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网框架下的DSM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浩益 李如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9-73,80,共6页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平衡电力供应缺口,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在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下,借鉴已进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发达国家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平衡电力供应缺口,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在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下,借鉴已进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发达国家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可行性及相应措施。综合考虑社会、电力用户、电网公司、发电厂各方的利益,建立了合理的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有限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证明了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和电量的消耗,节电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网 成本效益分析 运行机制 节电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电价环境下用户负荷需求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60
2
作者 孔祥玉 杨群 +2 位作者 穆云飞 陆宁 徐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80,共6页
智能电网发展促使更多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的互动,因此在制定需求侧管理政策时须了解各类型负荷的响应特性。文中首先对不同类型电力负荷进行分析,构建反映负荷用电特性的用户负荷特征量,进而获得实施分时电价后用户的需求响应负荷曲... 智能电网发展促使更多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的互动,因此在制定需求侧管理政策时须了解各类型负荷的响应特性。文中首先对不同类型电力负荷进行分析,构建反映负荷用电特性的用户负荷特征量,进而获得实施分时电价后用户的需求响应负荷曲线。然后根据经济学原理,对分时电价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响应行为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负荷削减和转移模型。通过用户对不同时间下用电需求的自弹性和交叉弹性系数分析获得用户需求响应矩阵,进而利用该矩阵对用户在实行基于电价的需求侧管理后的负荷变化情况进行快速分析。通过算例分析,给出了用户需求响应矩阵在实施分时电价需求侧管理分析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分时电价 需求侧管理 需求响应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力行业碳减排综合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戴攀 邹家勇 +2 位作者 田杰 刘田 周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112,共7页
2010年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承担着CO2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现状,然后分别从发电侧、需求侧、电网侧对各减排措施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 2010年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承担着CO2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现状,然后分别从发电侧、需求侧、电网侧对各减排措施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行业碳减排综合优化模型,将需求侧和电网侧的节能潜力等效成虚拟能源,并与发电侧的常规能源进行统一规划,获得经济效益和减排效益综合最优的能源配置方案。采用该模型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发电能源(包括常规能源和虚拟能源)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推广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可对中国电力行业CO2减排作出较大的贡献,在电力"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2015年和2020年可分别减少CO2排放10.0%和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电力行业 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策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胡福年 汤玉东 邹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从原理上分析了需求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对电能损耗和用户自身利益的影响,并以江苏省某市供电公司负荷控制中心实测日的负荷数据,利用基于用户反应度的峰谷分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对改善负荷曲线形状... 从原理上分析了需求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对电能损耗和用户自身利益的影响,并以江苏省某市供电公司负荷控制中心实测日的负荷数据,利用基于用户反应度的峰谷分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对改善负荷曲线形状,提高系统负荷率,降低电网电能损耗,保护用户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峰谷分时电价 降低损耗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需求侧管理终端的研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志强 杨永标 +1 位作者 朱金大 刘韶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04-107,共4页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能源的节约化和精益化管理要求,实现配变台区的自动采集。研制了一种集电能计量、负荷管理、公变监测、无功补偿为一体的新型电力需求侧管理终端,介绍了其总体设计思想、模块化的硬件设计、分层面向对象的软件设...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能源的节约化和精益化管理要求,实现配变台区的自动采集。研制了一种集电能计量、负荷管理、公变监测、无功补偿为一体的新型电力需求侧管理终端,介绍了其总体设计思想、模块化的硬件设计、分层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最后给出了典型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数据采集 电能计量 负荷管理 公变监测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中断负荷的新型输电阻塞调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昌 姚建刚 +3 位作者 李继传 邓汉均 姚文峰 刘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55,共5页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力市场条件下,传统的阻塞调度方法往往会使得阻塞线路节点的电价攀升许多,在对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输电网络阻塞调度方法,利用最优潮流...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力市场条件下,传统的阻塞调度方法往往会使得阻塞线路节点的电价攀升许多,在对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输电网络阻塞调度方法,利用最优潮流辅助以可中断负荷控制加以实现。与传统调度方法之间的经济比较以及3节点的算例表明,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应用最优潮流与可中断负荷控制相结合的阻塞调度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网的阻塞成本,为电力用户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传输阻塞 调度 需求侧管理 最优潮流 可中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资源规划及其研究热点问题 被引量:14
7
作者 康重庆 相年德 夏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电力系统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综合资源规划的产生背景,总结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综合资源规划区别于传统规划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有关需求预测、需求侧分析、供应侧分析和供需方综合规划的研究热点。基于对现有的综合资源规划... 本文简要回顾了电力系统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综合资源规划的产生背景,总结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综合资源规划区别于传统规划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有关需求预测、需求侧分析、供应侧分析和供需方综合规划的研究热点。基于对现有的综合资源规划模型与方法的评价,提出了关于今后研究方向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综合资源规划 电力系统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变电站容量规划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建刚 付强 +3 位作者 叶伦 彭子健 张也 杨涵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3-61,共9页
针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会调整电力负荷进而影响电网规划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电网规划方案制定方法,并且建立了基于需求侧管理各参与方成本效益分析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及变电站容量规划模型。在峰谷电价比恒定的情况下... 针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会调整电力负荷进而影响电网规划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电网规划方案制定方法,并且建立了基于需求侧管理各参与方成本效益分析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及变电站容量规划模型。在峰谷电价比恒定的情况下,根据峰谷分时电价模型的计算结果选取算例地区峰谷分时电价的最优拉开比。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变电站容量规划方案和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修正方案进行对比,最终得出: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变电站容量规划方案在新建变电站容量减少的条件下,仍能满足地区电力平衡。并且该方案还能保证需求侧管理的各参与方均能获得更多利润,在有效节省建设投资的同时降低电力用户用电成本,明显提升电网规划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谷分时电价 电网规划 变电站容量规划 需求侧管理 成本效益分析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边价格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胡福年 汤玉东 邹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61-66,共6页
论文分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电力市场中,需求侧峰谷分时电价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边价格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并以江苏省某市供电公司负荷控制中心实测日的负荷数据进行仿... 论文分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电力市场中,需求侧峰谷分时电价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边价格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并以江苏省某市供电公司负荷控制中心实测日的负荷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削峰填谷最优时的峰谷分时电价。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在保持了优化的负荷平滑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地克服了单纯基于需求侧管理的模型在各方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问题上存在的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分时电价 需求侧管理 价格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网损和消除阻塞的有序用电模式与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钟海旺 夏清 +2 位作者 黄媚 林子钊 史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15-1921,共7页
我国长期面临高峰时期电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有序用电的模式、模型与方法。通过在时间维度上有序移动负荷,实现削峰填谷,保证用户的电量需求;同时,通过各节点负荷移峰在空间上的配合,实现降低网损、消除阻塞。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 我国长期面临高峰时期电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有序用电的模式、模型与方法。通过在时间维度上有序移动负荷,实现削峰填谷,保证用户的电量需求;同时,通过各节点负荷移峰在空间上的配合,实现降低网损、消除阻塞。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优化用电赋予需求侧管理新的内涵,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电力资源、提高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为了尽可能少地改变用户用电习惯,对用户采取就近移峰;对于节点负荷移峰的空间配合,提出了内嵌网损和安全约束的模型与方法,但模型中的二次约束使这一问题难以直接优化求解,维持采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实现了模型的高效求解。IEEE-30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兼顾降低网损、消除阻塞的情况下实现有序用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有序用电 移峰 网损 阻塞 分段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频率质量控制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冰亮 曹世光 +1 位作者 于继来 柳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76,共5页
频率作为电能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电压、谐波的局部特性不同 ,它更多地呈现系统全局特性 ,更有利于在系统范围内调动电源侧、电网中和需求侧各方面的调控措施进行频率质量控制及管理。基于此思想 ,文中把需求侧的直接负荷控制 ( ... 频率作为电能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电压、谐波的局部特性不同 ,它更多地呈现系统全局特性 ,更有利于在系统范围内调动电源侧、电网中和需求侧各方面的调控措施进行频率质量控制及管理。基于此思想 ,文中把需求侧的直接负荷控制 ( DLC)手段作为具有快速响应性能的频率质量控制热备用 ,采用基于 DLC的负荷曲线坡度缓陡调整策略 ,既帮助电源侧机组在存留适当余量的旋转备用的前提下安全渡越紧急负荷段落 ,又解决渡越过程中因电源侧调控余量存留造成系统实际调控量不足并进而引起频率质量发生偏移的问题。最后 ,分析了需求侧管理 ( DSM)的一些新的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和经济奖惩问题 ,探讨了基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调度 需求侧管理 频率质量控制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其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力俊 牛亚平 +2 位作者 韩伟国 谭丽红 余刚 《现代电力》 2005年第3期89-93,共5页
以岳阳市近几年的电力负荷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主要负荷特性指标,得出该市电力负荷特性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改善当地电力负荷特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技术创新、电价平衡、需求侧管理以及... 以岳阳市近几年的电力负荷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主要负荷特性指标,得出该市电力负荷特性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改善当地电力负荷特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技术创新、电价平衡、需求侧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手段优化控制岳阳市电力负荷。其中详细探讨了一种基于长期边际成本原理设计的两部制电价结构体系,给出了这一价格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这些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负荷峰谷差、平稳电力负荷,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及供电的可靠性。优化控制方法对我国其它地区改善用电负荷特性,也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负荷特性 负荷控制 电价 电力需求 侧管理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负荷率与供求关系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煜华 李剑辉 《广东电力》 2005年第11期18-21,共4页
电网负荷率是描述电力负荷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电网中各类用户不同用电特性叠加后的集中反映。为此,从负荷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在不同供电形势下,负荷率变化所引发的结果,特别是通过负荷率与最高负荷及日电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得出负荷率... 电网负荷率是描述电力负荷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电网中各类用户不同用电特性叠加后的集中反映。为此,从负荷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在不同供电形势下,负荷率变化所引发的结果,特别是通过负荷率与最高负荷及日电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得出负荷率不能作为考察供电量的指标的结论,期望能从理论的角度,为用电需求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率 错峰用电 需求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需求侧管理刍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权先璋 蒋传文 +1 位作者 李承军 张士军 《水电能源科学》 1999年第3期61-63,共3页
阐明了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基本概念,列举了国内外成功实施DSM 的实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对DSM 的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和各部分的功能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移峰填谷 负荷率 分时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过程的动态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宗耘 张健 +2 位作者 郑泽东 肖鑫利 贺元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64,共11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具有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移峰填谷、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优点。但在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DSM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成本与项目收益具有严重的“不同一性”,对电网企业和电... 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具有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移峰填谷、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优点。但在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DSM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成本与项目收益具有严重的“不同一性”,对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实施DSM项目和接受DSM服务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中的政府、电网企业、电力用户三方主体利益出发点不同,必然会存在激烈的博弈。为了确切地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各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着眼于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运行环境,采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过程中政府电网企业、政府电力用户之间的博弈行为,优化设计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措施,消除DSM对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投资的抑制作用,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政策激励机制 动态演化博弈 dsm项目 齿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电力系统
16
作者 韩洪浩 吴杰 胡敏羑 《江苏电机工程》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就电力事业发展的趋势,从整个社会需要(节能、费用最小和环保因素)以及现代化管理角度出发,论述了当前封闭的电力系统结构,向开放型电力系统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对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DSM)和综合资源规划(IRP)等... 就电力事业发展的趋势,从整个社会需要(节能、费用最小和环保因素)以及现代化管理角度出发,论述了当前封闭的电力系统结构,向开放型电力系统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对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DSM)和综合资源规划(IRP)等问题作了简要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 电力市场 需求侧管理 电力系统 电力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侧管理在缓解紧急态势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来福 柳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6-60,共5页
提出了一种科学评价需求侧管理对于缓解N-1事故后的紧急工况向后续危机(包括电压失稳危机和线路跳闸危机)发展的态势以及对提高其坚韧度的作用的方法。提高节点负荷阻抗模与戴维南阻抗模比值较小的节点的阻抗模比值可缓解后续危机,并提... 提出了一种科学评价需求侧管理对于缓解N-1事故后的紧急工况向后续危机(包括电压失稳危机和线路跳闸危机)发展的态势以及对提高其坚韧度的作用的方法。提高节点负荷阻抗模与戴维南阻抗模比值较小的节点的阻抗模比值可缓解后续危机,并提高紧急运行方式的坚韧度。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融合电网安全运行态势分析和需求侧管理,有效减少调控负荷点和负荷量,充分挖掘供电能力,科学合理地平衡电网安全和供需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紧急态势 需求侧管理 后续危机 坚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背景下无功电压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20
18
作者 陈旭 张勇军 黄向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适应高渗透率、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主动配电网成为当前及未来智能电网研究的趋势。文中综述了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和拓扑结构等因素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和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个方面总... 为适应高渗透率、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主动配电网成为当前及未来智能电网研究的趋势。文中综述了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和拓扑结构等因素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和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个方面总结了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方法。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各种因素影响下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指出了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主动配电网 无功功率 电压 需求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讨
19
作者 朱振宇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DSM是一项涉及政府、电力企业、节能产品制造商和用户的系统工程。本文以南通市为例 ,从城市实施DSM项目的可行性及市场潜力等方面作了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现行电力管理体制下市级部门实施DSM的工作设想 。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dsm 电力工业 管理体制 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