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4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峰度成像定量参数术前预测直肠癌肿瘤出芽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安良 谢素玲 +4 位作者 王悦 董德硕 田士峰 魏强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99,共7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定量参数预测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3.0 T 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13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按照术后病理TB分为TB中低级...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定量参数预测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3.0 T 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13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按照术后病理TB分为TB中低级别组(75例)、TB高级别组(38例)。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KI定量参数值,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两名观察者各参数值测量一致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参数两组间差异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单参数及联合参数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两观察者测量的各定量数据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TB中低级别组MK值为0.762±0.127,低于TB高级别组的MK值(0.962±0.120);中低级别组ADC、MD值分别为1.157(1.043,1.317)×10^(-3) mm^(2)/s、(1.377±0.265)μm^(2)/ms,皆高于高级别组[0.964(0.869,1.069)×10^(-3) mm^(2)/s、(1.114±0.135)μm^(2)/ms];参数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MD、MK值预测TB分级的AUC分别为0.805、0.816、0.880,敏感度分别为73.7%、92.1%、76.3%,特异度分别为78.7%、68.0%、86.7%。MK值诊断效能优于ADC及M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参数的AUC值为0.826~0.881,与MK值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KI定量参数MK与MD值对术前无创预测直肠癌TB状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对患者提供不同诊疗计划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出芽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联合病理评估肝细胞癌的生存预后
2
作者 史学莲 翟英敏 +3 位作者 刘辉 潘江洋 张宁 时高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与病理分级对肝细胞癌(HCC)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HCC,进行5年生存期随访。...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与病理分级对肝细胞癌(HCC)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HCC,进行5年生存期随访。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s ADC)、真性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等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CC术后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HR=1.588,95%CI 0.936~2.692,P=0.086)、微血管侵犯(HR=2.512,95%CI 1.308~4.823,P=0.00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HR=1.752,95%CI 1.000~3.068,P=0.050)、s ADC(HR=0.433,95%CI 0.235~0.796,P=0.007)、D(HR=0.262,95%CI 0.121~0.565,P<0.001)、F(HR=2.268,95%CI 1.259~4.087,P=0.006)均为HCC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Ⅲ、Ⅳ级)是HCC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48,95%CI 1.003~3.045,P=0.049);D值>0.916×10-3 mm2/s是其生存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49,95%CI 0.113~0.550,P<0.001)。结论肿瘤病理分级(Ⅲ、Ⅳ级)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D值是HCC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可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扩散加权成像在颅脑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张晏华 郁仁强 +5 位作者 郁斌 吴治伟 赵春刚 万露 万承鑫 张志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颅脑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比较激励次数(number of e...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颅脑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比较激励次数(number of excitations,NEX)为2和1时常规重建(c2-DWI,c1-DWI)与DLR(DL2-DWI,DL1-DWI)4组图像的质量差异,比较灰质、白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病灶区域及对侧正常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由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整体图像质量、噪声水平和磁敏感伪影分别使用5分法评分。结果DLR序列灰质和白质的SNR、CNR均高于常规重建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值在病变区域及对侧正常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R的整体图像质量和噪声水平评分均高于常规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磁敏感伪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R可显著提升DWI图像SNR、CNR及主观评分,有效降低图像噪声,在NEX减半,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虽对磁敏感伪影改善有限,但不影响ADC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激励次数 深度学习重建 颅内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4
作者 赫娟 巴图尔·吐尔地 王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纳入的脑白质疏松患者104例,根据Fazekas视觉等级评定标准分为...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纳入的脑白质疏松患者104例,根据Fazekas视觉等级评定标准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46例、重度组27例,收集各组一般资料,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基于DTI检查获取各组患者不同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性别、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年龄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9±7.05)岁vs(70.33±6.22)岁、(70.30±6.37)岁,P<0.05]。3组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MMSE总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MMSE总分、MoCA评分明显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顶叶FA值、胼胝体FA值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组患者额叶、颞叶、枕叶、侧脑室前角FA值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MMSE总分及MoCA评分与额叶、颞叶、枕叶、侧脑室前角FA值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脑白质疏松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越差,认为FA值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关,主要导致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障碍,临床可通过DTI分析感兴趣区FA值用于评估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病情 脑白质疏松症 认知功能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况与展望
5
作者 刘潇 郭祥发 +3 位作者 李晓陵 王杨 高胜兰 魏泽宜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0,192,共7页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功能异常关联。目前,基于MRI对GTS发病、先兆冲动、抽动程度及社会认知诸方面的机制研究,已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结构和功能MRI对GTS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相关脑区的激活及网络改变,能够予以揭示。笔者围绕近年内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不同模态成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早期识别及后续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与多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在5.0T颅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昊 音大为 +3 位作者 袁姝娅 宋潇鹏 汤润宇 刘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 比较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与多激发平面回波成像(ms EPI)序列在5.0T颅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为EPI诊断脑部疾病提供支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例颅... 目的 比较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与多激发平面回波成像(ms EPI)序列在5.0T颅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为EPI诊断脑部疾病提供支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例颅脑疾病患者,在5.0T MR下完成头部轴向T2-FLAIR、ss EPI DWI和msEPI DWI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图像质量,测量畸变位移,比较信噪比、病灶-正常组织对比度、对比噪声比和表观扩散系数。结果 msEPI序列的几何形变、磁敏感伪影、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ss EPI序列(Z=5.728、4.197、5.766、5.777,P<0.001)。定量分析显示,ms EPI序列的畸变位移较ss EPI序列显著降低[前额叶:(5.91±1.41)mm比(15.63±2.21)mm,t=34.050,P<0.001;前颞叶:(4.17±0.78)mm比(7.18±1.87)mm,t=12.263,P<0.001;后颞叶:(4.76±1.36)mm比(8.38±2.01)mm,t=21.336,P<0.001;脑直径:(4.37±1.65)mm比(12.74±2.84)mm,t=23.255,P<0.001;脑干直径:(0.80±0.63)mm比(1.98±1.63)mm,t=7.092,P<0.001];两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8、0.638)。ms EPI序列的病变-正常组织对比度显著高于ssEPI序列[221(131,311)比150(90,240),Z=3.89,P<0.001]。结论 对于5.0T MRI,ms EPI DWI序列较ss EPI DWI序列在诊断脑部疾病方面具有优异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扩散加权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宝媞 汪飞 +6 位作者 孙宜楠 章少兰 汪敏敏 高何燕 程兰兰 刘孟潇 朱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FROC)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多b值DW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FROC... 目的:探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FROC)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多b值DW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FROC-DWI[异常扩散系数(D)、体素内扩散异质性参数(β)和空间参数(μ)]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组的D、β、μ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综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综合模型及各直方图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除D_(熵)、β_(最大值、峰度、90th、最小值)及ADC_(熵)外,其他FROC-DWI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直方图参数组中,D50th、β_熵、μ偏度、ADC50t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分别为0.889、0.813、0.759、0.894)。纳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FROC-DWI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建立综合模型1,AUC为0.960;纳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FROC-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建立综合模型2,AUC为0.962。结论:基于FROC-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价值,在各直方图参数组中,D50th、β_(熵)、μ_(峰度)、ADC_(50th)的诊断价值最高;多直方图参数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数阶微积分模型 直方图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联合DKI的影像组学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关传国 邵硕 +3 位作者 郑宁 陈文静 赵晓萌 吴建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参数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其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参数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其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分为非TNBC组(120例)和TNBC组(4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DCE-MRI和DKI检查。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32)和测试集(n=33)。在第2期DCE-MRI图像、平均扩散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参数图中勾画出病变区域的三维感兴趣区(three-dimensional region of interest,3D 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K最佳、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以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依次对特征进行降维和选择,然后,通过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分别建立第2期DCE-MRI模型、DKI参数图模型(MD+MK、MD、MK)及联合模型(DCE-MRI+MD+MK),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评估,并使用DeLong检验分析模型间的统计学差异。最后,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从每个序列3D ROI中分别提取了2286个影像组学特征,从第2期DCE-MRI、MD+MK、MD、MK及DCE-MRI+MD+MK中分别选取了8、9、12、7、21个特征与TNBC相关。第2期DCE-MRI模型、MD+MK模型、MD模型和MK模型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10、0.769、0.676、0.625;联合模型(DCE-MRI+MD+MK)在测试集中的AUC是0.884,其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79.2%和77.8%。最后,把临床特征与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联合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表明,影像组学联合模型(DCE-MRI+MD+MK)优于MD+MK模型、MD模型、MK模型及第2期DCE-MRI模型,但与列线图模型的AUC和D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影像组学联合模型(DCE-MRI+MD+MK)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与列线图模型相似的诊断性能。结论基于DCE-MRI联合DKI参数图的影像组学联合模型(DCE-MRI+MD+MK)及列线图模型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TNBC,有助于临床对TNBC的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组学 动态对比增强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瘤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升 袁隆 +6 位作者 朱凯博 席华泽 刘建强 雒攀 高榕 周俊林 刘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95,共8页
目的 探究基于全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10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 目的 探究基于全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10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组,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和脉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中任意一项或两项阳性为PNI/LVI阳性组,两项均阴性为PNI/LVI阴性组。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后获得原发肿瘤的ADC直方图参数:ADC平均值(ADC-mean)、标准差、变异系数、熵、偏度和ADC第1、5、10、25、50、75、90、95、99百分位数(ADC-1%、ADC-5%、ADC-10%、ADC-25%、ADC-50%、ADC-75%、ADC-90%、ADC-95%、ADC-99%)。分析比较PNI/LVI阳性组和阴性组间ADC直方图参数、MRI评估壁外血管侵犯(MRI assessment 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mrEMVI)状态、肿瘤位置、mrT分期、mrN分期之间的差异,通过单变量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ADC直方图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ADC直方图模型);进一步联合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非直方图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模型和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 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 ADC-mean、标准差、ADC-1%、ADC-75%、ADC-95%、ADC-99%、mrEMVI在直肠腺癌PNI/LV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连续变量中,ADC-99%效能最高(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5、77.1%、86.6%)。由ADC-mean、标准差、ADC-1%、ADC-75%、ADC-95%、ADC-99%、mrEMVI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8、89.6%、82.9%,其诊断效能优于直方图模型(AUC为0.898)及各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AUC为0.670~0.835)。联合模型与ADC直方图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模型与各直方图参数的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及影像标志物mrEMVI可用于术前直肠腺癌神经脉管状态的预测,尤其当两者联合时,对直肠腺癌神经脉管状态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神经脉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直方图 影像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依赖弥散MRI参数鉴别浸润性乳腺癌伴导管原位癌与单纯浸润性乳腺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胥豪 杨澳 +4 位作者 何雅坤 陈梅泞 刘杰克 周鹏 邓和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观察时间依赖弥散MRI(td-dMRI)参数用于鉴别浸润性乳腺癌(IBC)伴导管原位癌(DCIS)(IBC-DCIS)与单纯IB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9例IBC-DCIS(IBC-DCIS组)及53例单纯IBC(IBC组)患者,基于术前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GSE)... 目的观察时间依赖弥散MRI(td-dMRI)参数用于鉴别浸润性乳腺癌(IBC)伴导管原位癌(DCIS)(IBC-DCIS)与单纯IB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9例IBC-DCIS(IBC-DCIS组)及53例单纯IBC(IBC组)患者,基于术前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GSE)及脉冲梯度自旋回波(PGSE)序列乳腺td-dMRI获得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微结构参数,包括OGSE-ADC值、PGSE-ADC值、细胞密度、细胞直径、细胞内体积分数及细胞外扩散系数并进行组间比较;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IBC-DCIS与IBC的效能。结果组间OGSE-ADC值、PGSE-ADC值、细胞密度、细胞直径、细胞内体积分数及细胞外扩散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之鉴别IBC-DCIS与IBC的AUC分别为0.81、0.79、0.78、0.68、0.77及0.81。结论利用td-dMRI参数可无创、有效地鉴别诊断IBC-DCIS与单纯I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中心MRI-DWI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欢 王文希 +3 位作者 张军 于洋 王占秋 吴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构建基于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深度学习模型,讨论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9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家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77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 目的构建基于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深度学习模型,讨论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9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家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77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收集患者MRI-DWI图像,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提取患者图像特征。我们将数据集1(医院1)随机分为训练集(70%)和测试集(30%),建立基于临床特征(模型A)和MRI-DWI影像组学特征(模型B)的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基于MRI-DWI深度学习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模型C)以及结合临床特征和深度学习特征的组合模型(模型D),预测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90天预后[通过评估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良好]。数据集2(医院2)用于外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为了比较不同模型的AUC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DeLong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各模型之间AUC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基于临床特征和DWI-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A和模型B以及深度学习模型C的AUC分别为0.7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3~0.792]、0.846(95%CI:0.777~0.906)和0.877(95%CI:0.811~0.934)。结合临床和深度学习特征的组合模型D在预测AIS患者静脉溶栓后90天预后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其AUC值为0.930(95%CI:0.890~0.963)。此外,深度学习模型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中同样显示出良好的性能,模型C和模型D的AUC分别为0.887(95%CI:0.798~0.960)和0.947(95%CI:0.891~0.984)。结论基于MRI-DWI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90天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度学习方法在AIS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模型中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和MRI-DWI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为临床个性化评估AIS患者预后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预后模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慧佳 李学坤 +1 位作者 闫瑞芳 韩东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MRI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52例和前列腺增生组60例,分别测量... 目的探讨MRI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52例和前列腺增生组60例,分别测量两组的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对比分析其差异,比较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效能,并分析两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MTRasym[(3.70±0.94)%]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2.35±0.60)%](t=8.89,P<0.05);前列腺癌组ADC值[(0.93±0.15)×10^(-3) mm^(2)/s]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1.32±0.22)×10^(-3) mm^(2)/s](t=-11.01,P<0.05)。MTRasym、ADC值及两者联合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914、0.966。MTRasym、ADC值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优于MTRasym、ADC值单独的诊断效能(Z=3.125、2.776,P<0.05)。MTRasym值与ADC值呈负相关(r=-0.469,P<0.001)。结论酰胺质子转移与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均有较高的效能,两序列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评价直肠癌肿瘤出芽等级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云霞 徐文翔 +4 位作者 何雨琪 孙赟 李飞翔 蔡玮 黄刚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73,共7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成像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等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成像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等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TB计数进行分组,分为中-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对比两组间APT值及ADC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观察者间所测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整体输入法分析变量与直肠癌TB等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以及其联合后的评估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其95%置信区间,以及对应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来分析各参数与TB的相关性。结果121例直肠癌患者中中-低级别组69例,高级别组52例。2位医师测量的APT值及ADC值结果一致性良好(ICC分别为0.925、0.877)。中-低级别直肠癌TB组的APT值(2.068%±0.588%)低于高级别TB组(3.167%±0.592%)(P<0.001);中-低级别直肠癌TB组的ADC值[(1.064±0.131)×10^(-3)mm^(2)/s]高于高级别TB组[(0.903±0.138)×10^(-3)mm^(2)/s]。在多变量分析中,APT值[比值比:15.079(95%CI:4.822~47.154)]和ADC值[比值比:0.004(95%CI:0.001~0.228)]是预测TB等级的独立危险因素。APT、ADC及两者联合评估直肠癌TB等级的AUC分别为0.916、0.821、0.918。DeLong检验结果显示ADC值与APT值、两者联合后评估TB等级的AU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04)。决策曲线显示两者联合后较单独使用APT及ADC值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APT值与TB等级呈中度正相关(r=0.713,P<0.001),ADC值与TB等级呈中度负相关(r=-0.550,P<0.001)。结论APT和ADC值均能够术前有效评估直肠癌的TB等级,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出芽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可妍 杨可钦 +1 位作者 赵彬 王格格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情绪障碍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针刺治疗PSD疗效肯定,通过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状态,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多模态MRI对PSD异常脑区具有精...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情绪障碍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针刺治疗PSD疗效肯定,通过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状态,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多模态MRI对PSD异常脑区具有精准定位和观察即刻效应的优势,为针刺治疗PSD在脑机制研究和疗效评估方面提供了有效证据和可视化支持。本文将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方面,对针刺治疗PSD脑结构、功能连接、脑内神经元活动、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及灰质结构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PSD的相关脑内变化来探究针刺治疗机制,为PSD的针刺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抑郁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的虚拟磁共振弹性成像在髌下脂肪垫中的可重复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秋菊 谭辉 +3 位作者 郭炎兵 申利 于楠 于勇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的虚拟磁共振弹性成像(virtual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vMRE)测量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硬...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的虚拟磁共振弹性成像(virtual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vMRE)测量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硬度的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共50名受试者接受了两次使用10个b值的IVIM-DWI检查,检查间隔为30~60 min,采用18通道膝关节线圈。从两组不同的b值(200~800 s/mm^(2)和200~1500 s/mm^(2))中计算出移位表观扩散系数(shift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随后转换为基于IVIM-DWI的虚拟剪切模量(μdiff_800和μdiff_1500)。两名观察者独立地在v MRE硬度图上勾勒出整个IPFP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获得μdiff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oV)和Bland-Altman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评估短期重测可重复性、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μdiff_1500的平均值和SD值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优异(ICC≥0.90,P<0.001),SD值观察者内Co V>10%。μdiff_800平均值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926和0.910(P<0.001),而μdiff_800的SD值的ICC分别为0.841和0.855(P<0.001),所有Co V>10%。与μdiff_800相比(ICC=0.886;Co V=13.7%),μdiff_1500的平均值重测可重复性优异(ICC=0.932;Co V=7.5%)。μdiff_1500的两次扫描间的平均偏差及SD为-0.01(0.37),而μdiff_800的两次扫描间的平均偏差及SD为0.05(0.79);μdiff_1500的95%LoA为-0.88~0.87,而μdiff_800的95%LoA为-0.63~0.73。结论基于IVIM-DWI的v MRE在评估IPFP组织弹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b值组合为200~1500 s/mm^(2)所拟合的虚拟弹性值具有更好的观察者内、观察者间一致性和短期重测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 硬度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虚拟磁共振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障碍患者脑类淋巴功能磁共振成像指标与睡眠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其的影响
16
作者 张正楠 程诗涵 +4 位作者 王惠晓 周金丽 朱一飞 耿左军 杨海庆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5,共8页
目的探究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其睡眠状态之间关系,并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能否改善ID患者的睡眠状态及脑类淋巴功能。材料与方法ID患者分为真r TMS治疗... 目的探究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其睡眠状态之间关系,并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能否改善ID患者的睡眠状态及脑类淋巴功能。材料与方法ID患者分为真r TMS治疗组(n=28)和假r TMS治疗组(n=9),并招募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20)。所有受试者接受了神经心理量表及睡眠量表评估、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及MRI采集,使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评估脑类淋巴功能。连续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三组间的比较,使用Tukey或Dunn多重比较检验进行事后分析。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不同观察者对DTI-ALPS指标测量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评估DTI-ALPS与临床资料、睡眠评估量表和多导睡眠图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真/假r TMS组治疗前后睡眠状态与DTI-ALPS指数的变化。结果在接受r TMS治疗前,所有ID患者的DTI-ALPS指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F=13.08,P<0.001)。ID患者的N2睡眠时长(β=0.01,95%CI:0.01~0.01,P=0.034;β=0.01,95%CI:0.01~0.01,P=0.034)和觉醒指数(β=-0.01,95%CI:-0.02~-0.01,P<0.001;β=-0.01,95%CI:-0.01~-0.01,P=0.002)在最小调整模型Ⅰ和严格调整模型Ⅱ中,都与DTI-ALPS指数独立相关。经过r TMS后,较假刺激组相比,真刺激组的睡眠评分量表、总睡眠时间、N2睡眠时长、唤醒指数以及DTI-ALPS指数反映出r TMS治疗改善了ID患者的睡眠状态以及脑类淋巴功能。结论N2睡眠时长和唤醒指数与脑类淋巴功能独立相关,r TMS治疗能够改善ID患者的脑类淋巴功能以及睡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类淋巴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b值DWI及DCE分布式参数模型辅助诊断放射性坏死一例
17
作者 雷艳 周佳南 +2 位作者 朱正阳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183,234,共4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3-563-02,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患者女,36岁。主诉胶质瘤术后3年余。患者于2019年11月12日中午活动后突发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无...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3-563-02,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患者女,36岁。主诉胶质瘤术后3年余。患者于2019年11月12日中午活动后突发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意识障碍,休息后无缓解,遂送至南京同仁医院,急查头颅CT示右侧额叶脑出血,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至南京鼓楼医院就诊。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同步放化疗 放射性坏死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水成像对早期震颤型帕金森病白质纤维束的研究
18
作者 丁凯玥 申雨 +5 位作者 白岩 魏巍 王鑫惠 周一航 刘硕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震颤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良性亚型,研究早期TDPD的改变对了解疾病进展和进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自由水成像(free water imaging,FWI... 目的震颤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良性亚型,研究早期TDPD的改变对了解疾病进展和进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自由水成像(free water imaging,FWI)探索早期TDPD的脑白质纤维束微观结构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从而为早期TDPD的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新视角。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Hoehn-Yahr(H-Y)分期1或2的39例早期TDPD患者与38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的FWI,识别两组间脑白质纤维束自由水的体积分数(free water,FW)、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FW、FA、MD值并与国际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Ⅲ(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MDS-UPDRSⅢ)评分、MDS-UPDRS震颤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H-Y分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DPD早期阶段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在早期TDPD患者中,相对于HC,多条白质纤维束的FW显著升高(P<0.05),表现在胼胝体膝部(t=1.909,P=0.049)和双侧内囊前肢等区域(左侧t=2.194,P=0.049;右侧t=2.064,P=0.048)。TDPD患者白质纤维束的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HC,FA值显著降低(TFCE校正前P<0.05),包括胼胝体膝部(t=-1.832,P=0.029)和双侧上纵束等区域(左侧t=-2.012,P=0.034;右侧t=-1.881,P=0.021),提示白质纤维束可能存在神经变性过程。此外,左侧内囊前肢的FW值与MDS-UPDRS震颤评分(β=32.798,P<0.001)和MDS-UPDRSⅢ评分(β=98.496,P=0.012)呈显著正相关,是影响临床运动症状的重要因子。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右侧上纵束的FW值是预测H-Y分期的重要因子(β=0.97,P=0.04)。结论FWI技术可以敏感地检测早期TDPD脑白质纤维束微观结构的改变,研究表明TDPD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发生了广泛的神经炎性改变,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临床症状的评价提供新的价值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型帕金森病 早期帕金森病 扩散张量成像 自由水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脑白质损伤的性别差异及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19
作者 陆运 李晓舒 +7 位作者 朱婉秋 高子雯 李雨晴 汪文睿 叶伟 陈晓 马菊 余永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626,共9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脑白质损伤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2024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AD患者88例(其中女4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71例(其中女39...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脑白质损伤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2024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AD患者88例(其中女4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71例(其中女39例)及健康对照组95名(其中女63名),采集高分辨3D T1结构像及扩散张量成像。获取各白质区域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组别和性别存在交互作用的差异脑区,将差异脑区作为感兴趣区,进一步与一系列认知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A存在性别与认知组别交互作用的脑白质区域包括右侧后放射冠、右侧内囊前肢及左侧皮质脊髓束(F=4.764、3.812、5.937,P<0.05),表现为AD组FA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及aMCI组(P<0.05),健康对照组与aMCI组间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内囊前肢除外,P=0.018);AD组上述区域女性FA均显著大于男性(P<0.05),健康对照组及aMCI组FA在男性与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皮质脊髓束除外,P<0.001)。MD存在性别与认知组别交互作用的脑白质区域包括右侧内囊前肢、右侧上放射冠及左侧外囊(F=8.581、3.680、7.218,P<0.05),表现为AD组MD显著大于aMCI组(P<0.001),aMCI组MD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AD组中上述区域男性MD显著大于女性(P<0.01),健康对照组及aMCI组MD在男性与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外囊除外,P<0.05)。将AD组按照性别分组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右侧后放射冠FA与女性AD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及词汇流利度测试评分呈正相关(r=0.372,P=0.009;r=0.345,P=0.016;r=0.383,P=0.007);右侧上放射冠MD与女性AD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及词汇流利度测试评分呈负相关(r=-0.360,P=0.012;r=-0.360,P=0.003)。结论与健康对照组及MCI组相比,AD患者脑白质损伤存在性别差异,且与女性AD患者的一般认知功能及语言功能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性别因素 淀粉样Β-蛋白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的MRI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谢伊代·苏力坦 魏子凡 +4 位作者 陈雨萱 翁春娇 姜楠 胡春洪 马新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多参数MRI对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PT)与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PT(26个病灶)与53例FA(59个病灶)患者的MRI资料,... 目的探讨基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多参数MRI对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PT)与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PT(26个病灶)与53例FA(59个病灶)患者的MRI资料,比较两组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特征、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评估组间差异。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建立联合模型。绘制非参数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平均ADC值、rADC值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平均ADC值、rADC值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联合模型临床实用性。结果PT组年龄高于FA组(P<0.05)。PT组病灶主要表现为分叶状,边缘不规则或伴毛刺,可见T2WI低信号分隔及囊变坏死,动态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不均匀强化,TIC以Ⅱ型为主。PT组平均ADC值为(1.500±0.153)×10^(−3) mm^(2)/s,rADC1值为0.870±0.070,rADC2值为0.760±0.070,均低于F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PT的平均ADC值最佳截断值设为1.525×10^(−3) mm^(2)/s,对应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0,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83.1%;rADC诊断的敏感度高于平均ADC值,但特异度较低。rADC1值最佳截断值设为0.923时对应AUC为0.791,rADC2值最佳截断值设为0.847时对应AUC降至0.647,联合模型(病灶边缘、T2WI低信号分隔、rADC1值)的最佳截断值设为0.636对应AUC为0.904,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0.8%。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rADC1值(P=0.007)及rADC2值(P<0.001)。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曲线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在0.2~0.9的阈值范围内临床实用性高于单一模型。结论基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的MRI联合模型(边缘、T2WI低信号分隔、rADC1值)可在术前有效预测PT,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有助于临床对PT的诊断、治疗方案制订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