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unfolded amplitude-phase error self-calibration network for DOA estimation
1
作者 ZHU Hangui CHEN Xixi +1 位作者 MA Teng WANG Yongl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2期353-361,共9页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of intractable parameter tun-ing,significant computational expenditure and imprecise model-driven sparse-based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with array error(AE),this paper proposes a de...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of intractable parameter tun-ing,significant computational expenditure and imprecise model-driven sparse-based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with array error(AE),this paper proposes a deep unfolded amplitude-phase error self-calibration network.Firstly,a sparse-based DOA model with an array convex error restriction is established,which gets resolved via an alternating iterative minimization(AIM)algo-rithm.The algorithm is then unrolled to a deep network known as AE-AIM Network(AE-AIM-Net),where all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through multi-task learning using the constructed com-plete dataset.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unfolded network achieves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s compared to typical sparse recovery meth-ods.Furthermore,it maintains excellent estimation performance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array magnitude-phase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sparse recovery alternat-ing iterative minimization(AIM) deep unfolding amplitude-phas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AdvGAN的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宏 宋馥荣 李文改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对抗样本是评估深度神经网络(DNN)鲁棒性和揭示其潜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AdvGAN)在生成图像对抗样本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该方法生成的扰动稀疏性不足且幅度较大,导致对抗样本的真实性较低。... 对抗样本是评估深度神经网络(DNN)鲁棒性和揭示其潜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AdvGAN)在生成图像对抗样本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该方法生成的扰动稀疏性不足且幅度较大,导致对抗样本的真实性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AdvGAN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SE-AdvGAN)。SE-AdvGAN通过构造SE注意力生成器和SE残差判别器来提高扰动的稀疏性。SE注意力生成器用于提取图像关键特征,限制扰动生成位置,SE残差判别器指导生成器避免生成无关扰动。同时,在SE注意力生成器的损失函数中加入以l_(2)范数为基准的边界损失以限制扰动的幅度,从而提高对抗样本的真实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白盒攻击场景下,SE-AdvGAN相较于现有方法生成的对抗样本扰动稀疏性更高、幅度更小,并且在不同目标模型上均取得了更好的攻击效果,说明SE-AdvGAN生成的高质量对抗样本可以更有效地评估DNN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生成对抗网络 稀疏扰动 深度神经网络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数据驱动的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提取方法
3
作者 李茂月 雷金超 +1 位作者 张成龙 刘泽隆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航发涡轮叶片裂纹的长度测量是裂纹危险等级评判的基础和修复的前提。针对涡轮叶片表面裂纹形状不规则、目标小、数据集样本稀少和裂纹成像角度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数据驱动的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提取方法。首先,为提升Unet模型在... 航发涡轮叶片裂纹的长度测量是裂纹危险等级评判的基础和修复的前提。针对涡轮叶片表面裂纹形状不规则、目标小、数据集样本稀少和裂纹成像角度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数据驱动的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提取方法。首先,为提升Unet模型在处理稀疏数据时的精度,采用GeLu函数与Vgg16网络结合的方法提取裂纹特征,将输出作为Unet网络解码部分的输入,保证模型匹配的前提下,在随机初始化权重中引入预训练权重,并在跳跃连接层中引入高效金字塔压缩注意力模块,增强模型在复杂背景下对裂纹特征的聚焦能力。然后,为了得到裂纹的单位像素特征曲线,在精分割后提出使用八邻域骨架化保留裂纹的主干特征结构。最后,深入分析了相机成像原理,讨论了叶片弦线角和相机自身参数对裂纹长度的测量影响,采用张正友标定法求解相机内部参数,建立了像素尺寸与实际尺寸转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X光测量相比,该方法在测量距离为100~300 mm时,得到的裂纹长度最大误差为6.8%,证明该方法在测量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中对X光检测技术具有可替代性;与原算法相比,改进的算法在针对稀疏数据检测时精度显著提高,平均交并比提升了7.14%。所提出的涡轮叶片裂纹长度提取方法,为叶片质量评估及后续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数据 深度学习 裂纹 涡轮叶片 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风速测量的风力机时空尾流重构
4
作者 王龙滟 陈梦 袁建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7,共8页
为了测量风力机动态尾流详细流场信息,提出了一种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一困境,该方法通过结合少量稀疏的激光雷达测量和流体动力学方程(Navier-Stokes方程组)来实现动态尾流的时空重构.具体而言,神经网络中嵌入流体动力学方程... 为了测量风力机动态尾流详细流场信息,提出了一种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一困境,该方法通过结合少量稀疏的激光雷达测量和流体动力学方程(Navier-Stokes方程组)来实现动态尾流的时空重构.具体而言,神经网络中嵌入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来约束输出的物理量,包括顺风速度、侧风速度和压强,保证输出的可解释性和合理性.以偏航过程中的动态尾流为案例,仅提供少量尾流内部测量数据作为训练集,完成了局部动态尾流的时空重构.该方法成功捕捉偏航过程中尾流动态变化的趋势,准确地预测尾流轨迹和偏转量.在全局尾流的时空重构中,所提出方法完整还原真实流场的流动演变过程,这项技术在风电场智能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动态尾流 离散测量 深度学习 时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即插即用框架和二维AMP的稀疏SAR学习成像方法
5
作者 李开明 张宏伟 +2 位作者 王天润 张强 匡旭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稀疏成像问题主要通过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来解决,通过构建正则化优化模型将先验信息引入图像恢复任务.然而,简单的正则化约束难以提供目标复杂的结构信息,尤其是非稀疏场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稀疏成像问题主要通过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来解决,通过构建正则化优化模型将先验信息引入图像恢复任务.然而,简单的正则化约束难以提供目标复杂的结构信息,尤其是非稀疏场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即插即用(plug-and-play,PnP)框架和深度展开网络(deep unfolding networks,DUN)的二维稀疏SAR学习成像方法.基于线性调频变标算法(chirp-scaling algorithm,CSA)推导出近似观测模型来降低计算成本;使用基于匹配滤波的二维近似消息传递(matched filter-based approximate message-passing,MFAMP)方法迭代求解该稀疏成像问题.为了克服现有稀疏成像方法中先验模型的局限性,在稀疏重建框架中引入PnP先验模型来代替传统的L1范数稀疏正则化器.将成像过程展开为一个DUN,称为基于PnP框架和MFAMP的SAR学习成像网络(PnP-MFAMP-Net).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成像方法的鲁棒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压缩感知 深度展开网络 稀疏成像 学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船舶检测与跟踪
6
作者 黄磊 陈玥 +2 位作者 李赵春 祁良剑 程玉柱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带精确的几何信息和距离信息,在船舶的检测和跟踪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维点云的目标检测目前可分为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式。若采用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测,存在泛化性差、相临近的船舶点云无法区分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焦点稀疏卷积的PV-RCNN++改进算法对河道行驶的船舶进行检测。该改进算法不仅能很好地区分各种情况下的船舶点云,还可以提高对远处船舶的识别能力,相比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目标检测方式,在实际场景中的检测精度提高了11.56%。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间位置和3D尺寸关联程度进行多目标匹配与跟踪的方法,其中采用ICP配准计算船舶速度并预测船舶位置。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船舶跟踪方法具有稳定的跟踪性能,能够准确匹配相邻数据帧之间的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船舶检测 PV-RCNN++ 焦点稀疏卷积 船舶跟踪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注意力的时空交互车辆轨迹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凯 刘欣宇 +3 位作者 胡林 黄向明 邹铁方 刘鹏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819,共11页
在混合交通环境中,准确预测周边车辆轨迹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技术在长时预测方面仍存在精度低和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意图概率的时空交互稀疏注意力模型,通过高效的编码-解码结构进行轨迹预测。模型首... 在混合交通环境中,准确预测周边车辆轨迹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技术在长时预测方面仍存在精度低和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意图概率的时空交互稀疏注意力模型,通过高效的编码-解码结构进行轨迹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位置掩码矩阵提取历史轨迹中的位置信息,利用稀疏注意力机制筛选出关键特征,并通过意图行为分析模块提高意图识别的准确率。最终将时空特征、位置特征和意图特征融合输入解码器,以多任务学习方式训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HighD和NGSIM数据集上相较于当前最优算法,在3~5 s长时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均有降低,显著提升了预测效果。此外,通过实车试验对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进行验证,进一步展示了其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迹预测 稀疏注意力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保偏光纤轴向残余应力稀疏投影重建
8
作者 张国庆 常素萍 +3 位作者 茅昕 王国强 刘尚军 卢文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针对稀疏投影下保偏光纤轴向残余应力重建时存在的伪影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正则化迭代重建算法。基于光弹原理与断层扫描分析光纤轴向残余应力的二维分布重建,在稀疏投影测量中,现有的滤波反投影法实现Radon逆变换进行应力... 针对稀疏投影下保偏光纤轴向残余应力重建时存在的伪影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正则化迭代重建算法。基于光弹原理与断层扫描分析光纤轴向残余应力的二维分布重建,在稀疏投影测量中,现有的滤波反投影法实现Radon逆变换进行应力重建存在伪影噪声问题;分析保偏光纤轴向残余应力测量的离散投影模型,针对稀疏投影导致的不适定问题,引入广义正则项,分析了应力的正则化迭代重建;通过深度学习,从样本中学习广义正则项的具体形式,并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对5种保偏光纤的重建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稀疏投影测量中同时具备很好的伪影噪声抑制与细节特征保持能力,在投影数目为36个视角时均方根误差为0.1985 MPa、峰值信噪比为47.3445 dB、结构相似性指数达到0.9951,分别提升59.7%、18.4%、1.34%;单个样本的重建时间低于1 s,可以实现应力的快速、准确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残余应力 光弹法 稀疏投影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交互和双边注意力的稀疏目标检测器
9
作者 周泽政 陈东方 王晓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3,共8页
稀疏目标检测器Sparse R-CNN算法缺少对目标间关系的建模,导致网络对全局特征信息的利用较差,使检测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关联交互模块,通过融合可学习的参数和与图像数据相关的目标间关联特征数据,增强目标之间的关联性;提出... 稀疏目标检测器Sparse R-CNN算法缺少对目标间关系的建模,导致网络对全局特征信息的利用较差,使检测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关联交互模块,通过融合可学习的参数和与图像数据相关的目标间关联特征数据,增强目标之间的关联性;提出双边注意力机制,通过融合实例交互注意力信息和物体与物体间的关联注意力信息,增强对全局特征的交互。基于PASCAL VOC和MS COCO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精度,整体性能优于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稀疏网络 关联 实例交互 全局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雷达协同抗干扰策略优化
10
作者 王子怡 傅雄军 +1 位作者 董健 冯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8-1114,共7页
雷达协同抗干扰决策过程中奖励存在稀疏性,导致强化学习算法难以收敛,协同训练困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分层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hierarchical 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H-MADDPG)算法,通过稀疏奖励... 雷达协同抗干扰决策过程中奖励存在稀疏性,导致强化学习算法难以收敛,协同训练困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分层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hierarchical 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H-MADDPG)算法,通过稀疏奖励的累积提升训练过程的收敛性能,引入哈佛结构思想分别存储多智能体的训练经验以消除经验回放混乱问题。在2部和4部雷达组网仿真中,在某种强干扰条件下,雷达探测成功率比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梯度(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MADDPG)算法分别提高了15%和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抗干扰策略 分层强化学习 多智能体系统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稀疏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小波去噪卷积与稀疏Transformer的调制识别方法
11
作者 郑庆河 刘方霖 +3 位作者 余礼苏 姜蔚蔚 黄崇文 桂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61-2374,共14页
针对Transformer模型处理时域信号长度受限以及忽略有序特征元素相关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去噪卷积与稀疏Transformer的方法用于调制识别。首先,提出可学习的小波去噪卷积帮助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合适的去噪信号表征,并将自适应... 针对Transformer模型处理时域信号长度受限以及忽略有序特征元素相关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去噪卷积与稀疏Transformer的方法用于调制识别。首先,提出可学习的小波去噪卷积帮助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合适的去噪信号表征,并将自适应的时频特征纳入目标函数的泛函策略中。然后,设计稀疏前馈神经网络替换传统Transformer中的注意力机制,用于对元素关系进行建模,并根据信号域中的少量关键元素对训练过程的梯度进行有效优化。在公开数据集RadioML 2016.10a和RML22的实验结果表明,稀疏Transformer模型能够分别取得63.84%和71.13%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与一系列深度学习模型对比,整体分类准确率提升了4%~10%,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此外,超参数消融实验验证了模型组件在复杂移动通信环境中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分类 深度学习 稀疏Transformer 小波去噪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图像稀疏降噪方法
12
作者 王永红 王小峰 刘瑞卿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激光雷达图像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图像稀疏降噪方法。采用加速后向投影算法,生成初始的激光雷达图像,针对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图像模糊现象,通过设定自适应越...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激光雷达图像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图像稀疏降噪方法。采用加速后向投影算法,生成初始的激光雷达图像,针对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图像模糊现象,通过设定自适应越渡点和增强模糊对比度完成激光雷达图像的去模糊处理。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的优势,建立自适应栈式修正稀疏降噪自编码器,通过多通道SRDA,每个SDA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进行训练,最后线性组合后可以同时处理多种类型的噪声。这种分通道的方式能够更全面地消除各种噪声,提高了激光雷达图像稀疏降噪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有效去除激光雷达图像模糊现象的同时,具有较高效的降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阈值 越渡点 深度学习 激光雷达图像 稀疏降噪 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SS与CNN的750 kV变压器和尖板的放电信号声纹识别
13
作者 包艳艳 杨广泽 +1 位作者 陈伟 冯婷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1-792,共12页
变压器绝缘水平和健康状态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为研究750 kV变压器内部存在放电故障时,箱体外采集的可听声信号中可能混杂有电晕声、鸟鸣等其他干扰信号的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理论(SBSS)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750 k... 变压器绝缘水平和健康状态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为研究750 kV变压器内部存在放电故障时,箱体外采集的可听声信号中可能混杂有电晕声、鸟鸣等其他干扰信号的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理论(SBSS)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750 kV变压器与尖板放电混叠信号的声纹识别方法.首先,采集武胜750 kV变电站变压器正常运行声信号作为背景声,构建针-板放电模型得到放电声信号和现场常见干扰声作为前景声,通过添加不同信噪比的前景声到背景声中构造混叠声信号;然后,利用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盲分离算法实现目标前景声纹图谱和冗余背景声纹图谱的分离;最后,对CNN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对分离后的各类前景声纹谱图的分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盲源分离算法可以剔除冗余背景声干扰,使神经网络聚焦于前景声的分类识别;本文方法可实现混叠声信号中前景声纹的分离,分离后,CNN、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7.6%、17.2%和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时频谱图 稀疏表示 盲分离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孔径ISAR成像方法综述
14
作者 陶子凡 杨君 +1 位作者 陈信平 李永刚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4,共9页
稀疏孔径ISAR成像是指从缺失的回波数据中重构出高分辨的ISAR图像,目前用于稀疏恢复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模型驱动的成像方法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像方法。首先介绍ISAR成像基本原理以及稀疏孔径的信号模型,接着讨论三类基于模型驱动的压... 稀疏孔径ISAR成像是指从缺失的回波数据中重构出高分辨的ISAR图像,目前用于稀疏恢复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模型驱动的成像方法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像方法。首先介绍ISAR成像基本原理以及稀疏孔径的信号模型,接着讨论三类基于模型驱动的压缩感知方法,分别为凸松弛优化算法、非凸优化算法以及贪婪算法,并对比分析各类算法之间优劣。然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ISAR稀疏成像方法进行归纳,主要阐述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和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学习方法,并评估应用在ISAR稀疏成像上的效能。最后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稀疏孔径ISAR成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稀疏孔径 深度学习 压缩感知 深度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I推荐算法研究综述
15
作者 任瑞 黎英 +1 位作者 杨雅莉 宋佩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77,共16页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推荐可以缓解用户选择困难问题并提高位置服务商、商家的收益,是位置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已有的综述中缺乏数据问题对策的梳理、前沿算法的更新、算法性能对比实验等内容。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推荐可以缓解用户选择困难问题并提高位置服务商、商家的收益,是位置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已有的综述中缺乏数据问题对策的梳理、前沿算法的更新、算法性能对比实验等内容。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从数据问题、算法技术和对比实验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从POI数据问题角度分析并归纳出数据稀疏、数据依赖和数据隐私三大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从算法所用技术角度将现有重要研究分为矩阵分解、编码器、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生成模型五类,比较并总结其优劣;从算法性能对比角度出发,选取使用频度最高的召回率和精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五个代表性算法进行实验及评价;指出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POI)推荐 社交网络 位置推荐 深度学习 数据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预处理与深度稀疏网络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16
作者 薛磊 段继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2-1095,共14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用多个接收线圈同时采集多个数据通道来加速成像过程的技术。深度学习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能力,在欠采样MRI重建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如需要自动校准信号、重建不稳定等),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重建方法,旨在从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高效、准确地重建高质量的并行磁共振图像。该方法的核心骨架为深度稀疏网络,该网络通过将求解稀疏模型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展开,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内的一系列可训练层。另外,还引入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自适应预处理模块,通过融合普通卷积与异型卷积核,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稀疏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表现出更优的重建性能,包括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以及更低的高频误差范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稀疏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UAV swarm rendezvous behavior 被引量:2
17
作者 ZHANG Yaozhong LI Yike +1 位作者 WU Zhuoran XU Jial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360-373,共14页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swarm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autonomous intelligence of UAV,the swarm technology of UAV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i...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swarm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autonomous intelligence of UAV,the swarm technology of UAV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rends of UAV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is paper studies the behavio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UAV swarm rendezvous task based on the double deep Q network(DDQN)algorithm.We design a guided reward function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lgorithm convergence caused by the sparse return problem i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for the long period task.We also propose the concept of temporary storage area,optimizing the memory playback unit of the traditional DDQN algorithm,improv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algorithm,and speeding up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the algorithm.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ask environment,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ontinuous state-space task environment model to improve the authentication process of UAV task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DDQN algorithm,the collaborative tasks of UAV swarm in different task scenarios are train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DDQN algorithm is efficient in terms of training UAV swarm to complete the given collaborative tasks while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UAV swarm for centralization and autonomy,and improving the intelligence of UAV swarm collaborative task execu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raining,the proposed UAV swarm can carry out the rendezvous task well,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mission reaches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deep Q network(DDQN)algorithm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swarm task decisi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 sparse retur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K-SVD的深度学习电阻抗块稀疏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琦 杨雨晗 +4 位作者 李秀艳 段晓杰 汪剑鸣 孙玉宽 冯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0-1377,共8页
针对电阻抗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DK-SVD的电阻抗块稀疏图像重建方法。该算法通过多层感知器为每组测量数据提供最优的模型参数,以适应数据集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在稀疏编码阶段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针对电阻抗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DK-SVD的电阻抗块稀疏图像重建方法。该算法通过多层感知器为每组测量数据提供最优的模型参数,以适应数据集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在稀疏编码阶段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加快收敛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K-SVD算法重建图像的结构相似性可达到0.95以上,误差可控制在0.1左右,平均重建速度为0.034 s,有效地提高了电阻抗层析成像的质量和效率,且经进一步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噪声鲁棒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电阻抗层析成像 块稀疏 DK-SVD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SSDAE网络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润兰 尉卫卫 +1 位作者 王广书 黄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2,410,411,共10页
针对刀具磨损状态识别过程中采集数据量大、干扰信号复杂且需人为选择特征参数的问题,为提高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模型的鲁棒性与泛化性,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深度堆叠稀疏降噪自编码(stacking sparse denoising auto-encoder,简称SSDAE)网... 针对刀具磨损状态识别过程中采集数据量大、干扰信号复杂且需人为选择特征参数的问题,为提高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模型的鲁棒性与泛化性,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深度堆叠稀疏降噪自编码(stacking sparse denoising auto-encoder,简称SSDAE)网络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实现隐藏在数据中深层次的数据特征自动挖掘。首先,将原始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选取了最优固有模态来组合一个新的信号;其次,采用SSDAE网络自适应提取特征后对刀具磨损阶段进行了状态识别,识别精度达到98%;最后,对网络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并与最常用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非平稳振动信号,对不同刀具磨损阶段状态的识别效果良好,并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堆叠稀疏自编码网络 变分模态分解 K-最近邻分类器 自适应特征提取 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特征提取及深度降噪网络的大规模MIMO系统信号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滨 涂媛媛 +1 位作者 阳建 金龙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0-1040,共11页
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号检测算法受到天线数量和收发天线比例的限制,一般仅适用于少量天线、收发天线比例较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稀疏连接卷积降噪网络模型,用... 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号检测算法受到天线数量和收发天线比例的限制,一般仅适用于少量天线、收发天线比例较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稀疏连接卷积降噪网络模型,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信号检测。首先,通过简化经典的检测网络(Detection Network,DetNet),改进ScNet(Sparsely Connected Neural Network)检测算法,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CNN)对三通道输入数据提取特征以减少训练参数,提出一种SConv(Sparsely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检测算法。与DetNet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和提高检测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CNN构建信号降噪模块,并嵌入SConv网络,提出一种卷积神经降噪(Spar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Denoising,SConv-D)网络辅助的大规模MIMO检测算法。此算法检测过程分为两级,第一级由SConv算法提供初始估计值,再将初始估计值作为降噪过程的输入,并由此构成算法第二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Conv-D算法适用于QPSK、4QAM及16QAM等多种信号调制模式,在高阶调制模式下获得的性能增益尤为明显。此外,该算法能够适应各种比例的收发天线及数量规模的系统配置,尤其是在收发天线数量相等的情况下亦能获得更优的性能。本文算法还克服了MMNet在高阶调制情况下的性能平台效应,在16QAM调制、收发天线数量相等的情况下,SConv-D在10^(-2)误比特率上能获得接近2 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深度学习 稀疏连接 卷积神经网络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