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屋子”之外的“别一洞天”──滇缅边境与艾芜《南行记》 被引量:9
1
作者 沈庆利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滇缅边境”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对《南行记》乃至对艾芜的整个创作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艾芜是怀着一颗“懵懂”的赤子之心闯入滇缅边境这块“化外之地”的,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别一世界的人们”的别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以特... “滇缅边境”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对《南行记》乃至对艾芜的整个创作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艾芜是怀着一颗“懵懂”的赤子之心闯入滇缅边境这块“化外之地”的,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别一世界的人们”的别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以特有的理解和同情包容着它们。艾芜的艺术个性在那块蛮荒之地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寻找到了一份至善至美的人情人性,并刻意表现着滇缅边境这块“蛮荒之地”的“诗意与美好”。借助于滇缅边境那特殊的自然背景,艾芜的“自然情怀”同样得到了展示与发挥。因为在滇缅边境那样一个独特的“野蛮”世界里,与大自然的亲近和直接对立大大简化了“文明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大自然的意象就突现了出来。因此《南行记》中对滇缅边境一带充满着蛮野气息的自然风貌的展现,在现代文坛上表现出卓而不群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缅边境 “化外之地” 自然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