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隐结构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证-药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许玉龙 张宛秋 +5 位作者 李轲 代民涛 李建生 张瑞 李庆磊 毕园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数据库,然后利用隐结构分析数据,得到隐结构模型和隐变量;根据中医知识,诠释隐变量含义及与症状之间、症状与常用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关联规则对症状进行分析,挖掘症状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本病涉及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疲乏、自汗等,该病以心肺气阴亏虚、肺气亏虚、寒凝心肺为主要证候特点。与心肺气阴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盗汗、心烦、口唇青紫,常用药物为瓜蒌、桑白皮、款冬花、黄芩;与肺气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疲乏、胸闷、消瘦、动则喘甚、短气、自汗,常用川贝母、杏仁、桔梗、薏苡仁等润肺生津药物;与寒凝心肺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气喘、形寒肢冷、紫绀、憋气、呼吸困难、干咳等,常用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物。结论隐结构分析以统计的方式得到概率同现模型,模型结果能明确隐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概率关系,为疾病从症状到证候的分类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中医证候诊断、用药规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证候 症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建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亚 胡金亮 +5 位作者 李素云 李建生 王明航 王海峰 赵栋梁 邓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模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调查资料475份。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糊系统(fuzzy system,FS),构建基于动态Koho...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模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调查资料475份。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糊系统(fuzzy system,FS),构建基于动态Kohonen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模型。通过Fisher-iris数据检验模型可靠性。最后用该模型对临床数据挖掘,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获得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常见证候诊断标准,并检验其合理性。结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常见有痰瘀阻肺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等5个证候。证候诊断标准诊断符合率为73.8%。结论:该模型适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合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证候诊断标准 数据挖掘 动态Kohone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间质性肺疾病PaO_2、DLco及VC随访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玉 刘刚 +2 位作者 李振华 康健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7,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肺间质纤维化 %DLco、PaO2 、%VC随病程变化情况。方法 :2年内 5次检测肺功能并相互比较。结果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结节病 (Sarc)、血管胶原病伴肺纤维化 (IP CVD)在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 %DLco、PaO2 、...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肺间质纤维化 %DLco、PaO2 、%VC随病程变化情况。方法 :2年内 5次检测肺功能并相互比较。结果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结节病 (Sarc)、血管胶原病伴肺纤维化 (IP CVD)在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 %DLco、PaO2 、%VC的降低。IPF组 %DLco、PaO2 、%VC呈进行性降低 ,分别为 38%、6 %和 14 %。而结节病组 %DLco、PaO2 有所升高或转至正常 ,%VC降低 2 1.7%。IP CVD组 %DLco、PaO2 、%VC改变不明显 ,但FEV1.0 %降低 6 %。结论 :不同病因所致ILD病变进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动脉血氧分压 肺活量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弥散功能正常值及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金平 贾巨才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肺CO弥散量(DLCO)正常值及预计回归方程式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用6200AutoboxDL型体积描记仪测定了175例健康成人,24例支气管哮喘,19例肺间质性病变患者及140例慢支合并肺气肿患者...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肺CO弥散量(DLCO)正常值及预计回归方程式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用6200AutoboxDL型体积描记仪测定了175例健康成人,24例支气管哮喘,19例肺间质性病变患者及140例慢支合并肺气肿患者DLCO及常规肺功能。结果:男、女两性的DLCO与年龄、身高显著相关(P<0.01)。求出预计回归方程式,对各组DLCO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均值进行了比较。哮喘组DLCO正常(P>0.05),肺通气功能明显减低(P<0.01);肺间质性病变组DLCO明显减低(P<0.01),肺通气功能呈限制性障碍;慢支合并肺气肿患者DLCO及常规肺功能明显异常(P<0.01),DLCO随肺气肿加重而减低。结论:DLCO测定对哮喘、肺间质性病变及肺气肿严重程度的判断和疗效的考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弥散 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例间质性肺疾病不同证候的肺功能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章九红 代华平 +2 位作者 李文泉 张秋云 范春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比较145例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之间肺弥散功能的差异,试图寻找一些中医证候分类规律。方法:设计IL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45例ILD患者中医证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时测量肺弥散功能指标肺一... 目的:比较145例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之间肺弥散功能的差异,试图寻找一些中医证候分类规律。方法:设计IL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45例ILD患者中医证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时测量肺弥散功能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SB)、弥散常数即肺泡弥散量(DLCO/VA),对中医不同证候的肺弥散功能做统计分析。结果:145例肺弥散功能经统计分析显示气虚痰阻证组DLCO/VA低于气阴两虚证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种证候组合形式(单证、两证、三证、四证)之间的DLCOSB、DLCO/VA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虚实夹杂证组和虚证组之间DLCOSB、DLCO/V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D患者中医不同证候的肺弥散功能比较存在差异。气虚痰阻证型肺泡弥散量比气阴两虚证型低、证候组合形式越多肺弥散功能越差、虚实夹杂证组比虚证组肺弥散功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中医证候 肺弥散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加夫 淦蓓 +3 位作者 林清华 吴联平 陈友轩 潘建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有病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流行病学统计显示H7N9禽流感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伴全身...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有病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流行病学统计显示H7N9禽流感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伴全身酸痛、乏力等。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及比例下降,合并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胸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且进展迅速。3例病理学显示:例1,左主气管赘生物纤支镜活检:形态学符合坏死性气管炎;例2,右下肺纤支镜活检:提示肺部急性感染性病变;例3,因气胸在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通气胸腔镜下(VATS)行右肺大疱修补术,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弥漫性肺泡损伤合并肺大疱。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表现为病情进展迅速、凶险,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针对具有疑似症状的患者,相关的临床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对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禽流感 H7N9 间质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