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1
作者 王永威 魏德健 +1 位作者 曹慧 姜良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8,共14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信号进行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治疗成本的关键策略。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心力衰竭检测开辟了新路径。系统地综述了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信号进行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治疗成本的关键策略。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心力衰竭检测开辟了新路径。系统地综述了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概述了心力衰竭检测涉及的主要生物医学信号和公开数据集。详细分析了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特别是对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音等关键生物医学信号的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局限性,并对各类模型性能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通过融合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所构建的混合模型在提升检测精度和模型泛化能力方面的潜力,以及如何利用模型的可解释性来增加检测过程的透明度,提升医生的信任度。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推动心力衰竭检测技术进步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生物医学信号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loudDetect:用于遥感卫星云检测的混合模型
2
作者 方巍 陶恩屹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云检测是在遥感卫星云图中检测云的任务。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性能。然而,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模型大多还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由于卷积运算的固有局部... 云检测是在遥感卫星云图中检测云的任务。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性能。然而,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模型大多还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由于卷积运算的固有局部性,难以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个基于CNN和ViT(Vision Transformer)的混合型云检测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CNN和ViT的编码器,使网络具备捕捉局部和全局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融合语义和尺度不一致的特征,提出了一个双尺度注意力融合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有选择地融合特征。此外,提出了轻量级路由解码器,该解码器通过路由结构降低模型复杂度。在3个公开云检测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了评估。大量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比现有模型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空间Vision Transformer 混合模型 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的致密砂岩气藏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山贵 赵玉龙 +4 位作者 肖红林 陈伟华 贺戈 张烈辉 杜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51,共12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开发方式,其中水力压裂裂缝参数的合理设计对于气藏的经济效益开发至关重要。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自动优化方法存在所需数值模拟次数多、收敛速度慢和代理模型更新复杂等问题,且...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开发方式,其中水力压裂裂缝参数的合理设计对于气藏的经济效益开发至关重要。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自动优化方法存在所需数值模拟次数多、收敛速度慢和代理模型更新复杂等问题,且依靠现场工程师经验和正交实验等传统方法难以获得最佳的裂缝参数设计。为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优化算法和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DNN)结合的致密气藏裂缝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混合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GA)和贝叶斯自适应直接搜索(BADS)之间循环迭代的混合策略。在自适应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以“最大平均距离点”作为最不确定解,同时辅以最有希望解和少量拉丁超立方采样解共同更新优化过程中的DNN代理模型。随后,将建立的优化方法用于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裂缝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标准测试函数和低维裂缝参数优化问题上,GA+BADS混合优化算法表现出了显著优于GA的寻优速度;(2)针对高维裂缝参数优化问题,GA+BADS混合优化算法在约1/2的GA总数值模拟次数下提高了131万元的经济净现值(NPV),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都明显增加;(3)相比于GA+BADS混合优化算法,在获得相同NPV时,自适应DNN代理加速优化可再减少24.54%的数值模拟运算次数。结论认为,该优化方法显著提升了优化效率,为解决非常规油气藏中水力压裂裂缝参数设计问题提供了一套可行且高效的智能优化方法,将有力促进非常规油气的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沙溪庙组 裂缝参数优化 混合优化算法 深度神经网络 自适应学习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与Transformer算法的混合期权定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温伟 付志远 张艳慧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2-572,共11页
为解决经典期权定价模型与实际价格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选取BS期权定价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结合Transformer多头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算法,对上证300ETF期权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权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为解决经典期权定价模型与实际价格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选取BS期权定价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结合Transformer多头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算法,对上证300ETF期权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权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改进的Transformer算法对基于FFT算法的期权定价模型与实际金融市场期权价格数据之间的残差值进行二次训练。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BS、FFT-BS)及其他混合算法(FFT-BS+ARIMA、FFT-BS+LSTM)模型相比,基于FFT-BS+Transformer的算法在R^(2)、MSE、NRMSE以及MAE等统计指标上均有很好的表现,且针对不同波动、不同品种的期权,该混合算法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将改进后的Transformer算法应用到期权定价中,可弥补经典期权定价模型的不足,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期权定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神经网络 金融市场 期权定价 深度学习 混合模型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作曲家分类问题 被引量:21
5
作者 胡振 傅昆 张长水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45-1954,共10页
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作曲家分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目标是通过音频数据来识别相应的作曲家信息.传统的分类算法都是通过提取复杂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而深层神经网络在特征学习上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因此提出用深层神经网络... 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作曲家分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目标是通过音频数据来识别相应的作曲家信息.传统的分类算法都是通过提取复杂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而深层神经网络在特征学习上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因此提出用深层神经网络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结合不同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和级联去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DA),可以较好地解决作曲家分类问题.实验表明,该模型取得了76.26%的正确率,这一结果比单纯用某一种模型搭建的深层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要好.和图像数据类似,人脑在提取音乐特征也是分层的,每一层对信号的处理不一样,因此混合模型在解决作曲家分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分类 深层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特征学习 过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和深浅层学习组合的风电场功率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曹天行 刘三明 +2 位作者 王致杰 刘剑 孙元存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84-88,共5页
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减少风电接入电网的不良影响的必要前提。然而风电功率序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非平稳性使其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深浅层学习组合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其中深度学习使... 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减少风电接入电网的不良影响的必要前提。然而风电功率序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非平稳性使其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深浅层学习组合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其中深度学习使用稀疏自编码器(SAE)而浅层学习则使用BP神经网络,从而建立EEMD-SAEBP预测模型。该模型先用EEMD将风电功率原始序列分解为一系列按不同时间尺度分布的分量;然后针对分量中的高频分量建立SAE预测模型,对低频分量则用BP网络建立预测模型;最后将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通过比较几种预测模型的结果,文中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能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深度学习 BP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谱图提取深度空间注意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金华 应娜 +2 位作者 朱辰都 刘兆森 蔡哲栋 《电信科学》 2019年第7期100-108,共9页
从语音情感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建模出发,以混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改进特征提取中的Itti模型,包括:增加通过局部二值模式提取的纹理特征;结合听觉敏感度权重提取情感强相关特征。然后提出通过特征约束条件提取标定权重特征的约束挤... 从语音情感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建模出发,以混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改进特征提取中的Itti模型,包括:增加通过局部二值模式提取的纹理特征;结合听觉敏感度权重提取情感强相关特征。然后提出通过特征约束条件提取标定权重特征的约束挤压和激励网络结构;最后形成以VGGnet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混合网络为基础的微调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情感表征能力。通过在自然情感数据库和柏林德语数据库上进行验证,该模型在情感识别率上有明显的上升,相较于基准模型提升了8.43%,同时对比了本模型在自然数据库(FAU-AEC)和柏林数据库(EMO-DB)上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证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深度混合神经网络模型 视觉注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Pearson和深度LSTM混合模型的PM(2.5)浓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子昂 乐曹伟 +1 位作者 吴玲玲 付明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44-449,共6页
PM(2.5)是衡量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核心指标。通过挖掘PM(2.5)历史数据的时序特性,完成对未来PM(2.5)浓度值的精确预测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原始PM(2.5)浓度值时间序列数据相关性对模型的预测精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解... PM(2.5)是衡量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核心指标。通过挖掘PM(2.5)历史数据的时序特性,完成对未来PM(2.5)浓度值的精确预测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原始PM(2.5)浓度值时间序列数据相关性对模型的预测精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补充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皮尔逊相关分析(CEEMD-Pearson)和深度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混合模型的PM(2.5)浓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补充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对PM(2.5)浓度历史数据进行不同频率的分解,增强数据中体现的时序特性。然后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对分解后的不同频率子波(IMFs)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增强数据输入到多隐含层的深度LSTM网络的输入层进行训练并预测。实验数据表明,CEEMD-LSTM混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0%,但是该模型在训练次数为7000次左右才收敛;而经过Pearson二次筛选后的模型在训练800次左右就已经收敛,并且精度提升到87%;CEEMD-Pearson与深度LSTM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的训练效果最优,在训练650次左右就已经收敛,并且预测精度达到了90%。实验结果说明,CEEMD模态分解方法可以展现出历史数据中的隐藏时序特性,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的二次筛选可有效地提升模型训练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因此,基于CEEMD-Pearson和深度LSTM的混合模型可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最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最精准的预测结果,可以有效解决PM(2.5)浓度预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PM(2.5) LSTM CEEMD Pearson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与回归混合模型的人脸年龄估计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一丁 田森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99-2002,2026,共5页
针对现有人脸年龄数据库样本数量少、各年龄段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与回归混合模型的人脸年龄估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特征学习和估计模式。在特征学习方面,利用已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先在粗糙年龄标... 针对现有人脸年龄数据库样本数量少、各年龄段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与回归混合模型的人脸年龄估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特征学习和估计模式。在特征学习方面,利用已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先在粗糙年龄标注数据集上预训练,再在现有的精确年龄标注数据库上微调,分别得到一个年龄段判别模型和两个年龄估计模型;在估计模式方面,该方法采用由粗到细的策略:首先,将人脸分入青少年、中年、老年和两个重叠区域这五个年龄段;然后,对于青少年和老年采用分类模型估计,对于中年采用回归模型估计,对于重叠区域采用两个模型估计的均值。所提方法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5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受不同肤色和性别的影响较小,有较低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年龄估计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分类 回归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大春 李国和 +2 位作者 王丰 闫冬 范建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共11页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监测精度低且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能力较强,可明显提高监测精度,使加工过程更智能化,因此广泛应用于刀具磨损监测。根据...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监测精度低且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能力较强,可明显提高监测精度,使加工过程更智能化,因此广泛应用于刀具磨损监测。根据采用的模型,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分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基于稀疏自编码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和基于混合模型的刀具磨损监测,介绍了各种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结构,总结了国内外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监测 卷积神经网络 自编码神经网络 深度置信网络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强化学习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笑笑 柯琳 陈智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车辆路径问题(VRP)是组合优化问题中经典的NP难问题,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等领域,随着问题规模和动态因素的增多,传统算法很难快速、智能地求解复杂的VRP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度强化学习(DRL)在AlphaGo中的成功... 车辆路径问题(VRP)是组合优化问题中经典的NP难问题,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等领域,随着问题规模和动态因素的增多,传统算法很难快速、智能地求解复杂的VRP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度强化学习(DRL)在AlphaGo中的成功应用,为路径问题求解提供了全新思路。鉴于此,针对近年来利用DRL求解VRP及其变体问题的模型进行文献综述。回顾了DRL求解VRP的相关思路,并梳理基于DRL求解VRP问题的关键步骤,对基于指针网络、图神经网络、Transformer和混合模型的四类求解方法分类总结,同时对目前基于DRL求解VRP及其变体问题的模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基于DRL求解VRP问题时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深度强化学习 指针网络 图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影像特定目标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宇昊 王铸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5,共8页
鉴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存在实际应用精度低、训练样本处理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方法将飞机和机场作为特定目标样本集,创立混合降质模型实现数据预处理,通过引入全局和局部残差学... 鉴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存在实际应用精度低、训练样本处理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方法将飞机和机场作为特定目标样本集,创立混合降质模型实现数据预处理,通过引入全局和局部残差学习策略改进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再采用卷积层与反卷积层的图像特征融合重建高精度目标。该模型在多个目标数据集中训练,并采用多种主观和客观评估方法测试,与目前主流方法展开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定量指标评估中,在不同缩放因子下,该方法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相对Bicubic、SRCNN、SRGAN、RFANet、EDSR和MCSR方法有较高提升。在分辨率卡的主观视觉评价中,该方法的有效分辨率提升倍数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该方法对遥感影像特定目标的超分辨率重建中获取细节特征信息的能力更高,重建目标拥有更高精度和清晰度,有利于航天对地观测的高精度图像解译和信息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特定目标 超分辨率重建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混合降质模型 残差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SDCNN-LSTM的设备RUL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畅 陈雯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7-413,共7页
针对设备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过程中数据维度高,时间序列相关性信息难以充分考虑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多尺度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融合(multi-scale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MS... 针对设备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过程中数据维度高,时间序列相关性信息难以充分考虑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多尺度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融合(multi-scale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MSDCNN-LSTM)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滑动时间窗口处理得到输入样本;采用基于多尺度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SDCNN)提取空间详细特征,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提取时间相关性特征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基于商用模块化航空推进系统仿真数据集的实验表明,相较于其他最新方法,文中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尤其是对于故障模式和运行条件复杂的设备寿命预测需求,该方法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使用寿命 多尺度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时间窗口 融合预测模型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