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需求侧市场化响应交易细则的高耗能负荷需求响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思阳 谢濠聪 +3 位作者 徐箭 孙元章 柯德平 蒋一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5-1657,I0001,共14页
建设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调节灵活性提出新的要求。为充分挖掘需求侧灵活负荷资源,部分省份发布需求响应方案以引导电力用户参与削峰需求。需求侧中,高耗能工业负荷具备负荷单体容量大,功率可控性强等优点,但其参... 建设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调节灵活性提出新的要求。为充分挖掘需求侧灵活负荷资源,部分省份发布需求响应方案以引导电力用户参与削峰需求。需求侧中,高耗能工业负荷具备负荷单体容量大,功率可控性强等优点,但其参与需求响应受限于负荷正常生产需求与缺乏最大化响应收益控制策略。由此,该文以电解铜工业负荷为例,提出面向需求侧市场化响应交易细则的高耗能负荷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解铜负荷工艺流程环节功率调节可行性并建立对应功率控制模型;建立电解铜工艺流程资源任务网络(resourcetask network,RTN)模型以描述负荷生产周期内生产状态,通过物料数量明确负荷功率调控边界。基于四川省需求响应实施方案交易细则,明确负荷响应收益结算机制及有效响应约束;考虑功率调控产生的额外成本,提出满足负荷生产安全与有效响应约束的最大化负荷响应收益的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不同情景下进行仿真,相较于仅满足中标响应需求,该文功率控制策略能够提升响应收益16%以上,并且在较长时间尺度响应中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响应需求,验证该文功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工业负荷参与需求响应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能负荷 需求侧响应 资源任务网络模型 调节成本 市场化响应交易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弹簧的微电网需求侧功率调控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晓虎 赵朝会 +3 位作者 段玉彬 韦一 陈鑫源 秦海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6-212,共7页
电力弹簧(electric spring,ES)在分布式补偿、稳压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需求侧管理技术通过直接控制手段完成需求侧功率调控的不足,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力弹簧的微电网需求侧功率调控技术,用于完善当前的需求侧管理体系。首先,分析... 电力弹簧(electric spring,ES)在分布式补偿、稳压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需求侧管理技术通过直接控制手段完成需求侧功率调控的不足,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力弹簧的微电网需求侧功率调控技术,用于完善当前的需求侧管理体系。首先,分析了需求侧管理体系下的直接控制负荷与非关键负载(non-critical load,NCL)特点,将电力弹簧应用于需求侧功率调控。其次,在该技术下研究了电力弹簧中关键负载(critical load,CL)的稳压问题;并探讨了微电网下供给不平衡时需求侧中非关键负载在用电功率上的可控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力弹簧的稳压效果与需求侧功率的调控能力,达到了所提目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弹簧 需求侧管理 稳压 非关键负载 关键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聚合商参与需求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傅成程 张春雁 +3 位作者 刘键烨 贾德香 李丹 王素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需求响应技术是目前实现新能源消纳及“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需求资源分散特性和实际调度能力,独立需求侧主体缺乏有效参与调控的途径。为此,综合考虑多运营主体共识、多类型需求响应和碳排放,提出一种负荷聚合商参与的需求侧资... 需求响应技术是目前实现新能源消纳及“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需求资源分散特性和实际调度能力,独立需求侧主体缺乏有效参与调控的途径。为此,综合考虑多运营主体共识、多类型需求响应和碳排放,提出一种负荷聚合商参与的需求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方法。首先,分析了需求侧资源的基本管理模式;其次,综合经济成本和碳排放目标,建立了考虑碳排放和多类型需求响应的需求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模型;最后,利用麻雀算法进行仿真求解,验证了优化调度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降低分散资源用能成本5.16%以上,明显改善需求侧资源主体的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提高需求侧资源管理水平,为低碳韧性电网的优化调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资源 运营主体共识 碳排放 负荷聚合商 优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虚拟电厂精准调控方法
4
作者 田济源 范帅 +2 位作者 杨冬阳 黄任可 何光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70-4787,共18页
虚拟电厂(VPP)是挖掘需求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现有研究多将需求侧资源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在优化模型中将后者视为与决策无关的参数。然而,由于负荷客观存在静态电压特性,VPP调控引发的节点电压变化必然影响不可控资源的实际功率,... 虚拟电厂(VPP)是挖掘需求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现有研究多将需求侧资源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在优化模型中将后者视为与决策无关的参数。然而,由于负荷客观存在静态电压特性,VPP调控引发的节点电压变化必然影响不可控资源的实际功率,导致VPP难以实现精准调控。为此,该文提出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VPP精准调控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VPP运行模型,在优化模型中精细化地考虑不可控资源功率受决策变量被动变化的影响关系;其次,针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引入所产生的模型求解难题,建立了适应VPP控制策略的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方程,实现高效的模型在线求解;最后,基于实际系统的算例分析发现,该文方法可以在VPP运行问题中准确考虑不可控资源受其他资源调控带来的影响,进而以更小的调节代价达到合格的功率目标跟踪精度。该研究解决了当前VPP因调节粗略而仅在削峰填谷等单一场景应用的不足,为VPP发挥负荷跟踪、自动功率控制、运行备用等多类型调节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特性 虚拟电厂 精准调控 需求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关联特性及优化调控研究
5
作者 罗西 李停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92,共8页
针对现有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研究未充分考虑不同设备在使用时间规律上因功能互补性与用户习惯性而具有的关联特性,导致优化调控的计算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用能负荷关联的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 针对现有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研究未充分考虑不同设备在使用时间规律上因功能互补性与用户习惯性而具有的关联特性,导致优化调控的计算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用能负荷关联的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模型,在仅考虑时间重叠性负荷关联(情景1)、仅考虑时间顺序性负荷关联(情景2)和同时考虑两种负荷关联(情景3)3种不同情景下,采用CPLEX求解器计算求解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典型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模型。结果表明,在具有关联特性的常见居住建筑负荷集合内,炊事活动负荷集合内的各类负荷之间具有时间重叠性和时间顺序性两种关联特性,而生活热水负荷集合和洗衣活动负荷集合内的各类负荷则只包含时间顺序性关联特性。另外,与不考虑负荷关联的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结果相比,情景1、情景2和情景3下用户用电成本增加比例分别为0.00%、7.57%、7.57%,由此可知时间顺序性负荷关联特性因对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结果影响较大而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关联规则 优化调控 柔性负荷 CP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侧资源聚合商股权激励能源共享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6
作者 张智泉 张嘉聪 +3 位作者 符杨 陈晓杰 李振坤 邓莉荣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7-1847,I0019-I0023,I0025,共17页
需求侧资源聚合商采用股权激励方式,代理产消者群参与能源共享,是实现能源就地消纳的重要路径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资源聚合商股权激励能源共享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三层协同运行策略,该方法旨在满足系统运行约束下,促进产消者及聚合... 需求侧资源聚合商采用股权激励方式,代理产消者群参与能源共享,是实现能源就地消纳的重要路径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资源聚合商股权激励能源共享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三层协同运行策略,该方法旨在满足系统运行约束下,促进产消者及聚合商间的能源共享,实现源荷不确定性影响下系统、聚合商和产消者的期望运行成本最小化。所提方法通过构建模糊集以刻画源荷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性,采用强对偶理论将原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通过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产消者基于讨价还价理论,制定点对点交易策略,并将余量上报给聚合商;聚合商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代理下层交易需求进行能源共享,并向系统上报交易信息;系统通过调节软开关功率输出,实时优化系统潮流,从而在尽量不调整中下层能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市场主体整体运行成本最优。最后,通过对IEEE-33节点配网和23节点热网组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算例进行分析,所提方法与仅通过聚合商参与交易的方式比较,聚合商之间的交易量总计可增加23.6%,极大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系统成本降低2.8%,聚合商效益增加15.9%,产消者成本在低预测误差下增加3.1%、在高预测误差下降低2.8%,整体成本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资源聚合商 能源共享 源荷不确定性 股权激励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消纳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聚合响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昂 何嘉泰 +2 位作者 李海波 张蕾 史新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4,162,共9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有研究对大量负荷参与新能源消纳的需求侧响应改善效果与影响机制研究不足。首先分析了需求侧资源提供灵活性的机理,提出了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可调节空间的计算方法;然后,考虑可平移... 新型电力系统中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有研究对大量负荷参与新能源消纳的需求侧响应改善效果与影响机制研究不足。首先分析了需求侧资源提供灵活性的机理,提出了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可调节空间的计算方法;然后,考虑可平移负荷、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约束条件,构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多类型需求响应聚合协同优化运行模型;最后,以某省级电网算例开展仿真研究,分析了各种类型需求响应的改善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负荷响应配合机组启停可以得到超过响应量的新能源消纳量,提出的多类型需求响应协同优化运行模型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新能源消纳 可平移负荷 可转移负荷 可削减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池模型的外逼近闵可夫斯基热泵负荷调节可行域聚合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童宇轩 胡俊杰 +2 位作者 杜昊明 陈璨 曾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0-3349,I0098-I0103,共16页
温控负荷(temperature control loads,TCLs)灵活性可行域的有效量化和聚合是其响应电价与调控信号的前提。由于TCLs能量在时间上耦合,且设备调节特性和物理参数各异,具有较高异质性,现有聚合方法面临计算复杂度高、适配性差等问题。该... 温控负荷(temperature control loads,TCLs)灵活性可行域的有效量化和聚合是其响应电价与调控信号的前提。由于TCLs能量在时间上耦合,且设备调节特性和物理参数各异,具有较高异质性,现有聚合方法面临计算复杂度高、适配性差等问题。该文基于极端场景法建立了通用虚拟电池(virtual battery,VB)模型,即通过一套标准电池参数描述资源灵活性,其通用形式使得聚合可行域可以按一定规则线性求和获得。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池模型的外逼近闵可夫斯基聚合方法,并从数学上不失一般性地对不同异质性设备聚合的有效性进行了证明与推广。最后,提出了考虑系统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负荷聚合商日前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温控负荷可行域聚合方法在提高了外逼近精度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计算效率。相比传统模型,所提聚合模型有着更好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负荷 需求侧灵活性 虚拟电池模型 外逼近闵可夫斯基求和 可行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转移的售电公司分时电价优化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湛 李泽文 +2 位作者 邹睿奇 李浩 万重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随着电价新政的发布,电力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同时目录电价的取消将加快分时电价机制的建立,在此背景下售电公司如何针对电力用户采取有效的分时电价措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分析湖南省钢铁、电石等高能耗工业用户用电特性的基础上,... 随着电价新政的发布,电力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同时目录电价的取消将加快分时电价机制的建立,在此背景下售电公司如何针对电力用户采取有效的分时电价措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分析湖南省钢铁、电石等高能耗工业用户用电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售电公司、工业用户的成本及收益构建了售电公司成本收益模型、工业用户负荷转移成本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售电公司峰谷分时电价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优化目标为售电公司收益最大,下层模型优化目标为工业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以此确定峰谷分时电价套餐。以钢铁、电石等高能耗工业用户数据为例的仿真测算结果表明通过双层优化模型所得的峰谷分时电价套餐能够保证双方的利益,并有效引导工业用户合理用电、削峰填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谷分时电价 负荷转移 需求侧管理 售电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灵活性资源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协调优化调度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福年 张彭成 +1 位作者 周小博 陈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共12页
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波动性、不确定性等给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安全灵活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提高IES灵活调节能力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出一种计及灵活性资源的IES源荷协调优化调度方法。针对系统内运行... 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波动性、不确定性等给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安全灵活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提高IES灵活调节能力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出一种计及灵活性资源的IES源荷协调优化调度方法。针对系统内运行灵活性需求,精细刻画各类资源灵活性能力,源侧根据电氢耦合单元运行特性构建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ing and power,CHP)和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HFC)联合运行模型,荷侧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灵活性供给能力,建立系统综合灵活性供给模型。根据不同时刻运行灵活性不足问题分成2种调度模式,构建基于IES灵活性约束的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IES灵活调节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需求侧灵活性 灵活性供需平衡 源荷协调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乔立同 汪挺 +2 位作者 刘剑宁 李新 武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1,189,共7页
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挖掘新能源发电、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等柔性可控资源的无功电压潜力能有效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源网荷储互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从负荷需... 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挖掘新能源发电、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等柔性可控资源的无功电压潜力能有效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源网荷储互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从负荷需求侧响应出发,基于市场实时电价信息,以负荷转移成本和用户购电成本为基础,提出基于价格驱动需求响应的负荷平移策略;利用储能系统协调新能源发电出力和负荷平移规则,构建综合考虑源网荷储互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通过调节无功补偿设备、储能充放电策略协调新能源出力,在满足负荷需求侧响应需求的基础上达到系统无功电压的最优控制。通过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源网荷储的充分互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无功电压调节能力,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互动 需求侧响应 储能控制 无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资源的改进轻鲁棒虚拟电厂运行方法
12
作者 张伟 吴敏 白婷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针对虚拟电厂的运行优化问题,构建运行优化模型,旨在实现经济性与鲁棒性的平衡。通过引入需求侧资源的灵活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轻鲁棒优化算法,以储能系统的备用电能为关键变量,确定松弛因子,从而优化虚拟电厂的运行策略。在面对负荷波... 针对虚拟电厂的运行优化问题,构建运行优化模型,旨在实现经济性与鲁棒性的平衡。通过引入需求侧资源的灵活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轻鲁棒优化算法,以储能系统的备用电能为关键变量,确定松弛因子,从而优化虚拟电厂的运行策略。在面对负荷波动和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时,该模型能够依据实际运行约束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备用功率,以负荷波动范围和运行成本为权衡标准,筛选出最优运行方案。通过对某地区虚拟电厂的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储能系统的备用电能调度,可以显著降低虚拟电厂的运行成本,最高降幅可达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需求侧资源 储能系统 轻鲁棒优化 负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分类调度的孤岛型微网能量管理方法 被引量:51
13
作者 张忠 王建学 曹晓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23 109,共8页
目前,国内外对微网运行的能量管理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主要是针对并网型微网运行的研究,而对孤岛型微网能量管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针对孤岛型微网的运行特点,研究了微网中的需求侧管理与调度方法,建立了孤岛型微网能量... 目前,国内外对微网运行的能量管理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主要是针对并网型微网运行的研究,而对孤岛型微网能量管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针对孤岛型微网的运行特点,研究了微网中的需求侧管理与调度方法,建立了孤岛型微网能量管理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分析了在微网中开展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将微网内的负荷按重要程度和用电特性分为三类,并作为可调度的对象。其次以总运行费用与停电损失之和最小为目标,计及停电量约束、储能设备运行约束和备用容量约束等条件,建立了孤岛型微网能量管理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使用CPLEX软件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引入需求侧管理增加了孤岛型微网能量管理的灵活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降低了微网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孤岛型 需求侧管理 负荷调度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微网经济优化运行 被引量:41
14
作者 吴雄 王秀丽 崔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6,共7页
建立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微网经济优化模型。将微网的电力负荷分为3个部分:固定负荷、可转移负荷、随机负荷,其中可转移负荷的管理是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微网经济优化运行的重要目标。在分时电价的环境下,建立了微网中分布式电源... 建立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微网经济优化模型。将微网的电力负荷分为3个部分:固定负荷、可转移负荷、随机负荷,其中可转移负荷的管理是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微网经济优化运行的重要目标。在分时电价的环境下,建立了微网中分布式电源与需求侧负荷优化管理的协调运行模型。通过函数线性化将该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采用专业混合整数规划软件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微网经济运行相比不考虑时的总费用减少了3.83%,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负荷管理 微网 经济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容需求侧资源的负荷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曾鸣 李娜 +2 位作者 王涛 欧阳邵杰 王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62,73,共5页
提出一种兼容需求侧资源的负荷预测新方法,其基本思路为"自上而下细分负荷,自下而上叠加计算"。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确定预测范围、对用户进行分类、识别各类用户的各种需求侧资源、定量分析预测期内各类用户各种需求侧资源对... 提出一种兼容需求侧资源的负荷预测新方法,其基本思路为"自上而下细分负荷,自下而上叠加计算"。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确定预测范围、对用户进行分类、识别各类用户的各种需求侧资源、定量分析预测期内各类用户各种需求侧资源对负荷的影响效果,通过多层次叠加技术测算得到预测区域内考虑需求侧资源的最大负荷。基于此,构建考虑需求侧资源的负荷预测模型。以某110 kV变电站中某条线路的覆盖范围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考虑需求侧资源影响后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结果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资源 负荷预测 电网规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需求侧资源的微网运行优化 被引量:77
16
作者 邢龙 张沛超 +1 位作者 方陈 张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2,133,共7页
智能电网技术为需求侧响应的实施和各类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创造了良好条件。文中分析了分布式发电、负荷、储能等3类资源在微网运行优化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和协调关系,将其视为广义需求侧资源,建立基于"源—荷—储"三维架构、更... 智能电网技术为需求侧响应的实施和各类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创造了良好条件。文中分析了分布式发电、负荷、储能等3类资源在微网运行优化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和协调关系,将其视为广义需求侧资源,建立基于"源—荷—储"三维架构、更具弹性的微网运行优化构架。为降低微网运行优化问题的维度,提出将启发式规则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求解模型,首先利用启发式规则形成储能与负荷的优化策略,然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形成电源的优化策略。为兼顾优化控制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采用滚动时间窗优化方法。算例对比分析了各类需求侧资源对微网运行优化的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运行优化 广义需求侧资源 需求响应 可平移负荷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启发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可中断负荷合同模型研究 被引量:115
17
作者 王建学 王锡凡 王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6,共6页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该文讨论了可中断负荷合同的内容和相关市场组织形式;利用停运表得到考虑负荷波动情况下的系统缺额容量以及采用需求侧报价来反映用户可接受...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该文讨论了可中断负荷合同的内容和相关市场组织形式;利用停运表得到考虑负荷波动情况下的系统缺额容量以及采用需求侧报价来反映用户可接受的停电补偿。给出可中断负荷的最优购买模型,模型以购买费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包括停电持续时间和停电总次数等约束。参照机组检修的思路,给出安排可中断负荷的基本原则并采用相应算法求解。实际系统算例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中断负荷 模型 电力市场 合同 安全经济运行 需求侧管理 组成部分 市场环境 负荷管理 电力系统 负荷波动 组织形式 目标函数 持续时间 机组检修 实际系统 电补偿 相关 购买 停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需求侧响应潜力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璠 贾文昭 +2 位作者 许柏婷 周天睿 康重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5,共5页
广东电网的调峰压力日益严峻,分析并利用需求侧响应能力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综合考虑传统需求侧管理、基于智能表计的用户互动及电动汽车并网运行,归纳总结出广东电网需求侧响应能力的潜在来源;从负荷整形、用户节能及低碳减排... 广东电网的调峰压力日益严峻,分析并利用需求侧响应能力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综合考虑传统需求侧管理、基于智能表计的用户互动及电动汽车并网运行,归纳总结出广东电网需求侧响应能力的潜在来源;从负荷整形、用户节能及低碳减排3个方面剖析需求侧响应对现有用电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支撑整体研究框架的数学模型;采用分场景对比测算的思路,结合广东电网"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远景,针对其需求侧响应潜力做出了定量的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互动 负荷整形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北京地区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兆光 陈铁成 +1 位作者 纪洪 赵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3期22-25,共4页
北京市负荷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峰谷差急剧拉大,负荷率也逐年下降,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带来很大困难。提高负荷率、开发低谷电力市场已成为主要课题。作者尝试采用需求侧管理(DSM)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对北京市进行负荷... 北京市负荷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峰谷差急剧拉大,负荷率也逐年下降,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带来很大困难。提高负荷率、开发低谷电力市场已成为主要课题。作者尝试采用需求侧管理(DSM)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对北京市进行负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及软件,对北京市重点行业的重点用户进行了节电潜力分析。针对北京市负荷特性,从管理及技术改造两方面研究提高负荷率的措施及实施方案。为掌握实施效果,建立了决策支持系统,模拟上述措施及实施方案。该方案已在首钢总公司厂区试点,初步取得成效,使北京地区1997年负荷率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负荷率 电力市场 电力工业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用户参与负荷转移的混合博弈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明明 刘连光 +1 位作者 叶远誉 田世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88-3093,共6页
在能源互联网的构想中,电力用户将与电力公司展开充分互动,作为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DSM)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负荷转移的执行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DSM的执行涉及到用户的参与程度,但现阶段DSM和博弈论的综合研究中仅考... 在能源互联网的构想中,电力用户将与电力公司展开充分互动,作为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DSM)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负荷转移的执行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DSM的执行涉及到用户的参与程度,但现阶段DSM和博弈论的综合研究中仅考虑用户参与与否。为此,将用户实际参与概率(频率)加以考虑,构建了一个调峰指标分摊下用户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其中每个用户通过决定何时参与DSM来最小化满足日常用电需求的期望效用(用电成本),并基于虚拟博弈算法提出了一种求解近似混合策略纳什平衡点即参与概率的算法。最后,应用实际数据仿真计算出了用户参加的概率,并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非合作博弈 需求侧管理 负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