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碲对Cr12MoV冷作模具钢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涛 伦明睿 +3 位作者 陈炜 周茂华 唐佳丽 付建勋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非真空冶炼制备了不同碲含量的Cr12MoV冷作模具钢,并进行调质使硬度均为60 HRC,研究了碲对试验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通过铣削、钻削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测试量化评估了碲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碲改质,试验钢中可形成(Cr,Mn)Te包... 采用非真空冶炼制备了不同碲含量的Cr12MoV冷作模具钢,并进行调质使硬度均为60 HRC,研究了碲对试验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通过铣削、钻削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测试量化评估了碲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碲改质,试验钢中可形成(Cr,Mn)Te包裹MnS的MnS-(Cr,Mn)Te复合夹杂物和(Cr,Mn)Te夹杂物,随着碲含量增加,夹杂物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形状趋向球形;随着碲含量增加,试验钢的铣削力、钻削力和铣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减小,加工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碲改质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对Dievar模具钢高能离子注渗WC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文权 桑娜 胡春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通过超声表面滚压处理制备出具有梯度纳米结构表层的Dievar模具钢试样。在滚压试样和未滚压试样表面进行高能离子注渗(High energy ion implantation,HEII)工艺优化试验,制备出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层,并从微观组织结构、成分、硬度和高... 通过超声表面滚压处理制备出具有梯度纳米结构表层的Dievar模具钢试样。在滚压试样和未滚压试样表面进行高能离子注渗(High energy ion implantation,HEII)工艺优化试验,制备出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层,并从微观组织结构、成分、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研究表面纳米化对于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HEII试样相比,USRP+HEII试样的梯度纳米结构表层明显增强了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的效果。相对于HEII试样,USRP+HEII试样的表面组织更加致密均匀,其注渗层深度提高了约27%;USRP+HEII试样的表面硬度为944.9 HV,分别较原始母材硬度和HEII试样表面硬度提高了约373%和27%;USRP+HEII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和体积磨损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低于HEII试样,说明USRP+HEII试样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高温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var模具钢 表面纳米化 高能离子注渗(HEII)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调控研究
3
作者 崔明亮 周耀 +3 位作者 幸子涵 汤紫阳 胡建良 张鹏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2,共10页
采用表层增塑累积变形工艺和固溶+回归再时效(RRA)热处理工艺研究了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提高了锻件晶粒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获得了调控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过表层... 采用表层增塑累积变形工艺和固溶+回归再时效(RRA)热处理工艺研究了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提高了锻件晶粒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获得了调控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过表层增塑累积变形实验及固溶处理后,锻件的组织均匀性显著提升,并获得了最优的固溶工艺为470℃/45 min。在470℃/45 min的最优固溶工艺条件下,研究了RRA过程中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肋部表层和中心的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了回归制度对锻件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发现锻件肋部与腹部的表层和中心力学性能均在120℃/24 h+190℃/5 min+120℃/24 h的RRA工艺下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模锻件 组织均匀性调控 表层增塑累积变形 回归再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凝处理对P20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勇 缪星旭 +3 位作者 张成佳 姜鹤明 王坤 王小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215,共7页
目的提高P20模具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熔凝技术对P20模具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通过硬度梯度检测和摩擦磨损测试,分别评价熔凝层的硬度分布特征和耐磨性能,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熔凝层及磨痕形貌进行分析... 目的提高P20模具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熔凝技术对P20模具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通过硬度梯度检测和摩擦磨损测试,分别评价熔凝层的硬度分布特征和耐磨性能,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熔凝层及磨痕形貌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激光输出功率为500W、光斑直径为2.5mm、聚焦透镜距离为40 mm、扫描速度为6 mm/s、搭接率为45%、氮气保护的激光熔凝工艺所得熔凝层的组织细小,无脱碳、畸变、裂纹等缺陷,熔凝处理质量高。熔凝过程中单道激光熔凝层呈半椭圆形分布,最大深度为610~620μm。熔凝处理后表面硬度提升显著,熔凝层的硬度分布与熔凝层的区域位置有关,具有较高硬度且硬度保持基本稳定的熔凝层深度约为400μm;单道激光熔凝层最高硬度可达460~480HV,重叠影响区即双熔凝区的最高硬度在540~560HV之间,即熔凝层硬度普遍较基体硬度提高了60%以上。此外,P20模具钢经过激光熔凝处理后耐磨性能提升明显,其平均摩擦因数约为0.85,熔凝处理的磨损失重较未处理的试样减少了约61%,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少量的黏着磨损或剥落脱离。结论激光熔凝处理能够显著提高P20模具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试验采用的激光熔凝工艺可在P20钢表面获得硬度较高且稳定可靠的熔凝层深度在400μm左右,能将P20模具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提高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模具钢 激光熔凝 熔凝层 显微硬度 金相组织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涡传感的镁合金压铸件表面微观缺陷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飞 张素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7-1833,共7页
针对镁合金铸件表面微观形态变化较小,砂眼和毛刺等缺陷视觉特征表现不明显,导致人工检测难度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旋涡传感的镁合金压铸件表面微观缺陷检测方法。将长时间磨损和外力加持两种情况下引起镁金属能量强度变化作为下一步检... 针对镁合金铸件表面微观形态变化较小,砂眼和毛刺等缺陷视觉特征表现不明显,导致人工检测难度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旋涡传感的镁合金压铸件表面微观缺陷检测方法。将长时间磨损和外力加持两种情况下引起镁金属能量强度变化作为下一步检测的参照,利用旋涡传感技术在被测铸件周围设置带有交流电的线圈磁场,根据铸件表面金属参数调节旋涡传感密度,识别到铸件表面出现与线圈磁场相反方向磁场力时,即完成精准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同提离距离下,砂眼铸件缺陷最大镁金属能量强度为363 MJ和360 MJ,毛刺铸件缺陷最大镁金属能量强度为270 MJ和300 MJ。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准确检测镁合金压铸件表面裂纹和凹陷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压铸件 表面微观缺陷 旋涡传感检测 夹杂物质量 线圈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6082-T6/AlSi10MnMg异种铝合金热融自攻丝接头成形性的影响
6
作者 袁睿 姚再起 +4 位作者 周大永 孙圣凯 马超 徐从昌 李落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6,共10页
为探究工艺参数对6082-T6/AlSi10MnMg真空压铸铝合金热融自攻丝接头成形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将穿孔转速、进给速度和拧紧扭矩作为试验变量,通过极差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最小衬套高度和平均螺牙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正交试验结果的... 为探究工艺参数对6082-T6/AlSi10MnMg真空压铸铝合金热融自攻丝接头成形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将穿孔转速、进给速度和拧紧扭矩作为试验变量,通过极差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最小衬套高度和平均螺牙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正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参数值与被测指标的响应面模型,研究了各参数对成形质量影响的显著性。对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的接头进行了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穿孔转速和进给速度对最小衬套高度影响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最小衬套高度影响较小。平均螺牙深度主要受拧紧扭矩的影响,穿孔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平均螺牙深度的影响较弱。在拉拔和拉剪工况下,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有较大影响,参数优化后接头强度分别提高了9.48%和8.64%,剪切工况下接头强度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融自攻丝 真空压铸铝合金 正交试验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件拉深模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设计 被引量:48
7
作者 王玉国 卫原平 +2 位作者 沈启埃 赵春林 阮雪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设计是一个设计边界条件以确保成形顺利实现的创造性过程.提出了基于事例的汽车覆盖件成形CAD的总体设计思想和设计流程,建立了覆盖件拉深模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的截面特征库,探讨了基于变... 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设计是一个设计边界条件以确保成形顺利实现的创造性过程.提出了基于事例的汽车覆盖件成形CAD的总体设计思想和设计流程,建立了覆盖件拉深模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的截面特征库,探讨了基于变量化技术的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全顺汽车翼子板零件拉深模工艺补充部分和压料面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覆盖件 拉深模 工艺 压料面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自由曲面数控加工精度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旭静 谢晖 +1 位作者 盛晓敏 钟志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6,91,共8页
论述了制造业中自由曲面的数控加工精度提高技术 .分析了影响自由曲面精密加工精度的多种因素 ,研究并提出了从工艺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控程序设计等方面提高曲面加工精度的技术和所采取的方法 .
关键词 自由曲面 加工精度 数控加工 模具制造 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控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钢盐浴渗钒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邹隽 王华昌 +2 位作者 熊传辉 叶建红 王剑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7,39,共3页
探讨了Cr12MoV钢的TD盐浴渗钒,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射线荧光能谱、XRD结构分析、电子探针进行渗层断面元素线扫描及耐磨性等试验分析方法,观察、测定了渗层的组织、相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相对耐磨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该... 探讨了Cr12MoV钢的TD盐浴渗钒,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射线荧光能谱、XRD结构分析、电子探针进行渗层断面元素线扫描及耐磨性等试验分析方法,观察、测定了渗层的组织、相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相对耐磨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该渗层组织均匀,结构致密,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和较高的耐磨性。应用于冷作模具时,配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钢 渗钒 冷作模具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淬火对H13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亚龙 徐新成 +1 位作者 杨向东 赵中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155,160,共4页
对经激光表面淬火的H13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基本呈梯度变化;强化层晶粒明显细化,并出现孪晶亚晶组织。强化层深度可达1.0 mm;硬度峰值出现在次表层;平均显微硬度可提高25%左右。高温耐磨性和耐... 对经激光表面淬火的H13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基本呈梯度变化;强化层晶粒明显细化,并出现孪晶亚晶组织。强化层深度可达1.0 mm;硬度峰值出现在次表层;平均显微硬度可提高25%左右。高温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显著提高。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模具钢 激光表面淬火 显微组织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