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颂吉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4,共8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乡村优质师资配置不足、乡村医疗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乡村优质师资配置不足、乡村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短板、乡村养老服务亟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依托县域城乡学校共同体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提高乡村医疗服务质量,优化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提高乡村养老保障水平,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理论坐标、实践表征与未来进路
2
作者 胡税根 刘娟 结宇龙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共12页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作为一种多元协同合作机制,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划、跨虚实空间等协同方式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作为一种多元协同合作机制,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划、跨虚实空间等协同方式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呈现共同生产、文旅深度融合、区域竞合、数字赋能等实践表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的发展,以顶层设计与区域试点双轨护航共同体建设,以多元激励机制培植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社群,以数智技术构筑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骨架,以敏捷绩效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质效,以共同精神价值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 公共服务治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基于我国2489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郭金云 郑艳红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4,共13页
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2489个县域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东部县域、长江经济带县... 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2489个县域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东部县域、长江经济带县域和非贫困县县域而言,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在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影响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过程中,政府干预起负向调节作用,金融发展起正向调节作用,且存在政府干预双门槛效应和金融发展单一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 渐进DID 政府干预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琳 韩继良 朱玉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5,共14页
采用2020年和2022年黄河流域5174个家庭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其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与弱有所扶均等化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 采用2020年和2022年黄河流域5174个家庭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其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与弱有所扶均等化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消费结构优化效应两条路径来提高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效应在城乡融合试验区更为突出,且着重提高了劳动与收入禀赋较低的农村家庭发展韧性。为此,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充分发挥基本公共服务优势、促进机会均等等手段来提高农村家庭发展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发展韧性 农村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兼修: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之路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艳玲 王谦 王精辉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构建均衡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县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县域治理视角,从内部均等和外部均衡双重维度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逻辑进行梳理,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评价,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 构建均衡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县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县域治理视角,从内部均等和外部均衡双重维度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逻辑进行梳理,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评价,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分解,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效果。结果发现:第一,中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明显提高态势,南方增速较快,目前已超越北方,区级水平高于县级,非贫困县供给上占据优势,而贫困县的增速更为显著;第二,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均等化趋势,南方的均等化速度和水平均优于北方,南北差距呈缩小态势,区内供给的非均衡程度更高,但城乡差距正在减小,非贫困县的不均衡态势相对更加严峻;第三,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以及财政能力的均衡发展程度均不断提高,南方的发展态势更为优越,区级水平显著优于县级,非贫困县情况也明显优于贫困县。研究结果对于如何通过内部均等和外部均衡的双重策略在县域层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以及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基本公共服务 均衡发展 南北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昕怡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关键抓手,也是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基...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关键抓手,也是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基础。基于261个地级市2000—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数理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系统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整合Devarajan财政支出框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规模与效率正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效用,而税负与行政支出则产生了抑制效应;中央转移支付通过平衡地区资源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水平,户籍制度改革将转移支付基准从户籍人口转向常住人口继而缓解了流动人口服务缺失;专项资金通过精准激励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结构方程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市便利性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环境污染则构成阻碍;财政支出和户籍改革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驱动力,专项资金因政策时效性与数据限制效应未达显著;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可靠性,且专项资金关联性初显。研究突破了单一视角局限,融合财政、制度与政策变量构建综合模型,揭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非线性影响,强调“市场政府”协同机制,主张通过结构性改革释放要素流动潜力,为政策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支持 户籍制度改革 市民化专项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基于2010-2022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
7
作者 武红宇 段嘉琦 李书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6,54,共10页
在全民健身相关政策文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赋权法和专家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2010-2022年13年间31个省... 在全民健身相关政策文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赋权法和专家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2010-2022年13年间31个省域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通过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体育政策和重大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两大驱动力。(2)13年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增长显著与省域分化并存。(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集聚特征凸显。提出以下对策:(1)调整发展动力组合,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健康增长模式。(2)立足当前分层格局,建立省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扶持机制。(3)深化区域协同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省域 层次分析赋权法 发展指数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中平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推进策略
8
作者 潘辰鸥 樊炳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构建以城市群为增长极、以完善区域协调政策、满足流动人口需求为平衡点,以标准、财政和技术驱动的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一极两点三驱动”理论框架,通过差异化的均等化战略、提升城市群均等化供给水平、完善均等化评估监测机制、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各要素的互动共生、良性循环,有利于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性、系统性推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化 极化中平衡 城市群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
9
作者 张岚欣 蒲艳萍 袁柏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7,147,共15页
现阶段中国农村流动人口从“离土”到“易土”转变仍然滞后,缩小非农转移规模与土地流转规模差距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MDS(2017)数据测度城镇区县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实证研究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 现阶段中国农村流动人口从“离土”到“易土”转变仍然滞后,缩小非农转移规模与土地流转规模差距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MDS(2017)数据测度城镇区县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实证研究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影响农村流动人口的土地流转。研究发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促进了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土地流转,该作用主要是通过帮助农村流动人口提升城镇相对收入和增强城镇社会认同感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在推动农村流动人口流转土地的同时,还推动其土地流转圈层向市场化、匿名化方向发展。长期而言,这些影响随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居住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强后减弱,总体呈现“倒U型”特征。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获取视角,本文为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提供了新思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深化以常住地为基础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改革,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家庭的城镇福利全覆盖和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流动人口 土地流转 市场化流转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基本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与人口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关系
10
作者 苏芳 胡国玲 +1 位作者 韩雨杉 卫盈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6-692,共17页
构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数字赋能与人口发展的三维协同治理机制,对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三维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以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 构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数字赋能与人口发展的三维协同治理机制,对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三维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以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流域2012~2023年基本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人口发展(BDP)三维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基本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人口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起点最低但提升幅度最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始终高于基本公共服务与人口发展水平;(2)黄河流域基本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人口发展三维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大范围失调现象,但随着流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推进,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类型占绝对优势,向以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为主导的交错分布格局演变;(3)不同因素对黄河流域基本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人口发展三维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力存在显著异质性,实际利用外资额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驱动力最强。为提升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需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力和开放促进力的双重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大资金投入,以地区联动提升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数字经济 人口发展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耦合协调模型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研究
11
作者 杨瑛娟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商洛市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发展较为严峻。文中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商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尽管商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均... 商洛市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发展较为严峻。文中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商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尽管商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均有显著进展,但公共服务发展滞后于乡村振兴,表现出地区差异与不均衡现象。各县区在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柞水县。耦合协调度显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制约了乡村振兴,亟需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以实现两者的同步发展与整体提升。提出了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构建区域联动机制等多项建议,以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同步发展,促进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 熵值法 耦合发展模型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推动健康国家建设:域外经验与本土镜鉴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庆山 姚泽滨 刘璐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0,共16页
对美、英、日三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推动健康国家建设的政策、特征及经验进行研究,认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推动健康国家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各具政策特色,呈现权益保障均等化、治理主体多元化... 对美、英、日三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推动健康国家建设的政策、特征及经验进行研究,认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推动健康国家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各具政策特色,呈现权益保障均等化、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校社资源一体化等共性特征,形成定性表述与定量要求相结合的标准化指标制定、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标准化政策实施、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标准化绩效评价、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相结合的标准化治理架构等共同经验。结合域外经验及本土问题提出建议:细化标准指标制定,推动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化标准协同实施,推进健康保障持续性完善;规范标准绩效评价,促进健康监督全方位升级;优化标准执行架构,助力健康公平精细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标准化 均等化 健康国家 健康中国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桂文 王耀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7,共17页
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农民工城市融入工资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 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农民工城市融入工资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能够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分区域看,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现代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等作用渠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
14
作者 赵帅 周芳 王雪 《高原农业》 2024年第5期554-562,共9页
为探究西藏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情况,本文以西藏为研究对象,在新时代三大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和“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西藏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线... 为探究西藏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情况,本文以西藏为研究对象,在新时代三大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和“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西藏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线性加权模型等来评估2020年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结果如下:西藏各地级市之间,拉萨处于良好协调,山南和昌都处于初级协调;日喀则处于濒临失调,阿里处于中度失调,林芝处于严重失调,那曲处于极度失调阶段。本文仅仅测度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并不代表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信随着我国的持续发展,西藏不仅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西藏各地级市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区域协调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通达程度 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界定、特征与途径 被引量:68
15
作者 罗震东 韦江绿 张京祥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3,共8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是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针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缺失,试图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界定着...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是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针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缺失,试图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界定着手,通过对当前发展特征的总结探索均等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认为分权化的制度安排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数量均等已获较大发展,质量均等程度远远不够,集中化规模化带来的空间可达性问题凸显。基于以上问题,认为健康城市化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相辅相成政府责权明晰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保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需要规划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均等化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9
16
作者 范柏乃 傅衍 卞晓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7,174,共8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民生,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基本需求理论和产出视角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法测算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利用TOPSI...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民生,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基本需求理论和产出视角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法测算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利用TOPSIS法对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整体均等化水平稳中有升,浙东北、浙西南两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尚不均衡,区域间差异比重呈扩大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演变呈现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泰尔指数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财政分权”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吗? 被引量:27
17
作者 卢洪友 卢盛峰 陈思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基于一项多维度、多品种的中国大陆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对省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自身并不是导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的原因,适度的收入分权... 基于一项多维度、多品种的中国大陆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对省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自身并不是导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的原因,适度的收入分权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有效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所诱导的政府间投资竞争显著减弱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并且这一负向效应超过了财政分权自身的直接正向效应。为了保障"民生性"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在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下,需要重点改变传统单纯以GDP为重点的政绩考评模式,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加入社会福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 财政分权 投资竞争 晋升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14
18
作者 乔巧 侯贵光 +1 位作者 孙宁 夏建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1-246,共6页
该文在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江苏、湖北、贵州3个省份进行实证评估,分别计算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值,并采... 该文在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江苏、湖北、贵州3个省份进行实证评估,分别计算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值,并采用基尼系数得出三省均等化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江苏省、湖北省和贵州省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66.11分、43.52分和40.40分。江苏省在"压力"维度得分较低,表明源头污染物排放压力突出;湖北省、贵州省在"状态"、"响应"维度得分较低,说明环保资金、机构投入力度不足。指标体系能够对不同区域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识别和定量评估。建议应进一步从增进指标直接相关性、增进城乡评估适用性和优化评估方法等方面完善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指标体系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光祥 吕韬 彭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本质上是基本民生与经济发展如何兼顾的问题,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研究内容。以广西为例,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2015年间,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本质上是基本民生与经济发展如何兼顾的问题,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研究内容。以广西为例,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2015年间,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时间变化稳定,具有经济滞后型特征;14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及其时间趋势变化不一,并按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时序形成递减分布空间格局,区域差异极为明显。通过Theil指数分解,发现区域内差异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并呈倒"V"型演变轨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差异、注重社会经济发展是应有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区域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度 THEIL指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1
20
作者 于勇 陶立坚 杨土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2轮专家评分法对初拟的各指标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并根据指标得分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大小筛选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咨询专家应答率均超过90%,平均权威系数为0.779和0... 目的: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2轮专家评分法对初拟的各指标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并根据指标得分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大小筛选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咨询专家应答率均超过90%,平均权威系数为0.779和0.781;协调系数为0.229和0.34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构成,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针对性强,可用于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评价指标体系 专家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