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丁士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63-69,共7页
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养殖业率先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基于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FGLS法考察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效益、饲料加工业发育、城乡猪肉消费、交通条件、劳动力非农化、劳动力文化水平以及财... 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养殖业率先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基于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FGLS法考察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效益、饲料加工业发育、城乡猪肉消费、交通条件、劳动力非农化、劳动力文化水平以及财政支持政策对规模化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利用回归分解法识别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规模化发展主要取决于四股力量,其中市场拉力是主要的源动力,而交通条件和劳动力文化素质则是重要支撑力,生产扶持政策也形成一定推力,四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7%、19%、10%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规模化 决定因素 回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性别收入差距及其演变:1991~2009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雅楠 廖利兵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5,共10页
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使用基于RIF的分位数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性别收入差距及其演变。基于RIF的分位数回归及分解表明:城镇居民低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收入... 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使用基于RIF的分位数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性别收入差距及其演变。基于RIF的分位数回归及分解表明:城镇居民低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收入差距有所降低。不同分位数上,特征效应对性别收入差距解释的比重不断下降;由系数效应带来的性别歧视对性别收入差距解释比重持续上升,系数效应成为造成低收入分位数性别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此外,教育的特征差异有利于性别收入差距的降低,但教育、职业及地区的系数差异对性别收入差距的扩大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收入差距 rif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能源化利用中资源供应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海涛 周晶 陈玉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7,共7页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对其资源进行评价是很多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农作物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使得秸秆供应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突出的问题,但研究上尚未对此予以充分关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理气候条件、宏观经...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对其资源进行评价是很多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农作物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使得秸秆供应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突出的问题,但研究上尚未对此予以充分关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理气候条件、宏观经济状况、种植业产业特征三大类因素对秸秆供应持续性的影响,并基于2005-2009年全国3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FGLS模型验证理论分析提出的推论。结果表明:种植业规模、作物多样性、气候条件和平原地形对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比重、气候条件平方项、能源压力和经济水平对持续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采用回归分解方法测度各因素对省际持续性差异的贡献率,发现考察变量对省际持续性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80%,分解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种植业产业特征变量对持续性的影响大于地理气候条件和宏观经济因素变量,种植业特征对持续性解释力占所有解释变量的48%,宏观社会经济条件解释力次之,占36%,地理气候条件解释力较低,仅占16%。从单个因素来看,经济水平差距是造成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持续性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作物多样性和作物播种面积对省际持续性差异解释分别达到18%和12%,气候条件、能源压力、种植业结构、地形和复种指数的解释力依次降低。因此,提高供应持续性应重点从调整种植业产业特征方面入手,农业大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秸秆能源功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种植业规模,保障秸秆资源总量,并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秸秆资源 供应持续性 回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