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理路的三重转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理路从文学形象研究转向文化形象研究,从以形象为对象的研究转向“以中国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从西方话语方式转向中国本土理论建构。域外文化理论的引进为这些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视角,“文化... 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理路从文学形象研究转向文化形象研究,从以形象为对象的研究转向“以中国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从西方话语方式转向中国本土理论建构。域外文化理论的引进为这些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视角,“文化研究热”促使形象学研究重新审视传统路径,同时,这也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学术使命的回应。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应进一步开放学术空间,立足本土经验,激活传统文论资源,探索非对立性的表征模式,融合数字人文等多元方法,推动研究理路的下一个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形象学 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西方话语 中国本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GF-6 WFV多光谱图像的黑土区玉米秸秆覆盖度估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孙中平 郑晓雄 +4 位作者 徐丹 孙建欣 刘素红 曹飞 白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6-734,共9页
黑土地是地球上极为珍贵的土壤资源,但长期高强度的利用加之土壤侵蚀,黑土层逐渐变薄、变瘦、变硬。作物秸秆覆盖是对黑土地实施保护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因此,秸秆覆盖度监测是保护性耕作措施实施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国产高分六号(GF-6)... 黑土地是地球上极为珍贵的土壤资源,但长期高强度的利用加之土壤侵蚀,黑土层逐渐变薄、变瘦、变硬。作物秸秆覆盖是对黑土地实施保护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因此,秸秆覆盖度监测是保护性耕作措施实施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国产高分六号(GF-6)卫星是中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相较于前几颗高分卫星,GF-6 WFV多光谱图像新增紫外波段、黄波段和两个对植被变化响应敏感的红边波段,新增光谱波段是否在黑土区作物秸秆覆盖度估算中具有应用潜力是本研究的探索目标。以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创建地的梨树县为研究区,选取2020年11月5日的GF-6 WFV多光谱图像,探索基于GF-6 WFV多光谱图像的秸秆光谱指数构建方法、基于像元二分法的秸秆覆盖度估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由绿、红、近红外、紫外和黄波段组合的5种秸秆光谱指数与实测秸秆覆盖度的相关性较大,R^(2)大于0.5,能够解释超过50%的玉米秸秆覆盖度信息;(2)GF-6 WFV秸秆覆盖度估算结果与Sentinel-2 MSI、Landsat8 OLI估算结果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833、0.732,进一步说明了国产GF-6 WFV多光谱图像用于秸秆覆盖度估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利用像元二分法模型和考虑土壤背景差异可提高玉米秸秆覆盖度估算精度,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像元二分法模型的估算精度R 2由0.740提高到0.769;考虑土壤质地分区后,像元二分法模型估算精度得到整体提升,R^(2)达到0.822。研究结果可为大区域范围内的作物秸秆覆盖度精确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卫星 GF-6 WFV多光谱图像 秸秆光谱指数 玉米秸秆覆盖度 黑土区 像元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字造字“成象法”之现代设计借鉴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昱靓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4,28,共5页
从中国古代汉字造字史中选取4个特殊例子,探讨了汉字视觉化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汉字造字思维的核心理论:象思维,提出汉字造字方法的重要理念——"成象法"。指出在设计中,借助"成象法"来促使设计者创造思维潜能的发挥... 从中国古代汉字造字史中选取4个特殊例子,探讨了汉字视觉化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汉字造字思维的核心理论:象思维,提出汉字造字方法的重要理念——"成象法"。指出在设计中,借助"成象法"来促使设计者创造思维潜能的发挥,找到创新的原动力,进一步提炼出设计新符码,使作品在设计元素、设计方法、设计风格、设计思想等方面进一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字 象思维 成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诗词曲中山文化意象的翻译 被引量:2
4
作者 董雁 顾正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72-76,82,共6页
山文化意象是中国古诗词曲中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文化意象之一,象征着国家、爱情之永恒,疆域、离人之阻隔;同时还是寄托诗人隐逸情怀的一种载体。由于山文化意象的某些传统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是缺省的,这为其准确翻译带来了较大难度。在... 山文化意象是中国古诗词曲中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文化意象之一,象征着国家、爱情之永恒,疆域、离人之阻隔;同时还是寄托诗人隐逸情怀的一种载体。由于山文化意象的某些传统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是缺省的,这为其准确翻译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启示下,译者以文化作为翻译的目标和单位,采取多样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大程度地传承山文化意象内涵,向译语读者展现其别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诗词曲英译 翻译方法 文化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49例学龄前儿童亚健康体质调查与舌象特征定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飞 侯江红 +1 位作者 许瑾 颜仕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5,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的儿童中医临床诊断有意义的舌象客观定量化指标,为临床诊疗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及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对3~6岁幼儿园儿童进行了儿童体质辨识信息采集工作,采用道生四诊仪(DS01-B)进行舌象采集,并对舌象进行图像处理,提...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的儿童中医临床诊断有意义的舌象客观定量化指标,为临床诊疗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及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对3~6岁幼儿园儿童进行了儿童体质辨识信息采集工作,采用道生四诊仪(DS01-B)进行舌象采集,并对舌象进行图像处理,提取舌象定量影像组学参数和颜色空间参数。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分析舌象定量参数与体质间的潜在关系。结果共纳入4949例不同体质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舌象采集的儿童,肝火体最多,占38.5%。舌的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与体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气虚体的高影响因素为:舌象的苔一阶最大值、苔一阶平均绝对偏差、苔一阶中位数苔一阶最小值、苔一阶鲁棒性平均绝对偏差、苔灰度共生特征Idm、苔灰度区域特征最小面积低灰度值、舌灰度区域特征最小面积低灰度值、舌相邻灰度差矩阵复杂度。对Lab模型拟合的似然比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477。结论不同中医体质与舌象影像组学参数存在相关性,不同体质的儿童与舌的Lab颜色空间无显著性关系,舌象参数可为不同中医体质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 体质辨识 高通量影像组学 中医体质 四诊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Ho方法的不同性别中国象棋大师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东梅 邱丽华 +1 位作者 刘承宜 龚启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基于ReHo分析方法从rs-fMRI角度探讨中国象棋高水平运动员的性别差异。收集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中国象棋项目大师级运动员和匹配的对照人群,采集每位被试者的rs-fMRI数据,应用DPARSF软件分析脑区局部一致性信息。结果发现女大师右侧额... 基于ReHo分析方法从rs-fMRI角度探讨中国象棋高水平运动员的性别差异。收集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中国象棋项目大师级运动员和匹配的对照人群,采集每位被试者的rs-fMRI数据,应用DPARSF软件分析脑区局部一致性信息。结果发现女大师右侧额上回(BA10)和右侧额内侧回(BA25)的ReHo值高于男大师,对照组男女无全脑ReHo值差异。结果说明男女中国象棋大师在右侧额上回和额内侧回的ReHo值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性别中国象棋大师在性别刻板印象和认知-情绪转换脑区的自发活动一致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中国象棋大师 脑功能成像 静息态 性别差异 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器尚象”到“立象尽意”——以“意象”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建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5,共9页
中国园林长期忽视对设计方法的关注和研究。首先溯源古人的造物设计思想,分析传统造物设计过程,阐明了"制器尚象"的造物设计方法。循此在造园活动中,由于对"意境"的更高追求,形成了"立象尽意"的传统园林... 中国园林长期忽视对设计方法的关注和研究。首先溯源古人的造物设计思想,分析传统造物设计过程,阐明了"制器尚象"的造物设计方法。循此在造园活动中,由于对"意境"的更高追求,形成了"立象尽意"的传统园林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根源于国传统的形象思维方式,并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和相对局限性。因此,要认清中西方园林设计方法的利弊,并借鉴西方逻辑思维方法,取长补短,中国园林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 设计方法 意象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画同源与观象取形:中国艺术史观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池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6,52,共7页
书画同源与观象取形,都是中国艺术史观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也是对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形式之审美文化源头的形象说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在最初起源、用笔造型,以及在后来的发... 书画同源与观象取形,都是中国艺术史观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也是对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形式之审美文化源头的形象说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在最初起源、用笔造型,以及在后来的发展中以书入画以及评品标准与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相近的地方。书画同体或书画同源都是我国书画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书画这二种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虽各有其艺术审美特征,但在古代绘画被看成是"图形"、文字书法被看成是"图识",是"图载"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前者是"应物象形"。后者是"依类象形",都是观天察地、观象取形的结果。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视觉图形的审美特征,因此,中国的文字和书法就有了审美艺术形象。它具有空间上的构架形式,其点画结构组成了类似于绘画平面空间中的对比、疏密、长短、曲直、倚正、虚实等形式关系和审美关系,是中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各有其艺术审美特征,但由于历史上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不少带有共性的审美理想,这两种艺术相互影响、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史中有关艺术审美范畴的两个关键因素,成为中华民族两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或造型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方法研究 书画同源 书画同体 观象取形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墨竹画起源及其理论探赜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积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中国画墨竹起源于何时何人?说法不一。从发现的唐代李贤墓壁画《侍女与竹》看,其中之墨竹,纯用水墨,当是后来写意墨竹的先驱。它出于画工之手,比之文献所记载的墨竹创始人唐代吴道子、或王维、或张立等人要早,更比之受窗纸上竹影启发而... 中国画墨竹起源于何时何人?说法不一。从发现的唐代李贤墓壁画《侍女与竹》看,其中之墨竹,纯用水墨,当是后来写意墨竹的先驱。它出于画工之手,比之文献所记载的墨竹创始人唐代吴道子、或王维、或张立等人要早,更比之受窗纸上竹影启发而创为墨竹的五代蜀李夫人还要早二百年左右。历代墨竹画论,除见有画家、画论家著述外,更多的是散见于诸家文集及绘画题跋中,就其中的精辟论点"眼中之竹"、"胸有成竹"、"胸无成竹"、"手中之竹"、"不求形似"、"不似之似"、"写竹还于八法通"、"竹中有竹,竹外有竹"、"维新特立"、"读书写画要先知"等等予以阐释,文章最后指出墨竹画论是中国文人画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当今的中国画创作有普遍的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墨竹画 起源 成竹 意似 写竹 八法 独创 读书 去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其会通 探其精微——关于《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黎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87,共7页
本文围绕《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 ,对历代学者就《易》学与文学之“会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 ,探讨了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如何辩证地认识与处理“会通”关系 ,并提出了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易》学与文学 会通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经精神形象的汉语书写——试论中国圣经文学的观照方式
11
作者 季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4,98,共5页
形象是文学的魅力之源。中国圣经文学的作家们正是将自己的情感能量投射到圣经精神形象之中,并在其间确认自我、展示自我的情感需求和生命欲望。这是一种在圣经之镜之中的自我凝神观照,从中作家们获取了神性的精神和神性的灵感。
关键词 圣经精神形象 中国圣经文学 观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成像系统法评价大白菜-甘蓝易位系叶色 被引量:3
12
作者 刁可宁 张东方 +3 位作者 李晓敏 申书兴 王彦华 顾爱侠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叶片既是大白菜的光合作用器官,也是商品器官。叶色是叶片重要性状,本研究采用多光谱成像系统法,对262份大白菜—甘蓝易位系的叶色进行观测,并与人为目测法、叶绿素测量仪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结果极显著相关(P<0.01... 叶片既是大白菜的光合作用器官,也是商品器官。叶色是叶片重要性状,本研究采用多光谱成像系统法,对262份大白菜—甘蓝易位系的叶色进行观测,并与人为目测法、叶绿素测量仪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结果极显著相关(P<0.01)。混淆矩阵分析表明,多光谱成像系统法能够在叶色鉴定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多光谱成像系统法鉴定值区间范围大,为区分叶色微小差别提供了可能,为大白菜叶色精准、快速评价提供了方法。大白菜—甘蓝易位系群体的叶色遗传多样性和均一度分析表明叶色变异丰富,涵盖了浅黄色、浅绿色、绿色、灰绿色和深绿色等表型,为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易位系 叶色 多光谱成像系统法 叶绿素测量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7例慢性肾病患者不同肾功能分期的舌象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穆朗玛 张宇 +1 位作者 金亚明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观察157例慢性肾病(CKD)不同肾功能分期的舌象特征。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舌面一体仪记录分析157例(CKD)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舌象图,比较其不同肾功能分期下舌象的客观化参数有无差异。结果:①肾病各期和对照组比较R、L值... 目的:观察157例慢性肾病(CKD)不同肾功能分期的舌象特征。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舌面一体仪记录分析157例(CKD)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舌象图,比较其不同肾功能分期下舌象的客观化参数有无差异。结果:①肾病各期和对照组比较R、L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肾病CKD1、2、3、4期和对照组比较G和B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不同肾病分期间R、G、B、L值CKD1期、CKD2期较CKD4期有明显降低(P<0.05);CKD1、2、3期较CKD5期明显降低(P<0.05)。②肾病5组和对照组比较裂纹参数均有明显增高(P<0.05);CKD5期和对照组比较腐腻参数差异明显(P<0.05);CKD3、4和5期和对照组比较剥脱参数差异明显(P<0.05);随着肾功能下降,不同肾病分期组间CKD1期、CKD2期较CKD5期的腐腻指数、剥脱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医舌面诊仪能为临床CKD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中医四诊 舌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su算法的中药贴剂均匀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巩新文 孟昭鹏 王翠萍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9-362,共4页
通过图像分割技术实时监测整个中药贴剂的生产流程,分析在线采集的贴剂图像的灰度特征、找到影响中药贴剂均匀度的因素,实现自动化生产。结合贴剂生产特点,采用基于灰度—梯度Otsu算法来提高对贴剂图像的分割精度;通过Otsu算法与粒子群... 通过图像分割技术实时监测整个中药贴剂的生产流程,分析在线采集的贴剂图像的灰度特征、找到影响中药贴剂均匀度的因素,实现自动化生产。结合贴剂生产特点,采用基于灰度—梯度Otsu算法来提高对贴剂图像的分割精度;通过Otsu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来降低图像分割的时间复杂度;针对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通过分离因子确定阈值分割个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贴剂图像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满足速度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中药贴剂 均匀度 OTSU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分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始腰机起源和研究的考辨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克尔.赛塔尔 李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7,共6页
对于原始腰机的产生和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研究的假设,中国学界分别存在着缺席研究和历史的辉格解释,造成一些谬误的出现。为了厘清原始腰机的产生机理、内在驱动力和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研究成果的谬误,基于古今中外相关图像信息,运用哲学思... 对于原始腰机的产生和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研究的假设,中国学界分别存在着缺席研究和历史的辉格解释,造成一些谬误的出现。为了厘清原始腰机的产生机理、内在驱动力和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研究成果的谬误,基于古今中外相关图像信息,运用哲学思维和反诘法,以及考古证据,研究认为:织造直接起源于原始吊挂式纱线编织法,这是由织造操作中纱线软体硬化要求所致。但原始吊挂式纱线编织法存在着一些操作不便,从而导致原始腰机的出现;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的出土文物和相关图像信息的时空分布,说明其传播由北向南,与文明传播的波动说一致;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的复原存在着任意拼凑部件、历史辉格解释的缺陷,这需要研究者重新审视相关复原假说,以期客观地表征历史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前 原始腰机 纱线编织法 出土文物 图像信息 研究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光密度法研究山药淀粉的糖/水热糊化机制
16
作者 李倩 高群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累积光密度(IOD)法,结合晶变响应峰模型(MRDCC)研究了山药淀粉的糊化特性,并应用X射线衍射法讨论淀粉的结晶结构,同时考察不同浓度/种类小分子糖对淀粉糊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淀粉呈现C型结构,MRDCC显示... 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累积光密度(IOD)法,结合晶变响应峰模型(MRDCC)研究了山药淀粉的糊化特性,并应用X射线衍射法讨论淀粉的结晶结构,同时考察不同浓度/种类小分子糖对淀粉糊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淀粉呈现C型结构,MRDCC显示双峰,分别对应B型和A型同质晶体的糊化;不同浓度蔗糖以及不同种类单糖、二糖、三糖和四糖对山药淀粉糊化过程的影响不同;糖类的糊化抑制作用与其动态水合数有很好的相关性,糖分子的赤道羟基个数越大,对淀粉的糊化抑制作用越强;除此之外,糖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还与糖分子的大小以及它们的三维结构有关.四糖的理想模型为通过氢键形成螺旋结构,削弱其水合能力,因此线性结构的棉籽糖比水苏糖的糊化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淀粉 糊化 数字图像分析 累积光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