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
1
作者 闫循良 王宽 +1 位作者 张子剑 王培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该方法采用纵、侧向制导解耦设计思想,在纵向制导方面,首先针对再入制导问题构建强化学习所需的状态、动作空间;其次,确定决策点和制导周期内的指令计算策略,并设计考虑综合性能的奖励函数;然后,引入LSTM网络构建强化学习训练网络,进而通过在线更新策略提升算法的多任务适用性;侧向制导则采用基于横程误差的动态倾侧反转方法,获得倾侧角符号。以美国超音速通用飞行器(common aero vehicle-hypersonic,CAV-H)再入滑翔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值预测-校正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终端精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优势;与现有基于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计算效率以及更高的终端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滑翔制导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vigation jamming signal recognition based on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3
2
作者 FU Dong LI Xiangjun +2 位作者 MOU Weihua MA Ming OU G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835-844,共10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ime-frequency analyzed long short-term memory(TF-LSTM)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jamming signal recognition over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receiver. The method introduces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ime-frequency analyzed long short-term memory(TF-LSTM)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jamming signal recognition over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receiver. The method introduces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neural network into the recognition algorithm and combines the time-frequency(TF) analysis for signal preprocessing. Five kinds of navigation jamming signals including white Gaussian noise(WGN), pulse jamming, sweep jamming, audio jamming, and spread spectrum jamming are used as input for training and recognition. Since the signal parameters and quantity are unknown in the actual scenario, this work builds a data set containing multiple kinds and parameters jamming to train the TF-LSTM.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is evaluated by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method has higher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better robustness than the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LSTM and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navigation jamming recognition time-frequency(TF)analysis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EMD-LSTM的土石坝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宗淇 姚成林 赵文波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2-281,共10页
针对土石坝沉降预测模型中回归模型易受多重共线性影响,神经网络模型存在过拟合、局部极值陷阱以及超参数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优化模型。首先,通过EMD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针对土石坝沉降预测模型中回归模型易受多重共线性影响,神经网络模型存在过拟合、局部极值陷阱以及超参数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优化模型。首先,通过EMD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点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趋势和周期成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关键影响因子,减少数据维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采用LSTM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并通过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LSTM的超参数,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土石坝沉降预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均方误差(MSE)为7.070 1,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885 9,拟合优度(R2)为99.83%。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模型在降噪、特征捕捉和超参数优化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可为土石坝沉降提供可靠的预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沉降预测 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EMD)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STM的排露沟流域气象水文演变分析及径流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永德 陈佩 +3 位作者 许尔文 任小凤 敬文茂 张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为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并且为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祁连山野外观测站2000—2019年实测径流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与气温... 【目的】为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并且为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祁连山野外观测站2000—2019年实测径流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与气温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并建立了BO-LSTM排露沟流域径流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1)2000—2019年排露沟流域降水、气温和径流呈现两段式的上升趋势,分界点在2010年,降水和径流,第一阶段上升趋势均高于第二阶段,斜率依次为10.74、3.16;气温则相反,第二阶段高于第一阶段,斜率为0.11。并且降水、气温和径流的MK突变检验z值均大于0。(2)降水量在5—10月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较大;而气温在12月—次年4月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大。(3)排露沟流域气温主要有3 a、14 a两个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14 a;径流存在19 a、9 a和3 a三个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19 a;降水主要存在4 a、11 a两个主周期,第一主周期为11 a。(4)BO-LSTM排露沟径流预测模型,精度R 2为0.63,均方根误差为14047 m 3,模型在径流量较小月份的预测精度大于径流量较大的月份。【结论】近20年来排露沟流域的降水、气温及径流均呈上升趋势;排露沟流域径流、降水及气温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排露沟流域径流的重要因素;径流预测模型可以适用于排露沟流域。上述研究结果为祁连山水资源效应研究和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预测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水资源 径流演变 排露沟流域 径流预测 神经网络 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 贝叶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GRU-Attention模型的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预测
5
作者 刘颖 刘治学 +5 位作者 郭广丰 刘保卫 杜帅帅 王鹏渊 张新田 赵继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4,共9页
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的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变化、节假日效应以及用户数量变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水量序列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并优化其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 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的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变化、节假日效应以及用户数量变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水量序列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并优化其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LSTM-GRU-Attention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最优超参数,并将外部因素如气温等与历史月供水量数据一起作为输入时间序列,借助Attention机制,模型能够对输入序列中的不同时间步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捕捉供水量的波峰和波谷值。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LSTM、GRU及LSTM-GRU模型相比,LSTM-GRU-Attention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显著提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达到了6.89%,较其他3种模型分别降低了7.74%、6.29%和5.23%,同时收敛速度更快。LSTM-GRU-Attention模型在高效预测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效果,有助于直饮水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运营成本及提升管理水平,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直饮水 月供水量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lstm-GRU-Attenti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Attention模型的胡麻产量预测
6
作者 李星宇 李玥 高玉红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2-1349,共8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胡麻产量预测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模型,该模型整合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特征提取能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时序动态建模能力以及注意力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胡麻产量预测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模型,该模型整合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特征提取能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时序动态建模能力以及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自适应加权功能。基于气候数据、植被指数和2000-2020年产量对模型进行训练。试验结果表明,CNN-BiLSTM-Attention模型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模型,其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316.98 kg/hm^(2),决定系数(R^(2))达到0.83。该模型在年际气候变化条件下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确度。本研究为胡麻产量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模块化设计框架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作物的生长监测与产量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产量预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AM的水下软刚臂系泊力估算方法
7
作者 马刚 裘孝贤 +3 位作者 王宏伟 李鹏 靳丛林 李牧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6-943,共8页
针对水下软刚臂系泊张力海上实测数据有限、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下软刚臂系泊六自由度运动响应的单点系泊张力估算方法,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LSTM-AM)作为估算模型,能够有效捕捉系泊系统的动... 针对水下软刚臂系泊张力海上实测数据有限、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下软刚臂系泊六自由度运动响应的单点系泊张力估算方法,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LSTM-AM)作为估算模型,能够有效捕捉系泊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非线性关系并对系泊张力进行估算。基于势流理论和集中质量法,对水下软刚臂系泊及系泊系统进行时域耦合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数据集,以水下软刚臂系泊六自由度运动为输入,系泊腿张力为输出,训练LSTM-AM与LSTM神经网络,对二者输出的系泊腿张力进行对比,并在不同海况训练集下训练测试LSTM-AM网络,通过比较神经网络模型估算值与实际计算数值,验证了LSTM-AM神经网络在软刚臂系泊张力估算方面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 浮式生产储卸装置 动态力学分析 单点系泊 长短期记忆 数值模型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处理的EMD-LSTM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8
作者 周睿 邱爽 +2 位作者 孟双杰 李明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2-849,共8页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对短时空中交通流量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其次,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运用数据差分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最后,将平稳处理后的序列分别输入LSTM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经过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短时流量预测值。利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的典型指标RSME、MAE、R^(2)分别为0.29%,0.08%、96.40%,相较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为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AE-LSTM的服务器KPI异常检测
9
作者 沈夏闰 李若楠 张昊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1027,共9页
对于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的异常检测是互联网智慧运维流程中的基石,对于故障报警和保障服务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度生成模型已经能很好地解决机器学习模型深度特征表征能力差的问题,但对于KPI数据中时间信息... 对于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的异常检测是互联网智慧运维流程中的基石,对于故障报警和保障服务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度生成模型已经能很好地解决机器学习模型深度特征表征能力差的问题,但对于KPI数据中时间信息的处理和长时信息的捕获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onditional variational autoencoder,CVAE)和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相结合的KPI异常检测模型,利用CVAE网络强大的表征能力,并将时间信息添加到深度自编码器中,利用LSTM的长时记忆能力,提高模型的长时异常学习和处理能力,使用训练好的CVAE网络来进一步训练LSTM。在3个公开的数据集上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F 1值方面,所提模型的性能优于单独的LSTM和一些效果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性能指标异常检测 条件变分自编码器 长短时记忆网络 关键性能指标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SARIMA-LSTM模型的城市用水量实时预测
10
作者 李轩 吴永强 +2 位作者 王佳伟 杨伟超 张天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6,共5页
为提高气象波动下城市用水量预测精度,通过季节性分解的趋势—季节性—残差程序(STL)将城市时用水量分解为趋势分量、季节性分量和残差分量3部分,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对季节性部分进行捕捉,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提取趋... 为提高气象波动下城市用水量预测精度,通过季节性分解的趋势—季节性—残差程序(STL)将城市时用水量分解为趋势分量、季节性分量和残差分量3部分,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对季节性部分进行捕捉,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提取趋势部分与气温、降水、风速、气压和相对湿度5个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对波动性明显的残差部分进行关系捕捉,构建了SVM-SARIMA-LSTM用水量实时预测模型,并利用衡水市3个月时用水量数据和气象数据训练SVM-SARIMA-LSTM模型,以随后1周的实测数据作为验证集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VM-SARIMA-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_(MAP))比SARIMA模型低4.502%,均方根误差(E_(RMSE))降低了39.084%,确定系数R^(2)提高了9.965%,最大绝对误差(E_(maxA))减小了55.946%,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所建模型通过整合关键气象因素,准确地捕捉到城市用水量的季节性趋势及非季节性波动,展现了优良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IMA模型 支持向量机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SVM-SARIMA-lstm模型 STL分解程序 气象因素 用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DBO-LSTM组合模型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以贵州省开阳县洋水矿区为例
11
作者 文林海 刘萍 +4 位作者 黄鑫康 高方玲 刘贞智 李正龙 王春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193-10203,共11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矿区地表沉降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安全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以贵州省开阳县洋水矿区内平安一矿和双阳磷矿为研究对象,融合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矿区地表沉降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安全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以贵州省开阳县洋水矿区内平安一矿和双阳磷矿为研究对象,融合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该磷矿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与预测研究。利用小基线集技术获取2020年9月—2023年5月的地表累积时间序列沉降,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实测沉降数据进行精度评估,得出监测结果具有准确性,并基于该结果,选取研究区内重要沉降点E1和E2,分别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和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s, DBO)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预测模型以及基于不同权重下的ARIMA-DBO-LSTM组合模型,对其沉降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残差倒数法权重分配下的ARIMA-DBO-LSTM组合模型预测精度在E1和E2点均为最高,组合模型在处理复杂时序数据时弥补了单一预测模型的不足。所提方法能够为该研究区地表沉降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 蜣螂优化算法(DBO) 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与LSTM技术的高寒矿区排土场边坡形变监测研究
12
作者 吴志杰 刘昌义 +5 位作者 胡夏嵩 唐彬元 李帅飞 邓太国 梁晓娜 雷浩川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3-1098,共16页
针对传统监测技术难以对高寒冻融环境条件下矿区排土场边坡开展连续性、整体性形变监测,以及难以实现精准预测排土场变形趋势,本文以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A影像数据,联合SBAS-InSAR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 针对传统监测技术难以对高寒冻融环境条件下矿区排土场边坡开展连续性、整体性形变监测,以及难以实现精准预测排土场变形趋势,本文以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A影像数据,联合SBAS-InSAR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方法,获取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2019~2022年间2处排土场边坡形变结果,开展排土场边坡形变特征和降雨因素对边坡形变趋势的影响研究,并利用排土场边坡时序形变结果进行LSTM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南、北2处排土场边坡年平均形变速率为-62~21 mm·a^(-1),最大累积沉降量分别为255 mm、214.5 mm;对比日降雨量值表明,降雨后排土场边坡形变表现出呈相对加速沉降的变化趋势;在LSTM模型的预测样本中最大误差为2.42 mm,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最大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AE)分别为1.14 mm、0.97 mm,表明使用SBAS-InSAR技术与构建LSTM模型在高寒矿区排土场边坡形变监测及预测方面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为高寒矿区排土场边坡及类似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病害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矿区 SBAS-InSAR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AN改进的CNN-LSTM短期电离层TEC预测模型
13
作者 焦迎香 李克昭 岳哲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针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值的时序变化通常呈现非线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时空网络(CNN-LSTM)神经网络的TEC预测模型:采用分解、预测和重构的方法,结合CEE... 针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值的时序变化通常呈现非线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时空网络(CNN-LSTM)神经网络的TEC预测模型:采用分解、预测和重构的方法,结合CEEMDAN在时间序列分解上和CNN-LSTM在预测精度上的优势,对电离层TEC值进行短期预测;然后利用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GS)中心发布的2019和2023年4个季节,以及分布在中高低纬度的6个格网点的TEC格网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EEMDAN-CNN-LSTM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电离层TEC的时间变化特性,在2019年太阳活动低年和2023年太阳活动高年的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相较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型可分别平均提升2.62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和10.44TECU,相较于CNN-LSTM模型可提升1.85TECU和7.23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CNN) 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FC-LSTM模型的远程会诊服务时长预测
14
作者 翟运开 贾启硕 +1 位作者 乔岩 赵杰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8-576,共9页
针对远程会诊服务时长异质性、动态性、随机性等特点,使用注意力机制与全连接层相结合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来预测远程会诊服务时长,利用回归预测和分类预测两种方法评估算法预测性能。该模型堆叠了一个注意力层、3个全连接层和两... 针对远程会诊服务时长异质性、动态性、随机性等特点,使用注意力机制与全连接层相结合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来预测远程会诊服务时长,利用回归预测和分类预测两种方法评估算法预测性能。该模型堆叠了一个注意力层、3个全连接层和两层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以实现对输入数据的选择性关注和更高级别的特征表示,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表示能力。与4种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该设计模型在分类预测中的多个预测性能评价指标上均表现更优,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对远程会诊服务时长影响程度最大的4个变量,依次为会诊专家、会诊科室、专家是否迟到和专家职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远程会诊服务时长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分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MaLSTM和多源数据的玉米产量预测
15
作者 刘月峰 刘世峰 张振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90,共10页
提前且准确地预测作物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优化资源分配和稳定市场价格具有关键性意义。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主要基于单一变量数据建模,并常忽略数据间的时序关系,导致预测稳定性与准确性不足。为此,使用2010—2022年黑龙江、辽宁和... 提前且准确地预测作物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优化资源分配和稳定市场价格具有关键性意义。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主要基于单一变量数据建模,并常忽略数据间的时序关系,导致预测稳定性与准确性不足。为此,使用2010—2022年黑龙江、辽宁和山东等6个省份的地级市玉米产量数据,结合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及空间地形数据,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堆叠模型(StaMaLSTM)进行玉米产量预测。研究发现:在玉米产量预测的多时间步长对比试验中,StaMaLSTM模型在时间步长T=2时表现最优;引入注意力机制的StaMaLSTM模型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6.5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8.7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7.27%、决定系数R2为0.995,性能超过传统LSTM和CNN深度学习模型,以及SVM和RF机器学习模型;在移除任何一类数据后,StaMaLSTM、LSTM和CNN模型的预测误差均上升,但较为稳定。相比之下,SVM和RF模型在数据缺失情况下预测结果波动较大,尤其是缺少气候数据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土壤数据,而植被和地形数据的影响则因模型而异。为作物产量预测提供新途径,并对其他作物的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量预测 多源数据 深度学模型 注意力机制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for OV models in DoDAF2.0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16
作者 ZHANG Yue JIANG Jiang +3 位作者 YANG Kewei WANG Xingliang XU Chi LI Ming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139-154,共16页
Architecture framework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recently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US)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DoDAF2.0).As a vi... Architecture framework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recently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US)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DoDAF2.0).As a viewpoint in DoDAF2.0,the operational viewpoint(OV)describes operational activities,nodes,and resource flows.The OV models are important for SoS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However,as the SoS complexity increases,constructing OV models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exposes shortcomings,such as in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and low modeling standards.Therefore,we propose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for five OV models,including operational resource flow OV-2,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OV-4,operational activity hierarchy OV-5a,operational activities model OV-5b,and operational activity sequences OV-6c.The main idea of the method is to extract OV architecture data from text and generate interoperable OV models.First,we construct the OV meta model based on the DoDAF2.0 meta model(DM2).Second,OV architecture named entities is recognized from text based on the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model.And OV architecture relationships are collected with relationship extraction rules.Finally,we define the generation rules for OV models and develop an OV modeling tool.We us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warm target defense SoS architecture as a cas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 operational viewpoint(OV)model meta model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 model generation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Bi-LSTM的船舶运动模型辨识
17
作者 张浩晢 杨智博 +2 位作者 焦绪国 吕成兴 雷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船舶建模策略获得的模型预测精度低、适应性差等特点,提出一种增强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用于船舶的高精度非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利用Bi-LSTM神经网络的特点,实现对序列双向时间维度的特征提... [目的]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船舶建模策略获得的模型预测精度低、适应性差等特点,提出一种增强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用于船舶的高精度非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利用Bi-LSTM神经网络的特点,实现对序列双向时间维度的特征提取。基于此,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提取序列的空间维度特征。然后,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HSA)多角度对序列进行自适应加权处理。利用KVLCC2船舶航行数据,将所提增强Bi-LSTM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门控循环单元(GRU)、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提增强Bi-LSTM模型在测试集中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性能指标分别低于0.015和0.011,决定系数(R2)高于0.99913,预测精度显著高于SVM,GRU,LSTM模型。[结论]增强Bi-LSTM模型泛化性能优异,预测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高,有效实现了船舶的运动模型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非参数化建模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下新能源拖拉机电池健康状态预测研究
18
作者 沈晨普 李辉 刘进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1-8,共8页
新能源拖拉机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准确预测电池SOH对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性能、优化电池维护策略以及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提取的特征和电池容量退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新能源拖拉机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准确预测电池SOH对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性能、优化电池维护策略以及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提取的特征和电池容量退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排序,筛选出充电温度最大的时间和放电温度最大值等8个相关性较高的特征,然后构建长短时记忆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数据预处理技术优化数据质量,并基于LSTM深度学习模型进行SOH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和随机森林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本研究为新能源农业装备的电池健康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预测手段,旨在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拖拉机 电池健康状态 长短时记忆网络 预测模型 农业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het-LSTM组合模型在运输航空征候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红兵 邢梦柯 赵德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8-1885,共8页
为准确预测中国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提出了一种将时间序列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2008年1月—2020年12月的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数据建立Prophet模型,使用RStudio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取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的线性部分... 为准确预测中国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提出了一种将时间序列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2008年1月—2020年12月的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数据建立Prophet模型,使用RStudio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取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的线性部分;其次,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建模,获取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的非线性部分;最后,利用方差倒数法建立Prophet-LSTM组合模型,使用建立的组合模型对2021年1—12月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Prophet-LSTM组合模型的EMA、EMAP、ERMS分别为0.0973、16.1285%、0.1287。相较于已有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组合模型和GM(1,1)+ARIMA+LSTM组合模型,Prophet-LSTM组合模型的EMA、EMAP、ERMS分别减小了0.0259、10.4874百分点、0.0143和0.0128、2.0599百分点、0.0086,验证了Prophet-LSTM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性能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运输航空征候 Prophet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双向LSTM的中间人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晓军 梁添鑫 +1 位作者 靳玮琨 孙雨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60-3567,共8页
针对局域网中基于ARP协议的中间人攻击检测准确率低、误报率高、泛化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极端随机树分类器(ETC)和改进注意力机制(IAM)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组合模型。利用ETC提取数据特征,通过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模块处理... 针对局域网中基于ARP协议的中间人攻击检测准确率低、误报率高、泛化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极端随机树分类器(ETC)和改进注意力机制(IAM)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组合模型。利用ETC提取数据特征,通过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模块处理中间人攻击流量时间序列信息,将组合特征输入BiLSTM实现对中间人攻击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Kitsune数据集中,该模型的中间人攻击检测准确率达99.98%,在自建Ooter数据集中为99.94%。相较于主流的中间人攻击检测算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更低的误报率及更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人攻击 地址解析协议 深度学习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极端随机树分类器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