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CMD01剖面重震联合反演与地壳结构分析
1
作者 张永祺 唐勇 +6 位作者 董崇志 吴招才 李赫 郭楚枫 任建业 巢鹏 杨天一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9,共17页
本文以2021年中马国际合作航次获得的实测重力、磁力和二维多道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对横穿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CMD01剖面进行解释分析和重震联合反演,研究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地壳结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马达加斯... 本文以2021年中马国际合作航次获得的实测重力、磁力和二维多道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对横穿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CMD01剖面进行解释分析和重震联合反演,研究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地壳结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地壳密度模型,发现该陆缘具有减薄的陆壳,部分区段存在岩浆底侵作用;由陆向洋可划分出减薄陆壳、洋陆过渡带和洋壳等构造单元。其中,由于戴维断裂带的走滑运动对陆缘的影响,洋陆过渡带呈现出典型的转换型陆缘的构造特征。结合地壳密度模型和板块重建研究,重建了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发育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对于深化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分离、东非被动陆缘的发育演化和海域划界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大陆边缘 戴维断裂带 洋陆过渡带 转换型陆缘 重震联合反演 深度地壳结构 地壳密度模型 下地壳高密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郝天珧 黄松 +4 位作者 徐亚 李志伟 胥颐 雷受旻 杨金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85-1796,共12页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特别是洋陆转换带地区的复杂地壳结构特征一直是南海岩石层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在Pn波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深部地震探测剖面的约束下,利用重力数据建立该区两条剖面的密度模型.两条重力剖面二度半密度正反演的拟合结果...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特别是洋陆转换带地区的复杂地壳结构特征一直是南海岩石层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在Pn波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深部地震探测剖面的约束下,利用重力数据建立该区两条剖面的密度模型.两条重力剖面二度半密度正反演的拟合结果支持琼粤隆起至吕宋岛弧区一带的地壳结构中存在下地壳高速层的观点,同时认为台西南盆地的拟合结果表明南部凹陷区仍属于过渡型地壳.本文认为剖面AA′和剖面BB′的构造属性虽然均总体倾向于火山岩型,但二者的地质结构并不完全一致,表明了北部陆缘深部结构的横向差异与构造属性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密度剖面 反演 拟合 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北部深地震剖面综合地球物理解译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彬 阮爱国 +3 位作者 高金耀 郭远明 丁跃平 李铁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1,共11页
利用2006年南海进行的深地震剖面和重磁数据,对南海中北部陆缘横跨东沙隆起和潮汕坳陷,延伸至海盆边缘的OBS2006-3地震剖面进行了反演。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该剖面进行了地球物理综合解译,探讨了中生代古俯冲带、潮汕坳陷属性等科... 利用2006年南海进行的深地震剖面和重磁数据,对南海中北部陆缘横跨东沙隆起和潮汕坳陷,延伸至海盆边缘的OBS2006-3地震剖面进行了反演。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该剖面进行了地球物理综合解译,探讨了中生代古俯冲带、潮汕坳陷属性等科学问题,结果显示现今的东沙断裂很可能是中生代古俯冲带的遗存;潮汕坳陷为一个中生代残留的弧前盆地,沉积层厚达9km,具有较大的油气潜力,后期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其有一定改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剖面 反演 大陆边缘 南海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