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dundant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s based moving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被引量:3
1
作者 Gao Tao Liu Zhengguang Zhang 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1115-1123,共9页
A method for moving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in the intelligent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frame-subtraction method, a redundant discrete wavelet transf... A method for moving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in the intelligent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frame-subtraction method, a redundant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RDWT) based moving object recognition algorithm is put forward, which directly detects moving objects in the redundant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omain. An improved adaptive mean-shift algorithm is used to track the moving object in the follow up fram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the moving object, even though the object is similar to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sults are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frame-subtraction method. The object tracking is accurate without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size of the object. Therefore the algorithm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and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monitoring moving object recognition moving object tracking redundant discrete wave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framework of compressive sampling 被引量:1
2
作者 Jing Li JunzhengWang Wei S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740-745,共6页
Compressive sensing is a revolutionary idea proposed recently to achieve much lower sampling rate for signals.In the image application with limited resources the camera data can be stored and processed in compressed f... Compressive sensing is a revolutionary idea proposed recently to achieve much lower sampling rate for signals.In the image application with limited resources the camera data can be stored and processed in compressed form.An algorithm for moving object and region detection in video using a compressive sampling is developed.The algorithm estimates motion information of the moving object and regions in the video from the compressive measurements of the current image and background scene.The algorithm does not perform inverse compressive operation to obtain the actual pixels of the current image nor the estimated background.This leads to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method and a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otion estimation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ing rate can reduce to 25% without sacrific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ve sampling compressive measurements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for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被引量:18
3
作者 Wei Zhiqiang Ji Xiaopeng Wang 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731-736,共6页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especially when the illumination changes and shadow exists. Amethod for real-time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described. Anew back...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especially when the illumination changes and shadow exists. Amethod for real-time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described. Anew background model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illumination varition problem. With optical flow technology and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 moving object is extracted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 effective shadow elimin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lor features is used to refine the moving obj ect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update the background exactly and quickly along with the varition of illumination, and the shadow can be eliminated effective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 real-time one which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object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video mum'totin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background subtraction background model shadow elim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 shadow detection for moving objects based on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祺 仲思东 屠礼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51-658,共8页
A novel cast shadow detection approach was proposed.A stereo vision system was used to capture image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ingle camera.It wa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cast shadows were on a special plane.The im... A novel cast shadow detection approach was proposed.A stereo vision system was used to capture image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ingle camera.It wa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cast shadows were on a special plane.The image obtained from one camera was inversely projected to the plane and then transformed to the view from another camera.The points on the plane shared the same position between original image and the transformed image.As a result,the cast shadows can be detect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st shadow detection and decreas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the obvious object areas in CIELAB color space were removed and the potential shadow areas were obtained.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detect cast shadows accurately even under various illumi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 shadow detection stereo vision moving objects flat gr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complementary multi resolution background models 被引量:2
5
作者 屠礼芬 仲思东 彭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306-2314,共9页
A novel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sequences.Two groups of complementary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 A novel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sequences.Two groups of complementary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were used.The ghost and real static object could be classified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y of the edge images further.In each group,the multi resoluti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were used and dual thresholds were applied in every resolution in order to get a complete object mask without much noise.The computational color model was also used to depress illustration variations and light shadow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by the public test sequences provided by the IEEE Change Detection Workshop and compared with three state-of-the-art method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etter than others for all of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in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 sequences.Four and two in the seven evaluation parameters are better than the others in 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sequences,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especially for the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 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complementary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 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定位与特征泛化增强的铁路异物跟踪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永 王镇 周方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异物跟踪检测算法易受复杂环境、目标遮挡等影响,导致出现漏检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定位与特征泛化增强的铁路异物跟踪检测算法。提出改进多尺度级联GhostNet特征提取网络,提升对红外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异物跟踪检测算法易受复杂环境、目标遮挡等影响,导致出现漏检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定位与特征泛化增强的铁路异物跟踪检测算法。提出改进多尺度级联GhostNet特征提取网络,提升对红外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利用异物空间位置定位与泛化形态信息,设计空间定位与特征泛化增强模块,增强对复杂场景下位置移动与跟踪轨迹变化目标的检测精度;构建金字塔预测网络,得到红外铁路异物的检测锚框、类别及置信度信息;通过改进类别和置信度显示的DeepSORT跟踪算法,结合卡尔曼滤波与匈牙利算法实现红外弱光环境下铁路异物跟踪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铁路异物的跟踪检测精确度达到83.3%,平均检测速度为11.3帧/s;与比较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检测精度更高,对红外弱光场景下铁路异物跟踪检测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异物检测 红外弱光 空间定位 特征泛化增强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遮挡的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激光跟踪定位方法
7
作者 陈健 鲁长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能够有效解决遮挡情况下,视频图像快速运动目标的精确跟踪定位问题,文中提出考虑遮挡的视频图像运动目标跟踪定位方法。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视频图像中下一帧的位置提前至当前帧进行估计,并对未来帧进行修正,完成对遮挡状态下运动目... 为能够有效解决遮挡情况下,视频图像快速运动目标的精确跟踪定位问题,文中提出考虑遮挡的视频图像运动目标跟踪定位方法。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视频图像中下一帧的位置提前至当前帧进行估计,并对未来帧进行修正,完成对遮挡状态下运动目标的粗定位。在粗定位的基础上,采用激光逐次逼近模式与激光离散点插值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通过激光逐次逼近模式,系统从初始位置开始逐步调整激光发射方向,不断接近目标物体。当激光测量到目标点时,获取目标离散点的空间坐标。利用激光离散点插值模式对这些离散点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获得连续的目标轨迹表示。通过在连续图像帧中实时更新和匹配轨迹,对视频图像进行运动目标定位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遮挡的情况下准确获取运动目标的位置中心点,有效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精准跟踪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 视频图像 运动目标 激光 跟踪定位 卡尔曼(Kalman)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轨道小尺度异物入侵算法研究
8
作者 冯庆胜 付明雨 +2 位作者 姚泽圆 刘杨 梁天添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4-179,共6页
针对当前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方法存在的小目标检测精度低、模型过大且部署成本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8-SGFE轨道侵限物检测模型。首先,为了减少网络的计算量,在小目标检测模块SPD-Conv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SGConv模块,并用其... 针对当前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方法存在的小目标检测精度低、模型过大且部署成本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8-SGFE轨道侵限物检测模型。首先,为了减少网络的计算量,在小目标检测模块SPD-Conv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SGConv模块,并用其替换YOLOv8主干层中的普通卷积层;其次,为了增强模型的感知能力,将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与C2f-Faster模块相结合,构成C2f-Faster-EMA模块,并用其替换YOLOv8中的C2f模块;最后,将改进后的YOLOv8-SGFE模型应用于自制的铁路轨道侵限物数据集。与YOLOv8模型相比,文中模型参数量下降36.04%,FLOPs由28.7×10^(9)减少到19×10^(9),在模型计算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mAP提高2.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模型参数量及计算负载更小,不仅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轨道障碍物检测,同时更易于部署到移动端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异物入侵 小目标检测 部分卷积 高效多尺度注意力 YOLOv8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移动对象发现和对比学习的无监督跟踪
9
作者 段苛苛 郑俊蓉 晏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9,共9页
常规的深度学习跟踪方法需要使用大量人工注释的视频标签来完成对目标跟踪任务的监督学习,而无监督跟踪方法可以在未标注视频中进行模型训练,这有利于部署到实际场景中。传统的无监督跟踪方法严重依赖训练样本的空间信息探索,难以持续... 常规的深度学习跟踪方法需要使用大量人工注释的视频标签来完成对目标跟踪任务的监督学习,而无监督跟踪方法可以在未标注视频中进行模型训练,这有利于部署到实际场景中。传统的无监督跟踪方法严重依赖训练样本的空间信息探索,难以持续跟踪具有强烈运动变化的目标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一致性理论的无监督跟踪方法,采用无监督光流估计与动态规划发现移动目标,通过循环记忆学习方案构建内存队列来利用丰富的时间信息,并提出基于对比学习思想的方法完成对模板的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跟踪方法在VOT2016以及VOT2018数据集上的EAO分别达到了0.402和0.344,主要性能指标与一些主流监督学习方法的跟踪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无监督学习 循环一致性 移动对象发现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信息与运动趋势的羊只多目标跟踪方法
10
作者 王美丽 杨恩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81,491,共8页
近年来,随着羊只养殖向大规模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羊场对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精准的个体识别和行为监测变得尤为重要,对多目标跟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MOT)算法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有的MOT算法在目标... 近年来,随着羊只养殖向大规模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羊场对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精准的个体识别和行为监测变得尤为重要,对多目标跟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MOT)算法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有的MOT算法在目标遮挡和动态场景下的性能仍不理想。本文提出两种跟踪线索:深度调制交并比(Depth modulat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DIoU)和轨迹方向建模(Tracklet direction modeling, TDM),旨在补充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 IoU)线索,提高多目标跟踪的精准度和鲁棒性。DIoU线索通过引入目标的深度信息改进了传统的IoU计算方法。TDM聚焦于目标的运动趋势,预测其未来的移动方向。本文将DIoU和TDM跟踪线索集成到BoT-SORT算法中,形成改进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两个私有数据集上,改进算法相比基线方法,MOTA(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指标分别提高1.6、1.7个百分点,IDF1(Identification F1 score)指标分别提高1.9、1.0个百分点。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复杂场景中的跟踪连续性和准确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识别 羊只 BoT-SORT 数据关联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检测修复和特征平滑更新的多目标追踪
11
作者 李宗民 杨少波 王君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10,共9页
多目标跟踪可以分为两个子任务,目标检测任务和数据关联任务。随着多目标跟踪数据集的日益复杂,密集人群引起的遮挡问题严重影响了检测和关联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两个改进模块。检测修复模块,对目标检测的结果进行修复。前一帧轨迹的... 多目标跟踪可以分为两个子任务,目标检测任务和数据关联任务。随着多目标跟踪数据集的日益复杂,密集人群引起的遮挡问题严重影响了检测和关联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两个改进模块。检测修复模块,对目标检测的结果进行修复。前一帧轨迹的外观特征和当前帧特征作互相关运算得到的最高相应点作为潜在的检测框,将其与初始检测框融合,实现检测修复,并引入特征局部扩展思想减少该方式产生的误检。平滑的特征更新模块,如何确定和衡量遮挡程度是进一步优化的前提。为此提出特征独立性作为衡量遮挡指标,利用检测框下边界判断遮挡关系,以检测框重合部分比上自身计算特征独立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平滑的外观特征更新算法。在密集多目标跟踪数据集MOT20上,用单阶段模型实现了最先进的性能,HOTA提升到55.3%和MOTA提升到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检测修复 遮挡 外观特征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自适应NWD-YOLOv5的复杂环境下水稻幼苗计数
12
作者 崔金荣 叶伟浩 +3 位作者 郑鸿 刘同来 齐龙 徐勇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33,共14页
水稻种植初期经常会遇到绿色水藻等干扰微小水稻幼苗计数的复杂环境,使得微小水稻幼苗与背景难以区分,容易造成检测计数模型性能显著下降,然而目前通用的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应对复杂跨域场景下的水稻幼苗检测计数任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 水稻种植初期经常会遇到绿色水藻等干扰微小水稻幼苗计数的复杂环境,使得微小水稻幼苗与背景难以区分,容易造成检测计数模型性能显著下降,然而目前通用的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应对复杂跨域场景下的水稻幼苗检测计数任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平均教师的域自适应NWD-YOLOv5模型,以解决无人机视角下的复杂环境微小水稻幼苗计数问题。为了提高模型对复杂背景下微小幼苗的检测计数能力,将基于平均教师模型的半监督域自适应训练策略集成到YOLOv5网络中,并且在YOLOv5的损失中使用基于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NWD)的预测框度量方法,来提高微小目标的正负样本分配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YOLOv5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泛化性能大幅提升,mAP@0.5值从60.0%提升到95.9%;与经典目标检测模型相比,所提的域自适应模型在mAP、模型大小和检测速度等指标上均有着较大优势;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所提水稻幼苗计数方法准确率达到98.6%,计数时间仅为人工方法的1/5,决定系数R 2达到了0.9003;所提域自适应模型与监督学习方法Oracle性能接近,并且性能明显优于基准方法Source Only。所提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复杂多变环境下水稻植株计数的精度,能够作为水稻作物管理方法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计数 平均教师模型 目标检测 YOLOv5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时空加权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
13
作者 李清忠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4,共8页
为了有效解决了遮挡、运动模糊、拖尾等干扰影响下跟踪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时空加权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区域分割成相同尺寸的非重叠区域,并根据相距目标中心的位置信息分配不同的权值,以此推导出具有自... 为了有效解决了遮挡、运动模糊、拖尾等干扰影响下跟踪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时空加权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区域分割成相同尺寸的非重叠区域,并根据相距目标中心的位置信息分配不同的权值,以此推导出具有自适应时空加权贝叶斯分类器;然后,利用改进的度量准则找出具有最大类差的分类样本,具有较高的跟踪适应性,且在目标被遮挡时具备对目标的重捕和跟踪。仿真实验表明,相比SiamFC等主流跟踪算法,所提算法在LSOTB-TIR目标跟踪数据集中重叠率和中心误差指标上均实现显著优化,大幅提升了跟踪稳定性与定位精度,且跟踪速度达到56帧/s,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跟踪 压缩感知 空时加权 遮挡检测 贝叶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O-YOLOv5s的双关联套袋葡萄串实时检测与计数
14
作者 吕佳 张翠萍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1-171,共11页
实现套袋葡萄串的实时准确计数是保障后续果园产量估计准确性的关键前提。为解决现有果实计数方法实时性不足,且套袋葡萄串分布密集、遮挡现象以及相机移动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目标追踪丢失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EMO-YOLOv5s的双关联... 实现套袋葡萄串的实时准确计数是保障后续果园产量估计准确性的关键前提。为解决现有果实计数方法实时性不足,且套袋葡萄串分布密集、遮挡现象以及相机移动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目标追踪丢失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EMO-YOLOv5s的双关联套袋葡萄串实时检测与计数方法。首先在检测阶段,引入高效模型EMO替代YOLOv5s的原始骨干网络,以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在追踪阶段,在ByteTrack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IoU和欧式距离的双关联方法,对套袋葡萄串的检测框和预测框进行二次关联,以缓解目标追踪丢失问题;最后在计数阶段,设计一种矩形区域计数方法,扩大套袋葡萄串的可计数范围,提升其计数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性能方面,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较YOLOv5s分别下降38.6%和39.0%,平均精度和检测速度分别为96.5%和77帧/s;在追踪性能方面,高阶追踪准确率、多目标追踪准确率和ID调和平均数较基线分别提高了3.6、4.1和6.0个百分点;在计数性能方面,平均计数精度为93.1%。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果园的产量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实时检测 目标追踪 视频计数 YOLOv5s 套袋葡萄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落石视频监测的露天矿岩质边坡临滑预警研究
15
作者 刘飞跃 杨天鸿 +4 位作者 朱万成 杨振琦 邓文学 李华 陈澫赟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800,共9页
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是露天矿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开展边坡临滑预警研究、给出合理的预警时机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通过对32个岩质滑坡案例的临滑前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出“落石/岩体运动是岩质边坡的普适性临滑预警前兆”的认识;利用... 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是露天矿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开展边坡临滑预警研究、给出合理的预警时机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通过对32个岩质滑坡案例的临滑前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出“落石/岩体运动是岩质边坡的普适性临滑预警前兆”的认识;利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规范里要求的视频监测数据,采用基于运动目标追踪的机器视觉方法,识别计算出实现落石频率与运动区域面积的动态识别与量化计算,通过设定阈值可以对滑坡启动但尚未波及区域提供提前量为数十秒至数小时的临滑预警。以国外某露天采石场滑坡与研山铁矿N26线滑坡为例开展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岩质滑坡全过程包括偶有落石、小规模落石、落石成行和整体滑坡4个阶段,对于6,30 m高的两个岩质滑坡案例,预警提前量分别为35,113 s。基于落石视频监测的露天矿岩质边坡临滑预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的现场验证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岩质边坡 临滑预警 落石监测 运动目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架构的红外运动目标入侵追踪技术
16
作者 简文 丁红昌 曹国华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解决微小型防御设施中红外运动入侵目标检测追踪算法的部署问题,降低防御设施的虚警率,提出基于ZYNQ架构的红外运动目标入侵追踪技术。该技术以中波红外相机拍摄的多序列红外图像为基础,利用双边滤波算法、帧间差算法、形态学算法等... 为解决微小型防御设施中红外运动入侵目标检测追踪算法的部署问题,降低防御设施的虚警率,提出基于ZYNQ架构的红外运动目标入侵追踪技术。该技术以中波红外相机拍摄的多序列红外图像为基础,利用双边滤波算法、帧间差算法、形态学算法等红外运动目标追踪算法,重点对恶劣环境下入侵目标的数量与运动轨迹进行标取追踪处理,并基于ZYNQ实验平台对算法进行硬件逻辑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红外运动入侵目标的标取与追踪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运动目标追踪 形态学处理 ZY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段跟踪性能差异的对抗检测方法
17
作者 周泽 孙颖慧 +2 位作者 孙权森 沈肖波 郑钰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8-2110,共13页
针对跟踪模型存在被对抗攻击的风险且当前缺少相关的对抗检测方法,利用频域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扰动噪声视觉不可见的特点,首先理论证明了扰动噪声主要存在于图像的中高频段.然后定量地分析出视频序列的低频分量对跟踪性能的贡献最大... 针对跟踪模型存在被对抗攻击的风险且当前缺少相关的对抗检测方法,利用频域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扰动噪声视觉不可见的特点,首先理论证明了扰动噪声主要存在于图像的中高频段.然后定量地分析出视频序列的低频分量对跟踪性能的贡献最大且受对抗攻击的影响最小.最后根据上述理论证明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基于频段跟踪性能差异的检测框架,其中的频域分解模块用于提取视频序列的低频段分量;目标跟踪器及其同构同参的镜像跟踪器分别以视频序列的全频段和低频段分量为输入;判别模块通过对比2个跟踪器的输出差异,判定当前视频序列是否为对抗输入.该检测框架以跟踪器为载体,无需对抗训练,仅通过对比不同频段跟踪性能的差异性,即可实现对抗检测.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框架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当前主流的对抗攻击,如CSA,TTP,Spark,检测精度高达97.55%,而且对跟踪器的原始跟踪性能影响较小.此外,检测框架具有泛化性,能够灵活地集成到多个跟踪器,如SiamRPNpp,SiamMask,SiamCAR,SiamB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对抗攻击 对抗检测 频域分解 性能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性全局稀疏轮廓点表征的运动行人检测神经网络
18
作者 赵轻轻 胡滨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1284,共14页
行人作为非刚性物体,对它的视觉特征进行有效的不变表示是提高识别效果的关键。在自然视觉场景中,运动行人通常会发生尺度、背景、姿态等变化,这对用现有技术提取这些不规则特征造成阻碍。针对该问题,基于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结构特性,... 行人作为非刚性物体,对它的视觉特征进行有效的不变表示是提高识别效果的关键。在自然视觉场景中,运动行人通常会发生尺度、背景、姿态等变化,这对用现有技术提取这些不规则特征造成阻碍。针对该问题,基于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结构特性,探究运动行人不变性识别问题,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视觉场景的运动行人检测神经网络(MPDNN)。MPDNN包括2个神经模块:突触前网络和突触后网络。其中,突触前网络感知表征运动目标的低阶视觉运动线索,并提取目标的二值化视觉信息;突触后网络借助生物视觉系统中的稀疏不变响应特性,利用目标轮廓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较大凹凸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特性,从低阶运动线索中编码平稳变化的视觉特征以构建行人不变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DNN在公共数据集CUHK Avenue与EPFL上达到了96.96%的跨域检测准确率,比SOTA(State Of The Art)模型高4.52个百分点;在尺度、运动姿势变化数据集上也表现了较好的鲁棒性,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9.48%与91.45%。以上实验结果验证了生物不变性物体识别机制在运动行人检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运动行人 不变性物体识别 视觉运动感知 视网膜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SAR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佳华 陈信平 +3 位作者 杨君 朱卫纲 李永刚 马凡茵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0,共6页
在雷达图像领域,动目标检测任务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雷达技术的提升,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deo-SAR)技术带来了更高帧率的SAR图像数据。同时,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任务上的优秀成绩也让众多学者将其应用于... 在雷达图像领域,动目标检测任务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雷达技术的提升,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deo-SAR)技术带来了更高帧率的SAR图像数据。同时,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任务上的优秀成绩也让众多学者将其应用于视频SAR动目标检测任务,视频SAR动目标检测技术开始由传统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的方法转向使用深度学习方法。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SAR动目标检测算法尚处于研究阶段,且目前暂无关于视频SAR动目标检测任务的综述类文章。因此,在动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结合已有研究总结了视频SAR动目标检测任务面临的问题与难点,并结合现有技术的发展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检测 目标阴影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样本一致性的光照变化场景运动目标检测
20
作者 张运胜 张艺琼 冷凯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8-1595,共8页
精准目标检测是现代智能制造业、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基础,然而,经典的视觉前景提取方法在光照缓慢或者突变场景中难以满足精确和实时的需求。为此,基于朗斯基函数和视觉背景提取(ViBe)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的光照变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精准目标检测是现代智能制造业、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基础,然而,经典的视觉前景提取方法在光照缓慢或者突变场景中难以满足精确和实时的需求。为此,基于朗斯基函数和视觉背景提取(ViBe)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的光照变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时空样本一致性原则构建像素空间背景模型,并利用短时间内采集的多帧图像数据构建初始背景模型;然后,通过朗斯基函数判断当前帧像素构成的向量与背景样本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基于当前像素构成的向量与背景模型中样本向量线性相关次数判断当前像素点为前景或者背景;最后,根据判断结果更新背景模型。定性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模型能够有效地克服复杂光照变化场景下的多种干扰因素,准确获取光照缓慢或突变场景下的运动目标,且性能优于几种流行的光照变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智能交通 运动目标检测 光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