 直接电流控制 有功功率控制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