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gun muzzle flow field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被引量:1
1
作者 Mengdi Zhou Linfang Qian +3 位作者 Congyong Cao Guangsong Chen Jin Kong Ming-hao T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6-208,共13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imulation of muzzle flow field to improve its simul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A data-physical fusion driven framework is proposed.First,the known flow fi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imulation of muzzle flow field to improve its simul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A data-physical fusion driven framework is proposed.First,the known flow field data is used to initialize the model parameters,so that the parameters to be trained are close to the optimal value.Then physical prior knowledg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raining process so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not only meet the known flow field information but also meet the physical conservation laws.Through two examples,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under the fusion driven framework can solve the strongly nonlinear flow field problems,and has stronger generalization and expansion.The proposed model is used to solve a muzzle flow field,and the safety clearance behind the barrel side is divid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hape of the safety clearance under different launch speeds is roughly the same,and the pressure disturbance in the area within 9.2 m behind the muzzle section exceeds the safety threshold,which is a dangerous area.Comparison with the CF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greatly impro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calculation accuracy.The proposed model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muzzle flow field under various launch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zzle flow fie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ep learning Data-physical fusion driven Shock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云图数据多维特征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
2
作者 吐松江·卡日 吴现 +3 位作者 马小晶 雷柯松 余凯峰 司伟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4,共11页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其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特征提取上的优势和残差网络在模型学习中抑制信息丢失上的优势,提升预测模型对光伏功率与图像数据间长期映射关系的学习能力。此外,引入注意力机制弥补模型训练过程中关键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地基云图与光流数据的加入为多云天气提供了更多时空特征。与基准模型相比,其晴天与多云情况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指标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指标分别降低了15.50%、11.65%、4.05%与5.15%,有助于充分利用云层运动状况来实现准确可靠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提升光伏电站调度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功率预测 地基云图 注意力机制 稠密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NNF-CAF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庆荣 慕壮壮 +1 位作者 朱昌锋 何润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8-328,共11页
短时交通流预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针对交通流复杂多变的时空特征、非平稳性及外部因素引发的数据异常,提出考虑异常因素的混合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hybrid deep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considering anomalou... 短时交通流预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针对交通流复杂多变的时空特征、非平稳性及外部因素引发的数据异常,提出考虑异常因素的混合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hybrid deep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considering anomalous factors,HDNNF-CAF)。该模型将邻接矩阵、交通流量矩阵及交通流其他参数矩阵结合异常数据处理理论,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异常数据识别。建立异常数据时空特征提取理论,捕获异常数据时空信息;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降低交通流数据非平稳性,并提出图卷积网络(GCN)优化Informer理论分别对各个子序列进行特征提取,以组合生成交通流时空信息。最终结合异常数据与交通流数据的时空信息生成预测结果。在真实数据集PeMS04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HDNNF-CAF能够有效识别交通流异常数据,提高预测精度,优于一些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 预测 深度学习 图卷积网络 时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与WOA⁃Bi⁃LSTM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4
作者 贾现广 苏治文 +1 位作者 冯超琴 吕英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7-84,共8页
交通流数据中异常数据波动作为噪声,会对模型训练收敛以及预测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引入两种不同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交通流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小波阈值去噪(WD)、鲸鱼优化算法(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 交通流数据中异常数据波动作为噪声,会对模型训练收敛以及预测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引入两种不同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交通流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小波阈值去噪(WD)、鲸鱼优化算法(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相结合,提出一种WD-WOA-Bi-LSTM方法。首先,将两种方法降噪后的交通流数据进行对比,并将降噪效果更好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数据集划分以及数据维度转换;然后,通过WOA对Bi-LSTM部分超参数进行寻优,迭代至最优适应度的超参数组合,并用于构建Bi-LSTM;最后,应用英格兰公路交通流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结果表明:WDWOA-Bi-LSTM方法相较WOA-Bi-LSTM和WD-Bi-LSTM,RMSE降低12.5004%和3.9789%;MAE降低21.7350%和4.7225%;MAPE降低38.5647%和10.8652%。该模型相比其他模型评价指标均为最低,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为高精度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短时交通流预测 小波阈值去噪 鲸鱼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学习 超参数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
5
作者 田钊 程钰婕 +3 位作者 李姝婕 张乾钟 邵凯凯 杨艳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4,共7页
高速公路货运在货运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交通数据,门架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由于其难以获取,现有的预测模型较少使用门架数据来预测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模型。首先,... 高速公路货运在货运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交通数据,门架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由于其难以获取,现有的预测模型较少使用门架数据来预测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模型。首先,对高速公路货车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将注意力机制与自适应图卷积网络(AGCN)相融合,挖掘高速公路货车数据中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残差神经网络(ResNet)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来挖掘高速公路货车数据中的时间相关性。最后,通过特征融合得到最终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预测结果。通过对比实验,所提模型与LSTM、STNN等基线模型相比,在短期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预测上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流量预测 门架数据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章友 李卫军 +2 位作者 朱晓娟 杨国梁 马馨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7-82,共16页
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准确估计未来特定时间间隔内特定区域的交通流量。随着车辆的增长和路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复杂时空关系,传统的交通预测方法难以准确描述交通数据的特征,而深度学习的预测方法能够更好地处... 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准确估计未来特定时间间隔内特定区域的交通流量。随着车辆的增长和路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复杂时空关系,传统的交通预测方法难以准确描述交通数据的特征,而深度学习的预测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特征结构,因此,深度学习的方法已成为短时交通流预测的研究热点。总结了传统交通流预测方法和深度学习交通流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架构卷积神经网络、自编码器、循环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与Transformer以及深度学习混合神经网络,并且对深度学习的交通流预测文献、深度学习的超参数和场景进行了总结分析。总结了现有文献中常用的国内外公共数据集。根据前人的模型实验对交通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预测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深度学习 短时交通流 交通数据集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场性能退化深度学习的机电装备经济寿命预测方法
7
作者 林芷萱 江志刚 +2 位作者 朱硕 张华 鄢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8-1367,共10页
经济寿命是衡量机电装备能否继续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基于性能退化预测其经济寿命可为制定经济、高效的运维方案提供支撑。然而,装备物理实体与技术性能退化的双重作用导致退化特征复杂多样且动态变化,使关键退化因子不明确、经济... 经济寿命是衡量机电装备能否继续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基于性能退化预测其经济寿命可为制定经济、高效的运维方案提供支撑。然而,装备物理实体与技术性能退化的双重作用导致退化特征复杂多样且动态变化,使关键退化因子不明确、经济寿命预测难。为此,借鉴物-场理论并融合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退化特征的经济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互信息法筛选物理实体退化和无形技术场性能退化特征中影响经济寿命的关键物-场性能退化因子;其次,考虑退化机理的复杂性、多类型退化特征的时序性与耦合性,建立时序数据驱动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预测模型。最后,以行星减速器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寿命预测 物-场分析 性能退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预测的三维光场显示透视关系校正
8
作者 宁晨宇 李宁驰 +4 位作者 胡云帆 高鑫 颜玢玢 桑新柱 于迅博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715,共9页
三维光场显示中,观看者在前后移动时会发生透视关系错误,观看到变形错误的三维图像。为了获得正确的透视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预测的透视关系校正方法。采用一个由光流预测网络和透视变化网络组成的透视关系补偿网络来补充透视... 三维光场显示中,观看者在前后移动时会发生透视关系错误,观看到变形错误的三维图像。为了获得正确的透视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预测的透视关系校正方法。采用一个由光流预测网络和透视变化网络组成的透视关系补偿网络来补充透视关系信息,实现透视关系校正。其中,光流预测网络用来提供深度信息以辅助透视关系补偿网络生成深度方向上的光流,保留垂直光流分量用于插值出设定范围内任意距离处的透视关系信息。通过人眼跟踪设备获取观看者位置,实时生成图像与编码并加载到三维显示系统中,实现实时的透视关系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校正透视关系,使观看者在前后移动时观看到正确的三维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光场显示 透视关系校正 光流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训练长短时空交错Transformer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马莉 王永顺 +1 位作者 胡瑶 范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为了削弱和消除短期交通流预测普遍存在的时空幻影现象,基于Transformer网络和自监督预训练-全监督训练框架,提出新型预训练长短时空交错Transformer模型.采用自监督预训练的方式获得长期时空异质性,设计时空交错模块进行交互获得长期... 为了削弱和消除短期交通流预测普遍存在的时空幻影现象,基于Transformer网络和自监督预训练-全监督训练框架,提出新型预训练长短时空交错Transformer模型.采用自监督预训练的方式获得长期时空异质性,设计时空交错模块进行交互获得长期时空异质交互性.设计短时空循环Transformer,将短期时空序列循环压缩提取至能够表现整个短期时空序列独特时空特征的空间片上.在长期时空交错的时空异质交互性指导下,将未来时间与近似特征匹配,重建未来短期时空序列.比较不同交通流预测模型在4个交通流标准数据集和2个交通速度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多步长.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当前先进模型,所提模型提升了交通数据预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流预测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自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时空同步建模的交通流预测
10
作者 叶宝林 戴本岙 +3 位作者 苗永超 李灵犀 王翔 吴维敏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2-812,共11页
为准确捕获路网中不同交通节点之间的时空关联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时空同步建模的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构建全局节点嵌入和不同子图的偏置生成多个既相互关联又有一定区别的时空子图,将不同的时空子图进行拼接生成静态自适应时空图... 为准确捕获路网中不同交通节点之间的时空关联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时空同步建模的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构建全局节点嵌入和不同子图的偏置生成多个既相互关联又有一定区别的时空子图,将不同的时空子图进行拼接生成静态自适应时空图,从不同的维度上描述路网中不同节点间的时空关联关系。其次,为了更好地建模不同交通节点间动态变化的时空关联关系,设计了一种新的动态自适应时空图构建方法,在有效描述不同交通节点间动态时空关联关系的同时,降低了动态时空图的计算复杂度。最后,在3个来自真实路网的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LSTM、DCRNN、STGCN、ASTGCN、GWN、STSGCN、STFGNN、STGODE、S2TAT等9种基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数据集PEMS08上,与最优基线方法S2TAT相比,该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e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E和均方根误差eRMSE分别降低了8.65%、9.25%和6.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流量预测 图神经网络 自适应时空图 时空同步建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约束深度学习的大跨柔性光伏阵列绕流场重构
11
作者 张春伟 柯世堂 +3 位作者 王伯洋 余玮 梁珂 马文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2,I0002,共13页
大跨柔性光伏阵列因双向串联结构引发的排间复杂三维绕流效应是导致其发生风致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物理风洞试验难以直接捕捉排间干扰下流场流动全过程的分布特性,而深度学习方法为实现复杂流场的精确重构与预测提供了新思路。为了... 大跨柔性光伏阵列因双向串联结构引发的排间复杂三维绕流效应是导致其发生风致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物理风洞试验难以直接捕捉排间干扰下流场流动全过程的分布特性,而深度学习方法为实现复杂流场的精确重构与预测提供了新思路。为了重构大跨柔性光伏阵列的速度场和压力场,以国电投江苏盐城柔性光伏示范基地40 m跨度五排三跨光伏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涡模拟获取大跨柔性光伏阵列脉动风场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损失函数嵌入N-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约束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数据驱动模型和数据-物理双驱动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数据驱动模型,数据-物理双驱动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捕捉大跨柔性光伏阵列绕流场特征,其中前两排及第四排光伏板后侧、上下缘及尾流区流向速度重构误差分别降低60.2%和36.6%,光伏板上下缘横向速度重构误差降低53.7%,流向速度和横向速度的全场重构误差分别为16.6%和18.5%;当损失函数缺乏压力项时,数据驱动模型无法从训练数据中捕捉压力信息,而数据-物理双驱动模型的N-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可引导模型通过速度场信息求解压力场,得到的排间绕流区压力场平均重构误差仅为16.1%。本研究为风荷载作用下复杂结构绕流场智能重构新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柔性光伏阵列 大涡模拟 物理约束神经网络 损失函数 流场重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判别的半监督学习流场预测方法
12
作者 王枭 李冠雄 +1 位作者 李娜 袁东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深度学习在飞机设计中备受瞩目,特别是在AI for Science的推动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方法在翼型流场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然而,在标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这些方法往往表现欠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Semi-Flow的半监督学习... 深度学习在飞机设计中备受瞩目,特别是在AI for Science的推动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方法在翼型流场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然而,在标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这些方法往往表现欠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Semi-Flow的半监督学习方法,用于翼型流场预测。Semi-Flow利用神经网络的损失记忆特性,根据损失函数值,将伪标签数据分为简单和困难两个子集。这种聚类方法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将损失函数结合数据损失和辅助物理监督,确保模型结果符合气动特性和数据约束。在数据选择过程中,选择两个模型共同的简单样本作为训练样本,避免噪声样本的影响。训练过程首先对标注样本进行几轮热身训练,然后逐步添加经过过滤的简单样本。实验结果表明,Semi-Flow方法在标记数据有限的情况下相比于仅基于少量标记数据训练表现优异,总体预测性能提升了近30%。消融研究和定性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Semi-Flow展示了AI for Science的潜力,通过减少对大量标注数据的依赖,为流场预测提供了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面向科学任务的人工智能 半监督学习 流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rmer模型的高铁列车OD客流预测
13
作者 张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共10页
针对高速铁路列车OD客流长时预测数据量大、预测难度高的特点,提出基于Informer模型的客流预测方法.首先,定义高速铁路列车OD客流预测问题内涵,设计包含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客流预测的研究框架;其次,收集旅客列车运行图系统和客运大数... 针对高速铁路列车OD客流长时预测数据量大、预测难度高的特点,提出基于Informer模型的客流预测方法.首先,定义高速铁路列车OD客流预测问题内涵,设计包含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客流预测的研究框架;其次,收集旅客列车运行图系统和客运大数据平台的历史数据,挖掘影响列车OD客流的关键特征;再次,构建列车OD客流预测的Informer模型,运用包含概率稀疏自注意力机制的解码器结构捕获不同列车OD客流数据的长期相关性,给予重要时间节点更高的关注度,借助解码器结构生成列车的预测客流态势;最后,以京沪高铁上海虹桥至北京南区段的高铁列车为例,基于Informer模型预测列车OD客流,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Informer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各列车客流量,与Transformer模型、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Unit,GRU)模型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相比,Informer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升2.11%、6.97%和6.79%,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升1.42%、7.19%和8.24%.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精细化客运组织提供列车OD客流数据支撑,对高铁客运组织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流预测 深度学习 In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训练增强的时空网络交通流预测
14
作者 吴伶 曹阳 +1 位作者 沈琴琴 施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80-2387,共8页
为克服时空图卷积网络在交通流预测中输入序列较短、无法捕捉全局时空关系和长期历史周期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预训练增强的时空Transformer模型。为充分挖掘历史序列中非线性时间依赖关系和动态空间依赖关系,利用长期历史交通流数据... 为克服时空图卷积网络在交通流预测中输入序列较短、无法捕捉全局时空关系和长期历史周期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预训练增强的时空Transformer模型。为充分挖掘历史序列中非线性时间依赖关系和动态空间依赖关系,利用长期历史交通流数据预训练一个编码器,采用嵌入时间周期信息的时间感知注意力提取长序列特征;构建数据驱动的图学习层生成时空图,提取输入序列的时空特征;采用自适应策略融合长序列特征和时空特征,得到预测结果。在公开数据集PeMS04和PeMS08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比最近提出的几类基线模型,新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流预测 深度学习 预训练 图结构学习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特征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袁辉 谢庆 +3 位作者 计明军 吴炜昌 曾斌 姬生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2,共9页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规模扩展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流预测在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预测方法往往忽视了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故文中旨在运用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来探索天气...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规模扩展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流预测在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预测方法往往忽视了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故文中旨在运用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来探索天气特征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影响。利用随机森林算法从历史交通流量和天气数据中提取出相关性较高的天气特征,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一个融合天气特征数据的深度学习预测框架,将经过筛选的天气特征序列输入至预测框架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集成深度学习方法相比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合度、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 天气特征 集成深度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淑庆 李伟 +1 位作者 刘耀鸿 马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针对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考虑不充分和特征学习不全面而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选取客流特征、天气、空气质量和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等多个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CNN-ResNet-BiLSTM)。基于卷... 针对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考虑不充分和特征学习不全面而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选取客流特征、天气、空气质量和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等多个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CNN-ResNet-BiLSTM)。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多因素客流时间序列进行自动提取,在CNN网络中插入多个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来加深网络深度,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捕捉前后两个方向的客流时间序列特征并得到预测结果;以杭州市全网80个站点工作日的进站客流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用的几种模型相比,多因素CNN-ResNet-BiLSTM组合模型的均方根误差(E RMS)至少降低了8.50%,平均绝对误差(E MA)至少降低了6.7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 MPA)至少降低了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短时客流预测 组合深度学习 轨道进站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器高速下电流密度场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亮 宋居恒 +2 位作者 马天赐 尹振豪 张陈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914-5928,5936,共16页
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发射过程中电流密度场,是实现电磁轨道发射器结构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存在计算时间长、高速计算困难甚至无法计算的问题。该文首先以激励电流、电枢电导率、轨道结构参数和时间t为输入,建立了基于条件生成对... 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发射过程中电流密度场,是实现电磁轨道发射器结构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存在计算时间长、高速计算困难甚至无法计算的问题。该文首先以激励电流、电枢电导率、轨道结构参数和时间t为输入,建立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电流密度场预测模型;然后,为提高对复杂场分布的预测能力,构建ResUnet-Trans网络作为CGAN的特征生成器;最后进行计算验证。以低速电磁轨道发射器实例验证模型内插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小于1.5%;以高速电磁轨道发射器实例验证模型外推预测能力,结果表明,使用由低电导率向高电导率的迁移学习训练策略可以提高模型外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测试集上外推预测MAPE小于2.5%。该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可实现电流密度场的秒级计算,为高速电磁轨道发射器的优化设计和数字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器 电流密度场分布 深度学习 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AE-LSTM模型的进场交通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召悦 张红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919-11927,共9页
为建立准确有效的空中交通短期流量预测模型,提高终端区管理效率,以进场交通流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对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初步线性预测,然后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 为建立准确有效的空中交通短期流量预测模型,提高终端区管理效率,以进场交通流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对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初步线性预测,然后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对线性预测后的残差序列进行非线性修正预测。考虑到冗余特征会降低LSTM模型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模型对LSTM模型的天气以及流量特征输入进行自适应压缩优化,最后设置对比实验对ARMA-AE-LSTM模型的准确性、鲁棒性以及时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绝对误差在1.3架以内的占比达到75%;LSTM模型的平均每轮迭代时间降低为1.014 s;与其他常用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相比,ARMA-AE-LS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以及决定系数(r-squared,R2)评价指标分别改善了45.98%~67.66%、48.56%~67.35%、5.18%~21.07%;恶劣天气影响下,ARMA-AE-LSTM模型的鲁棒性更好。由此可见,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快速的预测空中交通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区 进场交通流 短期流量预测 深度学习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种模态特征的井下供水管网流量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安新 刘鼎 +2 位作者 郭仕林 战仕发 陈志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煤矿井下供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供水管网水流量的预测是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预测的重要性对供水调度有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数据特征的煤矿井下供水管网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对... 煤矿井下供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供水管网水流量的预测是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预测的重要性对供水调度有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数据特征的煤矿井下供水管网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对井下管网空间拓扑结构、历史时间依赖、井下实际生产工况、周期相关等多种数据模态特征的融合,具体的,使用添加空间注意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获取井下管网监测点的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利用循环神经网络中的门控循环单元获取监测点的时间依赖,并融合煤矿生产规律与不同周期的流量数据形成最终预测结果,通过陕西亭南煤矿实际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相较于SVM、LSTM、STGCN等方法能更准确地预测井下流量未来的趋势,预测偏差分别降低了9.3%、6.84%和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供水管网 图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流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POD的汽车湍流尾迹的高时间分辨速度场重构
20
作者 杨志刚 李俣静 +2 位作者 夏超 王梦佳 余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2-1313,共12页
本文针对方背Ahmed汽车标模的湍流尾迹,建立基于长短时记忆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LSTM-POD。通过建立非时间分辨平面速度场POD模态系数和若干离散... 本文针对方背Ahmed汽车标模的湍流尾迹,建立基于长短时记忆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LSTM-POD。通过建立非时间分辨平面速度场POD模态系数和若干离散点的时间分辨速度信号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方背Ahmed汽车标模湍流尾迹流场的高时间分辨率重构,并对比了不同时间步长配置,即单时间步长(LSTM-Sin)和多时间步长(LSTM-Mul)对重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LSTM-POD模型在时间序列重构中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另外,LSTM-Mul考虑到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相关性,相较于LSTM-Sin,其重构出的低阶模态系数和速度场与POD的重构结果更吻合。本研究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缓解通过实验及高精度数值模拟获取高时间分辨率流场数据资源消耗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湍流尾迹 深度学习 流场重构 本征正交分解 长短时记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