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te sensing of air pollution incorporating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absorption and coherent-Doppler lidar 被引量:2
1
作者 Ze-hou Yang Yong Chen +5 位作者 Chun-li Chen Yong-ke Zhang Ji-hui Dong Tao Peng Xiao-feng Li Ding-fu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94-601,共8页
An innovative complex lidar system deployed on an airborne rotorcraft 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he system incorporates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 An innovative complex lidar system deployed on an airborne rotorcraft 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he system incorporates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DIAL) and coherent-doppler lidar(CDL) techniques using a dual tunable TEA CO_(2)laser in the 9—11 μm band and a 1.55 μm fiber laser.By combining th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detection and pulsed coherent detection,the system enables agile and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Extensive static tests validate the system’s real-time detection capabilities,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concentration-path-length product(CL),front distance,and path wind speed of air pollution plumes over long distances exceeding 4 km.Flight experiments is conducted with the helicopter.Scanning of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wind field is carried out in an approximately 1 km slant range over scanning angle ranges from 45°to 65°,with a radial resolution of 30 m and10 s.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ystem’s ability to spatially map atmospheric pollution plumes and predict their motion and dispersion patterns,thereby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COHERENT Doppler lidar Remoting sens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tmospheric Scintillation on SNR of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System
2
作者 尹世荣 王蔚然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4年第4期21-24,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scintillation on system SNR is discussed. Atmospheric scintillation is described and log amplitude variance in slant path is given. In addition, the simulations of system SNR at different ...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scintillation on system SNR is discussed. Atmospheric scintillation is described and log amplitude variance in slant path is given. In addition, the simulations of system SNR at different propagation path and different height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from simulation show that atmospheric scintilla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SNR of DIAL system, especially near the 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atmospheric scintillation signal-to-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臭氧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顺星 胡欢陵 +1 位作者 周军 吴永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6-409,共4页
利用激光雷达对对流层 2~ 4km高度范围的臭氧分布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 ,利用YAG激光器产生的两个波长 (2 6 6nm和 2 89nm) ,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臭氧分布。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臭氧 对流层 YAG激光器 大气测量 测量方法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CO2研究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洪光烈 章桦萍 +1 位作者 刘豪 胡以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混合比的分布。调制连续波种子激光强度、共用1.6μm光纤放大器,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的使用,积分路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大气CO_2柱浓度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特色。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柱浓度的空间计划有美国NASA的ASENDS计划,采用脉冲式、积分路径差分吸收工作方式。用CO_2气体吸收池作为参照物,稳定种子光频率和精确控制谐振腔长,锁定发射机的on光源波长,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二氧化碳 体积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NO_2浓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国会 叶一东 +5 位作者 向汝建 陈天江 郑为民 雒仲祥 何忠武 胡晓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5-768,共4页
介绍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大气中物质成份及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了3.5 km内NO2的浓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使用双通道可调谐的Ti:Sapphire激光器的一组波长(448.2nm和446.8 nm)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NO2的浓度随距... 介绍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大气中物质成份及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了3.5 km内NO2的浓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使用双通道可调谐的Ti:Sapphire激光器的一组波长(448.2nm和446.8 nm)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NO2的浓度随距离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调谐 Ti:Sapphire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低空大气CO_2浓度分布的近红外微脉冲激光雷达 被引量:10
6
作者 洪光烈 张寅超 胡顺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88,共5页
提出了用来探测大气CO2 分布、基于光纤 1.6um波长的微脉冲激光雷达 ,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 .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发射机以半导体激光器加光纤放大器为核心 ,饱和输出功率 37dBm ;接收机采用了近红外光电倍增管和光子计数器 ,量子效率 1... 提出了用来探测大气CO2 分布、基于光纤 1.6um波长的微脉冲激光雷达 ,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 .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发射机以半导体激光器加光纤放大器为核心 ,饱和输出功率 37dBm ;接收机采用了近红外光电倍增管和光子计数器 ,量子效率 1% ;一种偏正无关性纤维光学环形器作为发射 /接收转换器 ,分波 /合波器、隔离器、滤波器、耦合器都采用光纤器件 ,使系统更牢固 .该系统的特点是发射脉冲能量低 2 0uJ、重复频率高 2 0KHz、小型化 .(18× 10 6个脉冲累加 )它对近地面 4 .7Km高度内的探测信噪比在 10∶1以上 .光电倍增管的暗计数 2× 10 5/s限制了系统探测距离的增加 .吸收倍增分离的InGaAs/Si雪崩光电二极管将会改善雷达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雷达 光纤器件 饱和输出功率 分波 合波 光电倍增管 发射机 累加 浓度分布 K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调谐小型TEA CO_2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曲彦臣 胡孝勇 +2 位作者 刘逢梅 任德明 赵景山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报道了可用于 CO2 激光差分吸收雷达光源的一小型快调谐 TEA CO2 激光器。调谐机构由单片机控制的高频步进电机、衍射光栅、触发控制器组成。在谐振腔长 50 0 mm、脉冲重复率 2 0 Hz的 TEA CO2 激光器中 ,实验得到零级输出谱线四十一条 ... 报道了可用于 CO2 激光差分吸收雷达光源的一小型快调谐 TEA CO2 激光器。调谐机构由单片机控制的高频步进电机、衍射光栅、触发控制器组成。在谐振腔长 50 0 mm、脉冲重复率 2 0 Hz的 TEA CO2 激光器中 ,实验得到零级输出谱线四十一条 ,一级输出谱线二十条 ,每脉冲输出能量~ 2 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机构 TEA 二氧化碳激光器 差分吸收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有毒有害气体遥测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梁晓峰 杨泽后 +5 位作者 王顺艳 陈涌 陈春利 李晓锋 李晶 周鼎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可用于大范围大气有毒有害气体的遥感监测,成为近年来大气有毒有害气体激光遥测技术发展的重点。首先阐述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大气遥测基本原理,其次从激光器应用和系统平...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可用于大范围大气有毒有害气体的遥感监测,成为近年来大气有毒有害气体激光遥测技术发展的重点。首先阐述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大气遥测基本原理,其次从激光器应用和系统平台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技术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宽光谱、多波长、新探测体制的激光雷达、多平台应用、复合系统将成为未来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有毒有害气体遥测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差分吸收 激光雷达 有毒有害气体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94μm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地基工作的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光烈 李嘉唐 +3 位作者 王建宇 李虎 王一楠 孔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7-74,共8页
为了更好地探测对流层大气水汽的垂直廓线,对已经建立的935 nm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进行了部分改进。采取双通道接收的措施,近场通道望远镜同时也是发射激光的扩束器,近场通道采用偏振分束器加四分之一波片的方式隔离发射光和回波光,远场通... 为了更好地探测对流层大气水汽的垂直廓线,对已经建立的935 nm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进行了部分改进。采取双通道接收的措施,近场通道望远镜同时也是发射激光的扩束器,近场通道采用偏振分束器加四分之一波片的方式隔离发射光和回波光,远场通道(主通道)采用平行旁轴的卡塞格林望远镜,从而减小激光雷达近地面盲区;发射机的双波长挪到936.0~936.5 nm之间,增加了注入种子激光的功率,提高发射光谱纯度,从而提高探测精度。探测范围从600~2000 m,延展到250~3000 m,随机误差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大气对流层水汽 后向散射 垂直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层低层臭氧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苑克娥 张世国 +4 位作者 胡顺星 曹开法 胡欢陵 徐之海 徐慧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3-556,共4页
利用紫外差分吸收(DIAL)激光雷达对北京南郊对流层低层臭氧垂直分布进行了测量,将探测结果与探空气球同时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选择北京南郊地区晴好天气探测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地面层内随高... 利用紫外差分吸收(DIAL)激光雷达对北京南郊对流层低层臭氧垂直分布进行了测量,将探测结果与探空气球同时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选择北京南郊地区晴好天气探测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地面层内随高度增加,臭氧体积混合比逐渐减小;距地面0.5~1.5km内平均臭氧体积混合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相对太阳辐射最强时刻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日平均最大体积混合比低于4×10-8,体积混合比起伏小于±3.2×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臭氧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低对流层 日变化 柱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激光雷达技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卫标 刘继桥 +4 位作者 侯霞 臧华国 马秀华 万渊 竹孝鹏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13-20,110,共9页
星载激光雷达是高精度测量全球大气CO_(2)柱浓度和气溶胶垂直廓线的重要手段,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CDL)在一套激光雷达中集成了2种探测体制,采用1572 nm积分路径激光差分吸收方法测量全球CO_(2)柱浓度,采用532 nm高光谱探... 星载激光雷达是高精度测量全球大气CO_(2)柱浓度和气溶胶垂直廓线的重要手段,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CDL)在一套激光雷达中集成了2种探测体制,采用1572 nm积分路径激光差分吸收方法测量全球CO_(2)柱浓度,采用532 nm高光谱探测(HSRL)方法测量气溶胶和云的垂直廓线,均为国际首次在星载平台成功验证,是国际首个星载CO_(2)探测激光雷达和国际首个高光谱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在国际已发射的星载激光雷达中,ACDL激光雷达是探测体制最全、波长最多、能量最高、频率最稳和精度最准的激光雷达,实现了创新跨越。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在轨连续工作,首次获得了全天时精度优于1×10-6的全球CO_(2)柱浓度、精度优于20%的气溶胶廓线等遥感数据。本文介绍了ACDL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参数以及相关的定标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气溶胶 星载激光雷达 积分路径差分吸收 高光谱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信号处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涌 周鼎富 +3 位作者 杨泽后 孙鹏 陈云亮 王建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197-201,共5页
针对CO_2差分吸收激光告警雷达系统,研究累加平均和匹配滤波两种算法.将两种方法进行耦合,结合了各自的优点,使得激光雷达在小信噪比下工作,提高了检测距离,计算出较远距离时,化学物质的 CL浓度值.将该方法应用到 CO_2差分吸收激光告警... 针对CO_2差分吸收激光告警雷达系统,研究累加平均和匹配滤波两种算法.将两种方法进行耦合,结合了各自的优点,使得激光雷达在小信噪比下工作,提高了检测距离,计算出较远距离时,化学物质的 CL浓度值.将该方法应用到 CO_2差分吸收激光告警雷达系统中。通过仿真实验,能有效地去掉噪声和强干扰信号,在保持原信号特征的情况下,较准确地提取出有效的弱信号,计算出化学物质的浓度距离,模拟出测量到某种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数字信号处理 累加平均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量振荡探测对流层CO_2的差分吸收雷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光烈 张寅超 +4 位作者 谭锟 胡顺星 曹开法 邵石生 刘小勤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颖探测对流层二氧化碳气体的 1572nm 差分吸收雷达,它的发射系统基于脉冲的种子注入 KTP 参量振荡器(OPO)。OPO 由 1064nm Nd:YAG 多模激光泵浦,转换效率 10%,重复频率 20Hz,OPO 的腔长由 PZT 单元和二氧化碳多通道吸收池... 设计了一种新颖探测对流层二氧化碳气体的 1572nm 差分吸收雷达,它的发射系统基于脉冲的种子注入 KTP 参量振荡器(OPO)。OPO 由 1064nm Nd:YAG 多模激光泵浦,转换效率 10%,重复频率 20Hz,OPO 的腔长由 PZT 单元和二氧化碳多通道吸收池精确控制,种子注入时,它可以产生单模窄带的信号光脉冲输出, 对应的空闲光输出仍然是多模。窄带 on 光源(线宽小于600MHz)对应于二氧化碳光谱的强吸收线,宽带 off 光源(150GHz)对应于光谱的弱吸收线。on 和off 双波长工作是通过对种子光的 10Hz 开关来得到的。雷达接收系统的核心是近红外光电倍增管和光子计数器,光电倍增管制冷到-60℃以降低其噪声。实验表明,该雷达的信噪比在 6km 以内大于 10 :1(10 分钟 6000 个脉冲累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大气探测 差分吸收雷达 光参量振荡 种子注入 光电倍增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气激光雷达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洋 乔立杰 +1 位作者 张小富 王晓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介绍了当今日本等国在有关大气测量中运用激光雷达技术所完成的工作及该领域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今后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气测量中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米氏散射 差分吸收 大气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TEA CO_2激光器的快速调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曲彦臣 任德明 +1 位作者 胡孝勇 刘逢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7-550,共4页
报道了两种快速调谐技术的研究——— 6面转镜 +固定光栅法和高频步进电机驱动光栅法。实验表明 ,高频步进电机法优于转镜法。实验得到激光器的一级调谐输出谱线 5 0余条 ,激光输出能量 (30~ 10 0 )mJ。在单台CO2 激光器上实现快速调... 报道了两种快速调谐技术的研究——— 6面转镜 +固定光栅法和高频步进电机驱动光栅法。实验表明 ,高频步进电机法优于转镜法。实验得到激光器的一级调谐输出谱线 5 0余条 ,激光输出能量 (30~ 10 0 )mJ。在单台CO2 激光器上实现快速调谐输出波长不同的激光脉冲 ,其时间间隔达到≤ 1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器 快速调谐 单片机 差分吸收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几何因子实验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广强 刘建国 +4 位作者 刘文清 陆亦怀 张天舒 赵雪松 董云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7,共5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发射光束与接收视场的重叠区域用几何因子函数来描述,几何因子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重要参数。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法,实验使用米散射激光雷达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同时测量信号,通过对比分析两台激光雷达采集信号计算得到...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发射光束与接收视场的重叠区域用几何因子函数来描述,几何因子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重要参数。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法,实验使用米散射激光雷达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同时测量信号,通过对比分析两台激光雷达采集信号计算得到的气溶胶散射比廓线,获得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几何因子。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预先得到精确度高的激光雷达参数,比如望远镜直径,光束发散角,望远镜接收视场角等。该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近地面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臭氧廓线的误差,提高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有助于研究近地面层的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米散射激光雷达 几何因子 气溶胶修正 对流层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测污激光雷达电厂周边SO_2测量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诗华 张寅超 屈凯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4,共4页
为验证AML-2车载测污激光雷达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及其起伏变化的可测性,对电厂周边二氧化硫浓度作了针对测量。利用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抽运甲烷和氘气,获得它们一级斯托克斯Raman频移波长288.38 nm和289.04 nm用于二氧化硫的差分测... 为验证AML-2车载测污激光雷达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及其起伏变化的可测性,对电厂周边二氧化硫浓度作了针对测量。利用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抽运甲烷和氘气,获得它们一级斯托克斯Raman频移波长288.38 nm和289.04 nm用于二氧化硫的差分测量。在烟道方位探测到峰值浓度约1300 ppb的二氧化硫分布。得到了烟囱上下风处垂直剖面二氧化硫浓度分布图。反映了电厂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验证了 AML-2车载测污激光雷达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及其起伏变化的可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 Raman频移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差分吸收激光雷达CO_2探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晓春 胡以华 +3 位作者 陶小红 胡桂兰 赵楠翔 雷武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17,共3页
为了研究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低空CO2浓度探测效率,分析了探测系统的原理与信噪比,采用近红外微脉冲激光雷达进行了仿真实验,当激光脉冲能量为20μJ、重复频率为10kHz时,推算出信噪比、所需积累时间与探测距离的关系。在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 为了研究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低空CO2浓度探测效率,分析了探测系统的原理与信噪比,采用近红外微脉冲激光雷达进行了仿真实验,当激光脉冲能量为20μJ、重复频率为10kHz时,推算出信噪比、所需积累时间与探测距离的关系。在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夜间工作),可进行4.5km以下CO2气体浓度的探测;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白天工作),只能探测2.4km以下的CO2气体浓度。结果表明,选择夜间探测和更好的探测器件可以提高探测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CO2浓度 微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灵敏度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世荣 王蔚然 李新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3-505,共3页
针对直接探测长程CO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 ,分析了对测量灵敏度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 :大气湍流和激光斑纹 ,得到了测量灵敏度与大气湍流和激光斑纹之间关系的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 ,在高度小于35 0m时 ,增加设备离地高度可以有... 针对直接探测长程CO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 ,分析了对测量灵敏度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 :大气湍流和激光斑纹 ,得到了测量灵敏度与大气湍流和激光斑纹之间关系的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 ,在高度小于35 0m时 ,增加设备离地高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灵敏度 ;在高度大于 35 0m后 ,改变系统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测量灵敏度 大气湍流 激光斑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探测的星载激光雷达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继桥 谢杨易 +4 位作者 李世光 李环环 马秀华 朱小磊 陈卫标 《红外》 CAS 2013年第2期22-26,34,共6页
星载积分路径差分吸收(Integrated 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IPDA)激光雷达是一种有效的高精度(1 ppm)全球CO_2柱线浓度测量手段。结合其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CO_2柱线浓度反演技术方法,并优化了工作波段和工作波长。分析了由所选波... 星载积分路径差分吸收(Integrated 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IPDA)激光雷达是一种有效的高精度(1 ppm)全球CO_2柱线浓度测量手段。结合其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CO_2柱线浓度反演技术方法,并优化了工作波段和工作波长。分析了由所选波段激光频率的稳定性、激光带宽和激光光谱纯度等激光雷达发射源参数变化所带来的CO_2柱线浓度测量误差,并给出了经过优化的设计参数。研究了用IPDA激光雷达实现双波长脉冲发射激光的技术方法,并给出了实验验证结果,实现了1.572μm波段单脉冲能量大于50 mJ的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激光雷达 积分路径差分吸收 激光频率稳定性 光学参量振荡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