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重度(3~4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T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博峰 张雅敏 +4 位作者 陈平 冯炜 刘金鹏 南克俊 陈宝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3-907,共5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CT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74例肺癌患者,分析重度CIP患者的临床及...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CT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74例肺癌患者,分析重度C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共23例患者符合重度CIP诊断。其中,22例男性,15例发病年龄<65岁,17例有基础肺病史,16例有放化疗和其他治疗史,21例有联合放化疗史;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药开始至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128(74,348)d;19例为非小细胞癌;16例CIP发生于右肺癌,15例出现肿瘤中央气道侵犯,14例影像学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式,20例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重度CIP可能好发于男性、有基础病史、放化疗治疗史的肺癌患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式,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加夫 淦蓓 +3 位作者 林清华 吴联平 陈友轩 潘建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有病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流行病学统计显示H7N9禽流感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伴全身...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有病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流行病学统计显示H7N9禽流感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伴全身酸痛、乏力等。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及比例下降,合并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胸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且进展迅速。3例病理学显示:例1,左主气管赘生物纤支镜活检:形态学符合坏死性气管炎;例2,右下肺纤支镜活检:提示肺部急性感染性病变;例3,因气胸在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通气胸腔镜下(VATS)行右肺大疱修补术,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弥漫性肺泡损伤合并肺大疱。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表现为病情进展迅速、凶险,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针对具有疑似症状的患者,相关的临床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对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禽流感 H7N9 间质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变化及死因分析
3
作者 杨彬 徐璐瑶 +4 位作者 李灵玥 乔东访 杜思昊 岳霞 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86-595,共10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在全球流行超过3年,造成690多万人死亡。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临床特点,能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损伤,临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症状,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在全球流行超过3年,造成690多万人死亡。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临床特点,能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损伤,临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症状,其病毒SARS-Co V-2仍在不断变异。目前全球对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改变乃至于死因判断标准并未达成共识,调查该疾病的基本病变和病变进展,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制。本文综述了全球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COVID-19尸体检验报告及相关文献,以有明确的尸体检验案例数量以及对应的重要器官病理学改变为纳入标准,共纳入来自18个国家65篇论文的1 111例尸体检验案例,对病理表现和死因进行归类和统计学分析,归纳和总结了COVID-19的共性病理变化,并提出分析结论 ,认为COVID-19感染能引起全身重要器官发生危及生命的病理改变,在感染群体健康水平各异的基础上,死亡案例的直接死因主要为严重的肺部损伤及其继发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尸体检验 死亡原因 弥漫性肺泡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理变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