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活性炭低温催化氧化脱除H_2S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谭小耀 李秀贞 +1 位作者 吴迪镛 袁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16-721,共6页
经过Na_2CO_3改性后的活性炭可以在常温下有效地脱除H_2S,其硫容量可达40%以上。提高温度可以提高脱硫速度;而降低反应温度和颗粒大小,增加气体湿度可以提高脱硫剂的硫容量。该脱硫过程所需的氧硫浓度比应大于3。
关键词 脱硫 活性炭 催化氧化 硫化氢 改性活性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净化中H_2S干法脱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谢巍 常丽萍 +1 位作者 余江龙 谢克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12-2020,共9页
综述了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干法脱除H2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炭和单一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脱硫效率和再生等方面的优缺点,指出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硫化效率和... 综述了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干法脱除H2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炭和单一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脱硫效率和再生等方面的优缺点,指出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硫化效率和再生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是应用前景广阔的脱硫剂.根据它们脱硫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半焦和活性炭性质上的相似性,对半焦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脱硫剂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硫化氢 活性炭 金属氧化物 半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硫过程中孔结构及气体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引言 浸渍活性炭是一种低温、高效脱硫剂,其硫容量可达52%以上,特别适合于低H_2S浓度的天然气脱硫净化过程。活性炭孔结构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许多人曾对此作过研究,但结果却很不一致,如Swinarski和Siedlewski的研究表明脱硫活... 引言 浸渍活性炭是一种低温、高效脱硫剂,其硫容量可达52%以上,特别适合于低H_2S浓度的天然气脱硫净化过程。活性炭孔结构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许多人曾对此作过研究,但结果却很不一致,如Swinarski和Siedlewski的研究表明脱硫活性与孔径在3.5nm—8nm的孔表面积成正比,而认为小于3.5nm的孔没有脱硫效果,并且反应生成的硫最初总是覆盖在8nm—30nm的大孔中,这种硫不影响催化活性。Sreeramamurthy和Menon分析了活性炭孔内生成的硫,其结果表明反应最初阶段生成的硫沉积在相当于20个硫原子的大孔内,这部分约占总的硫生成量的70%,而后才填充到直至4个硫原子的微孔中,Steijins和Mars研究了不同孔结构物质的脱硫效果,发现孔径在0.5nm—1nm范围内的微孔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太大和太小的孔的脱硫效果则要弱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活性炭 脱硫 孔结构 湿度 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低浓度H_2S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1-25,46,共6页
应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改性剂、添加剂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组成等五种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和改性剂种类是决定改性活性炭硫容量的关键因素。最优的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ZL-30B活性炭担... 应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改性剂、添加剂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组成等五种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和改性剂种类是决定改性活性炭硫容量的关键因素。最优的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ZL-30B活性炭担载6%的Na2CO3改性剂,并以0.1%的TS3作为添加剂,这样制得的改性活性炭硫容量可达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 活性炭 脱硫 硫化氢 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吸附法深度脱硫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小超 郑经堂 +1 位作者 于维钊 赵玉翠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臭氧氧化活性炭为吸附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吸附脱硫研究,探索了最佳吸附条件和最佳再生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颗粒大小为80~100目、吸附温度为80℃、原料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可使初始硫含量为796μ... 以臭氧氧化活性炭为吸附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吸附脱硫研究,探索了最佳吸附条件和最佳再生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颗粒大小为80~100目、吸附温度为80℃、原料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可使初始硫含量为796μg/g的FCC汽油的初始流出液的硫含量降到18μg/g,初始脱硫率达97.7%;在脱附剂为乙醇、再生温度为60℃、脱附剂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再生条件下再生活性炭,循环使用3次时仍可使初始流出液的硫含量降到45μg/g,初始脱硫率达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脱硫 汽油 流化催化裂化 活性炭 臭氧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担载金属氧化物用于热煤气脱硫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惠斌 赵建涛 +1 位作者 黄戒介 房倚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以热煤气脱硫并回收单质硫为目的,考察了活性炭担载金属氧化物(M/AC)在中温范围150—250℃内,催化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硫的研究。担载量1%(质量分数)的M/AC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得,在固定床上评价了其脱硫活性,并考察了温度、反应气氛等工... 以热煤气脱硫并回收单质硫为目的,考察了活性炭担载金属氧化物(M/AC)在中温范围150—250℃内,催化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硫的研究。担载量1%(质量分数)的M/AC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得,在固定床上评价了其脱硫活性,并考察了温度、反应气氛等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M/AC脱硫的活性顺序为:Mn/AC>Cu/AC>Ce/AC>Fe/AC>Co/AC>V/AC。通过DTG分析,硫化氢选择性氧化的主要产物是单质硫。M/AC上金属氧化物起主要的催化作用,催化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生成的单质硫被吸附在活性炭的孔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担载金属氧化物 脱硫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材料脱除H2S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建芝 李春虎 +2 位作者 于淑兰 赵伟 李国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3,共5页
从反应机理、活性炭表面特性、湿度、活化改性方法及活性组分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和活性炭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活性炭脱除H2S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半焦作为一种廉价原料的优势,并提出了用活性半焦脱除原料... 从反应机理、活性炭表面特性、湿度、活化改性方法及活性组分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和活性炭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活性炭脱除H2S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半焦作为一种廉价原料的优势,并提出了用活性半焦脱除原料气和燃料气中H2S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H2S 活性半焦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 被引量:11
8
作者 潘碌亭 屠晓青 +1 位作者 罗华飞 张骁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_2O_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_2O_2加入量为0.8 mL/L、活性炭与H_2O_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_2O_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_2O_2加入量为0.8 mL/L、活性炭与H_2O_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淀,废水COD去除率达7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色谱-质谱仪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过氧化氢 催化氧化 絮凝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脱除二苯并噻吩中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余国贤 陈辉 +1 位作者 陆善祥 朱中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二苯并噻吩(DBT)中的催化性能、氧化脱除机理以及碳表面化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催化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DBT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反应活性以及水相pH对其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的... 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二苯并噻吩(DBT)中的催化性能、氧化脱除机理以及碳表面化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催化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DBT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反应活性以及水相pH对其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将一种木质活性炭经过3种表面处理,研究了活性炭的表面化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DBT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正辛烷中的DBT转化率可达到81%以上;木质粉末活性炭对DBT的吸附性能优于果壳炭和煤质颗粒活性炭;吸附容量大的活性炭,其催化性能也好;DBT在催化性能高的活性炭作用下的动态反应活性也高;水相pH在低于2的条件下有利于DBT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和催化氧化。DBT的氧化脱除强烈依赖于表面羰基量,是由于表面羰基能加速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过氧化氢 二苯并噻吩 氧化脱除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固定床反应器模型(Ⅰ)──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31-538,共8页
建立了浸渍活性炭固定床脱硫反应器数学模型,并用逼近的微分──差分方法进行求解,以此讨论了固定床反应器内气体脱硫过程的一般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空速下操作以及使用较小颗粒的脱硫剂可以延长床层的使用寿命,提高操作硫容... 建立了浸渍活性炭固定床脱硫反应器数学模型,并用逼近的微分──差分方法进行求解,以此讨论了固定床反应器内气体脱硫过程的一般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空速下操作以及使用较小颗粒的脱硫剂可以延长床层的使用寿命,提高操作硫容量,而与进料浓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活性炭 硫化氢 固定床反应器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填料在海水脱硫中催化氧化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梅杉 王世和 王小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9-704,共6页
分析了以拉西环和活性炭为填料时海水脱硫效率及排出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残余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入口SO2浓度及填料高度对脱硫效率及排出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残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以活性炭为填料时的脱硫效率明显高于以... 分析了以拉西环和活性炭为填料时海水脱硫效率及排出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残余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入口SO2浓度及填料高度对脱硫效率及排出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残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以活性炭为填料时的脱硫效率明显高于以拉西环为填料时,且排出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的残余率明显低于以拉西环为填料时,从而证明了活性炭填料在海水脱硫中具有催化氧化SO2为稀硫酸的作用;以拉西环为填料时,入口SO2浓度越高,越不利于SO2的脱除,脱硫效率下降;而以活性炭为填料时,入口SO2浓度为10-3时的脱硫效率比入口SO2浓度为5×10-4时略有提高,说明活性炭催化氧化SO2的作用与海水脱硫作用同时发生,高浓度SO2时的脱硫效率反而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脱硫 拉西环填料 活性炭填料 催化氧化 SO2浓度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法净化黄磷尾气中硫化氢、磷化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占冬 陈 宁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28,共4页
综述了活性炭、负载活性炭吸附净化H2S和PH3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利用催化氧化原理,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的JC系列催化剂对黄磷尾气中H2S、PH3的深度脱除效果,净化后二者质量浓度均小于1 mg/m3。最后,指出应加强利... 综述了活性炭、负载活性炭吸附净化H2S和PH3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利用催化氧化原理,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的JC系列催化剂对黄磷尾气中H2S、PH3的深度脱除效果,净化后二者质量浓度均小于1 mg/m3。最后,指出应加强利用负载活性炭净化黄磷尾气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尾气 磷化氢 硫化氢 活性炭 催化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废弃物制备复合脱硫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奇飞 李芬 +1 位作者 李梁 杨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4,46,共5页
以生物质废弃物——稻草和核桃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出活性炭,将制得的活性炭与铜盐溶液等体积浸渍,制备出复合铜基脱硫剂,并对其进行了H_2S吸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铜负载量和焙烧温度的提高,复合脱硫剂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 以生物质废弃物——稻草和核桃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出活性炭,将制得的活性炭与铜盐溶液等体积浸渍,制备出复合铜基脱硫剂,并对其进行了H_2S吸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铜负载量和焙烧温度的提高,复合脱硫剂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核桃壳活性炭制备出的复合脱硫剂活性优于稻草活性炭,当铜的负载量为20%、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1h时,其H_2S的吸附时间可达160min;SEM、FT-IR和XRD结构分析显示,核桃壳复合脱硫剂的颗粒明显小于稻草炭脱硫剂,且铜在核桃壳炭表面主要以铜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所以核桃壳活性炭更适宜作为铜脱硫剂的载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废弃物 活性炭 铜氧化物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硫活性炭在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娜娜 刘有智 +3 位作者 祁贵生 王笃政 孙志斌 冯国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7-1091,共5页
阐述了活性炭改性及脱硫的机理;从活性炭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和金属离子负载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活性炭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烟气脱硫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活性炭改性对烟气脱硫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提出活性炭脱硫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 阐述了活性炭改性及脱硫的机理;从活性炭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和金属离子负载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活性炭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烟气脱硫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活性炭改性对烟气脱硫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提出活性炭脱硫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活性炭改性与脱硫的微观作用机理;(2)活性炭改性对脱除低浓度SO2的影响规律;(3)改性活性炭脱硫技术的工业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改性 烟气脱硫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铜盐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H_2S 被引量:7
15
作者 常化振 赵朝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5-1200,共6页
研究了浸渍 CuCl_2和 Cu(NO_3)_2溶液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 H_2S 的性能。通过表面 pH 测定和 BET 方法对活性炭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 X 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元素分析对吸附 H_2S发前后的活性炭试样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浸渍 CuCl_2和 Cu(NO_3)_2溶液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 H_2S 的性能。通过表面 pH 测定和 BET 方法对活性炭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 X 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元素分析对吸附 H_2S发前后的活性炭试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和氧在 H_2S 的吸附/催化氧化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浸渍铜盐的种类不同 H_2S 的转化途径也不同。浸渍CuCl_2后铜以多种形式固定下来,H_2S 在活性位和氧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浸渍 Cu(NO_3)_2后铜主要以 CuO 的形式固定在活性炭上,CuO 催化活化氧使 H_2S 被氧化生成硫、亚硫酸盐和有机硫,但同时 H_2S 与 CuO 反应生成 CuS 使催化剂失活。浸渍铜改性使活性炭的穿透硫容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浸渍 铜盐 改性 硫化氢 吸附 催化氧化 氧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的改性条件及其对硫化氢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孝坤 刘永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6-680,共5页
以工业活性炭为载体制备改性活性炭,对比研究了未改性活性炭,NaOH、Na2CO3、Fe(NO3)3、Cu(Ac)2改性活性炭及挂膜硫氧化细菌后活性炭在相同条件下对硫化氢穿透时间及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控制条件下,NaOH改性活性炭明显优于... 以工业活性炭为载体制备改性活性炭,对比研究了未改性活性炭,NaOH、Na2CO3、Fe(NO3)3、Cu(Ac)2改性活性炭及挂膜硫氧化细菌后活性炭在相同条件下对硫化氢穿透时间及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控制条件下,NaOH改性活性炭明显优于其它改性剂;不同梯度改性剂条件下,20%NaOH改性活性炭对硫化氢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穿透容量为78.25 mg/g,穿透时间可以达到2000 min以上;不同改性剂挂膜硫氧化细菌后对硫化氢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对已达到饱和吸附的NaOH改性活性炭挂膜后的再生效果可以达到100%以上,说明挂膜硫氧化细菌活性炭对硫化氢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 改性 硫化氢 硫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及其催化脱硫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正发 王旭珍 +3 位作者 侯亚男 赵宗彬 李芮 邱介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0-776,共7页
采用熔融盐合成技术,以生物质葡萄糖和富氮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BET表面积:1355 m^2/g)和极高氮掺杂量(20.73wt%)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多孔炭材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及吡啶... 采用熔融盐合成技术,以生物质葡萄糖和富氮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BET表面积:1355 m^2/g)和极高氮掺杂量(20.73wt%)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多孔炭材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及吡啶构型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氮原子有利于硫化氢的吸附及催化氧化。在常温、常压下,所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对硫化氢非金属催化转化为单质硫的脱除硫容高达1.10 g/g。该合成方法简便易行,有望实现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批量和廉价制备,合成的氮掺杂多孔炭在污染物控制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多孔炭 熔融盐合成技术 硫化氢 非金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CWPO工艺CuO_x-CeO_2/GA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二甲亚砜的降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楠 王鹏 +2 位作者 宋伦 邵泽伟 赵海勃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载体、铜为活性组分、铈为助剂组分、草酸钠为沉淀剂,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得CuO_x-CeO_2/GAC催化剂。以H_2O_2为氧化剂,微波强化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处理二甲亚砜(DMSO)初始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废水,处理3 mi...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载体、铜为活性组分、铈为助剂组分、草酸钠为沉淀剂,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得CuO_x-CeO_2/GAC催化剂。以H_2O_2为氧化剂,微波强化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处理二甲亚砜(DMSO)初始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废水,处理3 min后DMSO去除率达93.8%。催化剂第7次使用时DMSO去除率仍保持在75%以上。初始废水pH在3~9范围内,DMSO去除率均在85%以上。助剂Ce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亚砜 颗粒活性炭 微波强化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氧化萃取联合脱除FCC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黎先财 邓邯郸 +2 位作者 张雪黎 陈德遐 魏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采用浸渍法一步合成了WO3/SBA-15催化剂,并通过XRD和BET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WO3均匀分散在SBA-15分子筛表面上,且保持SBA-15分子筛的结构,仍属于介孔材料。以活性炭为吸附剂、H2O2为氧化剂、WO3/SBA-15为催化剂、1-甲基-2-... 采用浸渍法一步合成了WO3/SBA-15催化剂,并通过XRD和BET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WO3均匀分散在SBA-15分子筛表面上,且保持SBA-15分子筛的结构,仍属于介孔材料。以活性炭为吸附剂、H2O2为氧化剂、WO3/SBA-15为催化剂、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对FCC汽油进行吸附-氧化萃取深度脱硫,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工艺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氧化萃取脱硫条件为:氧化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5 min、30%(w)H2O20.5 mL、WO3/SBA-15催化剂0.16 g、FCC汽油10 mL;NMP与FCC汽油体积比1.0、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脱硫率达81.71%。WO3/SBA-15催化剂再生4次后,催化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SBA-15催化剂 FCC汽油 1-甲基-2-吡咯烷酮 氧化脱硫 过氧化氢 吸附-氧化萃取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固定床反应器模型(Ⅱ)──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条件下固定床脱硫反应器的透过曲线,并与应用数学模型的计算出来的结果进行了对照,两者吻合得很好,表明完全可以用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及解法来预测固定床脱硫反应器的操作行为.
关键词 脱硫 活性炭 硫化氢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