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0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ying 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 Based on AHP to Evaluating Bids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被引量:4
1
作者 PANFeng FUQiang +1 位作者 LIANGChuan LIUD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Owing to overco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which are fuzzy and incompatibility to each other in evaluating investment project,a new method is proposed.The method is base... Owing to overco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which are fuzzy and incompatibility to each other in evaluating investment project,a new method is proposed.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matter-element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s of fuzzy mathematics,which is called the method of fuzzy matter-element analysis.It constructs the compound fuzzy matter element with the investment projects,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ir fuzzy value.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best subjection degree (fuzzy value),complex fuzzy matter element of relational coefficient and weight aggregation of 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the writer achieves on optimum order of the investment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relational degree and finds the best project.In this paper,the calculation of weight adopt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AHP).Through the actual example,it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simple and its calculation is reliable.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engineering evaluated bid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matter elemen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evaluating bid AHP relational deg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Multi-weather-factors to Forecasting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Based on ANN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FUQiang FUHong LIANGChu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The author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weather facto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 sunlight, saturation deficiency, wind speed and so on to forecasting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based on Art... The author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weather facto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 sunlight, saturation deficiency, wind speed and so on to forecasting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based on Artificial Neutron Network. Through dealing with the time series of water requireme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the author applied the multi-dimension data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nsure the net structure. Thus, the ANN model to forecast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has been built. By means of the ANN model, uncertainty relation between water requirement and many influence factors among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can be discovered. The results of ANN model is good, and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establishing th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 well irrigation rice water requirement FORE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Forecasting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by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3
作者 FUHong XUYa-q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The paper builds up the forecasting model of air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data (1994~1998) of Fu Jin area.At the same time,the writer inquires into the relation of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ET) a... The paper builds up the forecasting model of air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data (1994~1998) of Fu Jin area.At the same time,the writer inquires into the relation of water requirement of well irrigation rice (ET) and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T).Furthermore,the rice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 (ET) of Fu Jin area has been forecast in 1999.Thus,we can apply the model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 irrigation rice FORECAST water requirement time serie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平原麦玉轮作区水资源供需变化及对产量影响
4
作者 宁晓菊 张天宁 +2 位作者 闫杰琨 汤茜 李小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1-130,共10页
评估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的匹配性,有助于科学调整灌溉制度,增强农业发展韧性。为探讨麦玉轮作区水资源供需变化及对产量影响,该研究选择典型麦玉轮作区——河南省豫东平原,基于1990—202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粮食产量统计数据,通... 评估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的匹配性,有助于科学调整灌溉制度,增强农业发展韧性。为探讨麦玉轮作区水资源供需变化及对产量影响,该研究选择典型麦玉轮作区——河南省豫东平原,基于1990—202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粮食产量统计数据,通过小麦和玉米生育期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探索不同降水年型下麦玉轮作时水资源供需匹配的演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豫东平原小麦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分别呈西高东低和北高南低分布,玉米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分别呈现中间低、南北高和西北低、东南高分布。2)33 a来,豫东多数地区小麦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玉米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小麦需水量的增幅小于有效降水量增幅,玉米需水量的降幅低于有效降水量降幅,加剧麦玉轮作时水资源供需的不匹配。3)丰水年小麦灌溉需水量为60 mm,平水年和枯水年灌溉需水量分别增加到176和263 mm;小麦生长中期和后期分别以中旱和轻旱为主,中期中旱和后期轻旱下灌溉需水量分别为125和20 mm,中期大量的人工灌溉活动缓解了小麦干旱,促进了小麦稳产。4)枯水年玉米会偶发干旱,平水年和丰水年不需灌溉。相比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极端降水与连阴雨复合的概率增加,可能造成玉米产量大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灌溉 水资源 供需匹配 需水量 产量 麦玉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沿海地区水-能系统耦合研究
5
作者 赵良仕 杨爽 许淑婷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51-2867,共17页
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水和能源需求大幅攀升,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水和能源短缺挑战。将水和能源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水-能系统耦合对制定水-能协同管理政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能系统的... 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水和能源需求大幅攀升,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水和能源短缺挑战。将水和能源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水-能系统耦合对制定水-能协同管理政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能系统的研究逐渐丰富,但从虚拟水和隐含能流动视角下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水-能系统耦合的研究较少。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测度了虚拟水和隐含能的流动、水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用水和能耗的拉动效应;从用水与能耗的相对系数和相对乘数两方面研究了水-能系统关联,分析沿海各省各部门相对于沿海地区整体水平下的水-能联系强度;考虑耦合网络中各省各部门的虚拟水和隐含能流动特性,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水-能系统耦合协调状态。研究发现:(1)虚拟水净流入的5个省同样是隐含能的净流入省,包括广东、浙江、天津、山东和福建,此外海南也是隐含能的净流入省。农业、建筑业是虚拟水流动关键部门,建筑业是隐含能流动关键部门。主要能源部门中炼焦(石油加工和炼焦)是与用水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针对各省在水部门耗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政府应采取不同的措施。(2)各省水生产供应业均呈现HwHe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节水节能,HwLe、LwHe部门应分别将节水与节能作为缓解资源压力的重点。(3)建筑业(SwSe)的用水和能耗相对乘数均远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与其他部门表现出强烈的水-能联系,是节水和节能的关键部门。(4)沿海地区各部门水-能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结合水-能利用效率和拉动效应划分,各部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协调水和能源利用关系、部门间拉动效应及虚拟水和隐含能的流动。本文旨在为沿海地区水-能协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水-能系统关联 耦合协调度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水封气藏解封特征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6
作者 王敬 刘俊源 +2 位作者 王焱伟 刘慧卿 赵力彬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裂缝性气藏水封气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发挥,通过降低井底压力来降低裂缝中压力以形成较大的基质—裂缝压差是实现解封的重要手段,但影响解封过程的众多因素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裂缝性水封气藏解封压差测试实验和微观排水孔隙尺度模拟,明... 裂缝性气藏水封气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发挥,通过降低井底压力来降低裂缝中压力以形成较大的基质—裂缝压差是实现解封的重要手段,但影响解封过程的众多因素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裂缝性水封气藏解封压差测试实验和微观排水孔隙尺度模拟,明确了不同因素对解封压差和解封效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裂缝性水封气藏解封压差预测模型,揭示了水封气解封过程中气体微观排水特征、流体微观分布演化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对气驱排水解封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解封压差是评价裂缝性水封气藏解封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储层渗透率、润湿性、气水界面张力、水封程度和裂缝压力是影响解封特征的关键因素。随着基质渗透率降低,水封段塞对气体流动的阻碍作用增强,解封压差大幅增加;同时,解封压差会随着水封程度和裂缝压力的增加而增大。(2)利用润湿反转剂可改善孔隙壁面润湿性,降低气水界面张力,且随着基质渗透率增加,润湿反转剂更容易进入基质孔隙并改善其润湿性,解封压差的降低幅度更显著;但随着润湿反转剂浓度的增加,由于表面润湿性和气水界面张力的共同作用,解封压差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解封效率是评价解封效果的重要指标,且不同因素对解封压差和解封效率的影响机理存在差异。当裂缝内压力增加时,气体微观波及效率提高,解封效率增加;随着润湿反转剂浓度的增加,解封效率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孔隙壁面润湿性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对指进现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大幅提高解封效率;同时气水界面张力降低,对指进现象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解封效率略微降低。结论认为,裂缝性水封气藏可通过降低井底压力和注入润湿反转剂的方法实现解封,对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水封程度 解封压差 解封效率 变化规律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非水相液体给油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尹彦礼 张宏利 +4 位作者 王杰 刘宇 李洪良 程家乐 张赫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给水度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为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目前诸多学者对给水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轻非水相液体(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在土壤中的运移以及给油度研究尚少。通... 给水度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为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目前诸多学者对给水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轻非水相液体(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在土壤中的运移以及给油度研究尚少。通过室内土柱排水、排油试验,测定不同排水时间、排油时间、水头差、LNAPL压力差条件下给水度与给油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地下石油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排油时间和LNAPL压力差的影响,给油度呈非线性变化。②分段排水、排油时间为2 h时,均质细砂的给水度和给油度均趋于稳定,分别达到0.25和0.21;均质粉砂给水度与给油度差别较小,分别趋于稳定值0.20和0.18。③均质细砂和均质粉砂的给油度受粒径、排油时间影响较大,均质细砂的排油时间与给油度呈正比;均质粉砂的给油度相较于均质细砂在相同LNAPL压力差和排油时间条件下更为稳定。研究结果对于LNAPL污染土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APL 给油度 给水度 LNAPL压力差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确定的关键问题分析
8
作者 崔希民 车宇航 +7 位作者 孙帅辉 李培现 孙灏 许志华 袁德宝 蒋金豹 赵玉玲 MALINOWSKA A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83,共11页
导水裂缝带高度是保障水体下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的重要指标。针对水体下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引用经验公式计算导水裂缝带高度存在的条件不符问题,梳理了经验公式的产生基础,强调了经验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大采场、单层采厚1~3 m、累计采厚不超过... 导水裂缝带高度是保障水体下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的重要指标。针对水体下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引用经验公式计算导水裂缝带高度存在的条件不符问题,梳理了经验公式的产生基础,强调了经验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大采场、单层采厚1~3 m、累计采厚不超过15 m的厚煤层分层开采。基于放顶煤开采顶煤冒放性和采出率的现场实测结果,提出了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有效采厚概念,有效采厚与顶煤采出率密切相关,且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随有效采厚的增加而增大,基于有效采厚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可以有效避免因顶煤采出率提高而引发的欠估计情况发生。基于覆岩与地表沉陷从非充分采动到充分采动的发展演化事实,引入描述采动程度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关系的Boltzmann函数,给出了基于采动程度系数的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导水裂缝带高度 顶煤采出率 采动程度 有效采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段特低渗油藏水驱特征
9
作者 段文标 张永强 +5 位作者 高春宁 张洁 王靖华 周晋 张传保 曾山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9,共7页
为了解安塞油田长6段特低渗油藏的水驱波及状况和水洗特征,在WY区W16-15井不同方位系统部署9口密闭取心检查井,利用录井、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储集层的水洗特征、波及程度和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水洗段主要为长6_(1)^(1-2)小层中... 为了解安塞油田长6段特低渗油藏的水驱波及状况和水洗特征,在WY区W16-15井不同方位系统部署9口密闭取心检查井,利用录井、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储集层的水洗特征、波及程度和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水洗段主要为长6_(1)^(1-2)小层中物性较好层段,而物性较差的长6_(1)^(1-3)小层弱水洗或未水洗;油水井方位与主应力方向夹角越小或与注水井距离越近,水洗程度越高,且水洗厚度越大;检查井组长6_(1)亚段纵向波及系数为0.51,原井组计算波及系数为0.55,吻合度较高;长6段储集层中水洗段和强水洗段在注入水长期冲刷下,黏土矿物发生运移和膨胀,造成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长6段 特低渗油藏 水驱特征 水洗程度 波及系数 储集层 微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矿化水及秸秆隔层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0
作者 赵廷红 袁文磊 苏宗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探究弱矿化水及秸秆隔层处理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入渗蒸发试验,研究在淡水和不同矿化度弱矿化水(1、2、3 g/L)灌溉情况下秸秆隔层埋深0、10、20 cm时供试土壤的水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入渗阶段湿润锋与入渗时间呈幂函... 为探究弱矿化水及秸秆隔层处理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入渗蒸发试验,研究在淡水和不同矿化度弱矿化水(1、2、3 g/L)灌溉情况下秸秆隔层埋深0、10、20 cm时供试土壤的水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入渗阶段湿润锋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水分入渗速率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累计入渗量随矿化度增加而减小;累计入渗量与入渗时间分别采用Kostiakov模型和Philip入渗模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蒸发阶段,秸秆隔层对埋深以下的土体具有显著的保水效果,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低脱效应,且在秸秆隔层处积盐;灌溉水矿化度为2 g/L及秸秆隔层深度为10 cm时有利于土壤底部脱盐,且有较好的促进土壤水分入渗及保水效果。该研究可为弱矿化水灌溉及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矿化度 秸秆还田 土壤水分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涂层对高温隧洞支护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
11
作者 黄灵芝 张朝森 +2 位作者 杨砾 付登辉 司政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191,共7页
为解决高地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因拉应力过大导致的开裂问题,以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了不同隔热涂层厚度条件下隧洞全生命周期的温度与应力变化,并评估了其对抗裂安全性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 为解决高地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因拉应力过大导致的开裂问题,以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了不同隔热涂层厚度条件下隧洞全生命周期的温度与应力变化,并评估了其对抗裂安全性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随着隔热涂层厚度的增加,二次衬砌内外温差显著减小,同时,在过水前施加隔热涂层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期二次衬砌所受拉应力,且涂层厚度与拉应力降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满足抗裂安全标准的区域面积也相应减少。当隔热涂层厚度为2 mm时,二次衬砌各部位拉应力均保持在材料极限抗拉强度之下,且大部分部位能满足抗裂安全度≥1.6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高地温隧洞支护结构温控防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引水隧洞 有限元仿真 温度场 应力场 抗裂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12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研制
13
作者 宋国荣 赵宇 +4 位作者 吕炎 解东 曹曦 程俊 杨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为了解决复杂形貌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研制了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喷水式超声C扫描自动成像系统,采用喷水耦合方式对大型平面构件、回转体、复杂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并实时成像。采用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作为夹持换能器的运动机构,... 为了解决复杂形貌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研制了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喷水式超声C扫描自动成像系统,采用喷水耦合方式对大型平面构件、回转体、复杂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并实时成像。采用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作为夹持换能器的运动机构,实现超声换能器的复杂形貌构件的仿形扫查;采用层析成像方法对工件进行实时成像;使用C#语言作为编程环境,开发了具有集成度高、适合多种工况的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超声C扫描 喷水耦合 机械臂 复杂形貌构件 层析成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水资源可达性评价
14
作者 李治军 庞博文 郝永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水资源可达性是评价区域取用水难易程度的重要标准,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空间差异,受气候、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选取坡度、相对高差、径流深、水质分布、土地利用类型这5个空间因子指标并耦合最小累计阻力(M... 水资源可达性是评价区域取用水难易程度的重要标准,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空间差异,受气候、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选取坡度、相对高差、径流深、水质分布、土地利用类型这5个空间因子指标并耦合最小累计阻力(MCR)模型对辽河流域网格尺度水资源可达性进行评价,并对水资源可达性与空间需水量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研究区水资源可达性指数处于0.164~1.0之间,自北向南逐渐递增;研究区水资源可达性与空间需水量的耦合协调度在0.352~0.916之间,以区县为基本单位,流域内耦合协调度轻度失调(0.3~0.4)、濒临失调(0.4~0.5)、勉强协调(0.5~0.6)的区域分别占0.56%、0.46%、0.74%,良好协调(0.8~0.9)和高度协调(0.9~1.0)的区域分别占30.8%和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达性 耦合协调度 MCR模型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利用与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研究
15
作者 吴凤平 郝思宇 王传轶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9,共12页
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再生水利用和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的综合评价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差... 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再生水利用和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的综合评价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来源;最后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再生水利用与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尚有待提高;在不同区域间该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并且整体上呈现多极化的发展特征。建议应加大再生水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区域内协同并建立区域间资源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利用 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16
作者 侯慧敏 马海华 +1 位作者 王鹏全 王万祯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石羊河流域WFEE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020—2030年石羊河流域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负增长;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耦合度等级为高水平耦合;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共6个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流域耦合协调度在预测期内处于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渡阶段。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 CRITIC赋权法 综合发展指数 耦合协调度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玉米需水量时空特征及未来趋势
17
作者 申晓晶 陈猷 +1 位作者 栾文杰 周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和种植面积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玉米需水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动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由引黄灌区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增,西南整体低于东北趋势。在对未来需水量预测中,惠农、银川站点的作物未来需水量呈上升趋势。在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上,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高;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随着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的上升而增加,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整个研究期内,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是导致玉米总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对总需水量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气象因子对该时期的总需水量变化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和规模及灌区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种植面积变化 需水量 引黄灌区 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 R/S)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QFD的导航装备任务需求满足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北苹 何晶 +2 位作者 王凤兰 王彦璎 王晓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针对导航装备评估以往多受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AHP)与质量功能展开(QFD)结合使用,以任务需求满足度作为导航装备能力评估指标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导航装备保... 针对导航装备评估以往多受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AHP)与质量功能展开(QFD)结合使用,以任务需求满足度作为导航装备能力评估指标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导航装备保障任务-能力要求-战技指标的映射过程,提出确定映射域指标、计算作战保障能力重要度、确定关系矩阵、计算任务需求满足度的评估步骤,并给出需求满足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陆上某方向北斗导航装备保障实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对导航装备的性能优化和实际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装备 质量功能展开 能力需求 满足度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生长季降水与用水的耦合状况分析
19
作者 张黎 《农学学报》 2025年第6期92-100,共9页
为了研究辽宁省玉米生长季的水分平衡状况,以1963—2022年辽宁省气象数据和作物系数为基础,运用SIMETAW模型与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玉米生长季的降水和水分需求规律以及水分满足状况展开分析,揭示区域气候变化给玉米水分需求带来... 为了研究辽宁省玉米生长季的水分平衡状况,以1963—2022年辽宁省气象数据和作物系数为基础,运用SIMETAW模型与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玉米生长季的降水和水分需求规律以及水分满足状况展开分析,揭示区域气候变化给玉米水分需求带来的影响,并对辽宁省玉米生长季有效降水和水分需求的时空演变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全生育期有效降水达481.6 mm,其中:西部为347.4 mm,中部和南部是514.9 mm,东部为636.8 mm。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水分需求为521 mm,未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向。玉米全生育期降水与水分需求的耦合程度平均为0.715,即降水满足了71.5%的水分需求,平均缺水量为28.5%。西部地区耦合度λ>0.8的保证率仅为28.3%。耦合度的最大值出现于辽宁省东部,其次是辽宁省中部和南部,最小值则出现在辽宁省西部。耦合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开花授粉期,其次是喇叭口期,最低值出现在生长初期和成熟期。近些年来,玉米生长初期降水与用水需求的耦合度呈现出显著的上升态势。辽宁省玉米生长初期的降水与用水需求耦合度相对较低,故而有必要关注干旱的出现,特别是辽宁省西部水资源短缺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参考作物蒸散量 有效降水量 需水量 耦合度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性分析
20
作者 熊鹰 蒋一心 陈斯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圆对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 a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在研究年间呈波动上升状态,由警戒转变为良好状态,水资源承载力中心总体向承载力较低的西南方向移动;系统间的耦合度除2012年外均达高水平耦合阶段,且耦合协调度评价值由濒临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是与水资源承载力关联性最强的3个因子;未来5 a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呈现向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CRITIC-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关联度 GM(1 1)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