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氟斑牙诊断及树脂渗透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丁瑜 田景玉 +3 位作者 杨媛媛 贺晶宇 孟箭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氟斑牙诊断与树脂渗透治疗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20例氟斑牙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氟斑牙诊断与树脂渗透治疗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20例氟斑牙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照组11、21行OCT扫描,实验组患者15-25、35-45行“微研磨+诊室漂白+17%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预处理+树脂渗透”的微创漂白治疗,通过分析治疗前、树脂渗透后即刻和6个月随访的入组人群牙齿OCT图像数据、白斑面积测量、色阶变化和氟斑牙牙面指数评分(TSIF评分)等指标,综合评价氟斑牙美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OCT图像釉质表面平整、釉柱形态清晰,灰度值和高亮层厚度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经漂白联合渗透治疗后,氟斑牙患者在OCT图像高亮层厚度、灰度值、白斑面积、TSIF评分和色阶变化等方面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诊室漂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可有效改善氟斑牙美学效果,且近期疗效稳定;OCT无创扫描可作为氟斑牙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牙齿漂白 渗透树脂 美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HANES数据水氟暴露及氟斑牙与龋齿关联的分析
2
作者 王新迎 牛泽源 +6 位作者 胡越 吴静静 李庆源 吴翠平 余方方 巴月 周郭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饮水氟暴露及氟斑牙患病状态对龋齿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中纳入2013-2016年研究对象(n=3 734)。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浓度,氟斑牙、龋齿由口腔科医师进行评估。使用广义... 目的:探讨饮水氟暴露及氟斑牙患病状态对龋齿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中纳入2013-2016年研究对象(n=3 734)。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浓度,氟斑牙、龋齿由口腔科医师进行评估。使用广义相加模型拟合总人群、非氟斑牙和氟斑牙人群中水氟浓度与龋齿患病风险曲线,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二者间非线性关系,若存在非线性关系则进行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总人群、非氟斑牙和氟斑牙人群中水氟浓度与龋齿患病风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0.05)。当水氟浓度≤0.567 mg/L时,水氟浓度每增加0.1 mg/L,总人群龋齿患病风险降低2.5%(OR=0.975,95%CI 0.959~0.992);当水氟浓度≤0.451 mg/L时,水氟浓度每增加0.1 mg/L,非氟斑牙人群龋齿患病风险降低4.6%(OR=0.954,95%CI 0.927~0.982);当水氟浓度≤0.643 mg/L时,水氟浓度每增加0.1 mg/L,氟斑牙人群龋齿患病风险降低1.5%(OR=0.985,95%CI 0.972~0.998)。结论:龋齿患病风险与水氟浓度间存在非线性关联,且这种关联在非氟斑牙和氟斑牙人群中均存在。与非氟斑牙人群相比,氟斑牙人群的龋齿患病风险更不易受水氟浓度升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氟斑牙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氟对成釉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姚姝冉 翁清清 +2 位作者 朱忆颖 刘佳 张颖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分析氟化钠(NaF)对小鼠成釉细胞系LS8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关键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为探究氟牙症发生的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实验分为两...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分析氟化钠(NaF)对小鼠成釉细胞系LS8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关键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为探究氟牙症发生的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实验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NaF组(1.5 mmol/L)处理LS8细胞24 h后收集样本,进行RNA-seq分析,筛选出关键DEGs,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通过Western blot验证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aF处理24 h后,RNA-seq共检测筛选出DEGs共104个,其中上调基因34个,下调基因70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在NaF处理后的成釉细胞中显著富集。RT-qPCR发现PI3K、Akt、MAPK mRNA表达下降(P<0.05),与RNA-seq结果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PI3K/PI3K、p-Akt/Akt、p-p44/p42MAPK/p44/p42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PI3K/Akt、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氟对成釉细胞毒性作用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氟牙症 成釉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庆 刘娟 +2 位作者 张灿华 张石楠 李艳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该区开展饮水加氟预防龋齿提供可行性依据,并为昆明市龋病和氟牙症长期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5、12岁2个年龄组儿童各212、1149人,调查内... 目的通过对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该区开展饮水加氟预防龋齿提供可行性依据,并为昆明市龋病和氟牙症长期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5、12岁2个年龄组儿童各212、1149人,调查内容包括5、12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以及12岁儿童氟牙症流行现状。结果昆明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3.6%,龋均4.47±4.39;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53.5%,龋均1.42±1.83;12岁儿童氟牙症患病率4.1%,社区氟牙症指数为0.03。结论昆明市属于龋病患病状况较严重和氟牙症非流行区,从流行病学角度认为该地区具有调节水氟浓度预防龋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氟牙症 流行病学 饮水加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氟牙症分级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18
5
作者 侯铁舟 郭海燕 +2 位作者 陶洪 王琳 王帅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氟牙症分级标准。方法将雄性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饮用含质量分数0、55、110和220mg/L氟化钠的双蒸水,实验为期42d。每天用数码相机记录并观察小鼠下切牙釉质的改变。偏振光下观察氟牙症小鼠下切牙釉质的矿化程度。... 目的建立小鼠氟牙症分级标准。方法将雄性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饮用含质量分数0、55、110和220mg/L氟化钠的双蒸水,实验为期42d。每天用数码相机记录并观察小鼠下切牙釉质的改变。偏振光下观察氟牙症小鼠下切牙釉质的矿化程度。结果小鼠切牙釉质发生了透明度、混浊、白色条纹、白垩色斑和缺损等不同程度的变化,偏振光下可见实验组釉质内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褐色矿化不全区,小鼠氟牙症被分为11级。结论建立了小鼠氟牙症11级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氟牙症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鼠成釉细胞氟中毒模型的建立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琳 陈锐 +2 位作者 田剑刚 刘蓉 阮建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0,444,共5页
目的建立仔鼠成釉细胞氟中毒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氟牙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体重为250g左右的雌、雄大鼠各3只,雌雄配对,每对同笼饲养,分别饲以含不同质量浓度氟化钠(0、50、100mg/L)的饮用水,至雌鼠受孕并产下仔鼠,分别在仔... 目的建立仔鼠成釉细胞氟中毒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氟牙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体重为250g左右的雌、雄大鼠各3只,雌雄配对,每对同笼饲养,分别饲以含不同质量浓度氟化钠(0、50、100mg/L)的饮用水,至雌鼠受孕并产下仔鼠,分别在仔鼠出生第3天(成釉细胞分泌期)、第5天(成釉细胞成熟期)处死,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牙胚中成釉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观察可见:100mg/L组5d时仔鼠下颌骨牙胚中部分成釉细胞内空泡性变,部分成釉细胞与釉质基质间可见囊腔样损害。而0mg/L和50mg/L组牙胚成釉细胞中未见明显病变。透射电镜观察显示:100mg/L组和50mg/L组饲养3d和5d时仔鼠成釉细胞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空泡状改变,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和细胞间间隙扩张,0mg/L组未见上述改变。结论通过给母鼠饮用不同浓度含氟饮水,可以使仔鼠成釉细胞中出现氟中毒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牙症 动物模型 成釉细胞 仔鼠 氟中毒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柯海玲 朱桦 +3 位作者 董瑾娟 赵阿宁 乔冈 杨炳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685,共9页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菜氟含量高于小麦、玉米等;地下水氟在水动力弱、矿化度高的地区相对富集,水氟含量主要来源于岩土中;地氟病严重区位于低洼地边缘及陡坡向缓坡转换的部位;氟中毒病高患病率与大气、农作物和蔬菜氟含量不具相关性,而与地下水氟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特征,笔者建议在大荔县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病,除种植低氟含量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应加强低氟含量的地下水的开采与饮用,并对开采的地下水进行物化降氟处理,以降低人群中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病 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陕西大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12岁儿童龋病和氟牙症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廖天安 邓旎 +2 位作者 谢奇 邢孔才 田亚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0-752,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龋病及氟牙症的患病状况,为海南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12岁城乡常住人口777人,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龋病及氟牙症的患病状况,为海南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12岁城乡常住人口777人,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龋病和氟牙症的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恒牙龋病和氟牙症的患病状况。结果:海南省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49.9%和1.1。农村和城市地区的患龋率分别为49.4%和50.3%,城乡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患龋率分别为45.3%和5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氟牙症患病率为3.6%,氟牙症指数(FCI)为0.09。结论:海南省12岁年龄组人群患龋率和龋均较高,氟牙症患病率和氟牙症指数处于较低水平。海南省应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氟牙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毒性作用及其对糖尿病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凤 刘佰纯 +2 位作者 吕鹏 齐晓晨 李希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给予氟(F-)后糖尿病大鼠切牙的病理性改变以及氟对糖尿病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阐明氟在糖尿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按体质量平均分成对照组、10mg·kg-1·d-1氟组和20mg·kg-1·d-1氟组,每... 目的:观察给予氟(F-)后糖尿病大鼠切牙的病理性改变以及氟对糖尿病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阐明氟在糖尿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按体质量平均分成对照组、10mg·kg-1·d-1氟组和20mg·kg-1·d-1氟组,每组18只;按相应剂量灌胃给氟4周后,每组随机选12只,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1体质量剂量的STZ,复制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为STZ对照组、10 mg F-+STZ组和20mg F-+STZ组),与每组剩余6只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mg F-组和20mg F-组)同时继续给氟饲养4周(STZ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氟)。实验周期内用电子天平每周测量1次大鼠体质量;便携式血糖仪每周测量1次大鼠血糖;利用数码相机对大鼠牙齿的渐进性变化进行拍照;实验结束前采用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糖耐量实验(ITT),观察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10mg F-和20mg F-组大鼠切牙面逐渐由棕黄色转向淡黄色,着色不匀,部分区域有白色不透光改变,牙面粗糙,呈现氟斑牙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氟中毒大鼠体质量无变化。腹腔注射STZ后的3组大鼠体质量均呈下降的趋势,20mg F-组降幅最大,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STZ后各组大鼠血糖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g F-+STZ组大鼠血糖水平最高,但与STZ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20mg F-组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0.5、1和2h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10mg F-组大鼠血糖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氟可短期内引起大鼠氟斑牙,并加剧糖尿病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和血糖升高,明显降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糖尿病 实验性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丽娟 李涛 +1 位作者 郭晓峰 石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7-360,共4页
目的:为了评价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氟斑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微研磨和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VITA比色板在治... 目的:为了评价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氟斑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微研磨和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VITA比色板在治疗前后记录色阶的变化值和术后牙本质敏感的情况为基准,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轻度氟斑牙2组疗效近似(P>0.05),对中度氟斑牙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重度氟斑牙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P<0.01)。另外,实验组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仅有2例有轻微的牙本质敏感的症状,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结论: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方法微创、美观、舒适、有效,对于中重度氟斑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微研磨 冷光美白 氟斑牙 牙本质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军英 龙琰 沈彦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索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方法 :在广东东部 ,对饮用 0 1~ 2 5mg/L不同水氟浓度水的 12 37名9~ 17岁、35~ 44岁居民 ,进行龋病和氟牙症检查 ;并通过问卷调查 ,对可能接触氟的生活习惯进行研究 ;让受检者对氟牙症牙色进... 目的 :探索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方法 :在广东东部 ,对饮用 0 1~ 2 5mg/L不同水氟浓度水的 12 37名9~ 17岁、35~ 44岁居民 ,进行龋病和氟牙症检查 ;并通过问卷调查 ,对可能接触氟的生活习惯进行研究 ;让受检者对氟牙症牙色进行自我评价。结果 :水氟浓度是影响氟牙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氟牙症随水氟浓度升高加重 ,而随水氟浓度升高 ,龋均则下降。当水氟浓度为 0 5 7mg/L时 ,氟牙症指数为 0 4,水氟浓度为 0 7mg/L时 ,氟牙症指数为 0 6。当地居民对氟牙症流行可接受程度与Dean所订标准相符。结论 :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建议为 0 5 7mg/L ,最高允许浓度为 0 7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饮用水 适宜浓度 氟牙症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洪 郭海燕 +1 位作者 侯铁舟 刘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微量元素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的效果,筛选较优的抗氟元素。方法将1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7个组:空白组饮用双蒸水,氟组饮用含110 mg.L-1NaF的双蒸水,15个微量元素组分别将碘化钾、钼酸钠、亚硒酸钠、四硼... 目的通过观察微量元素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的效果,筛选较优的抗氟元素。方法将1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7个组:空白组饮用双蒸水,氟组饮用含110 mg.L-1NaF的双蒸水,15个微量元素组分别将碘化钾、钼酸钠、亚硒酸钠、四硼酸钠、硫酸镁按照各自化合物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25%、50%、75%三个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饮水同氟组。通过观察小鼠体重及牙长增长率,氟斑牙形成的时间、形成时分级及D42分级,确定较优的抗氟元素。结果 5种微量元素均具有一定预防氟斑牙的作用,硫酸镁及四硼酸钠LD50的25%剂量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效果。结论镁、硼是具有较好抗氟效果的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微量元素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研磨糊剂联合家庭美白系统对氟牙症患者的疗效评价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文亮 龚娟 +4 位作者 田雯 张敬 眭佳丽 段平萱 喻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1-896,共6页
目的:评价微研磨糊剂联合家庭美白系统在氟牙症患者美白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方法:采用Opalustre微研磨糊剂及Opalescence PF 10%家庭漂白系统对随机抽取的50例氟牙症患者进行漂白治疗,使用Crystaleye比色仪观察术后1、3、6个月和... 目的:评价微研磨糊剂联合家庭美白系统在氟牙症患者美白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方法:采用Opalustre微研磨糊剂及Opalescence PF 10%家庭漂白系统对随机抽取的50例氟牙症患者进行漂白治疗,使用Crystaleye比色仪观察术后1、3、6个月和1年的漂白效果,利用LOS和VAS量表评价术后各阶段牙齿敏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漂白前与漂白后各观察阶段的L~*、a~*、b~*值间的差异显著(P<0.05);漂白后各观察阶段ΔE~*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的研究对象在术后1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敏感症状(P<0.05);漂白后各观察阶段无患者对治疗不满意(P<0.05)。患者满意度与漂白治疗后的ΔE~*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漂白治疗后1个月患者满意度与敏感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研磨糊剂联合家庭美白系统治疗氟牙症效果显著,安全且稳定;牙齿颜色变化与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敏感症状对患者术后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牙症 微研磨 牙齿漂白 牙齿敏感 漂白稳定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蚀处理方法对氟斑牙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瑞新 朱宪春 +1 位作者 陈远萍 周延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酸蚀方法对氟斑牙粘结托槽的脱落率的影响,筛选一种降低氟斑牙托槽脱落率的临床可行的酸蚀方法。方法:选择14例中度氟斑牙患者的226颗牙齿为研究对象,按左右分为28个区,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区):分别为酸蚀1min组(n=56)、酸... 目的:观察不同酸蚀方法对氟斑牙粘结托槽的脱落率的影响,筛选一种降低氟斑牙托槽脱落率的临床可行的酸蚀方法。方法:选择14例中度氟斑牙患者的226颗牙齿为研究对象,按左右分为28个区,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区):分别为酸蚀1min组(n=56)、酸蚀2min组(n=57)、酸蚀3min组(n=57)和酸蚀2次组(n=56),记录第4、8和12周托槽脱落率和托槽脱落后牙面上残留的粘接剂残留指数(ARI)。结果:酸蚀2次组和酸蚀2min组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酸蚀1min组和3min组(P<0.05);ARI高于酸蚀1min组和3min组(P<0.05)。酸蚀2次组的托槽脱落率低于酸蚀2mi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高于酸蚀2min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前磨牙脱落率均明显高于前牙(P<0.05),酸蚀2次组的前磨牙脱落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酸蚀2min能明显降低氟斑牙托槽脱落率,2次酸蚀比1次酸蚀托槽脱落率降低,尤其是前磨牙托槽脱落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牙酸蚀 脱落率 粘结剂残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斑牙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晖 张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将氟斑牙的治疗手段有序结合,探讨氟斑牙最佳临床美白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室就诊且诊断为氟斑牙患者9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将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A组患者... 目的将氟斑牙的治疗手段有序结合,探讨氟斑牙最佳临床美白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室就诊且诊断为氟斑牙患者9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将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A组患者(30例,180颗患牙)采取微打磨—酸处理(35%磷酸酸蚀牙面)—冷光美白(Beyond美白凝胶8 h)治疗;B组(30例,175颗患牙)采取微打磨—冷光美白(Beyond美白凝胶8 h)治疗;C组(30例,180颗患牙)采取酸处理—冷光美白(Beyond美白凝胶8 h)治疗。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利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计算色阶提高值和有效率。结果 3组轻度氟斑牙患者的色阶提高值和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重度氟斑牙患者色阶提高值和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氟斑牙采取微打磨—酸处理—美白有序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酸蚀 冷光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饮水对8-12岁儿童牙齿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晓英 崔留欣 +4 位作者 李世宏 刘洋 朱静媛 程学敏 巴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氟饮水对儿童牙齿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2名高氟区和26名对照区的8—12岁儿童,检查氟斑牙患病率,并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CP)和降钙素(CT)的水平。结果:高氟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 目的:探讨高氟饮水对儿童牙齿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2名高氟区和26名对照区的8—12岁儿童,检查氟斑牙患病率,并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CP)和降钙素(CT)的水平。结果:高氟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9.68%,对照区为3.85%;高氟区儿童血清BCP为(6.78±3.87)μg/L,对照区为(3.78±1.81)μg/L;高氟区儿童血清CT水平为(492.00±52.67)ng/L,对照馐为(948.57±74.72)ng/L,2区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氟饮水导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增高,且影响儿童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骨钙素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酶与氟牙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阮建平 田剑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9-422,428,共5页
目前认为,釉原蛋白降解延迟和清除障碍是氟牙症形成的关键。一些研究表明,氟可减少在釉原蛋白被水解、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釉基质蛋白酶的表达。釉基质蛋白溶解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0)和丝氨酸蛋白酶(KLK4)。本文从分子结构... 目前认为,釉原蛋白降解延迟和清除障碍是氟牙症形成的关键。一些研究表明,氟可减少在釉原蛋白被水解、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釉基质蛋白酶的表达。釉基质蛋白溶解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0)和丝氨酸蛋白酶(KLK4)。本文从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对两种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回顾,同时分析了氟对釉基质蛋白酶的可能影响及其与氟牙症发病机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酶 氟牙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丝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光美白术与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氟牙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康媛媛 张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Beyond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氟牙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名氟牙症患者根据牙齿着色的轻、中、重度随机分入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25名患者150颗患牙,采用Beyond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治疗;对照1组2... 目的:评价应用Beyond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氟牙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名氟牙症患者根据牙齿着色的轻、中、重度随机分入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25名患者150颗患牙,采用Beyond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治疗;对照1组25名患者148颗患牙,采用Beyond冷光美白术治疗;对照2组25名患者148颗患牙,采用祛氟剂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Vita比色板比色,计算各组色阶提高值和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轻度氟牙症患者的色阶提高值和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中、重度氟牙症患者的色阶提高值和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yond冷光美白结合祛氟剂治疗氟牙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光美白 祛氟剂 氟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宁 杨卫东 +4 位作者 葛久禹 魏善静 徐程宇 刘超 苗雷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3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3M Valux^(TM) Plus纳米... 目的分析3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3M Valux^(TM) Plus纳米树脂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3M Filtek^(TM) Z350XT纳米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患牙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2%︰75.64%,P<0.05),填充体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12%︰10.90%,P<0.05)。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患牙龈沟液量分别为(1.056±0.166)×10^(-5)g和(1.072±0.187)×10^(-5)g,对照组分别为(1.180±0.214)×10^(-5)g和(1.295±0.255)×10^(-5)g,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患牙边缘封闭率、表面粗糙率、色泽协调率分别为98.12%、3.12%、94.38%,对照组分别为89.74%、8.33%、85.9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3M Filtek^(TM)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成功率高,脱落率低(粘合力强),对牙龈的刺激性小,边缘密合度高,色泽协调性好,更适合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纳米树脂 氟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氟成釉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剑刚 王彩红 +1 位作者 高江红 阮建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为了排除基因芯片检测中可能出现的假阳(阴)性,进一步探索可能与氟牙症发病相关的基因,挑选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显著且可能与釉质形成有关的7个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方法对离体培养的成釉细胞(对照组)和经5mg/L的氟化钠处理48h后... 目的为了排除基因芯片检测中可能出现的假阳(阴)性,进一步探索可能与氟牙症发病相关的基因,挑选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显著且可能与釉质形成有关的7个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方法对离体培养的成釉细胞(对照组)和经5mg/L的氟化钠处理48h后的成釉细胞(实验组)提取RNA,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逐一定量检测两组细胞中mgp、aspn、ankh、bub1b、mmp13、pkib、dmp1表达的差异。结果被检测的目的基因中,mgp、aspn、ankh、bub1b、mmp13、pkib的检测结果与基因表达芯片的检测结果一致,其中实验组mgp、aspn、ankh、mmp13、pkib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上调,bub1b的表达量相比下调。而dmp1的检测结果与基因表达芯片结果相反。结论通过基因芯片筛选的染氟成釉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果整体上是可靠的,所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牙症 成釉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