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C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Shixiong FAN Guangyi LIU +2 位作者 Zhanyong YANG Weiwei MA B.W.WILLIAMS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直流母线电压 风能转换系统 电流源型 多终端 变频器 dc变换器 无功功率控制 电流源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荡能量消耗的HVDC和SVC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建设 陈磊 +1 位作者 陈亦平 闵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9-15,共7页
系统的总振荡能量和振幅对应,消耗振荡能量的元件对振荡衰减的贡献为正,具有正阻尼。提出了一种以消耗振荡能量为目标的阻尼控制设计方法,推导了高压直流输电(HVD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统一了基于能量函数... 系统的总振荡能量和振幅对应,消耗振荡能量的元件对振荡衰减的贡献为正,具有正阻尼。提出了一种以消耗振荡能量为目标的阻尼控制设计方法,推导了高压直流输电(HVD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统一了基于能量函数下降的一大类阻尼控制策略设计方法,并为这类方法建立了严格的理论基础。控制策略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对其他元件振荡能量消耗情况的影响。研究了考虑负荷的SVC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在附加控制中引入频率偏差项增加负荷的振荡能量消耗,增强阻尼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振荡能量消耗 高压直流 静止无功补偿器 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系统风力发电结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科 吴超 +1 位作者 杨晓静 胡敏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针对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提出了基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不控整流和Boost电路的变速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结构。首先给出先并后串的新型风电场结构;然... 针对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提出了基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不控整流和Boost电路的变速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结构。首先给出先并后串的新型风电场结构;然后建立最小串联系统的简化模型,用一种基于直流电压电流乘积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算法解析出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最小串联系统中的2个机组可以互不影响地独立运行,输出电压按照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2个机组均具有较好的最大风能跟踪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 变速直流风力发电系统 最小串联系统 最大风能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DC/DC变换器中耦合电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本成 杨玉岗 韩占岭 《电源学报》 2012年第3期52-55,共4页
为了保证双向DC/DC变换器在降压模式的高效率、低损耗、节约能源等条件下,满足大功率负载的要求,将耦合电感应用到变换器中。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电感电流的状态方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耦合电感的最大电感电流脉动和最大磁通密度的数学表达... 为了保证双向DC/DC变换器在降压模式的高效率、低损耗、节约能源等条件下,满足大功率负载的要求,将耦合电感应用到变换器中。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电感电流的状态方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耦合电感的最大电感电流脉动和最大磁通密度的数学表达式。采用耦合电感后电感储能能力变大、磁芯体积降低,使变换器能够满足"大电流-大功率"负载的要求。最后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储能能力 大电流-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消能的直流系统故障下送端交流过电压抑制
5
作者 黄永瑞 韩坤 +3 位作者 胡秋玲 张文博 袁洪涛 邵珠柯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6,共9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当受端出现换相失败或直流闭锁故障时,送端换流站的无功盈余会造成交流系统出现过电压。为了抑制送端过电压,基于可控消能的原理,文中提出过电压抑制方案。首先,分析直流系统故障下弱交流...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当受端出现换相失败或直流闭锁故障时,送端换流站的无功盈余会造成交流系统出现过电压。为了抑制送端过电压,基于可控消能的原理,文中提出过电压抑制方案。首先,分析直流系统故障下弱交流系统产生过电压机理,并提出可控消能装置的拓扑和工作原理;其次,通过仿真研究典型故障工况下,可控消能装置对交流系统过电压的抑制作用及其电气应力;然后,进行可控消能装置设计,重点分析避雷器的电位分布和触发开关在不同线圈匝数下电磁斥力机构的静、动态特性,并提出可控消能装置投入和退出控制策略;最后,对研制的可控消能装置样机进行试验验证,证明设计的正确性。研制的可控消能装置已成功应用于±800 kV鲁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可控消能装置能有效抑制交流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交流过电压 可控消能装置 无功功率 避雷器 触发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梯级水电站关键运行风险识别方法
6
作者 王明博 张俊涛 +2 位作者 曹辉 程春田 徐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4-207,共14页
风险识别是多维风险精准管控的基础,在径流、新能源多维不确定性条件下,面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梯级水电站将面临逐步恶化的运行风险,迫切需要识别关键风险。为此,提出面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梯级水电站关键运行风险识别方法。首先... 风险识别是多维风险精准管控的基础,在径流、新能源多维不确定性条件下,面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梯级水电站将面临逐步恶化的运行风险,迫切需要识别关键风险。为此,提出面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梯级水电站关键运行风险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内嵌年度8760 h精细化运行模拟的多直流外送梯级水电站运行风险量化原理,以仿真得到的运行结果作为样本进行风险期望统计;然后,提出改进的主客观赋权法将多个水电站的风险聚合成梯级水电站整体风险,并引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梯级水电站多维风险的相对重要度进行排序;最后,以金沙江下游面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梯级水电站为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指出梯级水电站出力波动和调峰压力是须优先管控的2项关键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识别 不确定性 梯级水电站 直流输电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载客轨道列车用储能式混合动力牵引
7
作者 聂秀珍 焦迎雪 何小刚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针对城轨载客列车在起动与制动时,造成的牵引网电压波动幅度较大问题,设计城市载客轨道列车储能式混合动力牵引装置,稳定牵引网电压。结合直交(DC-AC)牵引传动模块与包含钛酸锂锂离子电池组、DC/DC变换器、超级电容器组、预充电回路等... 针对城轨载客列车在起动与制动时,造成的牵引网电压波动幅度较大问题,设计城市载客轨道列车储能式混合动力牵引装置,稳定牵引网电压。结合直交(DC-AC)牵引传动模块与包含钛酸锂锂离子电池组、DC/DC变换器、超级电容器组、预充电回路等的混合储能模块,形成车载储能式混合动力牵引装置,设计DC/DC变换器操控装置,管理钛酸锂电池组与超级电容器组这两种储能元件。列车制动时,预充电回路会储存能量,启动阶段,这些能量被释放,并通过直交牵引传动系统转化为列车前进的动力。该装置在充电过程中,各个电池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电压能够保持稳定,安全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储能/释能效率,可快速稳定牵引网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客轨道列车 混合储能 动力牵引 牵引传动 直流(dc)/dc变换器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容量差异的孤岛直流微网分布式储能单元SOC均衡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魏茂华 杨苓 +2 位作者 翁亮涛 杨继沛 陈泳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7,共12页
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单元(DESU)之间存在荷电状态(SOC)均衡速度慢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容量差异的分布式储能单元快速SOC均衡策略.首先,SOC均衡器通过幂函数构造下垂系数与SOC之间的关系,选取合适的均衡调节系... 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单元(DESU)之间存在荷电状态(SOC)均衡速度慢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容量差异的分布式储能单元快速SOC均衡策略.首先,SOC均衡器通过幂函数构造下垂系数与SOC之间的关系,选取合适的均衡调节系数可实现下垂系数的自适应控制,加快SOC均衡速度.其次,在虚拟压降均衡器作用下,仅需简单调整比例积分控制器即可消除线路阻抗对电流精确分配的影响,提高电流分配精度.再次,通过系统稳定性分析,确定该策略控制参数的选取范围.最后,搭建直流微电网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通过与现有文献对比和对不同工况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实所提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SOC均衡速度,还实现了母线电压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储能系统 荷电状态 电压均衡 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网直储一体化的沙戈荒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外送方案
9
作者 王宇 姜崇学 +3 位作者 宋胜利 杨鹏程 熊凌飞 刘明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4,共9页
针对沙戈荒地区大型新能源基地外送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网直储一体化的大规模新能源特高压直流送出方案。将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分区,并通过多个低电压等级柔性直流通道汇集至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汇集通道的新能源侧配备具有构网型控... 针对沙戈荒地区大型新能源基地外送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网直储一体化的大规模新能源特高压直流送出方案。将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分区,并通过多个低电压等级柔性直流通道汇集至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汇集通道的新能源侧配备具有构网型控制功能的储能装置,以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并支撑新能源并网电压。特高压直流系统采用送端常规直流、受端柔性直流方式。从适用场景、运行特性、经济性能等方面分析所提方案的特点,并提出多电力电子换流器的协同控制策略。基于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对稳态、交直流暂态工况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戈荒地区 特高压直流 新能源基地 构网型控制 常规直流 柔性直流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短路故障下基于暂态能量抑制的MMC-HVDC电网主电路电感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凯凡 茆美琴 +4 位作者 何壮 程德健 陆辉 施永 张榴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0-1689,共10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MMC-HVDC)电网的桥臂电抗器(armreactor,AR)、平波电抗器(current limiting reactor,CLR)在保证系统稳态性能下,与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合理配合,可有效降低直流断路器的分断电流,...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MMC-HVDC)电网的桥臂电抗器(armreactor,AR)、平波电抗器(current limiting reactor,CLR)在保证系统稳态性能下,与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合理配合,可有效降低直流断路器的分断电流,实现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该文通过对直流短路故障条件下,MMC-HVDC电网系统储能元件及交直流区域的暂态能量流(transient energy flow,TEF)时空分布与直流短路故障电流演化相依关系的分析,提出基于TEF抑制的参数综合优化模型,以交流区域和子模块电容及相邻线路暂态能量流抑制率和抑制效率极大化作为评价目标,以AR、CLR、FCL参数为优化变量。以张北四端直流电网的拓扑结构和单极对地直流故障为例,采用该模型对AR、CLR和FCL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及分析表明:建立的优化模型可以充分发挥AR、CLR和FCL各自在抑制短路故障电流方面的能力,较好地兼顾了故障电流抑制技术及经济性能指标,降低了限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直流短路故障 暂态能量流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能量调节偏差的MMC-HVDC输电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亚倩 郑晓冬 +3 位作者 丛新棚 邰能灵 杨增力 王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09-116,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对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直流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文中分析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控制参数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响应特性,并提出了一种MMC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新方案。根据MMC控制参数... 柔性直流输电对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直流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文中分析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控制参数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响应特性,并提出了一种MMC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新方案。根据MMC控制参数定义了虚拟能量调节偏差,利用虚拟能量调节偏差对系统故障时的响应特性识别直流线路故障,并结合虚拟能量调节偏差的比值进行故障类型的判别。该保护方案融合了交直流侧的故障信息,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保护判据利用了换流器控制参数信息,无须测量线路的电气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动作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线路保护 虚拟能量调节偏差 交直流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DC Grid Prospects in China 被引量:173
12
作者 WEN Jialiang WU Rui Peng Chang Wang Y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2-I0002,185,共1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中国已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至重要地位,并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特点,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集中并网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广域覆盖的直流电网以有效...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中国已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至重要地位,并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特点,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集中并网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广域覆盖的直流电网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集中并网的有功波动问题。建设全国性的直流骨干输电网,不仅可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也将积极推动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交流系统相比,直流电网在未来城市配电、微网等领域也有较大的优势。根据中国国情,对直流电网在中国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中国直流电网主干结构设想图,指出了直流电网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直流电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中国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网系统 不稳定 间歇性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C器件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德炀 程志江 陈星志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8期47-50,共4页
针对传统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存在的系统损耗大、输出电能质量低及整体可靠性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拓扑,以提高系统效率及过流能力。首先给出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两相交错并联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并... 针对传统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存在的系统损耗大、输出电能质量低及整体可靠性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拓扑,以提高系统效率及过流能力。首先给出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两相交错并联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并推导相应的小信号模型,求其开环传递函数;然后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为目标,设计基于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串级控制器,搭建基于SiC器件的10 kW样机。通过大电流实验、双脉冲实验对样机进行稳定性验证,最后对样机充放电模式分别进行效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iC器件的两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流纹波,提高变换器功率等级,显著提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两相交错并联 SIC器件 仿真验证 电压电流双闭环PI 储能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光储直柔”系统中直流家用电器技术及标准进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超 贾潇雅 +3 位作者 赵鹏 刘挺 董素君 王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9-379,共11页
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进行,用电终端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建筑“光储直柔”系统中直流家用电器具备储用一体、直流、柔性等典型特征。该文围绕直流家用电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情况,依据上述研究构建了直流家用电器的... 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进行,用电终端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建筑“光储直柔”系统中直流家用电器具备储用一体、直流、柔性等典型特征。该文围绕直流家用电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情况,依据上述研究构建了直流家用电器的标准体系,并分析阻碍直流家用电器及相关领域产业化的核心技术,提出技术标准重点研究内容。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光储直柔”直流家用电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电器 太阳能 标准 直流供电 柔性用能 光储直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超 黄泽 +3 位作者 毕贵红 陈仕龙 王龙 牛元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2-2631,I0110-I0114,共15页
将保护装置安装在T区两侧,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提出一种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法。分析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T区以及线路末端逆变侧三端边界频率特性,发现T区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 将保护装置安装在T区两侧,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提出一种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法。分析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T区以及线路末端逆变侧三端边界频率特性,发现T区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中低频分量有一定的衰减作用、整流侧边界和线路末端逆变侧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有明显衰减作用。利用小波分解,根据T区两侧线路暂态电流中低频能量差判断故障方向,并提出故障方向判据。当T区左侧发生故障时,利用线路L1末端所检测到的高频暂态电流能量与低频暂态电流能量的比值来判别整流侧区内、外故障;当T区右侧发生故障时,利用线路L2首端所检测到的高频暂态电流能量与低频暂态电流能量的比值来判别线路末端逆变侧区内、外故障;T区发生故障时,判定为线路区外故障。给出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昆柳龙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所提保护方法进行验证,仿真表明该文所提保护方法能实现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 输电线路 T区 暂态电流高低频能量差 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电感的直流故障限流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烁 邹贵彬 +2 位作者 张成泉 魏秀燕 周成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柔性直流电网存在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幅值高,感性元件储存能量大等问题,这造成故障电流难以分断,并且使得直流断路器的耗能支路承受巨大压力。为了限制故障电流峰值并且降低直流断路器耗能压力,提出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直流故障限流器... 柔性直流电网存在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幅值高,感性元件储存能量大等问题,这造成故障电流难以分断,并且使得直流断路器的耗能支路承受巨大压力。为了限制故障电流峰值并且降低直流断路器耗能压力,提出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直流故障限流器。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该故障限流器利用电感耦合特性等效投入电阻与电容组成的限流支路,以实现无延时的故障限流;当直流断路器分断故障电流时,该故障限流器利用耗能电阻耗散耦合电感储存的能量,从而分担直流断路器耗能压力,以达到降低避雷器容量需求、加快故障电流分断速度的目的。大量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故障限流器具有良好的限流效果,能极大降低直流断路器的耗能压力。且该故障限流器制造成本低,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故障限流器 耦合电感 直流断路器 耗能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直流送端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杉 谭开东 +4 位作者 姜喆 宋胜利 杨鹏程 申笑林 黄永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50,共9页
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换相失败或直流闭锁时输送功率受限,将导致送端换流站的无功消纳盈余进而诱发送端系统过电压。提出基于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过电压抑制方法,能够防止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电压上升过大。首先,分析了... 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换相失败或直流闭锁时输送功率受限,将导致送端换流站的无功消纳盈余进而诱发送端系统过电压。提出基于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过电压抑制方法,能够防止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电压上升过大。首先,分析了送端过电压产生机理;其次,介绍了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过电压抑制原理,并给出了装置参数整定方法;最后,结合PSCAD/EMTDC和试验平台验证了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实现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过电压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 特高压直流 换相失败 过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技术分析及设计构想 被引量:104
18
作者 王丹 毛承雄 +3 位作者 陆继明 陈迅 曾杰 张俊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88,共7页
提高运行效率、改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实现分布式电源有效安全接入等问题既是配电系统面临的挑战,也为配电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采用以直流为主导的配电方式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文中阐述了直流配电技术的研... 提高运行效率、改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实现分布式电源有效安全接入等问题既是配电系统面临的挑战,也为配电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采用以直流为主导的配电方式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文中阐述了直流配电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直流配电系统的技术特点和潜在优势,分析了直流配电系统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电力变压器的多级直流配电系统构想。以配电网末端的家用配电为例,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设计案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配电系统 新能源 电子电力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综述 被引量:136
19
作者 宋国兵 陶然 +2 位作者 李斌 胡家兵 王晨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共11页
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使电力系统故障特征不仅受拓扑结构影响,而且受控制策略的影响,导致基于同步机故障特征的常规保护方法对含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存在适应性问题。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含新能源电源、高压直流、柔性直流的电力系统故... 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使电力系统故障特征不仅受拓扑结构影响,而且受控制策略的影响,导致基于同步机故障特征的常规保护方法对含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存在适应性问题。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含新能源电源、高压直流、柔性直流的电力系统故障建模、故障特征分析及继电保护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含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的电力系统故障特征分析方法提出思考,对保护原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考虑协调控制与保护的建议与设想,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装备 新能源 高压直流 柔性直流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配电网的主要形态——基于储能的低压直流微电网 被引量:47
20
作者 刘健 魏昊焜 +1 位作者 张志华 王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1-16,共6页
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未来配电网的可能形态——基于储能装置、以用户为单位的低压直流微电网。同时论述了该形态配电网的结构特征和优越性以及当前技术与这个设想之间的差距。在当前技术... 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未来配电网的可能形态——基于储能装置、以用户为单位的低压直流微电网。同时论述了该形态配电网的结构特征和优越性以及当前技术与这个设想之间的差距。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低压直流微电网和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管理领域的技术已经能够满足设想需要,但是储能装置的能量体积比和能量重量比以及寿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未来配电网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配电网 微电网 交流 直流 储能装置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