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毫米波雷达三维点云的人体动作识别数据集与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靳标 孙康圣 +6 位作者 吴昊 李子璇 张贞凯 蔡焱 李荣民 张向群 杜根远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9,共17页
毫米波雷达凭借其出色的环境适应性、高分辨率和隐私保护等优势,在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和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毫米波雷达三维点云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表达形式,对于人体行为姿态识别具有极大的价值。然而,由于毫米波雷... 毫米波雷达凭借其出色的环境适应性、高分辨率和隐私保护等优势,在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和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毫米波雷达三维点云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表达形式,对于人体行为姿态识别具有极大的价值。然而,由于毫米波雷达点云具有强稀疏性,给精准快速识别人体动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公开了一个毫米波雷达人体动作三维点云数据集mmWave-3DPCHM-1.0,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人体动作识别模型。该数据集由TI公司的IWR1443-ISK和Vayyar公司的vBlu射频成像模组分别采集,包括常见的12种人体动作,如走路、挥手、站立和跌倒等。在网络模型方面,该文将边缘卷积(EdgeConv)与Transformer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处理长时序三维点云的网络模型,即Point EdgeConv and Transformer(PETer)网络。该网络通过边缘卷积对三维点云逐帧创建局部有向邻域图,以提取单帧点云的空间几何特征,并通过堆叠多个编码器的Transformer模块,提取多帧点云之间的时序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Ter网络在所构建的TI数据集和Vayyar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8.77%和99.51%,比传统最优的基线网络模型提高了大约5%,且网络规模仅为1.09 M,适于在存储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毫米波雷达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微动信号和脉搏波数据融合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翔 王威 +2 位作者 李晨洋 关建 李刚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融合的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检测框架,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微动信号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描记法的脉...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融合的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检测框架,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微动信号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描记法的脉搏波数据,实现高可靠的轻接触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以解决传统医学上依赖多导睡眠图(PSG)进行睡眠监测时舒适度差、成本高等缺点。研究中,为兼顾睡眠呼吸异常事件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该文提出了一种雷达、脉搏波数据预处理算法得到信号中的时频信息和人工特征,并设计了用于将两类信号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以实现对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的精准识别,从而估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用于对患者的睡眠呼吸异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试验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案估算的AHI与金标准PSG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一致性良好,有潜力普及成为家用睡眠呼吸监护的工具,并起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初步筛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光电容积脉搏波 多源信号融合 深度神经网络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渤黄海海浪波高场预报模型构建与训练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维真 李锐 +3 位作者 胡伟 崔学荣 许超 王宁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针对目前海浪智能预报模型训练要素单一、对海浪自然特征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多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渤黄海有效波高场的预报方法并分别予以讨论。根据渤、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变化特点,提出分季节、考虑地形、风涌浪分离、逐时预报四... 针对目前海浪智能预报模型训练要素单一、对海浪自然特征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多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渤黄海有效波高场的预报方法并分别予以讨论。根据渤、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变化特点,提出分季节、考虑地形、风涌浪分离、逐时预报四个预报方法和一种边界处理方法,分别建立对应的预报模型,并用Optuna算法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利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空间均方根误差(Spatially Averag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SARMSE)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采用全部风速和有效波高数据训练的模型预报误差较大,大部分区域的RMSE在0.200 m以上,黄海南部区域的RMSE在0.300 m以上,SARMSE为0.231 m。采用五种方法均可降低模型的预报误差:分季节预报中各个季节预报结果的整体RMSE均有所下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SARMSE分别为0.181 m、0.180 m、0.192 m、0.185 m;考虑地形的影响后RMSE下降最明显的区域位于黄海南部,SARMSE为0.202 m;风涌浪分离的预报结果SARMSE为0.199 m,风浪波高的预报效果优于涌浪;对24 h波高进行逐时预报的SARMSE为0.172 m,相对于24 h直接预报可有效降低误差;通过扩大预报区域可将SARMSE降至0.208 m。通过本研究发现,在模型构建和训练中增加对于多训练要素和海浪特征的考虑,可以提高渤黄海有效波高的预报精度,相较于直接采用风速和有效波高预报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有效波高 海浪智能预报 物理机制 边界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瞬变电磁场拟地震波场提取技术与应用
4
作者 薛俊杰 周楠楠 +3 位作者 常江浩 余传涛 鲁凯亮 范克睿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82-3290,共9页
通过积分变换,可将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转换成虚拟波场.传统的波场转换方法对正则化因子依赖性较强,导致计算结果稳定性差.为了克服正则化因子的干扰,本文提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将瞬变电磁场转换到虚拟波场.首先分别计算相同电阻... 通过积分变换,可将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转换成虚拟波场.传统的波场转换方法对正则化因子依赖性较强,导致计算结果稳定性差.为了克服正则化因子的干扰,本文提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将瞬变电磁场转换到虚拟波场.首先分别计算相同电阻率模型下的瞬变电磁场和拟地震波场,构建训练集与对应的标签.然后设计复合型神经网络C-Unet,相比于传统的Unet,该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特征的学习能力.模型测试结果表明,C-Unet在迭代误差和预测结果精度均优于Unet网络.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转换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瞬变电磁场 虚拟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A-DRNN模型的年径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崔东文 杨琼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1,共7页
为了解决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权值和阈值难以选取的问题,有效提高DRNN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被囊群算法(TSA)与DRNN相融合的预测方法。选取4个标准测试函数对TS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 为了解决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权值和阈值难以选取的问题,有效提高DRNN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被囊群算法(TSA)与DRNN相融合的预测方法。选取4个标准测试函数对TS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样本进行降维并构建DRNN_(2)(双隐层DRNN)、DRNN_(3)(三隐层DRNN)、DRNN_(4)(四隐层DRNN)模型,利用TSA优化DRNN权值和阈值,建立了TSA-DRNN_(2)、TSA-DRNN_(3)、TSA-DRNN_(4)径流预测模型,并构建TSA-Elman、Elman、DRNN_(2)、DRNN_(3)、DRNN_(4)、TSA-SVM模型作对比;利用云南省姑老河站年径流预测实例对TSA-DRNN_(2)、TSA-DRNN_(3)、TSADRNN_(4)、TSA-Elman、Elman、DRNN_(2)、DRNN_(3)、DRNN_(4)、TSA-SVM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维度条件下,TSA仿真效果优于PSO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全局搜索能力;TSA-DRNN_(2)、TSA-DRNN_(3)、TSADRNN_(4)模型对实例年径流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3%、2.81%、2.50%,预测精度优于TSA-Elman等其他6种模型,且随着隐含层数的增加,预测精度呈提高趋势。TSA-DRNN模型用于径流预测是可行的,模型及DRNN权、阈值优化方法可为相关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 被囊群算法(TSA) 仿真验证 数据降维 权、阈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与改进岩石物理模型预测页岩油层系横波速度 被引量:7
6
作者 方志坚 巴晶 +3 位作者 熊繁升 杨志芳 晏信飞 阮传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传统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和岩石物理模型法。前者适用于岩石矿物组分相对单一的储层,且受区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普适性,预测精度较低。后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大多... 传统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和岩石物理模型法。前者适用于岩石矿物组分相对单一的储层,且受区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普适性,预测精度较低。后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大多数机器学习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基于纯数据驱动,数据集的质量和数量将直接决定横波预测模型精度,并缺乏充分的物理内涵。为此,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方法,假设研究区储层波传播方程的数学形式已知,通过测井数据训练DNN得到未知的弹性参数,以确立目的层的波传播方程。利用平面波分析法得到相应的纵波、横波速度,实现神经网络与理论模型的结合。此外,针对传统Xu-White模型的不足,考虑随深度变化的孔隙纵横比,提出了改进横波速度预测岩石物理模型。利用研究区较丰富的测井数据,分别采用构建的DNN模型和改进横波速度预测岩石物理模型预测横波速度,并与传统的Xu-White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DNN模型和改进岩石物理模型均可获得较高精度的横波速度预测结果,且前者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岩石物理模型 页岩油层系 储层参数 横波速度 孔隙纵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浅水波方程的并行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靳放 郑素佩 +1 位作者 封建湖 林云云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双曲守恒律方程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偏微分方程,其数值求解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一个显著特性是即使初始条件是光滑的,其解也可能会发展成间断。浅水波方程作为非线性双曲守恒律方程,由于间断解的存在,其精确求解存在很大困难。... 双曲守恒律方程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偏微分方程,其数值求解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一个显著特性是即使初始条件是光滑的,其解也可能会发展成间断。浅水波方程作为非线性双曲守恒律方程,由于间断解的存在,其精确求解存在很大困难。针对浅水波方程数值求解问题,本文基于PINN(Physics informed neural networks)反问题网络结构构造新的网络,构造的网络结构包括两个并行的神经网络,其中一个网络与已知状态数据(熵稳定格式加密求出)相关,另一个网络与方程本身相关。利用已知速度数据结合浅水波方程本身求解未知水深,最终通过一些数值算例验证网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的网络结构可用于浅水波方程求解,利用速度数据可以较为精确地推算出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波方程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海浪预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江龙宇 华锋 +2 位作者 江兴杰 金权 王泽宇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61,共1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观测手段的提升,海浪预报技术与方法在不断进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浪智能预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主要的实现方式在海浪预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基于海浪智能预测的基本深度学习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观测手段的提升,海浪预报技术与方法在不断进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浪智能预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主要的实现方式在海浪预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基于海浪智能预测的基本深度学习模型,总结了它们在海浪有效波高及海浪谱预测的应用。特别地,在海浪有效波高预测中,分别从基于时间序列预处理和LSTM的海浪单点预测模型、Conv-LSTM、注意力机制及序列到序列的连续预测模型4个方面对已有的海浪预测研究进行概述。通过以上总结,明确了深度学习模型在海浪预测发展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对未来海浪智能预测研究进行了展望。尽管在海浪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深度学习方法不能完全替代海浪数值模式,但深度学习模型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学习海浪时空特征,为建立海洋智能大模型提供指导价值,实现“海洋数字孪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海浪预测 海浪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
9
作者 王永康 张薇 +2 位作者 黄令勇 刘鑫仓 杨磊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5,20,共5页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y method,GG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DNN较GGM对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更为精细,实测水深检核表明RDNN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28.98 m,优于GGM模型的150.14 m,且RDNN与船测检核水深也有更好一致性,RDNN深度学习模型为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高精度海底地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残差深度神经网络 马里亚纳海沟 短波重力异常 地形特征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GNSS接收机干扰抑制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国梅 张欣 +1 位作者 尹佳文 王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在各种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随机存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复杂应用环境下,传统先估计干扰信号参数再抵消的干扰抑制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设计专门的参数估计和抵消算法,设计工作量大且缺... 在各种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随机存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复杂应用环境下,传统先估计干扰信号参数再抵消的干扰抑制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设计专门的参数估计和抵消算法,设计工作量大且缺乏通用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案。首先,针对典型的GNSS干扰类型搭建和训练了相应的残差神经网络,实现从受扰接收信号中直接提取有用卫星信号。然后,结合干扰分类识别结果,将对一维接收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预处理后的时频谱二维信号送入与干扰类型相对应的残差网络,网络输出消除了干扰信号影响的有用卫星信号的时频二维谱。该方案无需对不同类型的干扰采用不同的参数估计和干扰抵消方法,对各类压制干扰和欺骗信号均采用相同的处理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先估计干扰信号参数再进行抵消的干扰抑制方案,所提方案对各种GNSS干扰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压制式干扰 欺骗式干扰 干扰抑制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导波特征提取及其激光超声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超 魏宇 +2 位作者 王宏远 陶翀骢 裘进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2-251,共10页
针对激光超声检测中波场的三维数据处理计算量大且损伤特征提取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导波波场分析方法.首先,以VGG-Net网络为框架,建立了基于VGG11(A-LRN)的残差网络模型,用于挖掘时间-空间波场数据中的导波特征;其次... 针对激光超声检测中波场的三维数据处理计算量大且损伤特征提取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导波波场分析方法.首先,以VGG-Net网络为框架,建立了基于VGG11(A-LRN)的残差网络模型,用于挖掘时间-空间波场数据中的导波特征;其次,以局部波数特征为物理机理,采用导波传播的解析式生成训练样本,解决了深度学习大数据获取的问题,获得了波场特征提取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以激光超声系统在含损伤结构中的实验数据作为测试样本,验证了所提出的网络模型能够提取表征损伤的导波特征,实现了结构的损伤成像,其损伤成像精度均在67%以上,损伤形貌的可视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导波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智能反射表面结构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信道估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傅友华 陈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9-196,共8页
为应对毫米波通信加入智能反射表面(IRS)进行辅助通信导致系统变复杂难以获得信道状态信息(CSI)这一挑战,采用了混合智能反射表面结构,即IRS由大量无源元件和有限的射频(RF)链构成,其中有限的RF链用来估计基站/终端和IRS之间的信道。基... 为应对毫米波通信加入智能反射表面(IRS)进行辅助通信导致系统变复杂难以获得信道状态信息(CSI)这一挑战,采用了混合智能反射表面结构,即IRS由大量无源元件和有限的射频(RF)链构成,其中有限的RF链用来估计基站/终端和IRS之间的信道。基于该结构,提出一种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根据有限的RF链,首先使用一种改进的多信号分类算法对信道的离开角和到达角同时进行估计,然后提出一种复数并联深度神经网络对路径增益进行估计。通过将所提方案和其他方法进行仿真比较,证明了所提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智能反射表面 毫米波 信道估计 多信号分类算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噪卷积神经网络的面波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唐杰 韩盛元 +2 位作者 刘英昌 张文征 孟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5-252,共8页
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与依赖信号模型及其相应先验假设的传统地震噪声衰减算法相比,基于大型训练集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去噪方法通过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学习,训练完成后可以对面波进行自适应智能降噪。根据叠... 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与依赖信号模型及其相应先验假设的传统地震噪声衰减算法相比,基于大型训练集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去噪方法通过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学习,训练完成后可以对面波进行自适应智能降噪。根据叠前高密度地震数据的特点,建立面波去噪训练库,通过去噪卷积神经网络来衰减地震数据的面波噪声。为了准确高效地提取地震数据面波噪声的特征,采用残差学习和批量标准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快训练过程并提高算法的面波去噪效果,去噪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处理未知噪声水平的面波降噪。模型数据和单点高密度地震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常规带通滤波及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有效信号损伤较大,而去噪卷积神经网络在高效去除面波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压制 去噪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学习 批量标准化 深度学习 智能去噪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车载雷达干扰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留兵 申杰琦 车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7-704,共8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毫米波雷达成为自动驾驶的一个关键传感器,由于汽车雷达数目增加,雷达与雷达间相互干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减轻雷达间的相互干扰,识别车辆中雷达发射的信号类型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干扰信号类型,本文提出...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毫米波雷达成为自动驾驶的一个关键传感器,由于汽车雷达数目增加,雷达与雷达间相互干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减轻雷达间的相互干扰,识别车辆中雷达发射的信号类型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干扰信号类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车载雷达干扰分类的方法,首先建立不同类型的干扰数据模型,生成大量的干扰数据,然后应用残差神经网络对不同类型的干扰进行分类。结果显示,该网络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在干扰分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干扰分类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波候变化影响下深海系泊缆疲劳损伤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君峰 王顺坤 +1 位作者 张德庆 蔡淑绘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9-1198,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波候变化显著,这一现象会造成系泊缆疲劳损伤的加速累积,危及到海洋平台的正常作业,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然而,目前常用的频率和时域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均无法既准确又高效地计算考虑波候变化后的疲劳损伤。本文提出了...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波候变化显著,这一现象会造成系泊缆疲劳损伤的加速累积,危及到海洋平台的正常作业,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然而,目前常用的频率和时域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均无法既准确又高效地计算考虑波候变化后的疲劳损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的深海浮式平台系泊系统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在保证疲劳损伤评估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以作业于北海的某半潜式平台和某单立柱平台及其系泊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波候变化对深海浮式平台系泊缆的全寿命期内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可为深海系泊缆的疲劳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浮式平台 系泊系统 疲劳累积损伤 波候变化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用户毫米波中继网络混合波束赋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校林 杨松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11-2516,共6页
针对传统多用户毫米波中继系统波束赋形方案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DL)的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来设计混合波束赋形,以优化发送端、中继端和接收端波束赋形器。首先,利用DL方法设计发送端、中继端的波束赋形矩阵最大化... 针对传统多用户毫米波中继系统波束赋形方案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DL)的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来设计混合波束赋形,以优化发送端、中继端和接收端波束赋形器。首先,利用DL方法设计发送端、中继端的波束赋形矩阵最大化可实现的频谱效率;然后,设计中继端、接收端的频带波束赋形矩阵以最大化等效信道增益;最后,在接收端设计最小均方误差(MMSE)滤波器消除用户间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L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相较于交替最大化(AltMax)与传统SVD方法:在高维信道矩阵和较多的用户情况下,计算复杂度分别降低了12.5%和23.44%;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情况下,频谱效率分别提高了2.277%和21.335%,在非完美CSI情况下,频谱效率分别提高了11.452%和43.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混合波束赋形 深度学习 中继网络 多用户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麻雀搜索算法海洋管线内腐蚀速率预测
17
作者 骆正山 张轩博 王小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2-37,共6页
为提高海洋管线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建立基于混合策略麻雀搜索算法(HSSA)优化的深度脊波神经网络(DRNN)腐蚀预测模型。首先通过种群初始化,改进发现者、加入者和侦查者位置更新公式的混合策略提高麻雀搜索算法(SSA)的模型性能。随后利用H... 为提高海洋管线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建立基于混合策略麻雀搜索算法(HSSA)优化的深度脊波神经网络(DRNN)腐蚀预测模型。首先通过种群初始化,改进发现者、加入者和侦查者位置更新公式的混合策略提高麻雀搜索算法(SSA)的模型性能。随后利用HSSA对DRNN的权值和阈值进行迭代寻优,降低随机选取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提取出原始数据中的主要特征。最后,以中国海南东部某海底管道数据进行验证,并与其余4个模型对比。结果表明:HSSA-DRNN模型预测结果较其余模型更接近实际值,且MRE、RMSE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证明所提模型能更准确可靠的预测海底管道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管线 内腐蚀速率 核主成分分析法 混合麻雀搜索算法 深度脊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的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的人群计数方法 被引量:38
18
作者 时增林 叶阳东 +1 位作者 吴云鹏 娄铮铮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6-874,共9页
视频中的人群计数在智能监控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摄像机透视效果、图像背景、人群密度分布不均匀和行人遮挡等干扰因素的制约,基于底层特征的传统计数方法准确率较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的空间金字塔池化(Rank-based spatial pyramid ... 视频中的人群计数在智能监控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摄像机透视效果、图像背景、人群密度分布不均匀和行人遮挡等干扰因素的制约,基于底层特征的传统计数方法准确率较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的空间金字塔池化(Rank-based spatial pyramid pooling,RSPP)网络的人群计数方法.该方法将原图像分成多个具有相同透视范围的子区域并在各个子区域分别取不同尺度的子图像块,采用基于序的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估计子图像块人数,然后相加所有子图像块人数得出原图像人数.提出的图像分块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摄像机透视效果和人群密度分布不均匀对计数的影响.提出的基于序的空间金字塔池化不仅能够处理多种尺度的子图像块,而且解决了传统池化方法易损失大量重要信息和易过拟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准确率高和鲁棒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空间金字塔池化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彭彬森 夏虹 +3 位作者 王志超 朱少民 杨波 张汲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2,共8页
为了对滚动轴承发生的故障类型进行诊断,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并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使得诊断模型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首先,通过多传... 为了对滚动轴承发生的故障类型进行诊断,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并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使得诊断模型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首先,通过多传感器技术来获取丰富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然后利用时频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原始振动信号的初级特征信息,最后利用深度残差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取初级特征信息中的高级特征信息,并识别设备的故障类型,从而实现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滚动轴承实验数据对方法进行了测试,同时与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单传感器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方法不仅能对故障进行准确识别,而且具有相当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抗噪能力,其故障精度达到了100%,在单传感器或多传感器受到强噪声干扰时,分别实现诊断精度至少为93.78%和8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多传感器技术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drnn)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N的Sub-6 GHz辅助毫米波网络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长印 刘李延 +1 位作者 江帆 姜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4-193,共10页
针对毫米波系统功率控制测量伴随的信令开销与功耗,以及迭代操作带来的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Sub-6 GHz频段预测毫米波链路功率分配的算法。首先,分析了Sub-6 GHz频段信道信息到毫米波频段最佳功率分配的映射关系。其次,基于这种映... 针对毫米波系统功率控制测量伴随的信令开销与功耗,以及迭代操作带来的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Sub-6 GHz频段预测毫米波链路功率分配的算法。首先,分析了Sub-6 GHz频段信道信息到毫米波频段最佳功率分配的映射关系。其次,基于这种映射关系设计了一种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通过使用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MMSE)准则对神经网络进行了不同场景的训练,实现利用Sub-6 GHz频段对毫米波频段信道的功率分配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仅采用Sub-6 GHz频段信道信息的情况下,与毫米波频段下的WMMSE算法相比,可在耗时少于其0.1%的同时,获得其不小于97%的和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功率分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