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降雨滑坡易发性预测研究
1
作者 张幸福 姜元俊 阿比尔的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共17页
现有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也无法准确反映极端降雨对滑坡易发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引入了一种结合深度嵌入聚类(DEC)的动态雨量阈值分区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根据环境因素... 现有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也无法准确反映极端降雨对滑坡易发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引入了一种结合深度嵌入聚类(DEC)的动态雨量阈值分区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根据环境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子区域,实现了滑坡预测模型的精细化空间异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混合分布的动态雨量阈值模型以区分非极端降雨与极端降雨,并采用贝叶斯方法动态更新模型参数,提高了模型对不同降雨类型的适应性和预测的时效性。以通江县为案例,采用多任务学习自适应神经树模型(MLANT),结合深度嵌入DEC模型与混合分布阈值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精确度、F1分数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依赖统一阈值的模型。特别是与传统的基于前期有效降雨量方法相比,预测效果提升显著,预测滑坡密度和数量由0.038事件/km^(2)和44个滑坡事件提升至0.044事件/km^(2)和59个滑坡事件,充分证实了在滑坡易发性预测中使用深度嵌入聚类(DEC)的动态雨量阈值分区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区分不同降雨事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深度嵌入聚类(dec) 空间异质性 混合分布降雨阈值 多任务学习自适应神经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DDPG的多无人机协同攻击方法
2
作者 张波 刘满国 刘梦焱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多无人机协同完成特定打击任务是未来无人机军事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多无人机协同攻击问题,构建典型对抗场景。将多无人机协同攻击问题建模成分布式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Dec-POMDP),设计独特奖励函数,采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 多无人机协同完成特定打击任务是未来无人机军事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多无人机协同攻击问题,构建典型对抗场景。将多无人机协同攻击问题建模成分布式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Dec-POMDP),设计独特奖励函数,采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训练攻击策略。使用蒙特卡洛法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训练之后,特定对抗场景下多无人机协同攻击任务完成率达到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深度强化学习 分布式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dec-POMDP) 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ADDPG) 无人机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C的评论文本聚类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可嘉 夏瑞东 林鸿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7-1158,共12页
针对原始深度嵌入聚类(DEC)算法中聚类层得出的初始聚类数目和聚类中心有很强的随机性,从而影响DEC算法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C的评论文本聚类算法,对无类别标注的电商评论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首先获得融合句子嵌入向量和主题... 针对原始深度嵌入聚类(DEC)算法中聚类层得出的初始聚类数目和聚类中心有很强的随机性,从而影响DEC算法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C的评论文本聚类算法,对无类别标注的电商评论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首先获得融合句子嵌入向量和主题分布向量的BERT-LDA数据集向量化表示;然后改进DEC算法,通过自动编码器进行降维处理,在编码器后堆叠聚类层,其中聚类层的聚类数目基于主题连贯性选择,同时使用主题特征向量作为自定义聚类中心,再进行编码器和聚类层的联合训练以提高聚类的准确度;最后利用可视化工具直观展示聚类效果.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与6个对比算法在无标注的产品评论数据集上进行无监督聚类训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轮廓系数和Calinski-Harabaz(CH)指标上取得了0.2135和2958.18的最佳效果,说明其可有效处理电商评论数据,反映用户对产品的关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T模型 LDA模型 深度嵌入聚类 自动编码器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新型电力系统长短期 储能联合规划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丽军 黄伟东 +3 位作者 陈泽楷 蒋怡晴 黄俊强 陈飞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08-4917,I0020-I0026,I0019,共1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短期储能技术将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与此同时,灵活性也将成为系统运行特性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长短期储能联合规划方法。首...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短期储能技术将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与此同时,灵活性也将成为系统运行特性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长短期储能联合规划方法。首先,针对不同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的特点,统筹短时功率和长期能量的双重调节,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并结合价格型需求响应机制,建立了以系统年化综合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长短期储能联合规划模型。其次,为简化问题规模,利用深度卷积嵌入聚类算法在各月份提取典型场景重新刻画全年时序,并通过风光储容量规划和灵活性校验2个阶段的迭代优化求解模型。最后,以中国东部某地区为算例,验证了所提规划方法在兼顾未来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经济性和运行灵活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长短期储能联合 灵活性 深度嵌入聚类 风光储容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学习的矢量化特征空间嵌入聚类
5
作者 郑洋 吴永明 徐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19,共9页
深度嵌入聚类(deep embedding clustering,DEC)算法只通过自编码器,以单一实例重构的方式将数据嵌入到低维矢量化特征空间中进行聚类,而忽略了不同实例之间的关系,导致可能无法很好地区分嵌入空间中的实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对比... 深度嵌入聚类(deep embedding clustering,DEC)算法只通过自编码器,以单一实例重构的方式将数据嵌入到低维矢量化特征空间中进行聚类,而忽略了不同实例之间的关系,导致可能无法很好地区分嵌入空间中的实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对比学习的矢量化特征空间嵌入聚类(vectorized feature space embedded clustering based on contrastive learning,VECCL)方法。通过对比学习以辨识数据实例之间异同性的方式,从数据中提取出具有同近异远聚类语义的特征,并作为先验知识带入DEC中,引导自编码器初始化带有深层数据信息的低维聚类特征空间。同时利用软分类标签构造熵损失,与自编码器的重构损失一起作为正则化项引入聚类损失函数中,共同细化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取特征的能力更强,与DEC方法在数据集CIFAR10、CIFAR100和STL10上的实验结果相比,ACC分别提升48.1个百分点、23.1个百分点和41.8个百分点,NMI分别提升41.0个百分点、25.2个百分点和39.0个百分点,ARI分别提升45.4个百分点、16.4个百分点和41.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聚类 对比学习 自编码器 矢量化特征空间 嵌入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签优化非对称卷积编码器的电力负荷深度嵌入聚类方法
6
作者 陈浈斐 包淼 +2 位作者 葛磊蛟 马程 焦奇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5,99,共8页
在分析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和用电行为的过程中,传统聚类方法面对高维数据的复杂样本往往难以学习负荷样本的深层特征。提出一种加入标签优化的非对称卷积自编码器的负荷深度嵌入聚类方法,取消传统卷积中的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以全面保留负... 在分析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和用电行为的过程中,传统聚类方法面对高维数据的复杂样本往往难以学习负荷样本的深层特征。提出一种加入标签优化的非对称卷积自编码器的负荷深度嵌入聚类方法,取消传统卷积中的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以全面保留负荷原始信息,并在编码侧使用残差模块强化特征提取能力;在聚类层的伪标签设置过程中,使用自组织映射-K均值方法提供更精确的初始软聚类标签,从而提高聚类效率。基于实际电力负荷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数据维度以及增强对负荷特征的学习,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相较于改进的深度嵌入聚类-卷积自编码器方法,所提方法的方差比准则和轮廓系数分别提升了10.881 6和0.067 29,戴维森堡丁指数下降了0.133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类 卷积自编码器 特征提取 残差模块 深度嵌入聚类 负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自动编码器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降维方法scAC
7
作者 唐勇轩 梁潇 骆嘉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0-929,共10页
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使研究人员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测量转录组范围内的基因表达,并逐渐改变了人们对细胞生物学和人类疾病的认识.单细胞测序数据的高变异性、高稀疏性和高维度性严重阻碍了其下... 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使研究人员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测量转录组范围内的基因表达,并逐渐改变了人们对细胞生物学和人类疾病的认识.单细胞测序数据的高变异性、高稀疏性和高维度性严重阻碍了其下游分析,降维对于高维scRNA-seq数据的可视化和下游分析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单细胞降维算法没有充分考虑细胞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联合优化降维和聚类任务.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面向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以机器学习技术为手段,进行了基于自动编码器的降维算法研究.现有的降维算法大多没有使用伪标签来监督编码器的训练过程,导致降维数据的同时丢失了细胞间信号,提出了基于分类自动编码器的细胞降维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分类自动编码器和深度嵌入聚类来生成基因表达矩阵的低维表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六种基准测试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一系列下游scRNA-seq分析任务中显示了具有竞争力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自动编码器 细胞降维 深度嵌入聚类 单细胞RNA测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深度嵌入聚类多场景的城市输电网规划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宣文博 李慧 +3 位作者 柳璐 张天宇 刘忠义 焦嘉凝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3,共8页
现有电网规划评估大多针对特定如高峰负荷场景展开,聚焦于新能源占比较低的传统电力系统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场景多样化需求。提出了基于D-vine Pair-Copula和深度嵌入技术的不确定性场景生成和聚类方法,挖掘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现有电网规划评估大多针对特定如高峰负荷场景展开,聚焦于新能源占比较低的传统电力系统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场景多样化需求。提出了基于D-vine Pair-Copula和深度嵌入技术的不确定性场景生成和聚类方法,挖掘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有限场景。针对城市输电网,构建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多场景下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灵活适应性、环保性、新能源消纳能力、交直流强度6个方面,考虑了电力电子化、高比例新能源等的城市电网新特征,指标均能够在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等获取。采用基于组合权重模糊数学和雷达图的综合评估方法,以我国某城市输电网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输电网 综合评估 深度嵌入聚类 多场景 交直流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词嵌入模型实现基于网站访问日志的专利聚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文奕 陈文杰 +2 位作者 张鑫 杨宁 赵爽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4期112-117,共6页
[目的/意义]专利信息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专利信息将为促进科技创新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聚类技术可以将海量专利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在实现信息有序归并管理的同时,有助于用户高效而全面的获取相关技术领域中... [目的/意义]专利信息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专利信息将为促进科技创新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聚类技术可以将海量专利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在实现信息有序归并管理的同时,有助于用户高效而全面的获取相关技术领域中的集成专利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聚类研究方法效率与准确度存在不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专利信息服务网站(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网)访问日志数据的清洗与分析,生成专利信息点击序列,基于深度学习词嵌入模型,设计了Patent Freq2Vec模型,计算得出专利关联信息。[结果/结论]利用Patent Freq2Vec模型分析计算访问日志数据,能够得到关联专利信息,实现专利聚类,且聚类准确度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聚类 深度学习 词嵌入 访问日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日负荷曲线的深度嵌入式聚类及其改进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谦 陈嘉雯 +1 位作者 王苏颖 史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基于日负荷曲线的负荷节点分类是负荷建模的重要环节,详略得当的分类结果保留了负荷节点的内在特性,可提升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效率。当前基于人工智能的节点聚类方法进展迅速,然而总体上针对数据深层特征提取的适应性仍存在不足。采用... 基于日负荷曲线的负荷节点分类是负荷建模的重要环节,详略得当的分类结果保留了负荷节点的内在特性,可提升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效率。当前基于人工智能的节点聚类方法进展迅速,然而总体上针对数据深层特征提取的适应性仍存在不足。采用了基于改进的深度嵌入式算法的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可有效提取数据的深层特征的能力。进而,提出一种先升维后聚类的改进方法,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所提升维—重构聚类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日负荷曲线聚类 深度嵌入式 升维-重构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自步深度不完备多视图聚类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金荣 黄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6-1048,共13页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多视图聚类中出现带有缺失视图数据的情况愈发常见,此问题被称为不完备多视图聚类,而引入深度模型进行聚类通常可以获得比浅层模型更为出色的表现。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深度不完备多视图聚类模型,称为改进的自步深度不...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多视图聚类中出现带有缺失视图数据的情况愈发常见,此问题被称为不完备多视图聚类,而引入深度模型进行聚类通常可以获得比浅层模型更为出色的表现。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深度不完备多视图聚类模型,称为改进的自步深度不完备多视图聚类。在该模型中,充分考虑多视图数据之间的互补性,利用基于多视图特性的最近邻填充方案将缺失视图补全。使用多个自编码器分别获取多个视图数据的低维潜在特征,同时引入图嵌入策略保持潜在特征之间的几何结构。运用一致性原则将来自不同的视图潜在特征融合以获得一致潜在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自步学习的方法来增强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现有的不完备多视图聚类模型,本文模型可以更加灵活且高效地应对各种不完备多视图聚类情况,提升了不完备多视图聚类的鲁棒性与表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深度聚类 多视图聚类 缺失多视图 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嵌入聚类的ICU患者生理数据缺失插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建华 朱泽阳 +1 位作者 徐礼胜 孙国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电子病历数据经常存在缺失,严重影响分析结果.基于MIMIC数据库中的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数据研究缺失值插补,数据集由23组临床常用生理变量以及不存在缺失的5260例样本构成.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嵌入聚类的K近邻插... 电子病历数据经常存在缺失,严重影响分析结果.基于MIMIC数据库中的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数据研究缺失值插补,数据集由23组临床常用生理变量以及不存在缺失的5260例样本构成.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嵌入聚类的K近邻插值方法.该方法以深度嵌入聚类为核心,通过多次聚类构造样本邻近度矩阵,再选择缺失样本的K个近邻样本,以这些近邻样本的平均值填补缺失.与均值插补、中值插补、后验分布估算插补和条件均值插补相比,该方法插补后的结果与原数据相似度更高,且更好地保留了样本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单元 电子病历 缺失值插补 深度嵌入聚类 邻近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SN中利用深度学习的POI推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旸 吴安波 李慧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26-2934,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中利用深度学习的POI推荐方法。设计LBSN异构图,即UP2Vec模型,整合地理签到信息、用户社会关系和时间信息等语境。提出偏好增强谱聚类(PSC)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各种语境信息获得多个维度的数据空间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中利用深度学习的POI推荐方法。设计LBSN异构图,即UP2Vec模型,整合地理签到信息、用户社会关系和时间信息等语境。提出偏好增强谱聚类(PSC)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各种语境信息获得多个维度的数据空间特征,使用谱聚类划分用户群体。利用谱嵌入增强的神经网络深度挖掘用户与POI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实现POI的高质量推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性能优于对比方法,推荐准确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推荐 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 深度学习 偏好增强谱聚类算法 UP2Vec模型 谱嵌入增强的神经网络 偏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嵌入聚类的水光荷不确定性源场景生成方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晶显 刘俊勇 +4 位作者 韩晓言 刘继春 丁理杰 张帅 胡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296-7305,共10页
随着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对水、光出力及负荷增长变化的不确定的融合特性建模对电网的运行调度及规划愈加重要。典型场景生成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传统采用历史数据概率建模,抽样并削减生成场景的方法... 随着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对水、光出力及负荷增长变化的不确定的融合特性建模对电网的运行调度及规划愈加重要。典型场景生成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传统采用历史数据概率建模,抽样并削减生成场景的方法计算复杂度高、准确率低,且无法有效处理高维多变量数据,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嵌入聚类的水光荷不确定性源场景生成方法。首先利用堆栈自编码(stacked auto-encoder,SAE)网络提取水光荷不确定变量的初始特征,降低数据维度;然后,利用KL(Kullback-Leibler)散度优化聚类分配目标对自编码网络进行调整,采用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优化算法得到模型最佳参数,通过对编码所嵌入的特征向量不断迭代优化,得到水光荷不确定性变量间的时空依赖关系,从而生成典型场景。算例分析以某地区电网实际采集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误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d error,SSE)、SIL、CHI指标对比传统聚类方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生成 水光互补发电 深度嵌入聚类 自编码 KL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vSC:知识迁移下的深度一致性多视图谱聚类网络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熠玲 杨燕 +2 位作者 周威 欧阳小草 胡节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3-1389,共17页
谱聚类是聚类分析中极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对数据结构没有太多假设要求,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传统的谱聚类算法通常受到谱嵌入的可扩展性和泛化性的限制,即:无法应对大规模设置和复杂数据分布.为克服以上缺陷,旨在引入深... 谱聚类是聚类分析中极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对数据结构没有太多假设要求,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传统的谱聚类算法通常受到谱嵌入的可扩展性和泛化性的限制,即:无法应对大规模设置和复杂数据分布.为克服以上缺陷,旨在引入深度学习框架提升谱聚类的泛化能力与可扩展能力,同时,结合多视图学习挖掘数据样本的多样性特征,从而提出一种知识迁移下的深度一致性多视图谱聚类网络(CMvSC).首先,考虑到单个视图的局部不变性,CMvSC采用局部学习层独立学习每个视图的特有嵌入;其次,由于多视图具有全局一致性,CMvSC引入全局学习层进行参数共享与特征迁移,学习多视图间的共享嵌入;同时,考虑到邻接矩阵对谱聚类性能的重要影响,CMvSC通过训练孪生网络和设计对比损失来学习成对数据间的近邻关系,以替代传统谱聚类算法中的距离度量;最后,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CMvSC对多视图谱聚类任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嵌入 近邻学习 知识迁移 多视图聚类 深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深度嵌入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子寒 张正军 +2 位作者 王雅萍 金亚洲 严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22-126,共5页
针对深度嵌入聚类(DEC)算法在数据降维后的特征空间中采用欧氏距离度量嵌入点之间的距离,容易忽视各特征不同量纲以及不同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DEC算法,并同时给出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间隔统计量(GS)方法判断最佳... 针对深度嵌入聚类(DEC)算法在数据降维后的特征空间中采用欧氏距离度量嵌入点之间的距离,容易忽视各特征不同量纲以及不同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DEC算法,并同时给出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间隔统计量(GS)方法判断最佳聚类数。该算法使用信息熵加权的马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规范化了欧氏距离的计算,并利用信息熵加大了对聚类重要的特征的权重。实证表明,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DEC算法准确率优于原DEC算法,在UCI的路透社新闻等文本数据集上的聚类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利用改进的GS方法判断的最佳聚类数也有很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嵌入聚类模型 信息熵 加权马氏距离 无监督学习 间隔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的海洋环境特征提取对渔情预报模型的改进研究--以西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天蛟 廖章泽 +3 位作者 宋博 袁红春 宋利明 张闪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17,共13页
为提高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情预报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的海洋环境时空特征提取方法,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AM)对西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进行预报。采用2018年1-12月0.041 ... 为提高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情预报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的海洋环境时空特征提取方法,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AM)对西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进行预报。采用2018年1-12月0.041 6°×0.041 6°的MODIS-Aqua和MODISTerra海表面温度三级反演图像数据(以日为单位)构建DCEC模型,基于Davies-Bouldi指数(DBI)确定最佳聚类数,在此基础上提取各月海表温度(SST)的类别特征值F M;采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网站2018年1-12月1°×1°的Chl a浓度月平均值作为辅助环境特征因子;采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2018年1-12月1°×1°的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以月为单位),计算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将SST月类别特征值F M、Chl a浓度月平均值与CPUE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改进GAM;采用SST月平均值、Chl a浓度月平均值与CPUE数据构建基础GAM;采用联合假设检验(F检验)验证模型解释变量对响应变量的影响;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均方误差(MSE)、绘制实测值和预测值的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r,分析改进GAM相比于基础GAM的提升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DCEC模型提取的F M能够较好地反映西南印度洋海表温度的时空动态特征与规律,并与西南印度洋的气候条件、季风状况和水文特征等相互耦合;(2) F M相比SST平均值的因子解释率更高,对大眼金枪鱼CPUE影响更为显著,高渔获率集中在暖冷流交汇区域;(3)改进GAM相比基础GAM的AIC值降低了9.17%,MSE降低了26.7%,散点图显示改进GAM预测的CPUE对数值与实测CPUE对数值的相关性较显著,r为0.60。本研究证明了DCEC模型在海洋环境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可为后序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情预报模型的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 海洋环境特征 大眼金枪鱼 西南印度洋 渔情预报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权重信息深度网络嵌入的PPIN功能模块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泽水 冀俊忠 杨翠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6,共8页
现有基于网络嵌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N)功能模块检测方法通常仅对蛋白质节点信息进行网络嵌入,并未对蛋白质间的边权重信息进行网络嵌入,导致蛋白质功能模块检测质量不理想。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权重信息深度网络嵌入的PPI... 现有基于网络嵌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N)功能模块检测方法通常仅对蛋白质节点信息进行网络嵌入,并未对蛋白质间的边权重信息进行网络嵌入,导致蛋白质功能模块检测质量不理想。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权重信息深度网络嵌入的PPIN功能模块检测方法。结合PPIN的拓扑结构以及基因本体的属性信息,通过图注意力网络的注意力系数来衡量蛋白质间的一阶边权重信息,基于邻域聚合对蛋白质的一阶边权重信息进行嵌入。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遗忘门和输入门来衡量蛋白质间的高阶边权重信息,并对蛋白质的高阶边权重信息进行嵌入。根据网络嵌入得到的低维向量,通过核心附属聚类算法挖掘出核心团并添加附属蛋白质,从而获得最终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在Collins、Gavin和Krogan蛋白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基于核心附属聚类的蛋白质功能模块检测等方法在准确率和F1值上最高提升了18.1和12.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模块检测 深度学习 网络嵌入 核心附属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嵌入卷积聚类的天波雷达杂波分类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威 张治山 +1 位作者 李灿 王增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27,135,共7页
天波超视距雷达(天波雷达)在远程预警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天波雷达地海杂波识别即为辨识雷达回波每个距离-方位单元背景杂波来源为地或海的过程。利用地海杂波识别结果形成地/海分界线或地形轮廓,然后将其与先验地理信息匹配,可为目... 天波超视距雷达(天波雷达)在远程预警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天波雷达地海杂波识别即为辨识雷达回波每个距离-方位单元背景杂波来源为地或海的过程。利用地海杂波识别结果形成地/海分界线或地形轮廓,然后将其与先验地理信息匹配,可为目标定位提供坐标配准参数,改善目标定位精度。由于天波雷达地海杂波谱数据量大,标签标注耗时、耗力,且人工标注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嵌入卷积聚类方法的地海杂波无监督分类方法,利用卷积自编码器对输入地海杂波进行重构,然后利用聚类损失函数进行训练,获得聚类结果,实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嵌入卷积聚类 天波超视距雷达 坐标配准 无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嵌入聚类的日负荷曲线聚类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白雅玲 周亚同 刘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04-2113,共10页
负荷曲线聚类是电力大数据研究的基础,通过聚类来挖掘用户的用电模式,从而为电力调控提供决策。针对传统的聚类方法难以处理高维多变量数据,提取时间特征较困难,存在特征提取与聚类过程分离的问题,采用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深度卷积... 负荷曲线聚类是电力大数据研究的基础,通过聚类来挖掘用户的用电模式,从而为电力调控提供决策。针对传统的聚类方法难以处理高维多变量数据,提取时间特征较困难,存在特征提取与聚类过程分离的问题,采用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深度卷积嵌入聚类方法(deep convolutional embedded clustering based on 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 autoencoder,DCEC-1D),对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并提取典型负荷曲线。首先,用一维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1D-CAE)提取特征,送入K-means得到初始簇中心;然后,利用自定义的聚类层对提取的负荷特征进行软分布;最后,为防止扭曲嵌入空间,将聚类损失和重构损失相结合作为损失函数联合优化,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算例分析以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UCI)提出的数据集中的葡萄牙居民用户实际采集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DBI),CH分数(Calinski-Harabaz index,CHI),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SC)这3个聚类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hood embedding,TSNE)进行可视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K-mean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K-means,该方法聚类指标有大幅度提升。对比基于局部结构保留的深度嵌入聚类(improved deep embedded clustering,IDEC),基于一维卷积的深度嵌入聚类(deep embedding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one 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DEC-1D-CAE)和1D-CAE+K-means,所提方法的DBI分别降低了约0.15、0.08和1.50,CHI提高了约19384.92、12488.48和36485.72,SC提高了约0.10、0.05和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嵌入聚类 卷积自编码器 时序特征提取 典型负荷曲线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