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ed online filter stack spectrometer for ultrashort X-ray pulses 被引量:1
1
作者 Jia-Xing Wen Ge Ma +17 位作者 Ming-Hai Yu Yu-Chi Wu Yong-Hong Yan Shao-Yi Wang Huai-Zhong Gao Lu-Shan Wang Yu-Gang Zhou Qiang Li Yue Yang Fang Tan Xiao-Hui Zhang Jie Zhang Wen-Bo Mo Jing-Qin Su Wei-Min Zhou Yu-Qiu Gu Ming Zeng Zong-Qing Zhao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5-98,共14页
Currently,with the advent of high-repetition-rate laser-plasma experiments,the demand for online diagnosis for the X-ray spectrum is increasing because the laser-plasma-generated X-ray spectrum is very important for c... Currently,with the advent of high-repetition-rate laser-plasma experiments,the demand for online diagnosis for the X-ray spectrum is increasing because the laser-plasma-generated X-ray spectrum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aracterizing electron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s.In this study,scintillators and silicon PIN(P-type–intrinsic-N-type semiconductor)diod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wideband online filter stack spectrometer.The X-ray sensor and filter arrangement was optimized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 condition number of the response matrix.Consequently,the unfolding error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ased on numerical experiments.The detector responses were quantitatively calibrated by irradiating the scintillator and PIN diode with various nuclides and comparing the measuredγ-ray peaks.A prototype 15-channel spectrometer was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an X-ray detector with front-and back-end electronics.The prototype spectrometer could record X-ray pulse signals at a repetition rate of 1 kHz.Furthermore,an optimized spectrometer was employed to record the real-time spectra of laser-driven bremsstrahlung sources.This optimized spectrometer offers a compact solution for spectrum diagnostics of ultrashort X-ray pulses,exhibiting improved accuracy in terms of spectrum measurements and repetition rates,and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next-generation high-repetition-rate high-power laser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ter stack spectrometer laser plasma diagnostics X-ray diagnostics Scintillator PIN di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1550nm双叠层隧道级联激光器外延材料研究
2
作者 宁吉丰 曹晨涛 +4 位作者 李易昆 蒋红旺 张厚博 陈宏泰 房玉龙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S1期347-352,共6页
1550nm由于其人眼安全特性,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激光照明和医疗美容等领域。但与传统的905nm波段相比,1550nm波段工作功率不够高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研制了一款大功率1550nm双叠层隧道级联激光器。分析了有源区结构设... 1550nm由于其人眼安全特性,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激光照明和医疗美容等领域。但与传统的905nm波段相比,1550nm波段工作功率不够高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研制了一款大功率1550nm双叠层隧道级联激光器。分析了有源区结构设计对单层激光器斜率效率的影响和隧道结区掺杂浓度对隧道结电压影响,并进行了实验对比。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生长了1550nm双叠层隧道级联激光器材料,并制作成条宽180μm、腔长1.2mm的激光器芯片,采用金属管壳封装制成激光器单管。在频率1KHz、脉宽100ns、脉冲电流35A室温测试条件下,1550nm双叠层隧道级联激光器输出功率约为18.5W,是单层功率的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人眼安全 1550nm 隧道级联 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激光器垂直阵列光束精密准直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林辉 高松信 +3 位作者 武德勇 吕文强 李弋 李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7-580,共4页
为实现二极管激光器垂直阵列输出光束具有小发散角、高指向精度的特点,简述了快轴准直(FAC)微透镜的光束准直原理,分析了调节装置的精度要求及透镜选择等问题。通过光学成像方法实时监测二极管激光bar条的近场像和远场像,对FAC透镜分别... 为实现二极管激光器垂直阵列输出光束具有小发散角、高指向精度的特点,简述了快轴准直(FAC)微透镜的光束准直原理,分析了调节装置的精度要求及透镜选择等问题。通过光学成像方法实时监测二极管激光bar条的近场像和远场像,对FAC透镜分别进行粗调节和细调节,获得了20个bar条连续输出2kW,垂直阵列二极管激光快轴准直光束远场发散角4.4 mrad,bar条间准直光束指向精度不大于±1.7 mrad的准直效果,并对监测精度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影响光束准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工艺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 bar条 垂直阵列 快轴准直 指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浦用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激光器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武德勇 吕文强 +4 位作者 魏彬 高松信 李奇峰 蔡震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56-58,共3页
针对高平均功率线阵二极管激光器(DL )芯片的工作要求,开展了相应的封装结构设计和高效冷却技术研究。封装的单条线阵DL连续输出激光功率50 W,工作寿命达到5 000 h,10%占空比准连续输出激光脉冲功率150 W,25%占空比准连续输出激光脉冲功... 针对高平均功率线阵二极管激光器(DL )芯片的工作要求,开展了相应的封装结构设计和高效冷却技术研究。封装的单条线阵DL连续输出激光功率50 W,工作寿命达到5 000 h,10%占空比准连续输出激光脉冲功率150 W,25%占空比准连续输出激光脉冲功率100 W,工作寿命达到5×109 次脉冲。采用模块式封装方式由25个模块堆叠,制作出了连续激光功率1 kW和20%占空比工作脉冲功率2.5 kW的叠阵二极管激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器 叠阵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叠阵二极管激光器光束整形 被引量:5
5
作者 武德勇 吕文强 +1 位作者 魏彬 高松信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36,共5页
采用光线追迹法详细分析线阵二极管激光器经微球面柱透镜快轴准直后的光强变化情况,利用快轴准直微球面柱透镜的球差可调整输出激光光强分布的特性,得出了快轴准直输出发散角约5°时光强分布具有较好的平顶形式。根据叠阵二极管激... 采用光线追迹法详细分析线阵二极管激光器经微球面柱透镜快轴准直后的光强变化情况,利用快轴准直微球面柱透镜的球差可调整输出激光光强分布的特性,得出了快轴准直输出发散角约5°时光强分布具有较好的平顶形式。根据叠阵二极管激光器输出光的特点,设计了由25个二极管激光器组成的叠阵二极管激光器的光束整形输出系统,该系统由快轴准直微透镜、快轴耦合透镜和慢轴耦合透镜组成,把需要泵浦的激光介质薄片设计在快轴耦合透镜的焦点上,并且在慢轴耦合透镜的成像面附近,得到了7mm×8mm的泵浦光斑,光强不均匀性约10%,输出效率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追迹 叠阵 二极管激光器 光束整形 球面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功率3kW二极管激光器叠阵的相变冷却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弋 高松信 +2 位作者 武德勇 杨波 曹宏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针对二极管激光器叠阵的高效散热冷却开展了研究,设计了基于R134a制冷剂的相变冷却系统和以节流式微通道相变冷却方式工作的冷却器,完成了脉冲功率3 kW叠阵的封装,并分析了制冷剂在热沉进出口的温度对叠阵出光波长的影响。实验测试结果... 针对二极管激光器叠阵的高效散热冷却开展了研究,设计了基于R134a制冷剂的相变冷却系统和以节流式微通道相变冷却方式工作的冷却器,完成了脉冲功率3 kW叠阵的封装,并分析了制冷剂在热沉进出口的温度对叠阵出光波长的影响。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20%的高占空比下,电流197 A时叠阵的输出功率达到3 030 W,插座效率为39%,光谱宽度小于3.8 nm,冷却器内R134a的气化率约为50%。制冷剂R134a的流量为0.60 L/min,仅为水系统的1/5,大幅减小了冷却液流量和热管理系统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冷却 微通道 热沉 二极管激光器 叠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填充因子对慢轴光束准直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岳峰 雷呈强 +3 位作者 殷智勇 尹韶云 孙秀辉 王军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实现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光束整形,对带有快轴准直透镜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堆栈慢轴光束准直技术进行研究。在慢轴光束准直理论分析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慢轴填充因子对其光束准直的影响,并对不同填充因子的半导体... 为实现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光束整形,对带有快轴准直透镜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堆栈慢轴光束准直技术进行研究。在慢轴光束准直理论分析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慢轴填充因子对其光束准直的影响,并对不同填充因子的半导体激光器慢轴光束准直方案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使用的填充因子0.5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堆栈采用以Bar条为单元进行整体准直设计,并采用基于空间扫描法的发散角测试装置对慢轴准直后剩余发散角进行测试,实现准直后剩余发散角半角2.12°,实验表明该准直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半导体激光器堆栈 慢轴准直 柱透镜 剩余发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平均功率薄片激光多通泵浦耦合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建锋 涂波 +3 位作者 周唐建 崔玲玲 姚震宇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108-110,共3页
薄片激光器的耦合系统主要采用正交的快慢轴柱透镜及柱面反射镜对220 个线阵的大尺寸二极管面阵光源进行准直和4通耦合,在泵浦区得到23 mm×27 mm的光斑,耦合效率达到85%,用CCD观测到泵浦区光斑的均匀性较好。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从... 薄片激光器的耦合系统主要采用正交的快慢轴柱透镜及柱面反射镜对220 个线阵的大尺寸二极管面阵光源进行准直和4通耦合,在泵浦区得到23 mm×27 mm的光斑,耦合效率达到85%,用CCD观测到泵浦区光斑的均匀性较好。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从快慢轴耦合透镜和反射镜两方面进行计算模拟。泵浦模块快轴和慢轴两方向光经过相应耦合透镜后,薄片处泵浦区光强近乎平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阵列 薄片激光器 快慢轴柱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激光器快轴光束准直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林辉 高松信 +2 位作者 吕文强 武德勇 唐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70-2273,共4页
二极管激光器泵浦模块输出光束发散角小、指向精度高,但其中的快轴准直(FAC)微透镜装调工艺不能满足大功率模块的应用要求,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快轴准直微透镜的光束准直原理,简述了应用FAC透镜时的参数选择和装调问题。通过光学成像方法... 二极管激光器泵浦模块输出光束发散角小、指向精度高,但其中的快轴准直(FAC)微透镜装调工艺不能满足大功率模块的应用要求,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快轴准直微透镜的光束准直原理,简述了应用FAC透镜时的参数选择和装调问题。通过光学成像方法实时监测二极管激光巴条(bar)的近场像和远场像,对FAC透镜分别进行粗调节和细调节,获得了20个巴条连续输出2 kW垂直阵列二极管激光快轴准直光束远场发散角(1/e2)4.4 mrad、巴条间准直光束指向精度不大于±1.7 mrad的准直效果。最后,结合垂直阵列二极管激光器的封装流程,对影响阵列快轴光束准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下一步工艺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 巴条 垂直阵列 快轴准直 指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封装二极管激光器阵列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松信 武德勇 +3 位作者 吕文强 雷军 唐淳 刘永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6-1430,共5页
理论模拟了自制的高效冷却器的散热能力.分析了单元封装结构所需材料的导热特性,获得了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在高功率密度、高占空比条件下运行的可行性。改进了高密度封装的关键工艺,热沉金属化层达到了3~5μm,焊料厚度为4~7μm,... 理论模拟了自制的高效冷却器的散热能力.分析了单元封装结构所需材料的导热特性,获得了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在高功率密度、高占空比条件下运行的可行性。改进了高密度封装的关键工艺,热沉金属化层达到了3~5μm,焊料厚度为4~7μm,封装间距0.6mm,采用峰值功率1kW的背冷式叠阵二极管激光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封装的二极管激光器叠阵单元的整体封装热阻为0.115℃/W.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该叠阵模块在电流为100A、占空比15%时,输出峰值功率为986W,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5kW/cm^2,平均每个板条的斜效率为1.25W/A,激光器阈值电流为20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器 高密度封装 背冷式叠阵 热沉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堆栈双波长合束及聚焦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米庆改 王旭葆 肖荣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9-234,共6页
针对两种波长的直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堆栈,为适应半导体激光在材料加工方面的需求,设计一种双波长合束及长焦距光学系统。首先,利用快慢轴准直镜对两种波长的激光堆栈进行初步准直,然后,用双波长合束镜将其合束。进而,利用倒置开普勒望... 针对两种波长的直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堆栈,为适应半导体激光在材料加工方面的需求,设计一种双波长合束及长焦距光学系统。首先,利用快慢轴准直镜对两种波长的激光堆栈进行初步准直,然后,用双波长合束镜将其合束。进而,利用倒置开普勒望远系统原理对慢轴光束进一步扩束准直,最终,用快慢轴聚焦镜实现同步聚焦。利用光参数积原理对聚焦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瑞利长度公式计算出焦深。用ZEMAX软件对整个光路进行光线追迹,得出模拟结果。根据理论分析和软件模拟,开展相应实验。经合束和聚焦,实现焦距300 mm,焦点尺寸2.0 mm×4.0 mm的聚焦光斑,输出功率5 000 W,功率密度达104瓦级。最后讨论该系统影响因素。聚焦光斑可用于激光熔覆,表面处理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堆栈 ZEMAX 光束整形 光束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柱透镜慢轴准直激光二极管堆栈光束匀化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智勇 汪岳峰 +4 位作者 尹韶云 强继平 贾文武 雷呈强 杨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16-2820,共5页
为实现高功率激光二极管堆栈光束的匀化与整形,提出基于双柱透镜慢轴准直的匀化系统。利用双柱透镜实现对高填充因子激光二极管慢轴方向光束发散角度的压缩,降低成像型多孔径光束积分器中微透镜的数值孔径,减小匀化系统体积。通过三个... 为实现高功率激光二极管堆栈光束的匀化与整形,提出基于双柱透镜慢轴准直的匀化系统。利用双柱透镜实现对高填充因子激光二极管慢轴方向光束发散角度的压缩,降低成像型多孔径光束积分器中微透镜的数值孔径,减小匀化系统体积。通过三个限定条件确定了双柱透镜参数取值范围,并通过像差分析对双柱透镜进行了优化,实现慢轴方向光束剩余发散角度1.74°。结合成像型多孔径光束积分器,设计了激光二极管堆栈的匀化系统,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心光斑尺寸约为6mm×6mm范围内,光斑不均匀性为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激光二极管堆栈 慢轴准直 柱透镜 光斑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堆积型激光阵列光束的远场分布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全华 王晋国 孙锋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为了合理地设计光学系统以整形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High Diode Laser Stack)出射光束,必须准确了解HDLS的远场分布,然而对于HDLS远场分布的研究还不多。从亥姆霍兹方程出发,以激光二极管(Diode Laser)远场分布特性为基础,提出了一种... 为了合理地设计光学系统以整形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High Diode Laser Stack)出射光束,必须准确了解HDLS的远场分布,然而对于HDLS远场分布的研究还不多。从亥姆霍兹方程出发,以激光二极管(Diode Laser)远场分布特性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的远场分布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简化DLS模型的远场光场变化图;模型还可表示不对称的双峰结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阵列 双峰结构 远场分布模型 光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列阵端面泵浦电光调-QNd:YAG板条激光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恒利 杜可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42-44,共3页
端面泵浦混合腔板条固体激光器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一种有效方式。报道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板条Nd:YAG电光调Q振荡-放大的实验结果。在脉冲激光二极管泵浦下,在重复频率为1kHz时,得到30mJ近衍射极限输出,脉宽1... 端面泵浦混合腔板条固体激光器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一种有效方式。报道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板条Nd:YAG电光调Q振荡-放大的实验结果。在脉冲激光二极管泵浦下,在重复频率为1kHz时,得到30mJ近衍射极限输出,脉宽16ns。在连续激光二极管泵浦下,在重复频率为10kHz时,获得平均输出功率为100W,单脉冲能量10mJ;在5kHz时,单脉冲能量15mJ,脉宽10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列阵 端面泵浦 混合腔 板条激光器 电光调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连续5kW叠层激光二极管列阵
15
作者 方高瞻 肖建伟 +3 位作者 马骁宇 谭满清 冯小明 潘贵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44,共4页
报导了 5kWGaAs/AlGaAs叠层激光二极管列阵的制作过程和测试结果。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实现分别限制单量子阱结构。 1cm激光条的填充密度是70 %。采用 80个激光条叠层封装 ,激光条间距是 0 5mm ,功率密度达 1 2 5kW /cm2 ,... 报导了 5kWGaAs/AlGaAs叠层激光二极管列阵的制作过程和测试结果。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实现分别限制单量子阱结构。 1cm激光条的填充密度是70 %。采用 80个激光条叠层封装 ,激光条间距是 0 5mm ,功率密度达 1 2 5kW /cm2 ,峰值波长是 80 9 0nm ,谱线宽度是 4 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列阵 GAAS/ALGAAS 准连续叠层 固体激光器 砷化镓 砷铝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叠层阵列的光束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宾中 陶向阳 +1 位作者 吕百达 刘三秋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本文对激光二极管叠层阵列的光束特性进行了研究 基于二阶矩定义,对激光二极管叠层阵列光束的光束质量(M2因子)、束腰宽度。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叠层阵列 M^2因子 内禀像散不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快轴光束质量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峙 尧舜 +3 位作者 高祥宇 潘飞 贾冠男 王智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高斯光束传输理论为基础,结合半导体激光器堆栈结构,建立了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快轴方向光束传输理论模型,并引入单个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的发散角和指向性因子,对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快轴方向光束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最后通过实验对计算... 以高斯光束传输理论为基础,结合半导体激光器堆栈结构,建立了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快轴方向光束传输理论模型,并引入单个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的发散角和指向性因子,对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快轴方向光束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最后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实验测量值,该理论模型计算值的误差仅为2.14%,与修正前的计算误差24.16%和18.36%相比,在精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该方法可行,能更精确的反应堆栈快轴的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向性因子 光束质量 半导体激光器 堆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