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的混凝土内湿度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永宝 贾毅 赵人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温度场模块计算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对比了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微分方程、初始及边界条件,提出了有限元程序ANSYS温度场模块计算混凝土湿度场的有限元方法,并基于既有混凝土内相对湿度测试试验结果,从自干燥效应和干燥... 为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温度场模块计算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对比了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微分方程、初始及边界条件,提出了有限元程序ANSYS温度场模块计算混凝土湿度场的有限元方法,并基于既有混凝土内相对湿度测试试验结果,从自干燥效应和干燥效应两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影响湿度场分布的内部水分自耗函数、湿度扩散系数和表面水分转移系数的参数取值,得到了水分自耗率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湿度场计算中的相对湿度、湿度扩散系数、湿度自降低项和表面水分转移系数可分别用温度场计算中的温度、导温系数、绝热升温函数和换热系数表示;用温度场模块分析混凝土的湿度场结果与既有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7.3%,满足工程要求;获得的水分自耗率公式可适用于水灰比为0.28~0.68的混凝土湿度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湿度场 有限元 扩散系数 白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内相对湿度响应预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建华 袁迎曙 +1 位作者 王嵩林 孙冬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91-5099,共9页
为研究混凝土内相对湿度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开展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内微环境相对湿度正向、反向响应试验。基于混凝土微环境相对湿度响应试验结果以及传质学基本理论,计算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混凝土湿气扩散系数。研究环境风速对混凝... 为研究混凝土内相对湿度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开展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内微环境相对湿度正向、反向响应试验。基于混凝土微环境相对湿度响应试验结果以及传质学基本理论,计算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混凝土湿气扩散系数。研究环境风速对混凝土反向湿气传输的影响,确定了风速对混凝土反向湿气扩散系数的影响模式。最后,基于混凝土相对湿度响应过程中湿气扩散系数演变规律的分析,确立混凝土等效湿气扩散系数计算表达式,进而建立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内相对湿度响应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恒定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内相对湿度严重滞后于环境相对湿度。混凝土湿气扩散系数随混凝土内相对湿度而变化,同时还受混凝土水灰比、温度和初始相对湿度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候 混凝土 相对湿度 扩散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羟推进剂吸湿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旭东 董可海 +1 位作者 曲凯 王玉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842,共5页
以丁羟推进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30、50℃3种温度多种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试验;采取吸湿率、平衡含湿率作为表征参数,研究了丁羟推进剂吸湿的规律。结果表明,吸湿初期吸湿率随吸湿时间增加而增大,推进剂试样的吸湿在一段时间后可达... 以丁羟推进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30、50℃3种温度多种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试验;采取吸湿率、平衡含湿率作为表征参数,研究了丁羟推进剂吸湿的规律。结果表明,吸湿初期吸湿率随吸湿时间增加而增大,推进剂试样的吸湿在一段时间后可达到平衡,平衡含湿率主要取决于环境相对湿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吸湿试验所得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丁羟推进剂吸湿时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对其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扩散系数的温湿度修正模型,用该模型表示扩散系数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羟推进剂 相对湿度 温度 吸湿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比和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及扩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宇栋 张君 罗孙一鸣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200,245,共9页
为研究水胶比(质量比)和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和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测量了水胶比为0.62,0.43,0.30(分别标记为C3,C5和C8)的混凝土早龄期28d内部相对湿度的发展,进而求解了其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 为研究水胶比(质量比)和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和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测量了水胶比为0.62,0.43,0.30(分别标记为C3,C5和C8)的混凝土早龄期28d内部相对湿度的发展,进而求解了其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饱和期的持续时间延长,自干燥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减小,水分扩散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增大,混凝土水分扩散系数也增大;自干燥单独作用下,C3,C5和C8混凝土密封试件28d内部相对湿度平均值分别为95.4%,93.3%和79.6%,而当自干燥和环境干燥共同作用时,其干燥试件对应值分别为70.0%,73.2%和73.0%;C3系列普通混凝土的水分扩散系数最大值Dmax约为C8系列高强混凝土的10倍.另外,早龄期混凝土中水分扩散过程主要由砂浆相控制,水分很可能绕开粗骨料进行扩散;单调增加石灰石粗骨料的体积分数(2.1%~50.0%)对同水胶比混凝土的旱龄期内部相对湿度发展和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混凝土 相对湿度 水分扩散系数 粗骨料体积分数 水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恒湿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湿质扩散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鲁彩凤 鲁凤弟 +2 位作者 王伟 李允霞 蒋建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4-500,共7页
在恒温恒湿环境下,通过对粉煤灰混凝土试块进行增湿(正向扩散)、干燥(反向扩散)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微环境条件对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湿质扩散的影响,并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等效湿质扩散系数的预计模型.结果表明:在增湿和干燥过程中,粉... 在恒温恒湿环境下,通过对粉煤灰混凝土试块进行增湿(正向扩散)、干燥(反向扩散)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微环境条件对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湿质扩散的影响,并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等效湿质扩散系数的预计模型.结果表明:在增湿和干燥过程中,粉煤灰混凝土微环境相对湿度响应速率逐渐变缓,湿质扩散系数逐渐减小;在微环境相对湿度相同条件下,15%掺量(质量分数)粉煤灰会使混凝土湿质扩散系数降低,但45%掺量粉煤灰会使混凝土湿质扩散系数明显增大;在粉煤灰混凝土微环境温度和初始内外相对湿度差相同情况下,反向等效湿质扩散系数明显比正向等效湿质扩散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微环境相对湿度 湿质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吸湿过程与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蒋建华 吴琦 +2 位作者 付用全 林明益 眭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8-255,共8页
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初始含水率对再生混凝土吸湿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25%的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响应速率均为最小,取代率为0%、50%、75%、100%的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 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初始含水率对再生混凝土吸湿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25%的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响应速率均为最小,取代率为0%、50%、75%、100%的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响应速率依次增大;粉煤灰掺量为10%的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响应速率均为最小,掺量为0%、20%、30%的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响应速率依次增大;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和湿度响应速率均随再生粗骨料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湿度响应过程的早期,3种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湿度响应的影响更大,随着湿度响应的进行,该影响逐渐减小,且随着粉煤灰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初始含水率的增大,不同时段的混凝土湿度响应速率差距增大.基于混凝土传质过程的基本理论,利用试验数据计算出不同试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湿气扩散系数,进而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湿度响应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再生混凝土 湿度响应 毛细吸水系数 湿气扩散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响应参数分析:水分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立晓 王鹏刚 +2 位作者 王兰芹 赵铁军 光文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75-12080,共6页
混凝土的水分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是联系服役环境与混凝土内部微环境的桥梁。本工作基于Fick第二定律与Boltzmann转换,获得了不同水灰比的成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水分扩散系数的关系,揭示了成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水灰比对混凝土水... 混凝土的水分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是联系服役环境与混凝土内部微环境的桥梁。本工作基于Fick第二定律与Boltzmann转换,获得了不同水灰比的成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水分扩散系数的关系,揭示了成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水灰比对混凝土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本工作还建立了干燥状态下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密度的关系,结合描述等温吸附曲线的BSB模型,建立了考虑混凝土密度与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水分扩散系数 导热系数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瞬态测试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易思阳 金虹庆 +3 位作者 范利武 徐旭 俞自涛 葛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26,共6页
为了缩短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测试时间,提出基于求解瞬态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瞬态测试方法.以典型的多孔建筑材料B04型加气混凝土为例,采用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对试样内部的相对湿度分布进行动态监测,以实现该瞬态测试方法,由... 为了缩短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测试时间,提出基于求解瞬态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瞬态测试方法.以典型的多孔建筑材料B04型加气混凝土为例,采用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对试样内部的相对湿度分布进行动态监测,以实现该瞬态测试方法,由瞬态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解得到加气混凝土试样的水蒸气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瞬态测量值与通过稳态法测试得到的相同相对湿度下的值吻合度较高,最大偏差在30%以内.与耗时长达2个月以上的稳态法相比,该瞬态测试方法耗时仅需数天,可以仅由一次测试获得水蒸气扩散系数随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曲线,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建筑材料 湿传递 水蒸气扩散系数 瞬态测试方法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度对薄壁渡槽受力变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乐 王亚红 +1 位作者 李宗利 姚希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99,共8页
混凝土力学特性受湿度影响,且存在湿胀特性。混凝土薄壁渡槽与水接触面积大,输水时间长,故其内部湿度变化会影响自身性能。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湿度扩散模型,应用物理试验率定了饱和湿度扩散系数。考虑到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湿度的变化和... 混凝土力学特性受湿度影响,且存在湿胀特性。混凝土薄壁渡槽与水接触面积大,输水时间长,故其内部湿度变化会影响自身性能。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湿度扩散模型,应用物理试验率定了饱和湿度扩散系数。考虑到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湿度的变化和湿胀效应,建立渡槽湿度场和应力场分析模型,以研究分析渡槽槽壁湿度不同扩散深度对渡槽变形及内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输水时间延长,槽壁内湿度扩散深度沿厚度方向呈非均匀分布。湿度扩散深度会影响渡槽变形和应力分布。随湿度扩散深度增加,渡槽纵向挠度有所增加,横向变形有所减小,横向效应大于纵向影响程度。湿度增加使渡槽槽壁内侧压应力增大,外侧拉应力增大,这有利于渡槽结构整体安全,但不利于外侧抗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混凝土 渡槽 扩散系数 变形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湿度场和变模量本构的岩土膨胀分析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树范 曾亚武 +2 位作者 叶阳 高睿 李涵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随着含水率(湿度)的增加,红层黏土(岩)会表现出体积膨胀和吸水软化的双重特征,这是诱发红层滑坡和路基隆起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为研究含水率对受荷岩土体变形的影响,本文在湿度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含水率归一化处理,提出基于相对湿... 随着含水率(湿度)的增加,红层黏土(岩)会表现出体积膨胀和吸水软化的双重特征,这是诱发红层滑坡和路基隆起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为研究含水率对受荷岩土体变形的影响,本文在湿度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含水率归一化处理,提出基于相对湿度的变模量本构,建立岩土膨胀分析模型;以固结黏土和红层黏土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膨胀和吸水软化试验。结果表明:膨胀试验中,黏土岩和固结土的侧限膨胀率分别为0.345和0.205,膨胀应力分别为225.0和112.5 kPa,黏土岩具有更强的膨胀能力;固结土吸水效率更高,能够更快地达到膨胀平衡状态。软化试验中,干燥状态下黏土岩的压缩模量较大,但吸水过程中模量的衰减也较快,饱和状态下固结土与黏土岩的压缩模量基本相同。基于试验数据,对本文模型的稳态参数进行反演,并基于已标定的分析模型对侧限膨胀试验进行模拟,一方面,验证本文方法在稳态分析时的适用性;另一方面,给出了相对湿度场平均扩散率K的标定方法。以圆形洞室遇水问题为算例,进行了稳态理论计算和瞬态数值计算,以说明本文模型在应用于岩土膨胀大变形分析时的优越性。本文分析模型参数易获得,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高,可为红层膨胀岩和膨胀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黏土岩 湿度应力场 膨胀本构模型 遇水软化 数值模拟 相对湿度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软木热风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君 余春江 +1 位作者 翟相和 骆仲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3,共8页
利用自建的热风干燥实验台研究热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不同吹风方式(水平、垂直)对典型软木生物质燃料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软木热风干燥分为等速和降速2个阶段,热风温度是干燥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垂直吹风方式可提高干燥... 利用自建的热风干燥实验台研究热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不同吹风方式(水平、垂直)对典型软木生物质燃料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软木热风干燥分为等速和降速2个阶段,热风温度是干燥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垂直吹风方式可提高干燥速率,Fluent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基于本文实验数据,对4种常见农作物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FR2、标准残差和FRSS、标准误差FSD的对比结果表明,Page模型是典型软木低温热风干燥的最优模型。典型软木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受热风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Deff越大,热风湿度、风速、吹风方式对Deff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软木 热风干燥 干燥速率 热风温度 相对湿度 热风风速 干燥模型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氡通过不同滤膜的扩散系数测量研究
12
作者 李文静 袁久林 +2 位作者 单健 肖拥军 刘攀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2-1147,共6页
基于气体透过滤膜的扩散原理,对应用于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累积测氡的三种滤膜在四种不同湿度下的氡扩散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醋酸纤维滤膜和普通滤纸的扩散能力明显强于PE滤膜,更适用于固体核径迹测氡,且湿度对三种滤膜氡扩散能力... 基于气体透过滤膜的扩散原理,对应用于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累积测氡的三种滤膜在四种不同湿度下的氡扩散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醋酸纤维滤膜和普通滤纸的扩散能力明显强于PE滤膜,更适用于固体核径迹测氡,且湿度对三种滤膜氡扩散能力的影响不明显。通过本次实验得到,醋酸纤维滤膜的扩散系数为1.46×10^(-9)m^2/s^2.59×10^(-9)m^2/s,普通滤纸的扩散系数为1.01×10^(-9)m^2/s^1.45×10^(-9)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浓度 滤膜 氡扩散系数 固体核径迹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溶液中纳米粒子扩散系数的模耦合理论计算
13
作者 董运洪 陈谙谱 赵南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51-2255,共5页
采用模耦合理论(MCT)建立了研究纳米粒子在聚电解质溶液中长时扩散系数D的介观统计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聚合物溶液动态散射函数Γpp(k,t)的约化形式.定量计算了溶液微观密度涨落对扩散系数的贡献,考察了扩散系数D对溶液浓度c及纳米粒子半... 采用模耦合理论(MCT)建立了研究纳米粒子在聚电解质溶液中长时扩散系数D的介观统计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聚合物溶液动态散射函数Γpp(k,t)的约化形式.定量计算了溶液微观密度涨落对扩散系数的贡献,考察了扩散系数D对溶液浓度c及纳米粒子半径R的依赖关系,并定量分析了MCT与经典StokesEinstein(S-E)关系的偏离.结果表明,MCT方法的研究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当纳米粒子尺寸小于聚电解质特征尺寸时,其扩散系数对S-E关系明显偏离.本文建立的基于微观描述的MCT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溶液中的含时扩散动力学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溶液 长时扩散系数 Stokes.Einstein关系 模耦合理论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条带光波导的耦合分析
14
作者 王仁明 祝宁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3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文分析了铁条带光波导间的耦合和钛条带与光纤间的耦合,提出了耦合波导本征模的两种近似解,并利用变分方法优化其参数和光纤与铁条带波导的功率耦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对定向耦合器和电光调制器的分析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钛条带波导 耦合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镊技术研究低湿度下MgSO_4气溶胶的传质受阻过程
15
作者 常翩翩 张韫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37-138,共2页
MgSO_4气溶胶在相对湿度(RH)40%以下会形成胶态结构,从而出现传质受阻。本研究采用光镊悬浮技术捕获颗粒尺寸3~8μm的MgSO_4气溶胶液滴来研究低湿度下不同停留时间对MgSO_4液滴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停留时间后的溶胀过程,均... MgSO_4气溶胶在相对湿度(RH)40%以下会形成胶态结构,从而出现传质受阻。本研究采用光镊悬浮技术捕获颗粒尺寸3~8μm的MgSO_4气溶胶液滴来研究低湿度下不同停留时间对MgSO_4液滴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停留时间后的溶胀过程,均分两段过程进行拟合,第一段的扩散系数比第二段的扩散系数大,且每段的扩散系数随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O4气溶胶 低湿度 传质受阻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