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干预的范围综述
1
作者 李靖 李星 +3 位作者 刘维 王彦艳 赵琼 王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0-125,共6页
目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 目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10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实验研究。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感觉运动训练、平衡训练、振动训练、神经舞蹈训练、自行设计的四肢锻炼操等;总干预时长4~12周或化疗时长,运动强度多为轻中度,运动频率多为2~5次/周,30~60 min/次。运动干预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依从性、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等。结论运动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运动干预策略和评价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待更多证据以制订最佳运动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感觉运动训练 平衡训练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柏龙 赵慧玲 +6 位作者 苗桂珍 杜启明 朱学敏 李春桂 王立强 崔赵丽 孙光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9-2411,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降血糖、营养神经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降血糖、营养神经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八段锦联合针刺进行治疗,随访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神经传导速度(NCV)及疼痛VAS积分改善情况,比较2种不同方法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8周后治疗组FPG、Hb A1c、神经传导速度及疼痛VAS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减少疼痛VAS积分,同时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代谢,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八段锦 针刺疗法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玉 任艳 宋晓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38名31~5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2名同年龄段正常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受试均行HRV和...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38名31~5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2名同年龄段正常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受试均行HRV和血浆NO检查。此后,令实验组患者完成12周有氧运动并再对其进行HRV和血浆NO检查。将所获HRV参数及血浆NO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实验前HRV时域参数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尤以SDNN及PNN50降低明显(P<0.05);血浆NO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2周有氧运动后,实验组患者HRV时域参数较实验前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血浆NO值也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受损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浆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体医融合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婉玲 冯晓芳 王玫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913-3916,共4页
目的:探讨“360”体医融合助力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全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DPN病人,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DPN病人47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DPN病人47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360”体医融合助力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全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DPN病人,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DPN病人47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DPN病人47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基于体医融合理念实施“360”体医融合治疗方案(“3”阶段成立老年DPN专业小组、DPN治疗“6”原则、“0”距离追踪随访),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踝肱指数、周围神经筛查结果和神经传导速度、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干预12周后,研究组踝肱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下肢血供异常、周围神经筛查异常及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0”体医融合方案有助于改善老年DPN病人下肢血液循环和血糖控制,促进神经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体医融合 运动干预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冠宙 韩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长期的运动对I和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83名糖尿病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运动组43名,完成4h/W的轻快的跑台上行走,运动强度以50%-85%的心率。对照组40名病人。测量患者下肢振动知觉阈(VPT),神经传导速度(N... 目的:研究长期的运动对I和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83名糖尿病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运动组43名,完成4h/W的轻快的跑台上行走,运动强度以50%-85%的心率。对照组40名病人。测量患者下肢振动知觉阈(VPT),神经传导速度(NCV)和神经动作电位振幅(NAPA)。结果:发现两组腓侧和腓肠肌运动神经元的NCV有显著差异(P<0.001)。结果:对照组与运动组比较,发展为运动神经病和感觉神经病的百分比显著增高(分别为21%和0.0%,P<0.05;32%和4.3%,P<0.05)。对照组与运动组比较,VPT增加明显(32.1%和13.6%,P<0.05)。结论: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预防DPN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跑台行走 有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周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尚画雨 夏志 +3 位作者 张丹 黄玫梅 上官若男 苏全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成T2DM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糖尿病运动组(... 目的:探讨长期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成T2DM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糖尿病运动组(DME组)。CE组和DME组进行8周游泳训练(6 d/week),第1周前3 d练习时间分别为20、30和45 min,第4天起每天持续游泳60 min。运动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MNCV),以及该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实验末,与DM组相比,DME组的MNCV明显提高(P<0.05),坐骨神经组织中TNF-α、IL-6和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坐骨神经光镜下可见明显的损伤,经运动干预后病变程度减轻。结论:8周游泳运动可提高MNCV,减轻DM造成的神经损伤,对周围神经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 神经传导速度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晓荣 刘连勇 +2 位作者 杨玲 李伟萍 张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5-1192,共8页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进行抗阻力运动的观察组(n=50)和未进行抗阻力运动的对照组(n=50)...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进行抗阻力运动的观察组(n=50)和未进行抗阻力运动的对照组(n=50)。抗阻力运动在bioDensity?抗阻力运动仪器上进行,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分级,以TCSS评分下降水平来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情况。观察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抗阻力运动,比较基线与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glycerin trilaurat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TCSS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观察组基线、3个月、6个月TCSS评分中感觉试验分、神经反射分、神经症状分之间的差异;对照组除不进行抗阻力运动外,其余安排与观察组相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时观察组的T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的HbA1C和T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基线比较,观察组3个月、6个月TCSS评分、FBG和HbA1C变化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和HDL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CSS评分中,神经症状评分、感觉试验评分与基线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反射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个月、6个月的TG和TC与基线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抗阻力运动干预后,周围神经病变、血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将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抗阻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怡 白姣姣 +2 位作者 臧娴 沈晔 王明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34例老年DPN患者采用自行制作的下肢肌力训练装置进行3个月下肢肌力训练。结果训练后患者30s连续坐椅试验次数明显增加,睁眼、... 目的评价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34例老年DPN患者采用自行制作的下肢肌力训练装置进行3个月下肢肌力训练。结果训练后患者30s连续坐椅试验次数明显增加,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明显延长,起立-步行测试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结论应用下肢肌力训练装置进行下肢肌力训练,可以改善老年DPN患者下肢肌力、静态平衡功能和动态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肌力 下肢肌力训练 训练装置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