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路径探索——以龙门县龙田镇为例
1
作者 周颖军 郭阜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以及文献调研等方式,获得龙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情况。经分析发现,在“百千万工程”背景下,龙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既迎来诸多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基于此,该研究从优化农产品加工环节、筑牢人才与科技基础支撑、...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以及文献调研等方式,获得龙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情况。经分析发现,在“百千万工程”背景下,龙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既迎来诸多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基于此,该研究从优化农产品加工环节、筑牢人才与科技基础支撑、争取政策扶持并谋求资金保障这3个方面,深入探索龙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设路径,旨在为其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 农产品加工产业 路径探索 龙田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背景下风景区促进区域文旅发展路径研究——以东白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2
作者 马艺婧 杜粤 李倩妮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204-209,共6页
浙江省从2021年启动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建设,为自然保护地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作为一项创新之举,融合发展村是展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 浙江省从2021年启动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建设,为自然保护地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作为一项创新之举,融合发展村是展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也是浙江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的具体行动。国内外学者对自然保护地与周边社区的协同发展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此外,浙江省的实践探索(如钱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共建试点)表明,政策引导下的景村联动能有效促进生态价值转化。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国家公园或世界遗产地,对省级风景名胜区与村镇融合发展的机制探讨仍显不足。旨在浙江省自然保护地镇(村)融合发展政策背景下,以东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例,从资源互补、产业互助以及差异化发展等角度,探讨风景名胜区与周边有旅游资源的镇村,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促进景镇(村)共建共享、共荣共富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 风景名胜区 区域文旅发展 东白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村镇建设格局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元芳 乔伟峰 +1 位作者 杨春花 陈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点主要围绕主城区、城镇中心及交通主干道分布,整体呈现出“一个大中心、多个小中心”的放射状空间格局,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可达性分异较大;②金坛区居民点分形特征较强,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多区域片状集聚的空间特征,基本沿主要交通线路扩张;③金坛区村镇建设存在村镇空间形态复杂、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村镇规模等级不合理的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村镇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村镇建设格局空间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苏南洼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及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村镇建设格局 乡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沈费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5,共11页
标准化治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当前在国家标准化治理指引下,各地区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遵循着强化统筹规划、统一运营管理、应用同质技术、聚焦试点项目、产生数字鸿沟的运作逻辑,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标准化治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当前在国家标准化治理指引下,各地区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遵循着强化统筹规划、统一运营管理、应用同质技术、聚焦试点项目、产生数字鸿沟的运作逻辑,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标准化治理过于强调统一的发展模式、同质性的发展手段,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也面临着供给与需求错配、数量与质量不协调、开发与运营相脱节、治理与服务不匹配、发展与提升难持续等诸多问题。对此,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及乡村高质量发展应结合不同乡村类型的发展需求,选择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建设模式。故而,未来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通过增强制度建设系统性、聚焦个性化场景开发、营造适配性文化氛围、倡导因地制宜型规划来实现数字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摆脱数字乡村标准化治理面临的困境,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治理 因地制宜 数字乡村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管控下长三角乡镇中小河道治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92,共5页
在当前国土空间管控的大背景下,乡镇中小河道治理受制于国土空间要素冲突、交叉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以及当地村民公共意识不足等有形和无形的难点,在调研总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镇中小河道治理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河... 在当前国土空间管控的大背景下,乡镇中小河道治理受制于国土空间要素冲突、交叉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以及当地村民公共意识不足等有形和无形的难点,在调研总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镇中小河道治理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河道建设推进迟滞、运行管养成本高的原因,继而提出治理对策:①加强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要素全局规划、整体优化;②制定分层次分期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复合利用实施政策;③建立跨行业跨部门协同设计、联合审批的机制,明确基础设施工程同步设计要求和技术导则;④提升村民公共参与度,充分发挥河道治理工程效益;⑤加强数字化、智慧化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河道治理 国土空间管控 要素平衡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新农村建设中乡镇群众体育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海晨 黎晓萍 +5 位作者 赵芳 沈柳红 刘宝军 李启畅 孔强 李娟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顺利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广西自治区、政府于2006—2007年在南宁市下辖部分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为研究试点过程中乡镇群众体育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采用田野作业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乡镇群众体育管理元素的调查... 为顺利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广西自治区、政府于2006—2007年在南宁市下辖部分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为研究试点过程中乡镇群众体育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采用田野作业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乡镇群众体育管理元素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各级体育局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试点后,乡镇群众体育管理机构设置变化不明显,但办事效率有提高迹象;体育活动指导文件有所增多,但落实到具体实践上还有待加强;经费来源渠道不少,但分散到各乡镇后经费数量却极为有限;在乡镇体育场(馆)规划建设上有的提高,落实到实处还需加以时日;新农村建设对广西乡镇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与协会的发展有推进作用;委托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后,对于乡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质量、指导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农村 乡镇 群众体育 管理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60
7
作者 刘彦随 周扬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7-105,共9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人口、就业、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以期为探究失衡人地关系走向再平衡的地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发展 城镇化 村镇格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枫 汪德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93,共14页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空间分布 发展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被引量:102
9
作者 刘彦随 陈聪 李玉恒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指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构筑村镇建设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针对中国... 村镇建设格局是指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构筑村镇建设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针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分析了村镇建设格局的基本内涵、战略地位与实践价值,阐释了村镇建设格局相关的城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转型、城乡等值化等基础理论,梳理提出了村镇建设格局研究的理论体系、城乡关系地域格局研究的层次体系,深入探讨了针对新时期村镇建设格局问题,地理学亟需加强研究的前沿领域及其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村镇建设格局理论 新农村建设 城乡发展转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发展导向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思考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克帅 刘彦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共5页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中心村镇是连接城市和散乱村庄建设的纽带,通过推进一定乡村地域的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发...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中心村镇是连接城市和散乱村庄建设的纽带,通过推进一定乡村地域的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发展,中心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决策也亟需相关理论支撑。以乡村地理学、乡村规划学和乡村社会学等领域为背景,着眼于空间、时间和主体3个维度,对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空心村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公众)参与等中心村镇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了这些理论在我国中心村镇建设与规划中的应用,认为中心村镇建设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分类指导我国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中心村镇 乡村空间重构 空心村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范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骥 赵晓光 +3 位作者 钟新秋 景琳 杨练 朱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66,186,共4页
目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谋划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124家乡镇卫生院和153... 目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谋划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124家乡镇卫生院和153个村卫生室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乡村两级机构的基本建设、科室设置、设备和人员配备、服务能力、经济状况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结论制定四川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核心指标和指标值,提出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活力度评价的镇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左卫镇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彬彬 苗蕾 肖少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151,共6页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迎合镇村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促进镇域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选取原煤炭物流小镇左卫镇为例,利用Python平台在对相关文献分词提取基础上归纳出经济水平、设施条件、人口现状、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5个活力维度12个活力因...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迎合镇村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促进镇域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选取原煤炭物流小镇左卫镇为例,利用Python平台在对相关文献分词提取基础上归纳出经济水平、设施条件、人口现状、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5个活力维度12个活力因子,构建镇村潜在活力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评价法辅以纳尔逊分类法的组合分析方法,将左卫镇33个行政村分类为综合优势提升型、区位交通带动型、特色资源基底型、特色资源挖潜型、保留发展整治型以及重点改造搬迁型六类,根据分类结果提出镇村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活力度 镇村 多因素评价 纳尔逊法 发展模式 左卫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区域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传明 曾菊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0,共5页
对新规划理念与方法的应用、区域规划的空间尺度选择与规划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管治分区与功能定位、空间发展模式的多样性选择以及各种规划间的关系如何衔接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新一轮区域规划应革新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对新规划理念与方法的应用、区域规划的空间尺度选择与规划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管治分区与功能定位、空间发展模式的多样性选择以及各种规划间的关系如何衔接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新一轮区域规划应革新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借鉴“反规划”方法,实行弹性规划期限;以县域规划作为基本规划单元,开展村镇小区域规划和城市群大区域规划;合理确定空间管治的分区与功能定位,选择多样性空间发展模式,完善区域规划体系,以理顺各种规划关系并提高规划的总体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科学发展观 反规划 弹性规划 都市群规划 村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19
14
作者 耿虹 罗毅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3-39,共7页
作为我国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村庄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存在于小城镇这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空间范围内。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问题不能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村... 作为我国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村庄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存在于小城镇这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空间范围内。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问题不能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村内部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民内部解决。要解决农业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解决农村问题,需要充分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小城镇这个重要基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杠村建设 小城镇建设 城乡统筹 汉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村镇生态环境与绿化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金荣 谢晓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在阐述了河西走廊经济自然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河西走廊村镇生态环境现状和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西走廊村镇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对类似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村镇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南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调查报告(下)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梦滔 高广颖 刘可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10期8-12,共5页
调查了云南省三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试点一年以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供给以及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影响,提出由新农合而引发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基层财政困难之间的矛盾,总结了新农合要... 调查了云南省三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试点一年以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供给以及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影响,提出由新农合而引发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基层财政困难之间的矛盾,总结了新农合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云南 乡村一体化 公共卫生服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边缘区村镇发展模式与土地利用政策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强 严金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79,F0003,共5页
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探讨武汉市城市边缘区实现生态框架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诉求、城市整体空间优化与农用地资源保护协调共赢的土地利用机制。分析武汉市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产业发展规划及其导向作用对村镇建设模式与... 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探讨武汉市城市边缘区实现生态框架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诉求、城市整体空间优化与农用地资源保护协调共赢的土地利用机制。分析武汉市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产业发展规划及其导向作用对村镇建设模式与土地利用政策的要求,将该区涉及的12个区、37个乡(镇、街、场)分为生态控制型乡镇、引导发展型乡镇和城镇发展型乡镇3类。以区域产业布局为支撑,构建"镇区+社区+园区"的区域村镇发展体系;将区域内650个原有村庄分为搬迁型、控制性和发展型进行社区化建设,以期为促进城市边缘区村镇发展提供模式借鉴;并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用地制度改革及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探索相关土地利用政策的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产业发展模式 村镇建设体系 土地利用政策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菲 杨玉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
尽管村镇图书馆作为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总体发展还仍处于低端水平。文章从村镇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入手,从政策、资源等多个层面对其发展障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发挥县级馆的职能和优势来... 尽管村镇图书馆作为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总体发展还仍处于低端水平。文章从村镇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入手,从政策、资源等多个层面对其发展障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发挥县级馆的职能和优势来帮助村镇图书馆实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村镇图书馆 建设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晓燕 许晓东 谢元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66-168,共3页
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需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越发达,资金需求量越大。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和资金的趋利性,使资金不但没有大量注入,反而大量地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业和农村,在市场经济下显得尤其突出。必须改革现行农村金融政策、体制和机构... 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需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越发达,资金需求量越大。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和资金的趋利性,使资金不但没有大量注入,反而大量地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业和农村,在市场经济下显得尤其突出。必须改革现行农村金融政策、体制和机构,建立适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金融需求 金融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发展模式与保障体系——以海南保亭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业勤 郑向敏 刘纬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6-473,共8页
以海南保亭的县域旅游发展实践为例,在深入考察该县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和研究国内县域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保亭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由发展目标、品牌推广策略、产品体系构成、开... 以海南保亭的县域旅游发展实践为例,在深入考察该县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和研究国内县域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保亭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由发展目标、品牌推广策略、产品体系构成、开发模式选择和"三全"式发展方式构成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其中特别介绍了保亭县首创的"大区小镇"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保障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对区域合作、资源环境保护、招商引资、服务质量提升、专业人才汇集、安全应急管理等困扰保亭旅游发展的问题,设计了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保亭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系统,以期对国内少数民族农业贫困地区的县域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大区小镇” 发展模式 保障体系 县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