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几种阳离子度PDA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跃军
毕可臻
+1 位作者
邢云杰
刘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2-595,603,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和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RH)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研...
以丙烯酰胺(AM)和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RH)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通过正交优化等实验方法考察了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选定的每一种阳离子度PDA共聚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系列化具不同阳离子度PDA的各自最佳点的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在各阳离子度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点时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制备5%、10%、20%、30%和50%阳离子度的PDA产物,当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分别为16%、18%、25%、35%和6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2×10-5、8.82×10-5、7.35×10-5、5.40×10-5和9.19×10-5,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25、30、30、30℃和25℃时,特征黏度可分别达到17.0、15.0、11.6、9.0 dL/g和6.2 dL/g。此外还对共聚产物PDA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表征。该工艺简单方便、清洁安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工艺研究
阳离子度
特征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
24
2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王志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pH6.0、(NH4)2S2O8和CH3NaO3S.2H2O总质量分数0.0125%、(NH4)2S2O8与CH3NaO3S.2H2O质量比1.0、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pH6.0、(NH4)2S2O8和CH3NaO3S.2H2O总质量分数0.0125%、(NH4)2S2O8与CH3NaO3S.2H2O质量比1.0、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5%、单体质量分数(AM和阳离子单体总质量占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35%、阳离子度(阳离子单体占AM和阳离子单体之和的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25℃。在最佳条件下,所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特性黏数为13.8535dl/g,在其加入量为0.027%的条件下处理污泥,上层清液透光率达99.6%,污泥脱水率达90.5%。并用红外光谱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特性黏数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相乳液聚合合成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
被引量:
10
3
作者
吴建军
马喜平
+1 位作者
郑锟
于志纲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nAM:nDMDAAC、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的特...
以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nAM:nDMDAAC、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确定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AM:nDMDAAC=2:1,单体总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45℃,pH=7,反应时间5~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阳离子度
反相乳液聚合
特性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井液用小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
5
4
作者
罗云
刘义坤
+2 位作者
范振中
毕永斌
田建龙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3,115,共4页
利用提纯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单体进行聚合.当加入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DM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可以合成特性黏数大于140mL.g-1的小阳离子聚合物,且共聚反应易于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
利用提纯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单体进行聚合.当加入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DM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可以合成特性黏数大于140mL.g-1的小阳离子聚合物,且共聚反应易于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影响聚合物的特性黏数,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提高较大.静态膨胀实验表明:小阳离子聚合物与PTA复配,PTA的质量分数为1.0%;小阳离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1.0%时,黏土基本不膨胀.由于阳离子聚合物正电荷密度高,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黏土颗粒的表面上,减少了黏土颗粒的水化、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静态膨胀率
特性黏数
完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王庆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单体质量分数等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0.015%、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0.7、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 5%、引发温度25℃、pH值6.0、单体质量分数45%,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特性粘数为12.370 8 dL/g。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特性粘数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低阳离子度高相对分子质量PDA的制备
被引量:
4
6
作者
毕可臻
张跃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2-708,共7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10%和20%阳离子度DMDAAC和AM的共聚物(PDA)胶体产物。研究了单体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Na4EDTA用量对产...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10%和20%阳离子度DMDAAC和AM的共聚物(PDA)胶体产物。研究了单体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Na4EDTA用量对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百分数为20%和37.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3.0×10-4和5.1×10-5,聚合反应温度为45℃,Na4EDTA质量分数为2.0×10-4的最佳工艺条件下,10%和20%阳离子度PDA的特征黏度分别为17.1 dL/g和12.2 dL/g。2种反应单体的不同竞聚率导致其PDA产物最佳工艺参数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合成
阳离子度
特征黏度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列阳离子度PDA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毕可臻
张跃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Na4EDTA为络合剂,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引发聚合工艺,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不同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Na4EDTA为络合剂,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引发聚合工艺,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不同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得到在几种阳离子度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Na4EDTA用量等参数及其随阳离子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对于5%、10%、20%、30%、40%和50%阳离子度的PDA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的特征黏度为19.4、17.1、12.2、9.5、7.7和6.3 dL.g.1。同时对PDA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合成不同阳离子度PDA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和PDA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打下基础,而且对工业应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阳离子度
特征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阳离子度PDA合成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毕可臻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7-1111,共5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工艺,以特征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对5%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研究了单体质...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工艺,以特征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对5%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聚合反应温度、Na4EDTA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熟化温度等对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单体质量分数(以反应液总质量计)为16%,聚合反应温度40℃,Na4EDTA质量分数(以单体质量计)为2.0×10-4,引发剂质量分数(以单体质量计)为7.4×10-4,熟化温度为60℃,产物PDA特征黏度为19.4 dL/g;同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PDA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工艺研究
特征黏度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阳离子度PDA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跃军
毕可臻
邢云杰
刘瑛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2-595,603,共5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327C)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3212)~~
文摘
以丙烯酰胺(AM)和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RH)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通过正交优化等实验方法考察了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选定的每一种阳离子度PDA共聚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系列化具不同阳离子度PDA的各自最佳点的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在各阳离子度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点时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制备5%、10%、20%、30%和50%阳离子度的PDA产物,当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分别为16%、18%、25%、35%和6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2×10-5、8.82×10-5、7.35×10-5、5.40×10-5和9.19×10-5,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25、30、30、30℃和25℃时,特征黏度可分别达到17.0、15.0、11.6、9.0 dL/g和6.2 dL/g。此外还对共聚产物PDA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表征。该工艺简单方便、清洁安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工艺研究
阳离子度
特征黏度
Keywords
dimethyl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
acrylamide
copolymerization
synthesis study
cationicity
intrinsic
viscosity
分类号
TQ226.3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
24
2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于世涛
王志萍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8,共5页
文摘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pH6.0、(NH4)2S2O8和CH3NaO3S.2H2O总质量分数0.0125%、(NH4)2S2O8与CH3NaO3S.2H2O质量比1.0、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5%、单体质量分数(AM和阳离子单体总质量占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35%、阳离子度(阳离子单体占AM和阳离子单体之和的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25℃。在最佳条件下,所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特性黏数为13.8535dl/g,在其加入量为0.027%的条件下处理污泥,上层清液透光率达99.6%,污泥脱水率达90.5%。并用红外光谱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特性黏数
絮凝剂
Keywords
cationic poly
acrylamide
acrylamide
acryloyloxyeth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intrinsic
viscosity
flocculant
分类号
TQ314.253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乳液聚合合成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
被引量:
10
3
作者
吴建军
马喜平
郑锟
于志纲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文摘
以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nAM:nDMDAAC、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确定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AM:nDMDAAC=2:1,单体总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45℃,pH=7,反应时间5~6 h.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阳离子度
反相乳液聚合
特性粘数
Keywords
acrylamide
dimethyl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
cationic degree
inverse pha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
intrinsic
viscosity
分类号
TQ316.334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井液用小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
5
4
作者
罗云
刘义坤
范振中
毕永斌
田建龙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3,115,共4页
文摘
利用提纯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单体进行聚合.当加入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DM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可以合成特性黏数大于140mL.g-1的小阳离子聚合物,且共聚反应易于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影响聚合物的特性黏数,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提高较大.静态膨胀实验表明:小阳离子聚合物与PTA复配,PTA的质量分数为1.0%;小阳离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1.0%时,黏土基本不膨胀.由于阳离子聚合物正电荷密度高,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黏土颗粒的表面上,减少了黏土颗粒的水化、膨胀.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静态膨胀率
特性黏数
完井液
Keywords
cation polymer
acrylamide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static swelling rate
characteristic
viscosity
completion fluid
分类号
TE2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于世涛
王庆军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文摘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单体质量分数等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0.015%、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0.7、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 5%、引发温度25℃、pH值6.0、单体质量分数45%,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特性粘数为12.370 8 dL/g。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特性粘数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Keywords
acrylamide
intrinsic
viscosity
methacryloyloxyeth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ationic poly
acrylamide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低阳离子度高相对分子质量PDA的制备
被引量:
4
6
作者
毕可臻
张跃军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2-708,共7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327C)
文摘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10%和20%阳离子度DMDAAC和AM的共聚物(PDA)胶体产物。研究了单体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Na4EDTA用量对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百分数为20%和37.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3.0×10-4和5.1×10-5,聚合反应温度为45℃,Na4EDTA质量分数为2.0×10-4的最佳工艺条件下,10%和20%阳离子度PDA的特征黏度分别为17.1 dL/g和12.2 dL/g。2种反应单体的不同竞聚率导致其PDA产物最佳工艺参数的不同。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合成
阳离子度
特征黏度
竞聚率
Keywords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acrylamide
copolymerization
synthesis
cationicity
intrinsic
viscosity
reactivity ratios
分类号
TQ316.342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列阳离子度PDA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毕可臻
张跃军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327C)
文摘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Na4EDTA为络合剂,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引发聚合工艺,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不同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得到在几种阳离子度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Na4EDTA用量等参数及其随阳离子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对于5%、10%、20%、30%、40%和50%阳离子度的PDA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的特征黏度为19.4、17.1、12.2、9.5、7.7和6.3 dL.g.1。同时对PDA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合成不同阳离子度PDA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和PDA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打下基础,而且对工业应用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阳离子度
特征黏度
Keywords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acrylamide copolymerization cationicity intrinsic viscosity
分类号
TQ316.342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阳离子度PDA合成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毕可臻
张跃军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7-1111,共5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327C)~~
文摘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工艺,以特征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对5%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聚合反应温度、Na4EDTA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熟化温度等对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单体质量分数(以反应液总质量计)为16%,聚合反应温度40℃,Na4EDTA质量分数(以单体质量计)为2.0×10-4,引发剂质量分数(以单体质量计)为7.4×10-4,熟化温度为60℃,产物PDA特征黏度为19.4 dL/g;同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PDA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合
工艺研究
特征黏度
水处理技术
Keywords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acrylamide
copolymerization
synthesis study
intrinsic
viscosity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Q316.3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几种阳离子度PDA共聚物的合成
张跃军
毕可臻
邢云杰
刘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卢红霞
刘福胜
于世涛
王志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相乳液聚合合成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
吴建军
马喜平
郑锟
于志纲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完井液用小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评价
罗云
刘义坤
范振中
毕永斌
田建龙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备条件研究
卢红霞
刘福胜
于世涛
王庆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两种低阳离子度高相对分子质量PDA的制备
毕可臻
张跃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系列阳离子度PDA制备工艺研究
毕可臻
张跃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5%阳离子度PDA合成研究
毕可臻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