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走滑断裂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雷
刘池洋
+3 位作者
王飞龙
吴奎
王广源
赵志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勘探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断裂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区内存在典型的走滑断层,这些走滑断裂均在前新生界基底收敛于新生代辽西凹陷中心部位,应该为先存基底断层在新生代始新世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以来(40 Ma左右)右旋走滑再活动...
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勘探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断裂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区内存在典型的走滑断层,这些走滑断裂均在前新生界基底收敛于新生代辽西凹陷中心部位,应该为先存基底断层在新生代始新世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以来(40 Ma左右)右旋走滑再活动的产物。其与辽河西部凹陷内新生代郯庐右旋走滑断层可较好地延伸走向相连或平行相接,在活动时间和展布特征上与辽河拗陷陆上部分及辽东凹陷内的新生代郯庐右旋走滑断层均具有很好的走向连续一致性,这表明40 Ma以来,郯庐断裂带在整个辽河拗陷均具有东西两支平行展布的特征,且该特征应源于郯庐断裂带在该区前新生代东西两支的发育模式。区内走滑断层的存在,在凹陷内部形成系列洼中隆构造构成的中央构造带,这一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力圈闭发育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辽河拗陷
郯庐断裂带
右旋走滑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茫崖-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右旋走滑运动的确定
被引量:
42
2
作者
周勇
潘裕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6,T001,共9页
在茫崖至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内,奥陶纪地层中产出的塑性变形构造形态完整而清楚,室内的岩组分析和镜下所见发育良好的显微构造,为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提供了有力证据。右旋走滑发生时间可能介于奥陶纪晚期至泥盆纪之间。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塑性变形
右旋运动
断裂
走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滑作用对渤海凸起区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沙垒田凸起为例
被引量:
17
3
作者
黄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6,共9页
渤海海域已发现油气中绝大部分受NE向走滑性质断层的控制,但对其具体控制过程缺乏深入分析。本研究选取NE向断层发育、且有相当油气发现的沙垒田凸起为解剖实例,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对NE向断层控藏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
渤海海域已发现油气中绝大部分受NE向走滑性质断层的控制,但对其具体控制过程缺乏深入分析。本研究选取NE向断层发育、且有相当油气发现的沙垒田凸起为解剖实例,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对NE向断层控藏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E向断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是一个长期演化的累积效果,主要通过两个重要过程实现:中生代左旋活动分割基底,改造基底高点,控制油气运移路径;新近纪晚期右旋活动分割披覆构造,改造盖层高点,控制油气聚集场所。这一认识可为渤海其他地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走滑断层
中生代左旋
新生代右旋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走滑断裂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雷
刘池洋
王飞龙
吴奎
王广源
赵志平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2111)
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019-45)
文摘
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勘探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断裂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区内存在典型的走滑断层,这些走滑断裂均在前新生界基底收敛于新生代辽西凹陷中心部位,应该为先存基底断层在新生代始新世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以来(40 Ma左右)右旋走滑再活动的产物。其与辽河西部凹陷内新生代郯庐右旋走滑断层可较好地延伸走向相连或平行相接,在活动时间和展布特征上与辽河拗陷陆上部分及辽东凹陷内的新生代郯庐右旋走滑断层均具有很好的走向连续一致性,这表明40 Ma以来,郯庐断裂带在整个辽河拗陷均具有东西两支平行展布的特征,且该特征应源于郯庐断裂带在该区前新生代东西两支的发育模式。区内走滑断层的存在,在凹陷内部形成系列洼中隆构造构成的中央构造带,这一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力圈闭发育区带。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辽河拗陷
郯庐断裂带
右旋走滑
油气聚集
Keywords
Bohai Sea
Liaohe sub-basin
Tan-Lu Fault Zone
dextral strike-slip mo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茫崖-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右旋走滑运动的确定
被引量:
42
2
作者
周勇
潘裕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6,T001,共9页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项目
文摘
在茫崖至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内,奥陶纪地层中产出的塑性变形构造形态完整而清楚,室内的岩组分析和镜下所见发育良好的显微构造,为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提供了有力证据。右旋走滑发生时间可能介于奥陶纪晚期至泥盆纪之间。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塑性变形
右旋运动
断裂
走滑运动
Keywords
\ Altun fault, Plastic deformation,
dextral
motion
, Mangya-Subei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滑作用对渤海凸起区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沙垒田凸起为例
被引量:
17
3
作者
黄雷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214301
90814005)
"十二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23)
文摘
渤海海域已发现油气中绝大部分受NE向走滑性质断层的控制,但对其具体控制过程缺乏深入分析。本研究选取NE向断层发育、且有相当油气发现的沙垒田凸起为解剖实例,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对NE向断层控藏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E向断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是一个长期演化的累积效果,主要通过两个重要过程实现:中生代左旋活动分割基底,改造基底高点,控制油气运移路径;新近纪晚期右旋活动分割披覆构造,改造盖层高点,控制油气聚集场所。这一认识可为渤海其他地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走滑断层
中生代左旋
新生代右旋
油气成藏
Keywords
offshore Bohai Sea
strike-slip
fault
Mesozoic sinistral
motion
Cenozoic
dextral
mo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走滑断裂特征及地质意义
黄雷
刘池洋
王飞龙
吴奎
王广源
赵志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茫崖-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右旋走滑运动的确定
周勇
潘裕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走滑作用对渤海凸起区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沙垒田凸起为例
黄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