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硫胶粉/SBS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强祥 张国平 +3 位作者 胡一红 杨法勇 赵琼阳 李志刚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评价了其形态特征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SBS和脱硫胶粉的加入改善了DCR/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储存稳定性、抗老化性能,脱硫胶粉与SBS改性剂均匀分散并相互交联,脱硫胶粉-SBS-沥青三相间界面模糊,同时,脱硫胶粉与SBS在沥青中为物理改性与化学反应共存。为后续废胶粉替代部分SBS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硫胶粉 SBS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流变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何亮 黄晓明 +2 位作者 马育 庄大新 马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6-1091,共6页
制作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并进行了不同储存温度或不同储存时间条件下2种橡胶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脱硫橡胶沥青经高温静态储存后比普通橡胶沥青更易离析.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 制作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并进行了不同储存温度或不同储存时间条件下2种橡胶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脱硫橡胶沥青经高温静态储存后比普通橡胶沥青更易离析.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其胶粉颗粒大小在2种橡胶沥青的性能比较中不产生影响;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其原有颗粒核心.热储存橡胶改性沥青经机械搅拌混匀后,脱硫橡胶沥青的针入度、黏度和低温黏度的稳定性明显好于普通橡胶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 脱硫橡胶沥青 储存稳定性 测力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胶改性沥青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亮 马育 +1 位作者 黄晓明 马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和再生胶改性沥青,测定了这2种橡胶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对普通橡胶粉和再生胶颗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再生胶改性沥青的高温黏度大大降低,制备温度也稍微下调,且制备中无异味,更加环... 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和再生胶改性沥青,测定了这2种橡胶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对普通橡胶粉和再生胶颗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再生胶改性沥青的高温黏度大大降低,制备温度也稍微下调,且制备中无异味,更加环保.再生胶颗粒交联度低,活性化学键多,与沥青之间存在明显的化学作用;而普通橡胶粉交联度高,活性化学键少,与沥青之间几乎没有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再生胶颗粒 橡胶沥青 再生胶改性沥青 红外光谱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沥青及其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亮 马育 马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0-374,共5页
制作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并进行了橡胶颗粒影响、测力延度和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细小颗粒,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原有颗粒核心.在老化过程中,橡胶颗粒核心有... 制作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并进行了橡胶颗粒影响、测力延度和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细小颗粒,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原有颗粒核心.在老化过程中,橡胶颗粒核心有较强的继续溶胀反应,这导致普通橡胶沥青的一些流变性指标与基质沥青老化趋势相反,此反应在薄膜加热试验(TFOT)短期老化下尤为明显.脱硫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但均不如普通橡胶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 脱硫橡胶沥青 老化特性 测力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巨松 王文军 +1 位作者 刘传昆 张微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5期785-789,共5页
目的研究脱硫废轮胎胶粉的掺入对沥青低温抗裂及抗老化等性能的影响.提高脱硫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方法对掺入不同粒度、掺量的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通过使用选定脱硫剂在一定条件下使胶粉表面活化以提高... 目的研究脱硫废轮胎胶粉的掺入对沥青低温抗裂及抗老化等性能的影响.提高脱硫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方法对掺入不同粒度、掺量的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通过使用选定脱硫剂在一定条件下使胶粉表面活化以提高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进而提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粘附性和抗老化性.结果废轮胎胶粉的粒度越大,掺量越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越好;胶粉的粒度越大,掺量越小,和沥青的相容性就越好,所以,选用合适掺量的脱硫剂(1.2%)既可以增加胶粉的掺量又可以促进胶粉与沥青有效地相容,经过废轮胎胶粉改性过的沥青抗老化性能明显比基质沥青优越.结论随着废轮胎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的高低温性及粘附性能明显增强,抗老化性能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轮胎胶粉 改性沥青 低温抗裂 相容性 抗老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橡胶沥青和普通橡胶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争奇 方滢 李卓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79,91,共7页
选用东明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MA),分别掺入沥青质量22%的普通胶粉或深度脱硫胶粉,制备了脱硫橡胶沥青(DRA)和普通橡胶沥青(RA),并拌制了这3种沥青的沥青胶浆;对比分析了橡胶沥青RA和DRA的红外光谱、黏温曲线、有害气体排放量,以及黏附... 选用东明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MA),分别掺入沥青质量22%的普通胶粉或深度脱硫胶粉,制备了脱硫橡胶沥青(DRA)和普通橡胶沥青(RA),并拌制了这3种沥青的沥青胶浆;对比分析了橡胶沥青RA和DRA的红外光谱、黏温曲线、有害气体排放量,以及黏附性、存储稳定性、耐老化性及高温性能等。结果表明:DRA相较于RA无新化学键产生,说明DRA与RA所含化学官能团相似;沥青的拌和温度及压实温度,DRA分别为166.20~175.40℃、151.30~157.98℃,RA分别为195.62~205.26℃、179.53~187.19℃,说明RA的高温性能更好;DRA的有害气体排放量约为RA的1/2,说明DRA相对较环保;DRA的低温黏结性、机械搅拌存储稳定性及短期老化后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均优于RA,但抗老化性能及高温抗车辙性能不及RA。建议:DRA可用于对高温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地区,而RA由于其环保性较差则应限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硫橡胶沥青 普通橡胶沥青 黏温曲线 低温黏结性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胶粉与沥青交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枫 匡民明 +1 位作者 周晓龙 李承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6,共6页
制备了不同微波时间处理的胶粉改性沥青,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微波处理胶粉的甲苯抽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溶剂抽提法将胶粉改性沥青的胶粉相与沥青相分离,用热重分析考察胶粉的交联度和橡胶烃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胶粉改性沥青... 制备了不同微波时间处理的胶粉改性沥青,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微波处理胶粉的甲苯抽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溶剂抽提法将胶粉改性沥青的胶粉相与沥青相分离,用热重分析考察胶粉的交联度和橡胶烃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质与其在甲苯中的溶解度有明显的联系;经过5min微波处理的胶粉,在沥青中的降解程度最高,胶粉在沥青中破碎形成带状结构,其制备的改性沥青的延度和针入度最高,软化点稍低;微波处理时间为5min时胶粉中的部分大分子发生解交联,产生中等大小的分子,而继续延长微波处理时间到6min,使5min时形成的中等分子又重新与大分子反应连接。沥青中胶粉的交联度随微波时间延长先减小后增加,4min时达到最小,而橡胶烃含量随微波时间延长先减小后增加,5min时达到最小。胶粉交联度的减小有利于沥青中轻组分溶胀进入胶粉内部,使沥青中重组分相对含量提高,沥青变硬。而胶粉中降解产生的小分子,进入沥青后,使沥青变软,并且在胶粉和沥青之间形成界面层增强了二者的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胶粉 沥青 脱硫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小利 张文刚 杜旭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046-5049,共4页
为了研究脱硫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研究首先对脱硫橡胶沥青的溶胀机理与溶胀特点展开研究,其次对脱硫橡胶沥青与KLMY90#基质沥青、普通橡胶沥青(40目)进行性能对比性试验,再对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锥入度、抗剪强度、粘结强度进行试... 为了研究脱硫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研究首先对脱硫橡胶沥青的溶胀机理与溶胀特点展开研究,其次对脱硫橡胶沥青与KLMY90#基质沥青、普通橡胶沥青(40目)进行性能对比性试验,再对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锥入度、抗剪强度、粘结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最终对脱硫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橡胶沥青中不存在橡胶颗粒核心且溶胀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化学反应;脱硫橡胶沥青各项性能均优于普通橡胶沥青,且克服了普通橡胶沥青高黏度、易离析、高温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脱硫橡胶沥青胶浆抗剪强度大、与矿料粘结力强;脱硫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橡胶沥青 溶胀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评价与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震 张凌波 +2 位作者 梁鹏飞 王仕峰 颜川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97-103,共7页
本工作拟对普通橡胶沥青、Terminal Blend(TB)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三种橡胶沥青的高温抗车辙、中温抗疲劳、低温抗裂以及流动施工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化学官能团和流变特性角度研究其改性机理。采用车辙因子、零剪切粘度、不可恢... 本工作拟对普通橡胶沥青、Terminal Blend(TB)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三种橡胶沥青的高温抗车辙、中温抗疲劳、低温抗裂以及流动施工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化学官能团和流变特性角度研究其改性机理。采用车辙因子、零剪切粘度、不可恢复蠕变柔量等指标,从增粘和增弹两个角度对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采用时间扫描试验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对沥青的中温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采用低温弯曲流变仪和135℃布氏粘度对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与施工和易性进行评价;最后,基于模量-温度扫描试验、改进的Arrhenius方程拟合和红外光谱试验,从流变和化学角度对不同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普通橡胶沥青中的橡胶分子团聚最明显,弹性与力学性能最优,但粘度也最大,普通橡胶沥青在高温下展现出明显的橡胶态平台区和非牛顿流体行为。TB橡胶沥青中的橡胶颗粒降解度最高,橡胶分子与沥青分子完全混溶,粘度接近基质沥青,低温性能优异。脱硫橡胶沥青所采用的胶粉降解程度介于两者之间,改性效果较为均衡,是具有前景的废旧轮胎固废回收利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 TB橡胶沥青 脱硫橡胶沥青 流变性能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笑风 吕小武 +2 位作者 褚付克 冯明林 胡光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95-3702,共8页
以橡胶粉类型(硫化橡胶粉和脱硫橡胶粉)、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掺量等因素为变量,分析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力学指标、存储稳定性等性能特征以及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硫化橡胶粉改性沥青对掺量有较强的敏感性,在1.5%SB... 以橡胶粉类型(硫化橡胶粉和脱硫橡胶粉)、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掺量等因素为变量,分析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力学指标、存储稳定性等性能特征以及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硫化橡胶粉改性沥青对掺量有较强的敏感性,在1.5%SBS和橡胶粉复合改性时,SBS对硫化橡胶粉改性沥青影响程度较脱硫胶粉而言更为显著;在20%掺量下硫化橡胶粉对沥青的破坏能量提升更明显,且SBS在硫化橡胶粉沥青内部分散效果更好,对其破坏能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硫化橡胶粉和脱硫橡胶粉改性沥青都会存在离析现象,相对而言脱硫橡胶粉沥青的离析更为显著,且SBS能更明显改善脱硫橡胶粉沥青的稳定性,在道路工程中推荐使用硫化橡胶粉和SBS复合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橡胶粉 脱硫橡胶粉 SBS 改性沥青 性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胶粉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制备及其混合料性能分析
11
作者 孙强 李广兵 +3 位作者 隋国栋 范基兴 李夏 刘恒彬 《森林工程》 2025年第5期1062-1072,共11页
针对传统高模量沥青低温抗开裂性能差的缺陷,以脱硫胶粉(Desulfurization rubber powder,DRP)为主要改性剂,基于复合改性技术制备得到脱硫胶粉-多聚磷酸(Desulfurization rubber powder-polyphosphate,DRP-PPA)和脱硫胶粉-岩沥青(Desulf... 针对传统高模量沥青低温抗开裂性能差的缺陷,以脱硫胶粉(Desulfurization rubber powder,DRP)为主要改性剂,基于复合改性技术制备得到脱硫胶粉-多聚磷酸(Desulfurization rubber powder-polyphosphate,DRP-PPA)和脱硫胶粉-岩沥青(Desulfurization rubber powder-rock asphalt,DRP-ROCK)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利用常规物理性能和流变学试验方法测试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的黏弹力学性能,并借助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试验探究沥青的改性机理与感温性能;在此基础上,成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件,借助国产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测试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传统PR(PR-Module)、HM(high modulus)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种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高温性能优异,可以达到传统高模量沥青高温性能要求,此外,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的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均要优于传统高模量沥青,其中又以DRP-PPA复合改性高模量性能最优。FTIR测试结果表明,上述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过程主要以物理改性为主,化学改性为辅,同时DSC测试结果显示多聚磷酸(polyphosphat,PPA)和岩沥青的加入明显提升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混合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均优于PR、HM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高温抗车辙性能略低于传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但仍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模量沥青 复合改性 废旧胶粉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