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measurement of 3D soil deformation around laterally loaded pile in sand 被引量:6
1
作者 袁炳祥 谌文武 +2 位作者 姜彤 汪亦显 陈科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91-798,共8页
A developed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stereo-PIV) system was proposed to measure three-dimensional(3D) soil deformation around a laterally loaded pile in sand.The stereo-PIV technique extended 2D measurement t... A developed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stereo-PIV) system was proposed to measure three-dimensional(3D) soil deformation around a laterally loaded pile in sand.The stereo-PIV technique extended 2D measurement to 3D based on a binocular vision model,where two cameras with a well geometrical setting were utilized to image the same object simultaneously.This system utilized two open software packages and some simple programs in MATLAB,which can easily be adjusted to meet user needs at a low cost.The failure planes form an angle with the horizontal line,which are measured at 27°-29°,approximately three-fourths of the frictional angle of soil.The edge of the strain wedge formed in front of the pile is an arc,which i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e straight lin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The active and passive influence zones are about twice and six times of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respectively.The test demonstrates the good perform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stereo-PIV system for more advanced geotechnical t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laterally loaded pile scaledmodel 3D soil deformation soil-structural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软体致动器驱动的仿生鱼尾设计及试验
2
作者 王淑坤 王锦昊 +1 位作者 郑龙 董越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5,共7页
针对鱼类的C形起动行为,以具有新月形尾鳍的金枪鱼尾部为仿生模本,设计了一款采用气动纤维约束软体致动器驱动的单关节仿生鱼尾,给出了纤维约束软体致动器与无纤维约束软体致动器的伸缩性能对比。借助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气压驱... 针对鱼类的C形起动行为,以具有新月形尾鳍的金枪鱼尾部为仿生模本,设计了一款采用气动纤维约束软体致动器驱动的单关节仿生鱼尾,给出了纤维约束软体致动器与无纤维约束软体致动器的伸缩性能对比。借助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气压驱动下的仿生鱼尾C形起动过程进行流场可视化试验,通过涡环冲量计算,定量分析了推进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仿生鱼尾在进行C形起动时所产生的涡环冲量随摆动周期的减小而增加,同时受摆动角度的影响,在达到最佳摆动角度前,涡环冲量随输出气压的增加而增大,超过最佳摆动角度后开始上下波动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气动软体致动器 仿生鱼尾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C形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构透镜的实验力学测试技术初探
3
作者 张炜 赵洲 +3 位作者 嵇煜 曾飞 陈沐谷 施圣贤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60,共12页
超构透镜是一种新兴的平面纳米光学元件,具有超薄、超轻的显著优点以及对入射光高度灵活的调控能力,正逐步展现出替代传统光学透镜的潜质.当前,有关超构透镜的研究集中于其光学性能提升及超材料迭代等,鲜有研究尝试将超构透镜应用于传... 超构透镜是一种新兴的平面纳米光学元件,具有超薄、超轻的显著优点以及对入射光高度灵活的调控能力,正逐步展现出替代传统光学透镜的潜质.当前,有关超构透镜的研究集中于其光学性能提升及超材料迭代等,鲜有研究尝试将超构透镜应用于传统力学测试领域,且超构透镜在先进光学诊断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尚不明确.文章据此分别介绍了基于自主设计的双目超构透镜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eta-PIV)以及数字图像相关技术(Meta-DIC)及其前期研究结论,并分别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雷诺数为2000的涡环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双目超构透镜PIV系统可以实现2D-3C速度场的测量,并具有时间分辨的流动分析能力.涡环验证实验中,Meta-PIV系统对涡环直径的测量误差约为1.25%;基于双目超构透镜的DIC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X,Y和Z三方向的位移与应变场测量,测量精度与传统Stereo-DIC系统相比误差低于10%,且在Y方向测量误差低于1%.涉及的研究工作旨在为超构透镜在力学测试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透镜 粒子图像测速 数字图像相关 光场成像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游动机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伟 柳素娉 +2 位作者 吴罡 周寅鑫 任效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707,共10页
为了解决仿生机器鱼研制的关键问题,本文探究了鱼类的运动特征、受力及与水体的相互作用等游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的演化过程,且对环境保护、仿生设计、农业与养殖业等领域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创新思路。鱼类游动包括身体/尾鳍(B... 为了解决仿生机器鱼研制的关键问题,本文探究了鱼类的运动特征、受力及与水体的相互作用等游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的演化过程,且对环境保护、仿生设计、农业与养殖业等领域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创新思路。鱼类游动包括身体/尾鳍(BCF)和中间鳍/对鳍(MPF)两种模式,本文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数值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鱼类游动机理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鱼类游动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在生物鱼推进系统、仿生鱼应用和多机器鱼协同作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海洋渔业和海洋产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机理 仿生机器鱼 DPIV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可视化试验研究
5
作者 郜会彩 陈柳安 +2 位作者 胡云进 肖玉福 田金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湿地内部流场图;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揭示湿地内部水流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湿地丰水期时主要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降雨量增大,河流对湿地两岸入渗效果影响区域增大,湿地表面积水深度由0 mm增加至2.5 mm;随着降雨量增大,湿地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的时间越短,降雨量为10 mm是降雨量为20 mm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时间的1.2倍。湿地枯水期时主要以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为主,随着地下水压力增大,地下水向上补给的入渗速率依次增大,相同时间内地下水向上补给的距离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地表水 湿地地下水 透明土 粒子图像测速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水翼空化的发展及其涡量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向宾 刘淑艳 +2 位作者 王国玉 张博 张敏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6,共5页
为了解空化发展与流场中涡量变化的关系,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并辅以高速摄像,对绕水翼流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空化的发展对整个流场的涡量变化起决定作用.无论在空化还是无空化流场中,涡量主要集中在水翼后部的剪切层... 为了解空化发展与流场中涡量变化的关系,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并辅以高速摄像,对绕水翼流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空化的发展对整个流场的涡量变化起决定作用.无论在空化还是无空化流场中,涡量主要集中在水翼后部的剪切层所在区域,并形成涡带;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区域的流场混合更为均匀,从而使涡量峰值逐渐减小,同时下涡带的起始位置向后推移;在云状空化阶段,涡量聚集区由涡带转化为大涡量团的分散分布,而且影响区域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翼 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 空化流动 涡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水翼空化流动速度分布的DPIV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向宾 刘淑艳 +2 位作者 王国玉 张博 张敏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对绕Hydronautics水翼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结构的发展决定了整个流场的速度分布;低速高脉动区域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空化区域;空化区域核心处的最低速度分... 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对绕Hydronautics水翼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结构的发展决定了整个流场的速度分布;低速高脉动区域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空化区域;空化区域核心处的最低速度分布变得更为均匀,并在向下游移动的过程中影响范围逐渐变小;水翼后部主流区速度分布经历了一个均匀—震荡—逐渐均匀的发展过程;在超空化阶段,水翼吸力面前缘相对应的空化区域与主流区有相近的速度分布,而其它空化区域仍为低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Hydronautics超空化水翼 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IV技术在絮凝池流场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龙华 唐洪武 +1 位作者 严忠民 吴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利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对往复隔板絮凝池中的复杂流场进行测量,分析池内水流特性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絮凝池廊道头部流场对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改善絮凝池的流场,可增大池内的有效空间.
关键词 絮凝池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灌水器内颗粒物运动特性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被引量:7
9
作者 冯吉 孙昊苏 李云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0-97,共8页
明确灌水器内部水流和颗粒物运动特性是解决灌水器堵塞问题的关键。但由于灌水器结构复杂、流道狭小、外观不透明性,测试其内部临界尺度流体流动情况难度很大。目前还鲜见有灌水器内部水沙两相流动全场测试的研究报道。因此,该文提出了... 明确灌水器内部水流和颗粒物运动特性是解决灌水器堵塞问题的关键。但由于灌水器结构复杂、流道狭小、外观不透明性,测试其内部临界尺度流体流动情况难度很大。目前还鲜见有灌水器内部水沙两相流动全场测试的研究报道。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灌水器简化模型和一种流道透明模型加工方法,并应用改进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试系统可视化了灌水器内部流动特征和颗粒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灌水器内部流动为紊流状态,灌水器工作压力升高并未改变灌水器内部流动形态、涡的分布位置、流线密集程度以及颗粒物跟随性;相同工作压力条件下,颗粒物最大速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但不同粒径颗粒物流线及涡量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在中心区和近壁区颗粒物跟随性均随粒径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可为灌水器内部固-液两相流动分析及抗堵塞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测试 设备 颗粒物 DPIV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HPIV)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申功炘 张永刚 +1 位作者 曹晓光 吴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3-574,共12页
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HPIV)是当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非定常三维流场测量技术,是一种具有点空间分辨力的三维空间三维速度场和时间历程的实验观测方法和技术.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数字全息DH和粒子图像测速PIV)的发展背景和近20年来的... 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HPIV)是当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非定常三维流场测量技术,是一种具有点空间分辨力的三维空间三维速度场和时间历程的实验观测方法和技术.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数字全息DH和粒子图像测速PIV)的发展背景和近20年来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已测得的非定常复杂流动的初步结果.详细论述了DHPIV技术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以及相应的进展:粒子空间场的重建与再现的空间分辨率问题、粒子定位或位移精度问题、信噪比和数字再现的光学与快速算法以及测量空间的扩展等问题.同时讨论了数字离轴全息等有关技术的潜力,介绍了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复杂流动 数字全息 粒子图像测速 同轴全息 离轴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土实验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9
11
作者 隋旺华 高岳 LIU Jin-yua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7-582,共6页
回顾和评述了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起源、材料的制备、岩土工程性质、实验设备与技术、图像捕捉与处理方法以及透明土实验技术的应用。模型实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对透明土体内部的变形和渗流过程进行观测,得到相应过程的数字图像,再利用... 回顾和评述了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起源、材料的制备、岩土工程性质、实验设备与技术、图像捕捉与处理方法以及透明土实验技术的应用。模型实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对透明土体内部的变形和渗流过程进行观测,得到相应过程的数字图像,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土体内部变形和渗流变化。对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目前急需建立透明土试样制备、指标测试和实验技术标准,并健全基于透明土的模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无定型硅粉 无定形硅胶 熔融石英 数字图像处理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点排列对图像校正的影响及重复校正 被引量:6
12
作者 赖国俊 申功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针对在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的图像几何校正中,校正板上控制点的排列方式对图像校正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在使用双调和样条函数构建校正映射函数的条件下,分别使用了11列×21行、21列×21行、11列... 针对在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的图像几何校正中,校正板上控制点的排列方式对图像校正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在使用双调和样条函数构建校正映射函数的条件下,分别使用了11列×21行、21列×21行、11列×41行、21列×41行和16列×31行5种控制点等列距、等行距排列的校正板来进行图像校正,计算了这5种控制点排列方式对应的校正准度和校正精度.另外,为进一步减小图像校正误差,还提出了对经过校正所得的图像进行重复图像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控制点数目的增加,校正准度和校正精度会相应提高;经过重复图像校正的校正准度和校正精度优于一次校正的结果,但需要耗费更多的图像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spiv) 双调和样条函数 控制点排列方式 重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IV相关分析中相关窗口大小的确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龙华 严忠民 唐洪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4-598,共5页
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DPIV)中 ,目前常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获取粒子图像中的运动信息 ,其中相关窗口尺寸参数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相关分析方法的分析 ,依据采样定理提出了确定相关分析窗口尺寸的新依据。通过对絮凝池水流流... 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DPIV)中 ,目前常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获取粒子图像中的运动信息 ,其中相关窗口尺寸参数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相关分析方法的分析 ,依据采样定理提出了确定相关分析窗口尺寸的新依据。通过对絮凝池水流流场的量测验证表明 ,采用该方法具有分析结果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分析 相关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带空化器回转体空化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复峰 王国玉 +2 位作者 张敏弟 高德明 付细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0-924,共5页
为推动超空泡在水下兵器减阻领域的应用,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绕超空泡回转体的自然空化流场特性.试验中,采用高速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获得了不同空化数下绕回转体的空泡形态,并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测量了相应工况下流场的时均速... 为推动超空泡在水下兵器减阻领域的应用,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绕超空泡回转体的自然空化流场特性.试验中,采用高速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获得了不同空化数下绕回转体的空泡形态,并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测量了相应工况下流场的时均速度和涡量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绕回转体空化区域不断增大,不同空化数下的空化区均为低速高湍流脉动区域,该区域的速度远小于主流速度,但存在大的湍流脉动;云状空化阶段,涡量聚集区由头部向后延伸的涡带逐步转化为涡团分布,且区域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回转体 数字式粒子成像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蜻蜓翼三维流动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赖国俊 申功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1-716,共6页
为了与蜻蜓前后翼流动干扰的流动结构作比较,首先研究了悬停飞行状态下单个蜻蜓翼周围的三维流动结构,利用一套机电拍动翼运动模拟机构模拟了一个蜻蜓翼的拍动,使用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 为了与蜻蜓前后翼流动干扰的流动结构作比较,首先研究了悬停飞行状态下单个蜻蜓翼周围的三维流动结构,利用一套机电拍动翼运动模拟机构模拟了一个蜻蜓翼的拍动,使用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和多切面锁相技术分别测量了两个下拍拍动相位时刻(t=0.25T,0.375T)和两个上拍拍动相位时刻(t=0.75T,0.875T)蜻蜓翼周围的瞬时空间三维流场,运用局部涡识别准则中的λci准则来识别和显示了流场中的三维涡结构,还展示了蜻蜓翼各个展向测量截面中的|ωz|等值线、蜻蜓翼前缘涡的涡核线相对于蜻蜓翼上翼面的空间位置以及前缘涡在各个展向测量截面中的截面环量等.实验结果揭示了蜻蜓翼周围的三维流动结构在蜻蜓翼拍动时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测量 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蜻蜓 悬停飞行 流动结构 流动分离 前缘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视觉在粒子图像测量中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海 李木国 柳淑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94-1998,共5页
针对粒子测速系统中空间点立体匹配难、空间信息难以表示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粒子测速一般模型。模型中提出并采用了分层提取的逐层相关法:即先对三维空间进行二维切分,然后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 针对粒子测速系统中空间点立体匹配难、空间信息难以表示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粒子测速一般模型。模型中提出并采用了分层提取的逐层相关法:即先对三维空间进行二维切分,然后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与粒子追踪测速(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PTV)技术对不同帧的二维粒子层面进行相关处理并求出粒子运动矢量。最后平面校正实验、空间切片重构实验以及人工合成粒子图的测速试验均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使用该方法可以较精确的得到可测范围内空间任意点的矢量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 立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的水雾粒径测量算法及实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永成 杨立 刘天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3期408-414,共7页
针对利用传统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法测量水雾粒径时粒子影像拉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DPIV建立的改进图像法(IIM)。设计了水雾粒径测量试验系统,对细水雾进行实时测试,并对比了采用本文算法与直接等效法测试水雾粒径子半径的... 针对利用传统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法测量水雾粒径时粒子影像拉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DPIV建立的改进图像法(IIM)。设计了水雾粒径测量试验系统,对细水雾进行实时测试,并对比了采用本文算法与直接等效法测试水雾粒径子半径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IIM得到的测试结果更为准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粒径分布进行拟合,发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函数都可以较好地描述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 粒径测量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水翼空化流场旋涡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向宾 刘淑艳 +2 位作者 王国玉 张博 张敏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53-755,共3页
为了深入了解绕水翼空化流动机理,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并辅以高速摄像机,对绕水翼流动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表明:空化的发展对整个流场的涡量变化起决定作用.无论在空化还是无空化流场中,涡量主要集中在自水翼前后缘开始... 为了深入了解绕水翼空化流动机理,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并辅以高速摄像机,对绕水翼流动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表明:空化的发展对整个流场的涡量变化起决定作用.无论在空化还是无空化流场中,涡量主要集中在自水翼前后缘开始的剪切层所在区域,并形成涡带,且上下涡旋向相反;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区域的流场混合得更为均匀,从而使涡量的峰值逐渐减小;上下涡带逐渐靠拢,并向后延伸、拉直,同时下涡带的起始位置向后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流动 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仪 涡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流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磊 王国玉 付细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483,共9页
为了解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流场特性,采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和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观测了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空泡形态发展变化过程和尾迹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在通气超空化空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空泡区域内前部流... 为了解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流场特性,采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和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观测了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空泡形态发展变化过程和尾迹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在通气超空化空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空泡区域内前部流场比较平稳,为稳定的透明气相区;空泡尾流区域出现气相和水气两相混合区且存在显著的旋涡结构,此旋涡结构与主流相互作用产生大尺度的脱落空泡团,最终形成超空化尾迹。与不通气相比,通气超空泡化产生的脱落空泡团对回转体尾流区域流场影响较大,使尾迹区低速区域的范围明显增大,且低速区域内各个剖面上的速度明显减小;上下涡量带随着空泡区域的延伸而向后拉长,作用范围亦逐渐扩大,涡量聚集区由最初的涡量带转化为多个分散的涡量团,并逐渐向下游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通气超空化 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空泡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改进的DPIV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晓东 李玉梁 +1 位作者 陈嘉范 余常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3,共5页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是一种快速提取流场速度的方法 ,但测速精度较低。已有的改进方法虽然使精度得到了提高 ,却丧失了 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本文综合已有方法的优点 ,提出了一种兼有快速和...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是一种快速提取流场速度的方法 ,但测速精度较低。已有的改进方法虽然使精度得到了提高 ,却丧失了 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本文综合已有方法的优点 ,提出了一种兼有快速和精度较高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以 Willert提出的 DPIV方法为基础 ,吸收了 Huang提出的改进方法中的迭代思想 ,既保留了 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 ,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速的精度 ,非常适合于多工况和非恒定流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互相关 迭代 D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