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Ge放射源活度均匀性检测装置非线性校正
1
作者 魏万波 顾民 +4 位作者 朱辉 曾国强 姚向豫 何黎 严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3,共7页
^(68)Ge是一种常用于核医学的放射性同位素源,其主要作用是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成像技术中进行校正。本文针对^(68)Ge放射源活度的均匀性设计了一套检测装置,利用Geant4模拟工具,对装置的非... ^(68)Ge是一种常用于核医学的放射性同位素源,其主要作用是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成像技术中进行校正。本文针对^(68)Ge放射源活度的均匀性设计了一套检测装置,利用Geant4模拟工具,对装置的非线性校正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包含^(68)Ge放射源、钨屏蔽体、CsI(Tl)-SiPM探测器等组件的仿真模型。其次,分析了不同探测距离和准直孔厚度对探测器探测效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参数。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建立了非线性校正函数,实现了对探测器探测效率的非线性校正,从而提高了活度均匀性检测装置的测量精度。本研究为活度均匀性检测装置的设计与校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Ge放射源 检测装置 非线性校正 仿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新疆单膜收获的大豆割台设计及拨禾过程分析
2
作者 周巍伟 陈树人 +3 位作者 王士国 唐忠 李斌 郭小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4-300,共7页
针对新疆大豆覆膜滴灌栽培技术,设计一款带有地形起伏检测装置的大豆割台。通过田间生长特性测量,确定适于新疆单膜大豆收获的拨禾轮主轴长度为2 000 mm、直径为650 mm。依此设计一种前置轮式地形检测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大豆割台两侧,确... 针对新疆大豆覆膜滴灌栽培技术,设计一款带有地形起伏检测装置的大豆割台。通过田间生长特性测量,确定适于新疆单膜大豆收获的拨禾轮主轴长度为2 000 mm、直径为650 mm。依此设计一种前置轮式地形检测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大豆割台两侧,确定检测装置角度转动量与割刀离地高度之间的关系式为:H=80-Δh=80-320(sinθ-sinθ′)。对所设计的大豆割台进行地面起伏检测试验,试验中实际距离与检测距离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值为0.037~0.039。对拨禾轮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拨禾作用时的拨禾速比范围。将拨禾轮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分析不同拨禾速比下弹齿的运动轨迹,发现当拨禾速比λ≤1.0时拨禾轮无拨禾作用,当λ>1.0时拨禾轮具有拨禾作用,但拨禾速比过大后,相邻弹齿间会产生作用重叠区域。设计的割台利于新疆大豆单膜收获,地形检测装置可为割台高度的实时调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割台设计 拨禾速比 地形检测装置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NAA技术的掩埋爆炸物检测装置设计及分析研究
3
作者 李佳桐 罗恩康 +6 位作者 汤亚军 李珍 贾文宝 陈炼 蔡平坤 孙爱赟 黑大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8-1607,共10页
针对土壤中掩埋地雷的位置探测,开发了一种基于瞬发伽马射线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GNAA)的多探测器地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以D-T中子发生器以及BGO探测器作为核心部件进行装置设计,分别对探测器与中子发生器的相对... 针对土壤中掩埋地雷的位置探测,开发了一种基于瞬发伽马射线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GNAA)的多探测器地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以D-T中子发生器以及BGO探测器作为核心部件进行装置设计,分别对探测器与中子发生器的相对位置、中子屏蔽层进行优化,并对仪器周围剂量进行模拟分析。在源与探测器的距离为21 cm,中子屏蔽层选择16 cm厚的含硼聚乙烯,D-T中子发生器中子产额为1×10^(8) n/s条件下,装置周围设置2 m安全范围即可满足辐射剂量安全要求。基于优化模型进行装置平台搭建,蒙特卡洛MCNP模拟计算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计算的地雷位置坐标与预设位置坐标之间的相对偏差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采用多探测器地雷检测装置以及多探测器检测方法进行地雷位置检测具有可行性。同时,针对复杂的土壤环境,基于蒙特卡洛MCNP模拟计算考察了土壤含水率、土壤本底元素、地雷质量等环境因素对于装置检测地雷位置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时,对地雷检测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较小,但会对装置的可探测范围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土壤含水率由0%增加至35%时,“有效中子”通量降低13.8%左右,最终导致装置可探测范围降低至45 cm区间内。当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为1%~5%时,土壤中本底元素对地雷检测装置的测量精度及装置的可检测范围影响较小。装置的最小可检出样品质量约为1100.8 g,随着样品质量的增大,其可检测范围随之增大,对于质量为3317.5 g的地雷样品,装置的可检测范围达73 cm。最后,基于上述多探测器地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对单探测器地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显示利用单探测器响应可实现地雷位置的有效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物检测 瞬发伽马射线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 多探测器检测装置设计 蒙特卡洛MCNP模拟 单探测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精量排种器变量补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丁幼春 杨军强 +1 位作者 张莉莉 朱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36,共10页
针对油菜精量排种器的漏播问题,该文设计了油菜精量排种器变量补种系统。该补种系统由漏播检测装置、排种盘测速装置、变量补种装置及补种监测显示装置组成,各装置间指令和数据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有序实时传输。漏播检测装置采用压电原理... 针对油菜精量排种器的漏播问题,该文设计了油菜精量排种器变量补种系统。该补种系统由漏播检测装置、排种盘测速装置、变量补种装置及补种监测显示装置组成,各装置间指令和数据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有序实时传输。漏播检测装置采用压电原理感应排种种子流序列,并利用MSP430单片机时间捕获中断功能实时采集排种种子流时间间隔序列和周期内排种数序列,接收排种盘测速装置测得的理论排种频率并确定检测周期,结合基于时变窗口的漏播实时检测方法计算漏播系数等参数,并根据变量补种策略获得对应补种转速,将其发送至变量补种装置及补种监测显示装置。变量补种装置由螺管式补种器、直流减速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PWM(pulse-width modulation)电机驱动系统、无线模块和电源组成,接收补种转速指令,并通过对应的占空比驱动电机实现变量补种。补种监测显示装置滚动刷新显示最近10个检测周期的漏播补种参数,便于对变量补种系统调试及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变量补种系统试验表明:在正常播种速率范围内,补种装置补种量与排种器当量漏播量比值稳定在1.2~1.4,补种后无漏播存在。该变量补种系统可为油菜等小粒径种子漏播补种技术与装置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种子 油菜精量排种器 漏播检测装置 变量补种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4
5
作者 孙伟 王关平 吴建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5,共8页
针对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漏种问题,该研究以高性能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由定位和测薯模块组成的漏播检测系统以及由固态继电器和电磁铁组成的速动补薯装置。定位模块主要由小磁钢和霍尔传感器构成,当携带小... 针对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漏种问题,该研究以高性能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由定位和测薯模块组成的漏播检测系统以及由固态继电器和电磁铁组成的速动补薯装置。定位模块主要由小磁钢和霍尔传感器构成,当携带小磁钢的种勺到达霍尔传感器所在位置时,系统会立即启动由红外检测电路组成的测薯模块工作,如发生漏播,控制系统将迅速发出补薯指令,速动补薯装置将待补薯种击打至预定位置,从而实现自动补种。试验表明:排种器线速度在0.3至0.8 m/s间变化时,最终漏播率和补种率变化较小,最终漏播率<2%,补种成功率在85%以上;设计的马铃薯漏播检测及自动补种系统工作稳定,可以解决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作业过程中的漏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马铃薯 勺链式排种器 漏播检测 自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秧盘育秧智能补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桂莲 刘伟超 +2 位作者 王安 柏凯凯 周海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5-42,共8页
对于工厂化育秧作业的水稻、蔬菜、花卉等,尤其是超级杂交稻,其机械化秧盘育秧播种的理想目标为2~3粒/穴,且普遍存在空穴和单粒穴的情况,为了保证秧盘育秧成秧率,提高精密播种合格率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智... 对于工厂化育秧作业的水稻、蔬菜、花卉等,尤其是超级杂交稻,其机械化秧盘育秧播种的理想目标为2~3粒/穴,且普遍存在空穴和单粒穴的情况,为了保证秧盘育秧成秧率,提高精密播种合格率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补种方法,设计并研制了智能补种装置,主要用于超级杂交稻钵体秧盘育秧播种质量检测与补种过程。首先利用CCD摄像头采集秧盘图像,对图像处理与分析后得到空穴和1粒穴位置坐标,再利用定位机构和补种机构实现从种槽取种和对秧盘指定位置动态补种等功能。应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针对空穴和单粒穴的补种方案,开发出秧盘播种质量在线检测与补种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补种任务。由试验结果统计可知,当补种率小于2%时,双补种器能够满足450盘/h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设计 机器视觉 水稻 精密播种 智能补种 智能补种装置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柱入渗性能自动检测装置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贾维兵 杨启良 +2 位作者 李加念 刘小刚 杨具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99,共9页
为实现室内竖直土柱入渗性能的自动检测,研制了一种土柱入渗性能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传感器位置调节装置、土样盛放装置、供水装置、检测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上位机显示存储模块组成,采用压力应变式传感器检测入渗过程的累积... 为实现室内竖直土柱入渗性能的自动检测,研制了一种土柱入渗性能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传感器位置调节装置、土样盛放装置、供水装置、检测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上位机显示存储模块组成,采用压力应变式传感器检测入渗过程的累积入渗量,采用介电常数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进而推断湿润锋的运移位置。基于这2种传感器,实现土柱入渗过程自动检测。采用水头为10 mm,容重为1.15、1.20和1.25 g/cm^3的红壤土进行室内土柱入渗试验,检验该装置的性能。结果表明:1)9个试验和18个检测位置,土壤水分传感器进出土柱成功率为100%,表明该装置运行可靠;2)与烘干法相比,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得到土壤含水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4%,检测结果比较准确;3)与人工观测湿润锋位置相比,土壤水分传感器推算出的湿润锋位置最大相对误差为-12.9%,说明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湿润锋的运移效果比较明显;4)压力应变式传感器检测累积入渗量与人工实测得到的数据对比,最大相对误差为2.27%。该装置可作为土柱入渗自动检测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土壤 含水率 土柱 湿润锋 自动检测 装置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功耗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明虎 金良安 +2 位作者 王孝通 杨常清 白雪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介绍了基于单片微机技术的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它是由核辐射探测器、CMOS电路和单片微机系统等组成的低功耗、高性能、多用途、多功能的辐射检测仪器。对其功能、组成和特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说明其软硬件设计思想。
关键词 核辐射检测仪 单片微机 CMOS电路 低功耗设计 计数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干燥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长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了解决稻谷的形状、厚度、密度、温度波动以及内部水分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含水率测量的问题,实现单粒稻谷水分在线精确测量,研究了稻谷干燥水分在线检测技术及装置。利用多路复选测量方案与解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稻谷含水率测... 为了解决稻谷的形状、厚度、密度、温度波动以及内部水分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含水率测量的问题,实现单粒稻谷水分在线精确测量,研究了稻谷干燥水分在线检测技术及装置。利用多路复选测量方案与解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稻谷含水率测量非线性问题。将动态过程中的转换电压时序曲线图峰高作为含水率在23.5%以下时的测量属性;当含水率在23.5%以上时,测量属性采用时序曲线峰面积。分别在夏季高温、高湿、大水分域和冬季低温、高粉尘作业条件下现场在线应用,验证了检测技术和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线检测误差在±0.5%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干燥 含水率 在线检测装置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洛伦兹力的MEMS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云琦 张景波 +4 位作者 邢春香 孙晓冰 胡大强 殷景志 陈信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4,共6页
文中对制作MEMS磁传感器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设计参数、器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基于洛伦兹力的各种结构MEMS磁传感器的灵敏度、品质因子、噪声和探测极限等特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MEMS磁传感器 器件设计与制作 灵敏度 探测极限 洛伦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粉尘信号光电检测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爱华 余琼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82-284,共3页
煤矿井下煤尘含量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构成的危害大。目前粉尘常见的检测装置通常需要有机械转动部分、且结构复杂。根据粉尘粒子的光辐射原理,采用光电器件对煤尘浓度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出了粉尘信号检测、信号处理和数字... 煤矿井下煤尘含量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构成的危害大。目前粉尘常见的检测装置通常需要有机械转动部分、且结构复杂。根据粉尘粒子的光辐射原理,采用光电器件对煤尘浓度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出了粉尘信号检测、信号处理和数字显示电路。A/D转换和显示驱动电路由一块ICL7106芯片构成,简化了电路结构。该检测电路能对煤矿井下煤尘浓度进行连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器件 信号检测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夹持果梗方法的水果检测分级机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运祥 马本学 +1 位作者 贾艳婷 杨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采用夹持水果果梗的方法,设计一套能够适应当前水果在线检测分级需求的水果检测分级机,主要包括水果果梗夹持装置、输送装置、旋转装置以及分级卸果装置。其中果梗夹持装置是本设计的核心部件,它不仅能够独立完成果梗的夹持功能,还能够... 采用夹持水果果梗的方法,设计一套能够适应当前水果在线检测分级需求的水果检测分级机,主要包括水果果梗夹持装置、输送装置、旋转装置以及分级卸果装置。其中果梗夹持装置是本设计的核心部件,它不仅能够独立完成果梗的夹持功能,还能够在其他辅助装置的配合下完成水果的输送、旋转及卸果功能。该果梗夹持装置实现了水果夹持部分与水果的共同旋转,有效避免了水果与机械装置之间的摩擦,使得整个水果检测分级机对水果的机械损伤大大降低,能够很好地满足水果在线检测分级的需求,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检测分级机 果梗夹持装置 分级执行机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类神经网络的异纤检测多类光源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玉红 杨程午 +2 位作者 蒋秀明 刘仁杰 蔡文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12,共9页
为使电荷耦合元件(CCD)精确采集处理异纤图像并对多类异纤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神经网络的异纤检测多类光源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CCD成像与入射光能量的关系,推导出多类异纤检测的光源量,建立了CCD靶面曝光量函数,确定光... 为使电荷耦合元件(CCD)精确采集处理异纤图像并对多类异纤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神经网络的异纤检测多类光源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CCD成像与入射光能量的关系,推导出多类异纤检测的光源量,建立了CCD靶面曝光量函数,确定光源的最佳检测位置,通过图像参数方程,分析CCD背景板图像的光线分布及平均灰度,通过模糊聚类分析,综合考虑输入值的全部信息建立了多类光源的模糊聚类神经网络,对光源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最佳检测位置是异纤处于中心位置,在光源数量为10,两侧距离为3 mm,神经网络的收敛误差均达到预期值,异纤检出率达到94.79%,符合企业异纤检测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纤检测 光源优化设计 电荷耦合元件 模糊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伸缩装置选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晓龙 陶奇 +1 位作者 宋晓东 游励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8,共4页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集承重与走行机构功能于一身。以某悬挂式单轨试验线轨道梁为工程背景,在结构设计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伸缩装置作用并借鉴目前已有的伸缩装置形式,提出3种选型结构,分别探讨3种结构在梁上的设计方案,并详细...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集承重与走行机构功能于一身。以某悬挂式单轨试验线轨道梁为工程背景,在结构设计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伸缩装置作用并借鉴目前已有的伸缩装置形式,提出3种选型结构,分别探讨3种结构在梁上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讨论每种方案的优缺点。通过试验线现场安装调试和实车动态实测,结果表明:从生产工艺、安装、耐久性和工程造价方面来看,跨缝板和梳齿板方案略优,从行车舒适性和噪声水平方面看,无缝伸缩缝方案更好。本文为悬挂式单轨伸缩装置的选型与设计提供了验证与参考依据,未来还应紧密结合运营线的反馈情况,对其做进一步优化,满足悬挂式空轨桥梁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轨道梁 桥梁伸缩装置 选型设计 桥梁检测 新制式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试验台料盘自动升降装置及质量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燕 徐东风 曾卫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20,130,共3页
为满足微波间歇干燥的试验要求,设计了一套料盘自动升降装置与质量测试系统,实现了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自动升降与质量变化的在线测量。自动升降装置可根据间歇干燥工艺要求设定不同的升降时间,且可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质量测试系统与升... 为满足微波间歇干燥的试验要求,设计了一套料盘自动升降装置与质量测试系统,实现了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自动升降与质量变化的在线测量。自动升降装置可根据间歇干燥工艺要求设定不同的升降时间,且可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质量测试系统与升降装置相配合,可精确设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实时监测、显示和记录整个干燥过程中物料质量和含水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自动升降装置 设计 微波干燥 控制电路 质量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件轧制测量装置改进设计(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环件轧制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环件直径,针对传统测量装置存在调整麻烦、控制精度低等问题,结合TRIZ创新理论,提出一种经济、简单、有效、稳定的测量装置改进方案。在D52型径向辗环机上实施并长时运行检验,证明改进后的测量装置稳定可靠,... 环件轧制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环件直径,针对传统测量装置存在调整麻烦、控制精度低等问题,结合TRIZ创新理论,提出一种经济、简单、有效、稳定的测量装置改进方案。在D52型径向辗环机上实施并长时运行检验,证明改进后的测量装置稳定可靠,检测精度较高,降低了工人技能要求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件轧制 TRIZ 测量装置改进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电路的扫频时间检测技术
17
作者 牛红涛 黄建琼 +2 位作者 张志峰 王巍 马轲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4-17,22,共5页
时间频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通信、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等众多领域,为了改进低频方波信号的扫频时间检测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基于FPGA电路的扫频时间检测技术。详细介绍扫频时间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原理,并对扫频时间检测算法进行理论分析。... 时间频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通信、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等众多领域,为了改进低频方波信号的扫频时间检测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基于FPGA电路的扫频时间检测技术。详细介绍扫频时间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原理,并对扫频时间检测算法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基于FPGA控制芯片的扫频时间检测电路,实现低频扫频时间参数的自动检测功能。通过与高性能示波器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方法检测效率远远高于高性能示波器测量方法,且具有测量稳定及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在制动时间、转速、车速以及瞬时速度等参数的检测校准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时间检测 检测装置 检测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参数检测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起动控制装置检测仪的设计
18
作者 曲宁 刘爱元 吴进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89-290,294,共3页
简要介绍了某型直升机起动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对该装置实施检测的检测信号选取方法,给出了基于MCS-51单片机起动控制装置检测仪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案。
关键词 起动控制装置 检测仪 硬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料输送管道火花探测装置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莹 刘建翔 +2 位作者 李扬 李绍鹏 刘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4-1696,共3页
分析了物料输送管道火花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在光路上采用光滑内凹型导光柱,在信号采集电路上采用退耦相位补偿放大滤波的方法,并针对消除探测盲区及与上位机通讯提出了优化方法和实施方案,改进和完... 分析了物料输送管道火花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在光路上采用光滑内凹型导光柱,在信号采集电路上采用退耦相位补偿放大滤波的方法,并针对消除探测盲区及与上位机通讯提出了优化方法和实施方案,改进和完善了探测控制装置,提高了火花探测响应时间,减少误报率。该优化设计通过了实验室验证,完全能满足物料输送管道火花探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输送 管道 火花 探测装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报警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秋云 张公礼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3-144,F003,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报警子系统 ,提出其设计方案 。
关键词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报警子系统 报警系统 报警策略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