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象的塑造与实现 |
唐克军
夏春秋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
|
中国教育家精神的红色基因:“抗大”铸魂强师之道与时代传承 |
王运来
张傲冲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以“融合式教学”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 |
任艳妮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4
|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发展困境与实现进路 |
吴恒仲
朱国芬
柏振平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5
|
“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强化思政育人功能的机制分析 |
王俊哲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
陈宏建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模式 |
黄莉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涵育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研究 |
朱惠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 |
吴鹏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25 |
0 |
|
|
10
|
高校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
张小静
陈明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
11
|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六省(市)的实证分析 |
刘瑾
丁欢欢
王莉莉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12
|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现实挑战及推进策略 |
庞立生
郗厚军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
13
|
基于思想、师德、教学、科研“四过硬”的师资建设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
徐丽明
李洪文
何进
王庆杰
杨敏丽
马帅
|
《农业工程》
|
2024 |
0 |
|
|
14
|
新时代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李志远
吴宏政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5
|
教育家精神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引领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
徐礼平
吴婷
李梦华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4 |
17
|
|
|
16
|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建构与困囿破解 |
王杰
赵富学
|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17
|
缄默的“场域”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论析 |
孙艳秋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科技伦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
刘海龙
王晓芳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9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提升的六重维度 |
侯坤
孙晓惠
程亚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机制及其行动路径 |
祁占勇
辛晓荣
梁莹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