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键点的列车螺栓松动状态检测算法研究
1
作者 刘艾莎 王勇 +2 位作者 李金龙 高晓蓉 马金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8-186,共9页
针对真实列车场景中,螺栓松动检测易受螺栓种类多样、拍摄环境复杂等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的列车螺栓松动状态检测算法。将深度学习中的关键点检测技术与拓扑学相结合,利用孪生网络判断前后历史螺栓的几何六边形信息差,从而判... 针对真实列车场景中,螺栓松动检测易受螺栓种类多样、拍摄环境复杂等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的列车螺栓松动状态检测算法。将深度学习中的关键点检测技术与拓扑学相结合,利用孪生网络判断前后历史螺栓的几何六边形信息差,从而判断螺栓松动。首先利用YOLOv9识别并定位螺栓,构建螺栓关键点数据集和螺栓松动分类数据集;其次,为增强检测模型对畸变、倾斜等异常螺栓图像的自动矫正能力,并解决特征图在深层网络传递中的信息丢失问题,对ResNet-18模型进行改进,集成了空间变换网络(STN)模块;最后,将检测得到的螺栓角点拓扑为一个连通六边形结构,并将前后信息输入至孪生网络进行松动分类。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ResNet-18模型判断螺栓松动状态的精确率为99.3%,召回率为99.6%,较原模型有显著提升。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判断螺栓的松动状态,可为螺栓松动故障诊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松动检测 关键点检测技术 YOLOv9 ResNet-18 图像处理 拓扑学 空间变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电弧放电故障检测及防爆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凯 樊立科 +3 位作者 聂广博 焦世伯 邓军 吴广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15-4328,共14页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核心设备之一,其油箱内部易产生电弧故障,从而产生超压,致使油箱破裂,导致漏油,严重时引起爆炸甚至火灾,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该文针对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从压力波特性、仿真模型、油中电弧检...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核心设备之一,其油箱内部易产生电弧故障,从而产生超压,致使油箱破裂,导致漏油,严重时引起爆炸甚至火灾,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该文针对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从压力波特性、仿真模型、油中电弧检测方法以及防爆技术等方面进行回顾,首先对压力波特性、仿真模型以及压力波传播规律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4种压力波仿真模型并对比其优缺点;其次,根据电弧故障检测难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归纳了油中电弧检测技术及标准;此外,分析探讨了变压器电弧故障的关键防爆技术。最后根据电弧故障以及防爆技术分析现有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电弧故障 压力波 电弧检测 防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钰祥 张家铭 +3 位作者 张洪伟 吴申申 陈汉清 陈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方法尤为重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开发已较为成熟,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在MPs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cal Plane Arra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PA-FTIR)技术作为FTIR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高通量光谱扫描的优势,目前用于MPs的鉴定、分析与表面特性研究,为研究MPs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FPA-PFTIR技术在MPs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着重介绍,同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实现FTIR技术在识别MPs污染问题上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检测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解离特征的OCT指纹表征攻击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凤 曾文锋 +3 位作者 张文天 孔哲 王磊 沈琳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指纹防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指纹一般由表面成像得到,而这种表面的纹理特征极容易被盗取.基于这种传统指纹的识别系统,检测指纹表征攻击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具有防伪特征的指纹模态,如具有... 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指纹防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指纹一般由表面成像得到,而这种表面的纹理特征极容易被盗取.基于这种传统指纹的识别系统,检测指纹表征攻击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具有防伪特征的指纹模态,如具有汗腺特征的高精度指纹和具有指静脉特征的指纹开发表征攻击检测算法.在本篇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指纹系统的表征攻击检测能力,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频域指纹表征攻击检测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我们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结构设计了一个频域特征解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分别解离出时域中叠加在原始OCT指纹图像上的信息(如区分性特征、无效特征和冗余特征).然后,我们让它学习不同的频域编码,并结合OCT指纹在时域中的重构编码形成相应的潜层编码.利用潜层编码,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区分表征攻击指纹和真实指纹的预测模型,用于表征攻击检测.在目前常用的OCT指纹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在频域中分离出一些叠加在时域中的无用干扰信息,从而有效地消除干扰.在实例方面,该方法的最小误差(Err.)为0.67%,与已有的基于时域的最优方法相比,最小误差降低了3.03%,性能提高了8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攻击检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离散小波变换 频域解离 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前探测技术的煤矿瓦斯异常预警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占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3,共6页
考虑到瓦斯浓度数据为非连续性序列,如果直接将原始的非连续性序列输入模型中进行瓦斯浓度预测,会导致模型对序列内部潜在的周期性、趋势和异常特征的捕捉能力较弱,影响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超前探测技术的煤矿瓦斯... 考虑到瓦斯浓度数据为非连续性序列,如果直接将原始的非连续性序列输入模型中进行瓦斯浓度预测,会导致模型对序列内部潜在的周期性、趋势和异常特征的捕捉能力较弱,影响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超前探测技术的煤矿瓦斯异常预警方法。通过瑞利波超前探测技术获取煤矿地质结构信息,充分考虑煤层、岩层、断层等地质特征,将可能产生高浓度瓦斯的区域作为重点监测区域,并结合安全距离和通风情况,均匀布置瓦斯传感器。通过瓦斯传感器采集煤矿内瓦斯浓度数据,使用离散小波变换分解获取的瓦斯浓度数据,获取其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后,输入至LSTM-注意力机制模型中,利用LSTM充分捕捉瓦斯浓度数据的时序关系,并将注意力机制融入LSTM模型中,使用tanh函数处理LSTM模型输出的特征信息,增强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完成浓度预测,最后通过设置阈值完成异常预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瓦斯浓度异常预测准确率最大值为97.0%,明显高于现有方法,说明其煤矿瓦斯异常预警效果更好,更适用于实际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探测技术 煤矿瓦斯异常 LSTM 注意力机制 离散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抗生素污染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6
作者 祁彦洁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抗生素是一类环境中新型有机污染物,其在地下水系统中的污染状况和环境行为备受关注.本文从污染来源、危害、污染现状、检测技术和迁移转化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现状。,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抗生素生产工业、医疗卫生... 抗生素是一类环境中新型有机污染物,其在地下水系统中的污染状况和环境行为备受关注.本文从污染来源、危害、污染现状、检测技术和迁移转化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现状。,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抗生素生产工业、医疗卫生业、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进入地下水中的微量抗生素不但诱导抗药性细菌的产生,更对原位微生物及人体产生危害。检测技术的进步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重要支撑,目前已有多种抗生素污染的检测技术,其中酶联免疫技术主要用于抗生素污染初步筛查;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由于需要衍生化等处理过程而较少使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具有消耗样品量少、分析成本低等优点,但重现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液相色谱技术是在抗生素检测中应用较普遍的技术,特别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检测多组分污染物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地下水中抗生素检出的报道,其检出浓度范围1~10^4ng/L不等,检出种类有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生素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包括吸附、水解、光解、生物降解等过程,其基质复杂、含量低和产物难以定性等问题给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优化检测方法、开发新的预处理技术、开展全面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进行代谢产物定性分析、探索抗生素治理技术等,将是今后地下水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抗生素 检测技术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局部放电多频段联合检测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电波 王红梅 +4 位作者 程江荣 刘卫东 吴晓晖 丁登伟 何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175,共6页
单一的检测手段在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全面解决变压器局部放电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克服单一检测的局限性,提高局部放电检测可靠性,文中提出基于特高频、高频和超声检测的联合检测技术,以全面解决局部放电中的抗... 单一的检测手段在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全面解决变压器局部放电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克服单一检测的局限性,提高局部放电检测可靠性,文中提出基于特高频、高频和超声检测的联合检测技术,以全面解决局部放电中的抗干扰、模式识别、定位和放电量测定等问题。同时,以变压器模型中的尖端缺陷为基础,试验验证了联合检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区分内部放电和外部干扰,显著提升抗干扰能力;利用联合检测所得到的放电三维谱图可开展多种方式的模式识别技术,提高模式识别的准确度;以特高频信号为参考时标,提高了超声波信号时延的求取精度,进而提升了缺陷的定位精度;最后利用高频信号的标定结果,可获得放电的视在放电量,准确评估放电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联合检测 尖端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工品换能元直流激励下温度响应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慧 白颖伟 +3 位作者 任炜 王可暄 张晶鑫 尹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8-143,共6页
使用Multiphysics分析软件,建立了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重点研究A型、B型两种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在直流激励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和输出性能。对换能元高瞬发点火时的温度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两种情况下换能元的温度分布... 使用Multiphysics分析软件,建立了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重点研究A型、B型两种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在直流激励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和输出性能。对换能元高瞬发点火时的温度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两种情况下换能元的温度分布云图,并利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温度检测。对比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换能元结构、性能等数据,完善火工品换能元性能检测技术。结果表明,B型半导体桥换能元更符合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换能元 仿真分析 红外检测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23
9
作者 罗朝祥 万华舰 +1 位作者 罗文博 姜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136,共5页
导线覆冰厚度识别是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可靠的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状态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指导输电线路导线除冰工作。根据远程图像直观和图像数据可靠的特点,基于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识别和计算... 导线覆冰厚度识别是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可靠的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状态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指导输电线路导线除冰工作。根据远程图像直观和图像数据可靠的特点,基于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识别和计算方法,将图像通过灰度化、二值化、形态学预处理及Radon变换直线检测等步骤识别导线轮廓,通过导线覆冰前后图像像素点比较计算导线覆冰厚度,并将结果与其他计算模型得到的覆冰厚度进行了比较和验证。最后提出了优化、完善导线覆冰识别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覆冰 图像处理 形态学 轮廓检测 RADON变换 导线 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内部品质的CT成像结合傅里叶变换方法检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京平 朱建锡 孙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7-204,共8页
通过对苹果的CT扫描灰度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在变换后的频域图像中提取16个参数,并结合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度、pH值和含水率,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预测苹果的内部品质。结果表明,采用主成... 通过对苹果的CT扫描灰度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在变换后的频域图像中提取16个参数,并结合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度、pH值和含水率,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预测苹果的内部品质。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模型,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选取99%的情况下,F检验的P均小于0.05,预测效果良好。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时潜变量的个数为12时,各模型的误差平方和最小,预测效果良好。对两个模型进行误差率验证表明主成分回归的模型略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品质检测 傅里叶变换 CT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高华 卓东风 王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44-346,共3页
介绍了哈夫变换(Hough Transform,HT)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全面回顾并总结分析了哈夫检测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今后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HOUGH变换 图像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突发性故障在线检测识别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术 任士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84-85,共2页
不同于以往文献侧重于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的监测、诊断方法 ,而是运用先进的 DSP技术采集、处理、记录变压器突发性故障信号。同时介绍了在线测量变压器空载损耗、短路损耗的方法 ,这一方法具有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
关键词 变压器 突发性故障 在线检测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姬冠妮 王亚亚 史二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激光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和无需直接接触检测物体的优势,对检测结构复杂、价值昂贵材料的损伤意义深远,深入研究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在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激光超声波的激发和接收原理,构建包括激励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获取单元的... 激光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和无需直接接触检测物体的优势,对检测结构复杂、价值昂贵材料的损伤意义深远,深入研究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在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激光超声波的激发和接收原理,构建包括激励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获取单元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装置,采用该装置检测材料表面微小损伤;为了进一步提高损伤检测精度,采用小波变换和频散能量聚焦法,补偿超声波信号传输衰减、降低超声波信号色散,确定激光超声波传播路线和材料表面微小损伤位置关系,将超声波信号聚集能量作为损伤点像素值,确定材料表面损伤成像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检测技术 材料表面 微小损伤 小波变换 成像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的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须磊 秦怀宇 丁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2,共3页
边缘检测是激光雷达图像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边缘检测直接影响激光雷达目标识别的效果,结合激光雷达图像的特点,以提高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准确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的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轮廓波... 边缘检测是激光雷达图像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边缘检测直接影响激光雷达目标识别的效果,结合激光雷达图像的特点,以提高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准确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的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轮廓波变换对激光雷达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然后采用数学形态学对激光雷达图像腐蚀或膨胀,得到激光雷达图像的边缘,最后在Matlab 2014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明,本文方法的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效果要优于单一的轮廓波变换或数学形态学方法,有效抑制了噪声对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的干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技术 轮廓波变换 数学形态学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技术用于零件尺寸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洪海涛 赵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13-214,218,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检测技术的边缘检测算法 ,可以对复杂难测的零件进行尺寸和形状测量。采用改进的随机 Hough变换 ,加以相应的约束条件 ,将被测图像的边缘像素变成有意义的线特征 。
关键词 图像检测 边缘提取 随机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滤波的光学元件损伤图像在线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欧仁侠 张华磊 陈洪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0,共4页
光学元件损伤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当前光学元件损伤检测精度低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滤波的光学元件损伤图像在线检测方法。首先对光学元件损伤图像进行灰度拉伸增强和高斯滤波去噪等预处理,然后采用阈值法分割出光... 光学元件损伤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当前光学元件损伤检测精度低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滤波的光学元件损伤图像在线检测方法。首先对光学元件损伤图像进行灰度拉伸增强和高斯滤波去噪等预处理,然后采用阈值法分割出光学元件损伤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提取光学元件损伤的特征参数,最后采用K最近邻算法实现光学元件损伤图像在线检测,结果表明,本文不仅提高了光学元件损伤图像在线检测精度,而且加快了在线检测速度,为光学元件损伤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在线检测 图像处理技术 高斯滤波 灰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合成孔径弧形扫描联合算法的变压器绕组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17
作者 周楠 王昕 杨海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6,共9页
为解决变压器绕组超声检测系统的分辨率会随检测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问题,提出超声合成孔径弧形扫描联合算法,使检测系统的分辨率不再随检测深度的提高而降低,仅与换能器本身相关,并且实现了故障快速定位,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最后... 为解决变压器绕组超声检测系统的分辨率会随检测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问题,提出超声合成孔径弧形扫描联合算法,使检测系统的分辨率不再随检测深度的提高而降低,仅与换能器本身相关,并且实现了故障快速定位,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最后,设计变压器绕组超声合成孔径检测系统,采用400 kHz超声换能器对实体变压器进行实验,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在线、快速定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并且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 超声合成孔径聚焦技术 弧形扫描联合算法 故障快速定位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检测技术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余永权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4期88-94,共7页
检测技术是目前多种学科的关键技术 ,检测中有两个难题 :一个是无法检测的问题 ,另一个是检测精度提高的问题。基于可拓学矛盾转化的思想方法 ,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检测技术不同的新技术———可拓检测 ,这种检测技术利用可拓学的物元概念... 检测技术是目前多种学科的关键技术 ,检测中有两个难题 :一个是无法检测的问题 ,另一个是检测精度提高的问题。基于可拓学矛盾转化的思想方法 ,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检测技术不同的新技术———可拓检测 ,这种检测技术利用可拓学的物元概念及相关方法 ,从矛盾转化去研究检测技术 ,以解决无法检测的物理量检测问题。文章给出了可拓检测的有关概念 ,基本原理及结构 ,并且提出了有关的实施方法和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量 可拓检测 可拓学 检测原理 物元变换 物元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MOG-LRMF的铁轨动态异物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涛 伍海萍 牛宏侠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0,共10页
针对复杂铁路环境下动态入侵异物检测精度低和抗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OG-LRMF算法的铁路轨道异物入侵实时检测方法.引入仿射变换,对视频序列可能出现的抖动进行预校正处理;分析MOG-LRMF模型特点,利用MOG模型对视频帧中的背... 针对复杂铁路环境下动态入侵异物检测精度低和抗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OG-LRMF算法的铁路轨道异物入侵实时检测方法.引入仿射变换,对视频序列可能出现的抖动进行预校正处理;分析MOG-LRMF模型特点,利用MOG模型对视频帧中的背景进行建模,用前一帧背景中学习到的知识对当前帧背景进行预测,优化MOG-LRMF参数求解模型;利用EM算法对改进MOG-LRMF模型进行参数求解,实现背景在线实时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MOG-LRMF算法在光照充足、光线较弱、相机存在抖动、背景复杂及存在多个目标情形下都能提高目标检测精度,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鲁棒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异物检测 改进MOG-LRMF 仿射变换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导波的灌溉管道生长环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运鸿 张胜华 +1 位作者 杨宁 张晨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管道生长环是影响农业灌溉水质和造成灌管网堵塞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常规检测方法检测范围较窄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向超声导波技术的灌溉水管道生长环结垢检测方法。通过对激励信号的分析,选取中心频率为500kHz的模态导波对生长环... 管道生长环是影响农业灌溉水质和造成灌管网堵塞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常规检测方法检测范围较窄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向超声导波技术的灌溉水管道生长环结垢检测方法。通过对激励信号的分析,选取中心频率为500kHz的模态导波对生长环结垢管道进行检测试验,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采集到的超声导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纵向超声导波能很准确地检测生长环结垢的分布状况,但通过分析小波能量系数变量能够有效检测出检测管道内的生长环结垢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道 生长环 小波变换 超声导波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