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缺氧段HRT对平衡EDPR系统内DPAOs和DGAOs的影响
1
作者 李冬 张复旦 +2 位作者 张杰 李帅 柴晨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解决反硝化除磷技术中反硝化聚糖菌(DG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竞争碳源造成除磷性能恶化的问题,试验设置3组同规格的SBR反应器,通过对比不同厌/缺氧段HRT下的运行情况,探究各系统内碳源转化、脱氮除磷性能及DPAOs和DGAOs丰度比的... 为解决反硝化除磷技术中反硝化聚糖菌(DG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竞争碳源造成除磷性能恶化的问题,试验设置3组同规格的SBR反应器,通过对比不同厌/缺氧段HRT下的运行情况,探究各系统内碳源转化、脱氮除磷性能及DPAOs和DGAOs丰度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厌/缺氧段HRT为90 min/170 min时,DGAOs与DPAOs丰度之比为1.97,内碳源储量(182.81 mg/L)和释磷量(31.72 mg/L)最大,COD、TP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94.69%、96.37%和90.40%;厌/缺氧段HRT为50 min/210 min时,厌氧时间过短导致微生物吸收碳源不充分,内碳源储量(141.59 mg/L)最低,同时,缺氧时间过长导致DGAOs因储存的糖原(Gly)被反硝化利用而影响生长,DGAOs与DPAOs丰度之比最低(0.49);厌/缺氧段HRT为130 min/130 min时,DGAOs与DPAOs丰度之比升至2.63,厌氧时间过长不利于DPAOs储存内碳源,出水TP大于0.5 mg/L,同时,缺氧时间过短不利于反硝化作用,NO_(2)^(-)-N去除率降至81.05%;在50 min/210 min时,DPAOs占比较高更有利于PN分泌,促进成粒(平均粒径为517.6μm),130 min/130 min时DGAOs占比更大促使PS分泌,不利于成粒(平均粒径为255.3μm);厌/缺氧段HRT为90 min/170 min时,污泥平均粒径为480.1μm,此时建立的DGAOs-DPAOs平衡,系统稳定性和污染物去除性能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 反硝化聚磷菌 反硝化聚糖菌 内源反硝化除磷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厌氧时间比对PNPR-SAEPD工艺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2
作者 李冬 吕璐 +2 位作者 赖会彬 张杰 王凯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5-4255,共11页
本研究将生物除磷结合至PN-SAEPD工艺中,建立了PNPR-SAEPD系统,为了对有限的碳源进行合理分配,实验将两级厌氧时间比由S1阶段3:1(90min:30min)依次调整为S2阶段1:1(60min:60min)、S3阶段1:3(30min:90min),考察了两级厌氧时间比对PNPR-SA... 本研究将生物除磷结合至PN-SAEPD工艺中,建立了PNPR-SAEPD系统,为了对有限的碳源进行合理分配,实验将两级厌氧时间比由S1阶段3:1(90min:30min)依次调整为S2阶段1:1(60min:60min)、S3阶段1:3(30min:90min),考察了两级厌氧时间比对PNPR-SAEPD系统的进水有机物转化、脱氮除磷性能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2阶段两级厌氧时间比为1:1,对进水有机碳源的分配最为合理,SAEPD、PNPR反应器储存内碳源所消耗的COD分别为(89.3±8.4)mg/L和(82.6±7.7)mg/L,PNPR反应器的除磷贡献度为(79.1%±8.5%),为后续SAEPD反应器缺氧阶段营造了磷饥饿条件.SAEPD反应器DPAOs对内碳源储存的贡献比例仅为15%,储存内碳源所消耗的COD量为(10.1±4.0)mg/L,DPAOs相对丰度降至3.01%.将生物除磷结合到PN反应器中提高了短程硝化的稳定性,NOB相对丰度由3.86%逐渐降至0.64%,NAR保持在(82.1%±4.0%).S2阶段PNPR反应器优越的PN性能和SAEPD反应器内DGAOs主导的EPD途径为An AOB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度保持在(81.8%±3.6%),总氮去除率保持在(88.3%±1.6%),出水总氮浓度低于10mg/L且未出现硝酸盐积累;TP去除率最高可达93.7%,出水TP浓度基本降低到0.5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厌氧时间比 内源性短程反硝化(EPD) 厌氧氨氧化(Anammox) 内碳源 反硝化聚糖菌(dga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氧时间调控内源性亚硝酸盐强化N-EPD-CANON工艺脱氮研究
3
作者 李冬 陈晓义 +2 位作者 傅思博 张景昭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70-2480,共11页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启动硝化-内源部分反硝化-全程自养脱氮(N-EPD-CANON)工艺.实验通过调控EPD单元缺氧时间考察了单元内亚硝酸盐积累量变化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启动硝化-内源部分反硝化-全程自养脱氮(N-EPD-CANON)工艺.实验通过调控EPD单元缺氧时间考察了单元内亚硝酸盐积累量变化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时间为40min时,EPD单元可以有效地捕获进水有机物,同时维持有利于CANON稳定运行的适量浓度的内源性亚硝酸盐.长期稳定运行下CANON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达到86.43%,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达到0.82gN/(gVSS·d).此外,EPS质量分数逐渐增长到69.17mg/gVSS,再通过3D-EEM结合PARAFAC技术对污泥的EPS荧光组分进行分析表明,内源性亚硝酸盐的强化作用能够在不改变EPS组成成分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芳香族蛋白质的含量,有助于污泥颗粒化及其稳定性的提高.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在EPD系统中Candidatus Competibacter为优势菌属占24.61%,CANON系统中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为2.67%,这保证了An AOB菌的NO_(2)^(-)-N供应.此外,AnAOB的主要组成部分Candidatus Brocadia菌属的相对丰度也达到了1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 内源部分反硝化 反硝化聚糖菌 市政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调控电子受体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内源反硝化脱氮除磷
4
作者 李冬 李雨朦 +2 位作者 蒋鹏飞 王天朔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26-5434,共9页
为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加强对有限碳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1组厌氧/好氧/缺氧(A/O/A)和3组不同好氧时间分配的厌氧-两级短时好氧/缺氧(A/(O/A)_(2))序批式反应器,探究定向调控电子受体下污泥的颗粒化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富集情况.结... 为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加强对有限碳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1组厌氧/好氧/缺氧(A/O/A)和3组不同好氧时间分配的厌氧-两级短时好氧/缺氧(A/(O/A)_(2))序批式反应器,探究定向调控电子受体下污泥的颗粒化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两级短时好氧/缺氧的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结构更加致密、沉淀性能更好,缺氧段及好氧段电子受体更充足,DGAOs储存内碳源的能力得以强化,系统中反硝化聚糖菌和DGAOs对碳源的竞争达到平衡状态,系统有更高的内源反硝化脱氮率,实现了深度脱氮除磷.其中,两级短时好氧时间分配时间为前段60min/后段30min的R2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DGAOs含量最高,且颗粒沉降性能最佳.第45d,R2的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52%、85.71%、92.73%,内源反硝化效率达到58.59%,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电子受体 脱氮除磷 内碳源 反硝化聚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运行效能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志剑 周林强 +4 位作者 李慧 王行 陈晓燕 朱希 徐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4-1621,共8页
选取浙江北部10个污水处理厂,调研污水厂生物除磷的运行效能并开展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除磷机理的研究.通过活性污泥批试验表明,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以P计)平均为2.4mg/(g·h)和2.2mg/(g·h);反硝化聚磷菌(DPAOs... 选取浙江北部10个污水处理厂,调研污水厂生物除磷的运行效能并开展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除磷机理的研究.通过活性污泥批试验表明,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以P计)平均为2.4mg/(g·h)和2.2mg/(g·h);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比例为0.0%~80.1%.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聚磷菌(PAOs)比例为2.0%~8.7%,聚糖菌(GAOs)比例为1.3%~22.4%.根据调查结果和生物除磷性能研究,可通过调整污水营养成分和设置独立前置反硝化池等方法改善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荧光原位杂交 聚磷菌 聚糖菌 反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A-SBR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 被引量:4
6
作者 侯金良 康勇 高永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81,94,共5页
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COD/N/P对厌氧/好氧/兼氧(AOA)-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经过3个月稳定运行,当COD:N:P=800:24:11时,AOA-SBR工艺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00%、84%和93%。实验通过提高有机物浓度削... 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COD/N/P对厌氧/好氧/兼氧(AOA)-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经过3个月稳定运行,当COD:N:P=800:24:11时,AOA-SBR工艺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00%、84%和93%。实验通过提高有机物浓度削弱聚磷菌(PAOs)与聚糖菌(GAOs)竞争底物的能力,抑制了PAOs好氧放磷速率。当COD=800mg/L时,GAOs和PAOs厌氧乙酸摄取量之比为1:9。此外,实验采用兼氧/好氧吸磷速率比,对反硝化聚磷菌数量(DNPAOs)进行估算,结果表明AOA-SBR工艺比值明显高于A2O和AO工艺。因此,通过调节进水有机物浓度,可使DNPAOs在AOA-SBR同步脱氮除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兼氧工艺(AOA) 续批式反应器(SBR) 聚磷菌 聚糖原菌 反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及聚磷菌与聚糖菌耦合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韦佳敏 刘文如 +1 位作者 程洁红 沈耀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08-4618,共11页
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工艺较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具有节省曝气能耗、高效利用碳源、低污泥产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反硝化除磷菌(DPAOs)微生物学、碳源种类、p... 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工艺较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具有节省曝气能耗、高效利用碳源、低污泥产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反硝化除磷菌(DPAOs)微生物学、碳源种类、pH、亚硝酸盐浓度及游离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SRT)、C/P比及mgNOx--N/mgPO43--P、聚糖菌(GAOs)等。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聚磷菌(PAOs)和GAOs之间的竞争关系,而通过GAOs作用的内碳源部分反硝化(endogenous partial-denitrification,EPD),能够将NO3--N转化为NO2--N,将进一步降低同步脱氮除磷对碳源的需求。反硝化除磷的新工艺符合我国低C/N值的污水现状,SNADPR工艺是将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与反硝化除磷相结合的先进脱氮除磷工艺,Anammox-EPDPR工艺协同厌氧氨氧化、EPD和反硝化除磷,充分利用GAOs内碳源的代谢作用,以产生NO2--N,减轻DPAOs和anammox菌对电子受体的竞争。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短程反硝化除磷与新型脱氮工艺的耦合将成为实现污水高效节能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影响因素 聚磷菌 聚糖菌 内源部分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R系统中聚糖菌及其反硝化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常烁 曾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3,共6页
聚糖菌(GAOs)作为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组成部分,具有反硝化脱氮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关于GAOs的富集培养及反硝化代谢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综述了GAOs的种群类型以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代谢机理,着重归纳了碳源、pH... 聚糖菌(GAOs)作为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组成部分,具有反硝化脱氮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关于GAOs的富集培养及反硝化代谢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综述了GAOs的种群类型以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代谢机理,着重归纳了碳源、pH、温度等因素对GAOs富集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GAOs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对GAOs的生理性能及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糖菌 反硝化聚糖菌 代谢机理 生长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培养及其脱氮除磷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靓 郭海燕 刘小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驯化培养反硝化聚磷菌,考察了厌氧-缺氧-好氧和厌氧-缺氧运行模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增殖情况、反应器的脱氮除磷特性及胞内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PHB)和糖原的合成消耗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2 d(288个周期)的驯化培养,SB... 采用SBR反应器驯化培养反硝化聚磷菌,考察了厌氧-缺氧-好氧和厌氧-缺氧运行模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增殖情况、反应器的脱氮除磷特性及胞内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PHB)和糖原的合成消耗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2 d(288个周期)的驯化培养,SBR反应器内反硝化聚磷菌的数量约占全部聚磷菌的84.5%;厌氧-缺氧培养方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释磷速率为34.5 mg/(L·h),缺氧吸磷速率为23.0 mg/(L·h),缺氧阶段每降解1.0 mg/L的PO_4^(3-)-P需要消耗1.0 mg/L的NO_3^--N;每消耗6.3 mg/L的COD生成1 mg/g的PHB,每降解1 mol的PHB约生成0.73 mol的糖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胞内聚合物 糖原 厌氧阶段 缺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电子受体反硝化聚磷PAOs-GAOs竞争及N_(2)O释放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巩有奎 王一冰 孙洪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41-249,共9页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Anaerobic/Anoxic/Oxic-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n/A/O-SBR),以乙酸钠为电子供体,NO_(3)^(-)/NO_(2)^(-)为电子受体,控制反硝化电子受体电子需求为90 mmol/L,经长时间驯化,考察了不同电子受体驯...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Anaerobic/Anoxic/Oxic-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n/A/O-SBR),以乙酸钠为电子供体,NO_(3)^(-)/NO_(2)^(-)为电子受体,控制反硝化电子受体电子需求为90 mmol/L,经长时间驯化,考察了不同电子受体驯化SBR反硝化除磷及N_(2)O释放特性,并利用化学计量法确定了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和聚糖菌(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s,GAOs)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NO3-还原过程中,SBR系统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率均达95%以上,平均N_(2)O产率为2.4%,PAOs转化碳源(CODin)和反硝化脱氮比例分别为62.0%和76.2%。NO_(2)^(-)增加,厌氧段糖原(Gly)酵解性能增强,Gly消耗与碳源转化比例(ΔGly/CODin)由0.67增至0.80,PAOs活性受抑制,聚磷(Poly-P)合成减少,GAOs竞争优势增强。NO_(2)^(-)-N为30 mg/L,SBR内TP去除率降至50.5%,PAOs转化碳源和脱氮比例分别降至36%和50.6%。PAOs-GAOs共生体系内,GAOs反硝化脱氮过程,削弱了高NO_(2)^(-)对PAOs反硝化除磷的抑制,缺氧阶段NO_(2)^(-)/HNO_(2)积累耦合GAOs反硝化脱氮比例增加,导致高NO_(2)^(-)下TP去除率下降和N_(2)O产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迁移 氮氧化物 污水 反硝化聚磷菌 聚糖菌 电子受体 氧化亚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C/N(<3)条件下SNEDPR系统启动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甄建园 于德爽 +4 位作者 王晓霞 陈光辉 杜世明 袁梦飞 张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60-2967,共8页
为了解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处理低C/N(<3)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低氧(溶解氧0.5~1.0mg/L)运行的SBR反应器,以低碳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N对SNEDPR启动、脱氮除磷性能优化与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解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处理低C/N(<3)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低氧(溶解氧0.5~1.0mg/L)运行的SBR反应器,以低碳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N对SNEDPR启动、脱氮除磷性能优化与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N由4.3提高至5.15时,系统脱氮除磷性能均逐渐增强,系统总氮(TN)和PO_4^(3-)-P去除率最高达89.3%和90.6%;降低进水C/N<3后,系统脱氮、除磷性能均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低C/N对PAOs(聚磷菌)除磷性能的影响高于其对反硝化聚糖菌(DGAOs)内源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表现为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先降低至21.4%和3.4%后逐渐升高至92.9%和94.1%.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单位COD平均释磷量和SNED率达437.1mg P/g COD和89.1%,出水NH_4^+-N、NO_x^--N和PO_4^(3-)-P浓度平均为0,4.4,0.2mg/L.经136d的运行,系统内PAOs,GAOs,AOB(氨氧化菌)和NOB(亚硝酸盐氧化菌)分别占全菌的(16±3)%,(8±3)%,(7±3)%和(3±1)%,其保证了系统除磷、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性能.此外,系统好氧段存在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是实现低C/N(<3)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NED) 反硝化除磷(DnPR) 碳氮比(C/N) 聚磷菌(PAOs) 反硝化聚糖菌(dga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调控反硝化除磷过程PAOs-GAOs竞争及N_(2)O释放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巩有奎 冯华 +2 位作者 任丽芳 李美玲 孙洪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5-153,共9页
该文以厌氧/缺氧/好氧方式(An/A/O)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采用NO_(3)^(-)驯化缺氧反硝化聚磷菌,利用pH值调控An/A/O-SBR内各菌群间的竞争优势,通过考察脱氮除磷过程的化学计量学参数变化,确定了不同pH下SBR内聚磷菌-聚糖菌(PAOs-GA... 该文以厌氧/缺氧/好氧方式(An/A/O)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采用NO_(3)^(-)驯化缺氧反硝化聚磷菌,利用pH值调控An/A/O-SBR内各菌群间的竞争优势,通过考察脱氮除磷过程的化学计量学参数变化,确定了不同pH下SBR内聚磷菌-聚糖菌(PAOs-GAOs)间竞争关系及N_(2)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An/A/O-SBR内存在PAOs和GAOs对碳源的竞争,高pH有利于反硝化聚磷菌增殖、提升SBR内同步脱氮除磷效率并降低N_(2)O产率。pH由6.5增至8.0,PAOs转化外碳源比例由24.1%增至55.6%。pH=8.0,SBR内脱氮和除磷效率均达90%以上,平均N_(2)O产率为2.8%。不同pH值下,An/A/O-SBR内厌氧阶段ΔGly/ΔPHA、ΔGly/COD_(in)、PRA/COD_(in)以及缺氧阶段PUA/NaRA、ΔGly/ΔPHA均表现出PAOs-GAOs共存特性,微碱性条件促进SBR内微生物趋向富集反硝化聚磷菌的生化反应动力学。pH=6.5,N_(2)O产率达11.2%。低pH值耦合高NO_(2)^(-)形成高浓度游离亚硝酸,对反硝化聚磷菌的毒性及对亚硝态氮还原酶、氧化亚氮还原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是导致低pH值下SBR脱氮除磷性能降低和N_(2)O产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以N_(2)O作为终产物的GAOs反硝化比例增加,加剧了低pH条件下N_(2)O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反硝化聚磷菌 聚糖菌 同步脱氮除磷 氧化亚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O_(3)^(-)浓度An/A/O-SBR系统PAOs-GAOs竞争及N_(2)O释放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巩有奎 李美玲 孙洪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75-1683,共9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运行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An/A/O-SBR),经不同NO_(3)^(-)浓度(10,20,30和40 mg/L,以氮计)长期驯化,考察了不同NO_(3)^(-)条件下An/A/O-SBR脱氮除磷及N_(2)O释放特性,基于不同微生物降解特性分析,确定了不同NO_(3)^(-)...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运行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An/A/O-SBR),经不同NO_(3)^(-)浓度(10,20,30和40 mg/L,以氮计)长期驯化,考察了不同NO_(3)^(-)条件下An/A/O-SBR脱氮除磷及N_(2)O释放特性,基于不同微生物降解特性分析,确定了不同NO_(3)^(-)浓度下SBR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和聚糖菌(glycogen-accumulating organisms,GAOs)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随NO_(3)^(-)浓度增加,总氮(TN)去除率由90%以上降至41.3%,TP去除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N_(2)O产率(N_(2)O_(emission)/NO_(x)^(-)_(removal))分别为1.68%、4.17%、8.92%和14.28%。An/A/O-SBR内微生物呈PAOs和GAOs共存的污染物降解特性,高浓度NO_(3)^(-)缺氧吸磷过程出现NO2-积累,抑制DPAOs活性,GAOs碳源竞争能力增强,NO_(3)^(-)-N由10 mg/L增至40 mg/L,厌氧阶段PAOs的COD耗量比例由33.5%降至25.1%,相应GAOs的COD耗量由59.3%增至74.1%。DPAOs-GAOs共生体系内,反硝化过程NO2-/HNO2积累耦合反硝化聚糖菌比例增加,加剧了高NO_(3)^(-)下An/A/O-SBR内N_(2)O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聚糖菌 硝态氮 氧化亚氮 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厌氧运行时间An/A/O-SBR反硝化聚磷及N2O释放特性
14
作者 巩有奎 李美玲 孙洪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4,共7页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An/A/O-SBR),经不同厌氧反应时间(AnRT=90 min、120 min和150 min)长期驯化,考察了不同AnRT驯化An/A/O-SBR同步脱氮除磷及N2O释放特性,并分析了不同AnRT驯化An/A/O-SBR系统内微生物种群变化。结果表...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An/A/O-SBR),经不同厌氧反应时间(AnRT=90 min、120 min和150 min)长期驯化,考察了不同AnRT驯化An/A/O-SBR同步脱氮除磷及N2O释放特性,并分析了不同AnRT驯化An/A/O-SBR系统内微生物种群变化。结果表明,随AnRT增加,An/A/O-SBR内TN去除率分别为76.2%、91.4%和78.9%,N2O产率分别为12.4%、8.2%和17.8%,TP去除率分别为83.5%、89.0%和78.5%。AnRT由90 min上升至120 min,厌氧阶段储存羟基烷酸脂(PHA)增量(ΔPHA)由6.82 mmolC/L增至8.51 mmolC/L,继续增加至150 min,ΔPHA降至6.78 mmolC/L。随AnRT增加,SBR系统糖原降解能力增强,聚糖菌增殖,不利于反硝化聚磷菌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脱氮比例由66.9%降至60.3%。AnRT过长,PHA储量降低导致SBR系统电子提供能力下降,反硝化过程NO2-/HNO2积累耦合反硝化聚糖菌脱氮比例增加,是An/A/O-SBR系统脱氮除磷效率降低及N2O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聚糖菌 厌氧反应时间 氧化亚氮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