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次镜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装调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敬伟 陈涛 +1 位作者 王建立 杨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56-2163,共8页
为了实现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装调,提高其光学成像质量,研究了望远镜装调像差和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首先针对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和倾斜导致系统模型产生的扰动误差。针对实际调整过程中选择零彗差点和曲率中... 为了实现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装调,提高其光学成像质量,研究了望远镜装调像差和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首先针对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和倾斜导致系统模型产生的扰动误差。针对实际调整过程中选择零彗差点和曲率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进行调整的特点,分析了这两个旋转点的选择对系统像差和指向精度的影响。然后结合计算机辅助装调原理,研究了关于恒定彗差、线性像散与模型相关的灵敏度矩阵的特殊形式,结合波像差理论与光学软件Code V模型仿真来实现装调技术。最后,针对1 m级望远镜系统进行了安装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装调后系统的RMS达到了0.144 5λ,大大优于装调前的1.214λ,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装调 望远镜 主次镜 偏心误差 零彗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结构技术综述 被引量:78
2
作者 张景旭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概述了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口径变大的意义及实现的关键技术途径。概括了当前大口径望远镜的应用价值。介绍了国外5种典型的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它们代表了当前地基大口径望远镜发展的最高技术水平。从跟踪架、主望远镜筒... 概述了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口径变大的意义及实现的关键技术途径。概括了当前大口径望远镜的应用价值。介绍了国外5种典型的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它们代表了当前地基大口径望远镜发展的最高技术水平。从跟踪架、主望远镜筒、主镜支撑及次镜支撑调整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口径望远镜的结构特点及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光学系统已从同轴系统向离轴系统发展并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望远镜 大口径望远镜 跟踪架 主镜 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存储虚拟化的异步远程镜像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向小佳 余宏亮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05-1914,共10页
信息数据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远程镜像系统通过配置冗余的硬件和相应的高可靠软件,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但是,已有的远程镜像系统都部分存在着依赖于专用设备或底层驱动、性能差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存储区域网... 信息数据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远程镜像系统通过配置冗余的硬件和相应的高可靠软件,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但是,已有的远程镜像系统都部分存在着依赖于专用设备或底层驱动、性能差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环境的、基于存储虚拟化的异步远程镜像系统.首先,设计了异步镜像逻辑卷,作为虚拟化的数据容器,该卷能够自动追踪并异步传输数据更新,节省网络带宽,同时不依赖于任何的底层设备和驱动.其次,提出了一种不间断服务的异步镜像协议,支持服务在镜像主节点和从节点间的无缝迁移,支持灾难发生和灾后恢复时主从节点的自动切换和不间断服务,同时,协议完全在镜像节点内执行,不影响客户主机的性能.最后,针对镜像卷的读写特点,设计了基于锁的镜像卷访问控制机制,既保证数据一致性,又能在此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读写并发性.FTPtrace(文件传输服务跟踪记录)的重放实验证明,在人为引入主节点失效的情况下,服务能够无缝迁移;在主节点灾后数据恢复进行的同时,能够保证服务不间断;最后,FTPTrace的重放流程在"主节点失效-服务迁移-灾后恢复"场景下仅比无故障时多花费14%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镜像逻辑卷 增量卷 主/从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望远镜主次镜弯沉的精确测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宝刚 王建立 张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013-3020,共8页
为了精确测量与修正大口径望远镜主次镜弯沉,从而保证成像质量及指向精度,从大口径望远镜自身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主次镜位姿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内调焦光管的光学测量方法。对主次镜间距5.5 m的某望远镜进行测量,测得水平方... 为了精确测量与修正大口径望远镜主次镜弯沉,从而保证成像质量及指向精度,从大口径望远镜自身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主次镜位姿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内调焦光管的光学测量方法。对主次镜间距5.5 m的某望远镜进行测量,测得水平方向径向偏移最大为196μm,垂直方向径向偏移最大为16μm,水平方向角度偏转最大为2.6″,垂直方向角度偏转最大为12.8″。最后对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测量径向偏移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9μm,测量角度偏转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65″,满足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对准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望远镜 大口径 主次镜弯沉 精确测量 内调焦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像散分析实现的大口径望远镜装调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敬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7-435,共9页
望远镜装调技术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光学系统像质的装调方法。针对孔径光阑位于主镜上的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导致在零彗差前提下依赖视场的三级像散。研究了通过离焦星点得到外围轮廓的长轴长度和椭圆偏心率计算... 望远镜装调技术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光学系统像质的装调方法。针对孔径光阑位于主镜上的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导致在零彗差前提下依赖视场的三级像散。研究了通过离焦星点得到外围轮廓的长轴长度和椭圆偏心率计算像散幅值和角度的算法,并验证了基于像散性质的另外一种辅助的装调方法。使用Zemax软件和Matlab编程模型仿真实现了装调技术,应用第一种装调方法分析了全视场8个离焦星点的像散幅值和角度,与软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且分析了其他三级像差(如彗差和球差)的干扰作用。最后,结合工程应用讨论了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装调技术。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调 主次镜 偏心误差 像散 零彗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场波前传感的次镜位置误差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东 张晓芳 +1 位作者 陈蔚霖 武楚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1-329,共9页
大口径分块式主镜空间对地遥感系统在轨工作时,次镜相对于主镜的位置失调会对系统像质产生影响,需对其进行在轨检测与校正。当分块式主镜无中心基准镜时,无法用传统的灵敏度矩阵反演法计算出次镜失调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场波前... 大口径分块式主镜空间对地遥感系统在轨工作时,次镜相对于主镜的位置失调会对系统像质产生影响,需对其进行在轨检测与校正。当分块式主镜无中心基准镜时,无法用传统的灵敏度矩阵反演法计算出次镜失调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场波前传感信息计算次镜位置失调量的方法,采用ZEMAX软件建立了无中心基准的36分块式主镜空间对地遥感系统。针对该系统像差特点,利用不同视场的场依赖波前像差,建立了次镜失调量检测数学模型,开展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波前传感误差为1/40λ(λ=632.8 nm)时,次镜位置失调量的检测精度X、Y方向平移约为30 nm,倾斜约为15″;失调量检测动态范围X、Y方向平移为0~1.5 mm,倾斜为0~0.03°。并通过多组实际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分块式主镜 次镜失调 多视场波前传感 场依赖波前像差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镜像中自适应异步模式的设计及讨论
7
作者 石政堃 刘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40-43,70,共5页
在远程镜像系统中,通信链路的可用带宽和主站应用程序的I/O数据率都可能会不断变化,因此通信链路的负载也会随之改变。但现今一些基于存储设备块级别的远程镜像系统(如EMCSRDF,IBMPPRC,XRC等)在异步模式下并未涉及这些变化因素。该文综... 在远程镜像系统中,通信链路的可用带宽和主站应用程序的I/O数据率都可能会不断变化,因此通信链路的负载也会随之改变。但现今一些基于存储设备块级别的远程镜像系统(如EMCSRDF,IBMPPRC,XRC等)在异步模式下并未涉及这些变化因素。该文综合考虑了这一点,简要地设计了一个异步远程镜像方案——自适应异步模式,它不但避免了rollingdisaster的产生,而且能够根据链路负载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在链路中传输的数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D 远程镜像系统 主站 从站 滚动灾难 写顺序一致性 快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碳纤维薄壁筒式主次镜支撑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训鹏 龚小雪 +2 位作者 张雷 袁健 杨云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9-1439,共11页
在大口径、长焦距空间遥感相机中,主、次镜间相对位置变化会影响相机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作为主次镜间承力结构的主次镜支撑结构,是相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针对大口径、长焦距相机特点,设计并研制了碳纤维薄壁筒式主次镜... 在大口径、长焦距空间遥感相机中,主、次镜间相对位置变化会影响相机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作为主次镜间承力结构的主次镜支撑结构,是相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针对大口径、长焦距相机特点,设计并研制了碳纤维薄壁筒式主次镜支撑结构。首先,根据给定光学系统,选取了筒式基结构形式。然后,根据筒式基结构形式的特点,依次对筒式结构的次镜支撑梁和纵向加强筋的几何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与选型。接着,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铺层可设计性特点,对主次镜支撑结构进行了结构关键尺寸、铺层厚度和铺层角度三者的迭代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最后,通过测量次镜角度变化量和特征级扫频振动试验,验证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试验结果表明:次镜相同状态下长期监测差值变化量小于1.5″,重力翻转前后变化量小于1.08″,支撑结构一阶固有频率大于115 Hz,轴向频率大于180 Hz,表明主次镜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结构稳定性,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主次镜支撑结构形式 迭代优化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