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1
作者 王浩铭 张和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3,共19页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合词的形成方式,并尝试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离合词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相关分析在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尚需在离合现象的描写、离析形式的界定、离合词典型特征的刻画、离合词的跨语言/方言比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离合词这一看似违反西方关于“词”理论的“另类”,究竟是显示了汉语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本质,还是能够在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中找到“容身之所”,仍有待学者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形式 典型特征 跨语言/方言比较 研究综述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与层次:粤语东莞企石话的小称变调
2
作者 刘燕婷 武大真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12,共11页
东莞市企石镇的粤语(下称"企石话")存在35和55两种小称变调,二者不论在语音形式还是语法功能上,都和广州话、东莞莞城话的35和55变调无甚差别。然而,就辖词范围而言,企石话的小称变调却跟广州话、莞城话均有较大不同。文章首... 东莞市企石镇的粤语(下称"企石话")存在35和55两种小称变调,二者不论在语音形式还是语法功能上,都和广州话、东莞莞城话的35和55变调无甚差别。然而,就辖词范围而言,企石话的小称变调却跟广州话、莞城话均有较大不同。文章首先梳理企石话的小称变调跟广州话、莞城话的对应情况,其后结合企石话内部以及东莞各地方言的事实,论证当地的35和55变调大致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粤语 小称变调 方言比较 历史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音检字》及其反映的三套语音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田范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湘音检字》是一部反映20世纪初长沙方言的韵书。此书反映了三套完整的语音体系:即20世纪初的国音、长沙读书音、长沙口语音,在同一书写平面上展示了三者之间的比较,这是它与其他方言韵书相比,独特而有价值的方面。
关键词 《湘音检字》 长沙方言 方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方言与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之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双成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8-486,共9页
西宁方言和安徽境内的江淮官话有相同之处,事实上西宁方言和吴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本文主要就西宁方言和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比较。
关键词 西宁方言 吴方言 比较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汉语方言语法的历时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邢向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9-94,共6页
加强方言语法和近代汉语语法的比较研究 ,不仅是研究方法问题 ,而且体现了对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史认识的深化。利用方言语法事实可印证和解决近代汉语语法的疑难问题。考察近代汉语语法可以深化对方言语法事实的认识 ,正确解释某些... 加强方言语法和近代汉语语法的比较研究 ,不仅是研究方法问题 ,而且体现了对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史认识的深化。利用方言语法事实可印证和解决近代汉语语法的疑难问题。考察近代汉语语法可以深化对方言语法事实的认识 ,正确解释某些方言语法事实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近代汉语 语法 比较研究 地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如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2,96,共6页
本文对《汉语官话方言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方法表示赞赏,并就汉语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方言 基本词汇 语法 比较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个、的”可以表示完成、持续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培光 张惠英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28-37,共10页
本文通过方言之间的比较,辨认湘、闽、客家等方言中表示完成的助词是“个、的”的变体,并认为“个、的”在用作领属助词、语气助词、完成或进行等动态助词方面是一组互相对应的同义词,其发展演变的趋向类同。
关键词 方言比较“个”“的”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方言考》本字商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康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4,96,共8页
《长沙方言考》是杨树达先生考释长沙方言词汇的经典之作,对汉语史和方言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沙方言考》所考条目绝大多数都精确可信,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其中也存在古今语音的演变处理过宽和忽略方言比较问题。就考本字而言,《长... 《长沙方言考》是杨树达先生考释长沙方言词汇的经典之作,对汉语史和方言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沙方言考》所考条目绝大多数都精确可信,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其中也存在古今语音的演变处理过宽和忽略方言比较问题。就考本字而言,《长沙方言考》中的若干考释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字 长沙方言考 方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官话唐河方言形容词短语儿化研究——兼与其它次方言同类现象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正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6,164,共6页
唐河方言中形容词短语儿化有五种形式:[程度指示代词+A]儿、[多+A]儿、[数量短语+A]儿、[不/没+多+A]儿、[不+A]儿。这五种形式在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方面各有特色。同属中原官话的陕县、浚县、确山和宜阳等地的次方言,也有类似的儿化现... 唐河方言中形容词短语儿化有五种形式:[程度指示代词+A]儿、[多+A]儿、[数量短语+A]儿、[不/没+多+A]儿、[不+A]儿。这五种形式在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方面各有特色。同属中原官话的陕县、浚县、确山和宜阳等地的次方言,也有类似的儿化现象,但唐河方言与这些次方言的表义与功能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发现,河南省中原官话形容词短语儿化形式表小称义功能自北向南存在一种渐变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官话 唐河方言 形容词短语 儿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话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月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湛江一直是广东推普的后进区,对湛江地区的强势方言———雷州话与普通话音系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湛江地区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教学,推动湛江地区的推普工作,提高湛江地区师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关键词 雷州话 普通话 规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湘语研究简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厚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湘语是汉语最重要的方言之一,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境内。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十年来湘语研究所走过的道路,重点讨论了湘语在单点调查研究、系列调查研究、分区问题研究、方言比较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文从一个侧面具体展现了改革开放... 湘语是汉语最重要的方言之一,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境内。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十年来湘语研究所走过的道路,重点讨论了湘语在单点调查研究、系列调查研究、分区问题研究、方言比较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文从一个侧面具体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辉煌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湘语 方言分区 方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徽东至县龙泉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性质归属--兼论皖西南皖赣交界处方言的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47,共12页
文章通过分析安徽东至县龙泉镇方言的声韵调特点,并将其与周边邻近的徽语和赣语部分方言点进行音韵比较,重新确定其方言性质归属,认为其应当归属徽语祁德片,和赣语接触后带有赣语的特点,同时附带讨论徽语和赣语的语音接触现象。
关键词 龙泉方言 音韵比较 语音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前的“给”及其方言类型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俊波 《汉语学报》 2008年第2期69-77,共9页
VP前有两种不同的"给"。本文讨论了这两种"给"的不同性质和来源,考察了其历时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方言材料的类型比较来加以证明。
关键词 VP前的“给” 来源 方言 类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甘于恩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63,共5页
闽语语法的调查研究近年来有长足的进步,但较局限于孤立的、静态的描写,内部的比较研究尚欠缺。本文尝试对闽语的两大次方言的疑问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这两种方言在是非、正反、选择、特指疑问句上的异同点,并强调方言语法研究期... 闽语语法的调查研究近年来有长足的进步,但较局限于孤立的、静态的描写,内部的比较研究尚欠缺。本文尝试对闽语的两大次方言的疑问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这两种方言在是非、正反、选择、特指疑问句上的异同点,并强调方言语法研究期待方法上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方言 语法 疑问句 内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西方传教士编撰的三种漳州方言辞书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重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5,96,共15页
近年来,笔者先后发现了19世纪西方传教士编撰的三种漳州方言辞书,本文着重比较研究其方言音系。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西方传教士编撰的三种漳州方言辞书简介;二、三种漳州方言辞书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三、三种漳州方言辞书韵母系统比较研... 近年来,笔者先后发现了19世纪西方传教士编撰的三种漳州方言辞书,本文着重比较研究其方言音系。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西方传教士编撰的三种漳州方言辞书简介;二、三种漳州方言辞书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三、三种漳州方言辞书韵母系统比较研究;四、三种漳州方言辞书声调系统比较研究。据考证,《福建方言字典》反映的是19世纪福建漳州府漳浦方言音系,《福建漳州方言词汇》和《荷华文语类参》则反映的是19世纪福建漳州府芗城方言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 方言辞书 音系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的多样性与历史比较的统一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2,共12页
不管是哲学诠释学的视域融合论,还是历史比较观,都以同与异的相对立为前提,又以同与异的相统一为认识目的。这种统一性不仅具有多样性特征,还带有普遍性的内在发展的趋向和要求,通过比较和不断地诠释来展示普遍联系,以形成更为广泛和深... 不管是哲学诠释学的视域融合论,还是历史比较观,都以同与异的相对立为前提,又以同与异的相统一为认识目的。这种统一性不仅具有多样性特征,还带有普遍性的内在发展的趋向和要求,通过比较和不断地诠释来展示普遍联系,以形成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认识或理解,最终达到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但哲学诠释学的视域融合观念,只是强调了诠释的历史性和多样性,并没有揭示出诠释的普遍统一性,更没有从这种普遍统一性中总结出规律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没能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来诠释世界的现象,没能真正地从社会历史的实践角度深化和发展不同视域相融合的成果。将视域融合论和历史比较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发现视域融合观念所包含的某些历史进步性,也可以明显地发现其诠释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为历史比较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对探索和丰富历史比较的理论和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历史比较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诠释学 伽达默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林话的是非问句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丽红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7,95,共7页
是非问句是玉林话最常用的一种问句形式,其构成也是陈述句形式加疑问语气词或疑问语调。玉林话中常出现在是非问句末尾的语气词主要有8个,而真正算得上疑问语气词的只有5个;疑问语调主要有高升语调和低平语调两种。它与广州话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玉林话最常用的一种问句形式,其构成也是陈述句形式加疑问语气词或疑问语调。玉林话中常出现在是非问句末尾的语气词主要有8个,而真正算得上疑问语气词的只有5个;疑问语调主要有高升语调和低平语调两种。它与广州话是非问句相比有同有异。文中拟从疑问功能的角度来分类描写和分析玉林话的是非问句,并同广州话的是非问句进行比较,以揭示玉林话是非问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林话 是非问句 疑问功能 比较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川话属于客方言补证
18
作者 温昌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135,163,共6页
有学者认为龙川话属于粤方言。通过《汉语方言词汇》1230个基本词语为例,将龙川话与梅县话、广州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龙川话与梅县话核心词和基本词相同率高于它与粤方言的相同率。尽管龙川话受粤方言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大,但词汇系统与... 有学者认为龙川话属于粤方言。通过《汉语方言词汇》1230个基本词语为例,将龙川话与梅县话、广州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龙川话与梅县话核心词和基本词相同率高于它与粤方言的相同率。尽管龙川话受粤方言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大,但词汇系统与客方言的共性较高,说明龙川话更接近梅县话。从词汇上也可证明龙川话属客家话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川话 梅县话 广州话 词汇比较 客家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接触与闽北建瓯方言入声调字的变异——清代中西两种闽北建瓯方言文献入声调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睿颖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8,共13页
本文主要对清代中西两种闽北建瓯方言文献所记载的入声调字的变异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本文所采用的方言文献材料;二、中古入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三、中古阴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四、中... 本文主要对清代中西两种闽北建瓯方言文献所记载的入声调字的变异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本文所采用的方言文献材料;二、中古入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三、中古阴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四、中古阳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五、小结。造成建瓯方言入声字变异的原因是内部演变和外部语言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 中西闽北方言文献 历史比较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城军话疑问句“阿+VP+谬”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刘春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崖城军话使用频率最高的"阿+VP+谬"式疑问句与江淮官话区、吴语区特有的疑问句形式"K+VP"有密切联系。"阿+VP+谬"式疑问句只能用于未然时制,其中"阿"的语音形式及相关用法与南京等方言非常接近... 崖城军话使用频率最高的"阿+VP+谬"式疑问句与江淮官话区、吴语区特有的疑问句形式"K+VP"有密切联系。"阿+VP+谬"式疑问句只能用于未然时制,其中"阿"的语音形式及相关用法与南京等方言非常接近。"谬"不是纯粹的语气词,仍旧保留了否定词的一些语义和语法功能,处于从否定词到语气词演化过程的中间状态,与汉语史上"VP-neg"式中否定词的语法化过程相一致。"VP+谬"这个结构来自于海南闽语的反复问句形式。崖城军话中的"阿+VP+谬"式疑问句是一个江淮方言、海南闽语异源叠加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军话 K+VP疑问句 方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