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高速列车驾驶策略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凯 张皓桐 +2 位作者 张淼 张洋 吴仕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
深度强化学习(DRL)是提高高速列车能源效率和运行质量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现有解决方案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下,DRL在处理庞大状态空间时表现不佳;其次,... 深度强化学习(DRL)是提高高速列车能源效率和运行质量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现有解决方案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下,DRL在处理庞大状态空间时表现不佳;其次,由于固定奖励函数难以适应不同调度运行时刻下的能效差异,智能体将受到不准确信号的干扰,通常采用手动方式调整。鉴于此,本研究在极大值原理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列车能效的诸多因素,提出一种高速列车智能驾驶策略的分层次优化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HODRL)。该算法从结构上分为分层优化层和强化学习层。分层优化层利用先验知识降低智能体的探索复杂度,并根据能效场景重塑奖励函数,以实现对能效和时间等多个目标探索的有效平衡;而强化学习层则采取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将其用于连续的动作空间,以提高列车操控的精确度。通过实验验证了HODRL算法在提升能效和准时性等方面的有效性,该算法平均减少79.68%的无效状态空间,并让智能体获得正确的奖励信号,预计节能和智能体实际节能相比均值误差为1.99kWh,方差为0.91kWh。所提算法仅需要TD3算法15.26%的训练时间即可收敛,并与其他基线算法相比较,在时间误差为±0.1%并保证乘客舒适度时,相比PPO、DDPG、TD3、PMP算法分别能耗减少了1.29%,5.70%,1.69%,3.27%。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高速列车驾驶策略和保障高速列车安全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分层次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状态空间约束 奖励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渗流方程求解方法
2
作者 郭布民 徐延涛 +5 位作者 武广瑷 张雯 杨浩 王金伟 王倩 李道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7-1124,共8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正演与反演是当前研究热点,而渗流方程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方程存在非线性和源汇项,给深度学习求解带来了很大挑战。文章提出基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的渗流方程求解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油藏参数反演中... 基于深度学习的正演与反演是当前研究热点,而渗流方程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方程存在非线性和源汇项,给深度学习求解带来了很大挑战。文章提出基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的渗流方程求解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油藏参数反演中。针对非线性强和源汇项的问题,提出多级残差框架用于学习井周围压力变化特征,从而更好地符合物理规律;对输入的时间与空间坐标进行非线性变换,引入自适应参数,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和模型的表达能力,实现渗流方程的智能求解。该求解方法仅依赖于井底的压力数据,无需传统的数值计算即可实现正演与参数高效反演。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均质储层还是在非均质油藏中,该方法都能够精确求解变井流量条件下的井底压力,并有效反演出储层中的多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动反演 物理约束 非均质油藏 多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
3
作者 霍纬纲 朱旭 张盼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2-1181,共10页
已有的深度主动聚类方法未能通过标注样本推理生成必须链接(ML)约束或不能链接(CL)约束,标注成本较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该方法设置了标注类簇集合(ACS)及相应的辅助标注集合(AAS)。通过预训练时... 已有的深度主动聚类方法未能通过标注样本推理生成必须链接(ML)约束或不能链接(CL)约束,标注成本较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该方法设置了标注类簇集合(ACS)及相应的辅助标注集合(AAS)。通过预训练时序自编码器得到时序样本的表示向量。在深度聚类的每个训练轮次过程中,采样并标注表示空间中离类簇中心最近的样本存入ACS,使每个ACS内的样本属同一类别而ACS集合间的样本属于不同类别,然后从包含样本数最小的ACS集合中随机选取时序样本,采样并标注与该样本不属于同一类簇且距其所在类簇中心最近的时序样本存入AAS,使ACS与相应的AAS中的样本为不同类别,由ACS及对应的AAS中的样本推理生成ML和CL约束。由基于t-分布的类簇分布与其生成的辅助分布间的KL散度以及使满足ML及CL约束的时序样本在表示空间距离分别变小和变大的约束损失更新时序自编码器中编码网络参数和聚类中心。在18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聚类效果在较低标注预算下平均RI值比已有的典型基线模型均提升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时序聚类 主动学习 约束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怀震 罗任 +2 位作者 张明 姜晓宇 王本锋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07-2319,共13页
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及含水饱和度)反演是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关键问题.利用叠前角道集反演弹性参数,进而结合岩石物理模型可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预测.然而,弹性参数反演的精度对物性参数反演有着重要影响;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 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及含水饱和度)反演是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关键问题.利用叠前角道集反演弹性参数,进而结合岩石物理模型可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预测.然而,弹性参数反演的精度对物性参数反演有着重要影响;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复杂,传统手段很难建立精确的岩石物理模型.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直接捕捉叠前角道集和物性参数之间的隐式关系,建立了一种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物性参数直接反演方法,进行高精度储层物性参数直接预测.网络输入由分窗处理后的部分入射角叠加地震数据和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组成,输出为输入数据中心点对应的参数预测结果,网络整体实现2D-to-1D的非线性映射过程.多口带标签测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物性参数反演方法,提出的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方法取得了更优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效果.将提出方法应用于3D实际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效果,与测井解释结果的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储层物性参数直接反演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泥质含量 含水饱和度 模型约束 深度学习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落角和视场角约束制导律
5
作者 先苏杰 王康 +2 位作者 曾鑫 宋杰 吴志林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9,共15页
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需求,提升微型制导弹药在近距离下的制导性能,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提出一种考虑视场角极限的落角约束制导律。推导导弹相对移动目标的落角误差估计公式,以落角误差和视角为状态量并... 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需求,提升微型制导弹药在近距离下的制导性能,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提出一种考虑视场角极限的落角约束制导律。推导导弹相对移动目标的落角误差估计公式,以落角误差和视角为状态量并构造分段奖励函数,将制导问题建模为时间离散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通过偏置比例导引获得所需制导指令,并由DRL的策略网络输出其偏置项,通过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最优制导策略,实现在无弹目距离信息下对视角和落角的约束。在不同视场角限制、期望落角、目标速度、初始位置和导弹速度下进行数值模拟和蒙特卡洛仿真,并对导弹在不同速度下的捕获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制导律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制导性能,在近距离打击中相比现有制导律具有更大的捕获区域,在干扰作用下具有更小的落角误差分布,从而验证了该制导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落角约束 深度强化学习 有限视场角 微型制导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场景下移动机器人实时语义视觉SLAM研究
6
作者 王红星 贺文龙 +1 位作者 王璟源 张勃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2-262,共11页
针对传统的视觉SLAM算法在动态场景中定位精度不佳、稳定性差的缺陷,以及ORB-SLAM2算法在构建地图时仅能稀疏点云地图等问题,在ORB-SLAM2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觉SLAM算法。利用YOLOX构建语义信息检测线程;将结合了语义信息、KL... 针对传统的视觉SLAM算法在动态场景中定位精度不佳、稳定性差的缺陷,以及ORB-SLAM2算法在构建地图时仅能稀疏点云地图等问题,在ORB-SLAM2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觉SLAM算法。利用YOLOX构建语义信息检测线程;将结合了语义信息、KLT算法、对极几何约束算法的动态特征点剔除策略添加到跟踪线程中,消除了动态物体的影响,仅利用静态特征点进行帧间匹配和位姿估计,提高了定位精度;在稠密点云建图线程,利用语义信息和关键帧,实时构建不受动态物体干扰的稠密点云地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八叉树地图,减少了存储空间占用。使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高动态场景中的定位精度相较于ORB-SLAM2算法提高了95%以上,八叉树地图存储空间占用相比于稠密点云地图减少了约38倍,同时改进后的SLAM系统能够实时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动态场景 深度学习 几何约束 稠密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则化约束下的自集成网络模型及其高光谱地物识别研究
7
作者 郭栩辰 范玉刚 姜明凯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3-832,共10页
为了提升高光谱地物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集成网络(Self-EnsemblingNetwork)的高光谱图像地物识别模型。通过引入正则项约束优化自集成网络,该模型提升了地物识别模型的泛化性能,并构建自集成学习机制,解决有限标记样本下的模型... 为了提升高光谱地物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集成网络(Self-EnsemblingNetwork)的高光谱图像地物识别模型。通过引入正则项约束优化自集成网络,该模型提升了地物识别模型的泛化性能,并构建自集成学习机制,解决有限标记样本下的模型欠拟合问题,降低高光谱图像识别模型的训练对大量标注样本的依赖。该模型包括一个学生网络和一个教师网络,在网络中加入了带梯度算子的密集连接模块,增强网络对边缘和细粒度特征的感知能力,提升高光谱图像的特征提取性能。在监督损失和无监督损失的共同约束下,学生网络和教师网络互相学习,从而建立了模型的自集成机制,保证了模型的分类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模型优化时引入了L2正则化项,用于约束目标函数的训练和优化,从而克服模型的过拟合问题。将所提方法应用于Pavia University、Salinas和WHU-Hi-LongKou三个高光谱数据集,平均分类精度分别为96.91%、96.73%和98.12%,与多种分类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有限标记样本下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自集成网络 正则化约束 密集连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物理约束和数据模型改进的成品油管道混油长度预测
8
作者 杜渐 郑坚钦 +4 位作者 蔡庆文 徐宁 夏玉恒 涂仁福 梁永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通过分析混油发展过程并提取变量特征,考察各因素对混油长度的影响机制,构建定制网络层融合机制与数据模型,提高混合模型的机制可解释性及非线性关联能力,构造耦合损失函数并基于分级训练策略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收敛效果和鲁棒性,并... 通过分析混油发展过程并提取变量特征,考察各因素对混油长度的影响机制,构建定制网络层融合机制与数据模型,提高混合模型的机制可解释性及非线性关联能力,构造耦合损失函数并基于分级训练策略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收敛效果和鲁棒性,并利用多条管道小批量历史混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均方误差降低64%;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准确性和鲁棒性有大幅提升,误差的分布区间及平均值分别降低46%和21%;模型基于现场小批量数据,可对多条具有不同运行特性的管道混油长度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提高站场混油控制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管道 混油长度预测 物理约束 梯度优化机制 深度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力学约束的伺服液压拉伸垫时间最优速度规划方法
9
作者 何曙光 姬帅 +2 位作者 王传英 王冬 倪鹤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172,共5页
为解决传统伺服液压拉伸垫预加速阶段效率不足、未考虑动力学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预加速阶段速度规划方法,充分考虑动力学约束和运动学约束,并引入深度Q网络(DQN)优化方法对求解过程进行优化,运算后得到一组符合约束... 为解决传统伺服液压拉伸垫预加速阶段效率不足、未考虑动力学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预加速阶段速度规划方法,充分考虑动力学约束和运动学约束,并引入深度Q网络(DQN)优化方法对求解过程进行优化,运算后得到一组符合约束条件的五次B样条曲线,从中选择时间最优的解。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五次B样条曲线能得到高阶连续的轨迹,伺服液压拉伸垫的预加速过程更加平稳;以时间为单一优化目标,考虑动力学特性,可以充分发挥伺服液压拉伸垫系统最大性能;引入深度Q网络优化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求解速度。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求解的最优时间,自行调节工作节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液压拉伸垫 动力学约束 五次B样条 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智能应用的多出口深度神经网络随机优化方法
10
作者 李洲诚 张毅 孙晋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3,共9页
边缘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计算范式,能够有效提升智能推理任务在嵌入式边缘设备中的响应速度。而信息年龄(AoI)作为衡量数据时效性的重要指标,对于边缘智能应用的计算资源开销和实时响应至关重要。针对多出口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资源... 边缘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计算范式,能够有效提升智能推理任务在嵌入式边缘设备中的响应速度。而信息年龄(AoI)作为衡量数据时效性的重要指标,对于边缘智能应用的计算资源开销和实时响应至关重要。针对多出口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资源配置优化问题,考虑出口退出概率造成的AoI随机不确定性,引入系统AoI的概率约束,基于随机优化理论对出口设置进行决策,以最小化多出口DNN的资源开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的元启发式算法对所构建的具有概率约束的随机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基于各出口的退出概率预测系统AoI的统计分布,根据给定的AoI阈值计算相应的资源消耗量并将其作为布谷鸟个体的适应度值,迭代更新布谷鸟种群并搜索得到最小计算资源开销的出口设置方案。针对多种DNN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确定性的优化方法相比,随机优化方法能够获得更佳的出口设置决策,在满足AoI概率约束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DNN的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智能 信息年龄 多出口神经网络 随机优化 概率约束 元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等式状态约束辨识与递推滤波
11
作者 秦月梅 陈重 +1 位作者 杨衍波 李淑英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229,共14页
针对等式约束跟踪系统中多约束并存且当前约束信息不确定下状态估计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等式状态约束辨识与递推滤波算法。利用门控循环单元构建约束判别网络,借助雷达量测实现当前时刻等式状态约束的在线辨识;在递推滤波框架... 针对等式约束跟踪系统中多约束并存且当前约束信息不确定下状态估计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等式状态约束辨识与递推滤波算法。利用门控循环单元构建约束判别网络,借助雷达量测实现当前时刻等式状态约束的在线辨识;在递推滤波框架下基于级联门控循环单元构建增益学习网络,实现概率模型与数据学习联合驱动的目标状态自适应估计;通过滤波投影联合约束判别网络辨识的约束信息和增益学习网络输出的状态估计,获得满足当前时刻等式状态约束的高精度目标状态估计。典型多道路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相比卡尔曼滤波、交互式多模型(基于不同运动模型构建模式集/不同等式状态约束构建模式集)和KalmanNet等算法,在不同量测噪声水平下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等式约束 线性随机系统 状态估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集成的配-微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12
作者 汪奕宏 刘继春 +2 位作者 邱高 周昊 何佩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4,共10页
针对配电网与多微电网耦合系统调度中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集成的配电网与微电网互联系统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了基于概率输出的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神经网络、深度信... 针对配电网与多微电网耦合系统调度中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集成的配电网与微电网互联系统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了基于概率输出的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的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概率集合;建立了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信息集成框架,提出了基于Kappa系数与准确率权重的证据修正方法,进而得到更高精度不确定性概率集合,得出源荷功率的概率分布模糊集。接着,建立配电网与多微电网两阶段滚动调度优化模型,即第一阶段预调度模型和第二阶段实时调控模型,第一阶段以实现配电网与多微电网区域全局运行经济最优为优化目标进行能量预分配;阶段二为实时运行调控阶段,考虑微电网内新能源实时出力的不确定性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实时调控;两阶段鲁棒经济调度模型采用改进列约束生成方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和交叉方向乘子(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ADMM)和结合的内外双环算法分布式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有效提高了源荷预测不确定性下配-微电网市场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互联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及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集成 配电网 多微电网 分布式鲁棒 机会约束 调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的增量验证
13
作者 刘宗鑫 迟智名 +5 位作者 赵梦宇 黄承超 黄小炜 蔡少伟 张立军 杨鹏飞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4-3461,共18页
约束求解是验证神经网络的基础方法.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为了修复或攻击等目的,常需要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面对此类需求,提出神经网络的增量验证问题,旨在判断修改后的神经网络是否仍保持安全性质.针对这类问题,基于Reluple... 约束求解是验证神经网络的基础方法.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为了修复或攻击等目的,常需要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面对此类需求,提出神经网络的增量验证问题,旨在判断修改后的神经网络是否仍保持安全性质.针对这类问题,基于Reluplex框架提出了一种增量可满足性模理论算法DeepInc.该算法利用旧求解过程中关键计算格局的特征,启发式地检查关键计算格局是否适用于证明修改后的神经网络.实验结果显示,DeepInc的效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优于Marabou.此外,即使与最先进的验证工具α,β-CROWN相比,对于修改前后均未满足预设安全性质的网络,DeepInc也实现了显著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满足性模理论 深度神经网络 增量约束求解 局部鲁棒 形式化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DQRL:动态行为克隆约束的离线-在线双Q值强化学习
14
作者 闫雷鸣 刘健 朱永昕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3-1010,共8页
离线-在线强化学习旨在使用少量在线微调来提高预训练模型的性能。现有方法主要包括无约束微调与约束微调。前者往往由于分布偏移过大而导致严重的策略崩溃;后者由于保留离线约束导致性能提升缓慢,影响训练效率。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可视... 离线-在线强化学习旨在使用少量在线微调来提高预训练模型的性能。现有方法主要包括无约束微调与约束微调。前者往往由于分布偏移过大而导致严重的策略崩溃;后者由于保留离线约束导致性能提升缓慢,影响训练效率。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可视化对比分析两类方法的微调过程,发现不准确的Q值估计是影响性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策略约束的双Q值强化学习算法(DPC-DQRL)。首先,该算法设计了遵循记忆遗忘规律的动态行为克隆约束,在微调过程中动态调整约束强度;其次,构建离线-在线双Q值网络,引入离线动作价值网络参与Q值估计,提高微调过程中Q值的准确性。在Gym仿真平台使用MuJoCo物理引擎进行了Halfcheetah、Hopper、Walker2D三个经典仿真任务,使用DPC-DQRL算法微调后性能比原预训练模型分别提升47%、63%、20%,所有任务的平均归一化得分比最优基线算法提升10%。实验结果表明,DPC-DQRL在提升模型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模型的稳定,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离线-在线强化学习 动态策略约束 Q值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卫星通信系统资源优化管理
15
作者 颜晓娟 王承祥 张千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为了缓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受限与业务数量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QoS)要求多样之间的矛盾,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用户时延QoS约束和最小性能要求下,以系统性能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资源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 为了缓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受限与业务数量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QoS)要求多样之间的矛盾,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用户时延QoS约束和最小性能要求下,以系统性能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资源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用户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正交多址接入(OMA)技术下的可达性能,推导了最小性能要求和系统关键参数对多址接入技术选择的影响。其次,利用ANN对特定场景下用户选择多址接入技术,避免在NOMA技术不适用场景进行功率优化分配。最后,提出上下界可变DRL算法,根据奖励动态地调整NOMA用户对功率分配因子的寻优区间,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时延QoS约束对用户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小性能要求对NOMA技术应用优势的影响,以及所提方案在提高收敛速度和卫星通信网络可达性能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资源优化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时延服务质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庆彬 宋子鸣 +4 位作者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6,共14页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理论计算获得了喷射混凝土、锚杆(索)、U型钢支架等支护结构的支护特征曲线,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直径、长度)、间排距、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特征;随着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级的增加,喷射混凝土提供的支护刚度和支护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锚杆(索)直径、长度、杆体材料强度的增加及间排距的减小,锚杆的支护压力显著增加;U型钢支架的排距越小及材料强度越大,其提供的支护压力越大。采用FLAC^(3D)内嵌的莫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深部软岩巷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获得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巷道纵剖面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分析了锚喷、锚杆(索)喷、锚喷U型钢等3种联合支护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验证了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工程的可行性。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经典的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保守,支护结构提供的支护压力无法满足深部巷道稳定性控制要求,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甚至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收敛-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的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
17
作者 李丹 付国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112,共8页
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腐蚀物质,导致表面图像包含锈斑、划痕、油污等大量的噪声和干扰信息,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检测方法会陷入复杂的循环迭代过程,效率过低。为了提升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的精确性... 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腐蚀物质,导致表面图像包含锈斑、划痕、油污等大量的噪声和干扰信息,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检测方法会陷入复杂的循环迭代过程,效率过低。为了提升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的精确性、效率及降低计算资源消耗,提出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的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方法。采用提升小波技术设计自适应提升机制,利用提升小波的多尺度分析和去噪能力,对腐蚀钢板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更清晰的腐蚀特征。将自适应提升机制嵌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初始层级,构建卷积神经网络-ALS镀层腐蚀强度检测模型。为了进一步降低检测的复杂性,利用时延约束下的模型轻量化方法对构建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通过求解轻量化模型,实现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对于较小及微小的腐蚀情况的强度检测准确,显著减少了实施轻量化处理后的镀层腐蚀强度检测模型在各个数据量下的推理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Zn-Al-Mg镀层 轻量化深度学习 提升小波技术 腐蚀强度检测 时延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受限条件下多无人机协同环境覆盖路径规划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洋 周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81,共9页
多无人机协同覆盖旨在有效分配多个无人机任务,实现给定区域的快速、高效全覆盖。然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中常常因为无人机之间距离超出通信范围,信号传输受阻,导致无人机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互面临极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ep Q Netwo... 多无人机协同覆盖旨在有效分配多个无人机任务,实现给定区域的快速、高效全覆盖。然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中常常因为无人机之间距离超出通信范围,信号传输受阻,导致无人机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互面临极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ep Q Networks(DQN)的多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采用通信中断率和最大通信中断时间两个指标来评价路径质量,通过构建与指标相关的奖励函数,实现了无人机团队的自主路径决策。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最短路径上可以与传统优化算法效果保持一致,权衡路径下在增加20%路径长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80%通信中断率,在全通信路径下则可以实现100%的全过程连接通信,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环境生成高效覆盖所有环境节点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覆盖 多无人机 通信约束 深度Q网络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引导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策略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忠伟 刘伟鹏 罗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6-1461,共6页
针对在杂乱、障碍物密集的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使用深度强化学习进行自主导航所面临的探索困难,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引导的导航策略优化(TGNPO)算法。首先,使用模仿学习的方法为移动机器人训练一个能够同时... 针对在杂乱、障碍物密集的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使用深度强化学习进行自主导航所面临的探索困难,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引导的导航策略优化(TGNPO)算法。首先,使用模仿学习的方法为移动机器人训练一个能够同时提供专家示范行为与导航轨迹预测功能的专家策略,旨在全面指导深度强化学习训练;其次,将专家策略预测的导航轨迹与当前时刻移动机器人所感知的实时图像进行融合,并结合坐标注意力机制提取对移动机器人未来导航起引导作用的特征区域,提高导航模型的学习性能;最后,使用专家策略预测的导航轨迹对移动机器人的策略轨迹进行约束,降低导航过程中的无效探索和错误决策。通过在仿真和物理平台上部署所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先进方法,所提算法在导航的学习效率和轨迹平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优势。这充分证明了该算法能够高效、安全地执行机器人导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 轨迹预测 轨迹-图像融合 轨迹约束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残差网络的模糊函数赋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相青 王元恺 +4 位作者 胡进峰 刘军 钟凯 赵紫薇 李会勇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3-619,627,共8页
基于模糊函数(Ambiguity Function,AF)赋型的恒模波形设计是雷达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问题可构造为一个非线性的复四次问题(NP-hard)。现有的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通过松弛方式来求解该问题,但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近似误差;第二... 基于模糊函数(Ambiguity Function,AF)赋型的恒模波形设计是雷达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问题可构造为一个非线性的复四次问题(NP-hard)。现有的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通过松弛方式来求解该问题,但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近似误差;第二类方法直接求解该问题,但该类方法的参数选取较为困难。我们注意到深度神经网络是一个天然的非线性系统,与上述的非线性问题模型高度契合。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残差网络的方法来对AF赋型,该方法不需要松弛操作以及复杂的参数选取。具体步骤为:1)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无约束的相位优化问题;2)将该无约束问题的非凸目标函数构造为网络的损失函数;3)使用残差网络直接优化波形的相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有显著提升并且有着更好的目标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模糊函数 残差网络 恒模约束 波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