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轮踏面损伤识别方法
1
作者 缪炳荣 徐松源 +2 位作者 吴啸林 王思明 张哲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1231,共11页
针对轨旁信号难以完全表征车轮信息和车轮损伤难以定位与量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车轮踏面缺陷识别方法。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构建车辆-轨道动力学耦合模型。通过布置较少的传感器,进... 针对轨旁信号难以完全表征车轮信息和车轮损伤难以定位与量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车轮踏面缺陷识别方法。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构建车辆-轨道动力学耦合模型。通过布置较少的传感器,进行多模态特征的提取,对车轮几何特征、车速等参数进行了数据融合的算法优化。基于1D-CNN和2D-CNN提出改进的CNN模型。同时,将频域特征和图像特征进行数据融合,并提出考虑融合特征的CNN算法模型。对重构信号进行缺陷特征提取,并利用改进的CNN融合数据特征实现车轮损伤识别。结合比例车辆试验平台,并利用仿真数据和实际算例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不同信号测试集和数据特征下,对CNN、BP神经网络(BPNN)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损伤识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损伤识别模型可以更好地识别车轮踏面缺陷,识别结果与实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将不同维度的数据特征进行融合,可以表征不同损伤程度下的缺陷并提高识别效果;能够解决轨旁数据不能完整重构车轮状态等问题,为车轮缺陷的在线损伤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数据融合 机器学习 优化算法 车轮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融合技术综述:方法、应用与挑战
2
作者 宋绍京 李新建 方非易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47,共20页
点云融合技术作为3D(Three-Dimensional)数据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该文系统地综述了点云融合的基础概念、常用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深入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此外,该文还探讨了点云... 点云融合技术作为3D(Three-Dimensional)数据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该文系统地综述了点云融合的基础概念、常用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深入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此外,该文还探讨了点云融合在自动驾驶、建筑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及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应对噪声、数据稀疏性和密度不均等问题时,如何在保证融合精度的同时平衡其复杂性。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研究进展,为未来点云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并为进一步提升融合算法的精度、鲁棒性和效率指明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融合 3D数据处理 特征匹配 融合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轻量级网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光明 柏正尧 +1 位作者 宋帅 徐月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
单模态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方法缺少专业标注的影像数据,特征提取不稳定且要求高计算能力,为此融合核磁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影像数据和精神认知评分数据,提出多模态轻量级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网络(LightMoDAD).在影像特征提取模... 单模态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方法缺少专业标注的影像数据,特征提取不稳定且要求高计算能力,为此融合核磁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影像数据和精神认知评分数据,提出多模态轻量级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网络(LightMoDAD).在影像特征提取模块中,去冗余卷积以提取局部特征,引入全局滤波用于提取全局特征,通过配准并相加实现多模态影像特征融合.在文本特征提取模块中,由可分离深度卷积提取精神认知评分数据特征与多模态影像特征融合,通过迁移学习增强特征判别性.采用多层感知器识别复杂的模式和特征,提高所提网络的分类准确率.在ADNI数据库中开展有效性验证实验,LightMoDAD的分类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80、0.985和0.97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有助于提高医生诊断效率,具有移动端部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模态数据 轻量级网络 融合算法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概率积分法与SBAS-InSAR的开采沉陷计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星丞 李培现 +3 位作者 康新亮 王明亮 张涛 郝登程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针对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过程中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反演结果无法准确预计边缘沉降的问题,提出将蜣螂优化算法应用于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结合SBAS-InSAR沉降监测值获取矿区整体沉降信息。首先依据SBAS-InSAR技术监测形变的... 针对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过程中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反演结果无法准确预计边缘沉降的问题,提出将蜣螂优化算法应用于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结合SBAS-InSAR沉降监测值获取矿区整体沉降信息。首先依据SBAS-InSAR技术监测形变的梯度信息获取可靠的矿区小梯度形变区域沉降值;然后将寻优能力强、准确度高的蜣螂优化算法应用于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计算获取矿区大梯度形变区域沉降值;最后基于距离平方加权法将概率积分法预计沉降值与SBAS-InSAR沉降监测值融合计算,得到开采沉陷变形信息。以山西省古交市马兰矿10604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62个水准监测点数据与25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蜣螂优化算法参数反演结果优异,数据融合后可获取准确的沉降信息,计算精度相对于单独使用SBAS-InSAR和概率积分法分别提高59%与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法 蜣螂优化算法 SBAS-InSAR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与特征增强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5
作者 谢丽霞 魏晨阳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863,共15页
针对现有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缺乏对样本特征的有效提取、过度依赖领域专家知识和运行行为监控,导致严重影响检测分类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与特征增强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通过无效样本清洗与异常值处理获... 针对现有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缺乏对样本特征的有效提取、过度依赖领域专家知识和运行行为监控,导致严重影响检测分类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与特征增强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通过无效样本清洗与异常值处理获得标准化样本集,利用三通道图像生成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方法生成高质量融合图像样本.采用傀儡优化算法进行数据重构,减少因数据类不平衡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并对重构数据样本进行图像增强.通过基于双分支特征提取与融合通道信息表示的空间注意力增强网络,分别提取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并进行特征增强,提高特征表达能力.通过加权融合的方法将增强的图像特征与文本特征进行融合,实现恶意软件家族的检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BIG2015数据集上的恶意软件检测分类准确率为99.72%,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提升幅度为0.22~2.5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检测 图像融合 傀儡优化算法 双分支特征提取 数据重构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的工业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郭迎钢 石风淼 徐嘉泽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4-49,共6页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推动下,工业测量技术面临着提升精度、适应复杂环境及多样化工件的严峻挑战,传统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需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通过集成异构传感器的互补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精度及环境适应性。...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推动下,工业测量技术面临着提升精度、适应复杂环境及多样化工件的严峻挑战,传统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需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通过集成异构传感器的互补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精度及环境适应性。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多传感器融合工业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高精度静态测量、动态移动测量及跨模态混合测量3种典型系统的配置及其协同测量方法,归纳了数据级、特征级及决策级融合算法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面临的时空基准标定、环境噪声抑制、实时计算优化及跨模态语义对齐等关键技术挑战。未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及自适应的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工业测量 数据融合算法 全站仪 激光跟踪仪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下车联网无线传感设备数据融合算法
7
作者 邹琴琴 陈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5-710,共6页
为了提升车联网无线传感设备数据的融合精度,降低融合耗时和能量消耗,提出一种时间序列分析下车联网无线传感设备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小波阈值方法对车联网多个无线传感设备采集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其次,创建ARMA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数... 为了提升车联网无线传感设备数据的融合精度,降低融合耗时和能量消耗,提出一种时间序列分析下车联网无线传感设备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小波阈值方法对车联网多个无线传感设备采集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其次,创建ARMA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数据时间序列变化;最后,根据当前数据和预测的未来数据计算节点信任值,将数据汇聚到信任值最高的节点中,以此实现数据融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方法在车联网无线传感设备数据融合中,融合的平均误差低于0.1,平均绝对误差低于0.2,平均相对误差低于0.25,均方根误差低于0.08,节点能量的利用率高于90%,融合耗时在1 s以内,具有融合精确率高、能量消耗小和用时短的优势,传感数据融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设备 数据去噪 时间序列分析 ARMA模型 数据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
8
作者 刘思若 容晓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170,共8页
为提高靶场遥测数据的质量,靶场多源遥测数据融合算法被相继提出,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是提高算法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为了得到通用场景下的融合算法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设置模块、多源遥... 为提高靶场遥测数据的质量,靶场多源遥测数据融合算法被相继提出,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是提高算法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为了得到通用场景下的融合算法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设置模块、多源遥测数据仿真模块组成,结合多源遥测数据的误码、时延和丢帧特征,模拟生成通用场景下的靶场多源遥测数据。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多源遥测数据 遥测数据仿真 融合算法测试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自适应融合滤波的姿态解算算法
9
作者 赵正媛 李忠新 +3 位作者 彭建 戴钰铭 李一丁 许晓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5-302,共8页
针对姿态传感器在精确制导、定向打击、导航定位应用中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滤波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观测噪声和误差协方差矩阵的方式,建立鲁棒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将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融合滤波,并与经典... 针对姿态传感器在精确制导、定向打击、导航定位应用中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滤波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观测噪声和误差协方差矩阵的方式,建立鲁棒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将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融合滤波,并与经典卡尔曼滤波对比,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静止状态下,横滚角误差控制在±0.02°以内,提高了33.3%,俯仰角误差控制在±0.015°以内,提高了50%,偏航角的误差控制在±0.145°以内,提高了46.3%;在运动状态下,读取的横滚角、俯仰角和偏航角姿态由平稳开始发生变化时间分别平均提前了0.91、0.2、1.01 s,横滚角、俯仰角和偏航角的姿态稳定时间分别平均缩短了2.92、1.71、2.54 s。由此可见,鲁棒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得到的姿态信息更精确稳定、实时性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卡尔曼滤波 姿态解算 数据融合 姿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10
作者 窦淑庆 刘思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同时对感知后的数据进行动态分类,从而实现大规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引入多重信息融合技术,对各类数据的多种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融合,实现对读者行为和偏好的精准捕捉,为图书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设计了数值实验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分类准确率可达99.10%,能够满足大型图书馆的智能化数据管理与分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资源管理 智能化水平 个性化服务 深度学习 多重信息融合分析 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数据分类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
11
作者 李栋国 刘韬 +2 位作者 李洁松 王振亚 王贵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滚动轴承点蚀故障失效过程中,对故障缺陷尺寸的估计是轴承性能退化评估的关键之一。为解决轴承局部缺陷退化尺寸难以定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 滚动轴承点蚀故障失效过程中,对故障缺陷尺寸的估计是轴承性能退化评估的关键之一。为解决轴承局部缺陷退化尺寸难以定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弹流润滑影响下的深沟球轴承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次,修正动力学模型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幅值偏差。最后提出滚动轴承局部缺陷退化故障尺寸评估(Fault Size Evaluate,FSE)算法,估计滚动轴承全寿命退化过程中的故障尺寸,并通过ABLT-1Z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模联动方法能够量化轴承局部缺陷尺寸的退化规律,评估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动力学建模 数模联动 滚动轴承 HERTZ接触 FS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传感采集策略的步态识别算法研究
12
作者 李浩 闫国栋 +1 位作者 郭光耀 鲍怡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6-34,共9页
首先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安装和穿戴过程中易出现的漂移和传感失效问题,设计了一种阵列式传感器采集系统,然后对常见的五点阵列式布局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确定传感器最佳布局方式,接下来构建包含40人、7种模式的步态数据集,同... 首先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安装和穿戴过程中易出现的漂移和传感失效问题,设计了一种阵列式传感器采集系统,然后对常见的五点阵列式布局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确定传感器最佳布局方式,接下来构建包含40人、7种模式的步态数据集,同时针对现有的嵌入式识别网络存在全局信息丢失、计算和内存消耗较大、对边界信息处理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编码-解码的并行注意卷积网络的步态识别算法,最后设置多模式运动步态识别实验,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7种常见的人体步态模式,平均准确率在95%以上,具备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阵列式布局 步态识别算法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融合的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与目标检测方法
13
作者 周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128,共6页
由于激光点云数据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冗余性,在进行图像目标检测时,通常会因对点云数据滤波程度较低而导致检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基于计算机图像融合的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与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对高斯卷积核尺寸进行设定,并通过调整高斯... 由于激光点云数据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冗余性,在进行图像目标检测时,通常会因对点云数据滤波程度较低而导致检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基于计算机图像融合的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与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对高斯卷积核尺寸进行设定,并通过调整高斯核的方差以及半径对滤波效果进行优化,同时结合线性插值算法计算出相邻点云数据间的插值,增加激光点云数据的密度。然后采用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对Hessian矩阵行列式的局部极大值进行检测,从而定位出特征点。将匹配的特征点的描述符进行加权平均操作,通过计算融合后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实现特征点映射匹配处理。最后采用仿射变换矩阵对匹配点的几何关系进行计算,实现目标区域定位。同时针对像素值的类间方差设定分割阈值,从而实现目标区域提取与检测。在实验中,对提出方法进行了检测精度的检验。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方法对图像进行目标检测时,算法的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值较高,具备较为理想的目标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点云数据 滤波算法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及GA-BP算法的GEO高能电子通量预测
14
作者 陈建飞 方美华 +2 位作者 吴康 宋定一 王彪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了提高GEO大于2 MeV电子通量提前一天的预测效率,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数据融合算法处理GOES系列卫星电子通量数据,以融合后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模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太阳风速度、地磁指... 为了提高GEO大于2 MeV电子通量提前一天的预测效率,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数据融合算法处理GOES系列卫星电子通量数据,以融合后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模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太阳风速度、地磁指数(包括SYM/H、Ap、AU、AE、Dst)、大于0.6 MeV电子积分通量和大于2 MeV电子积分历史通量,各参数的时间分辨率均为日均值;同时以1999-2007年的数据为训练集,使用数据融合后的GA-BP模型预测2008-2010年的电子积分通量,将预测结果与其他经典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将位于75°W区域的卫星数据投影到135°W区域,数据误差变小,融合效果更好;大于2 MeV电子通量提前1天预测效率为0.863,最高预测效率可达0.931,优于以往很多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GA-BP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数据融合 高能电子通量预测 深层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BP组合模型的芦笋价格预测研究
15
作者 杨洁 王俊美 张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芦笋作为一种高价值蔬菜,价格走势预测对于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芦笋价格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价格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相结合的... 芦笋作为一种高价值蔬菜,价格走势预测对于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芦笋价格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价格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相结合的组合模型。研究中,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因素进行特征降维,随后将主成分分析后的多维特征集和经过数据融合的一维特征集分别输入优化前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输入下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WOA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在预测效果上显著提升。具体而言,WOA-BP组合模型相较于传统的BP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MSE)上提高了2.431,平均绝对误差(MAE)提高了2.55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提高了5.606,决定系数(R^(2))提升了0.131。此外,WOA-BP-fusion模型与BP-fusion模型相比,RMSE提高了1.926,MAE提高了1.638,MAPE提高了5.539,R^(2)提高了0.101。结果表明,WOA-BP组合模型在进行数据融合后,能够更有效地捕捉输入特征与芦笋价格序列之间的关系,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WOA优化算法不仅提升了BP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且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显著增强了模型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组合模型 主成分分析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防灭火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16
作者 曾庆峰 吕保东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5期51-56,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森林火灾频发,传统防灭火手段难以满足需求,森林防灭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森林防灭火监测技术,涵盖其概念原理、技术分类,包括地面巡护、瞭望台观测、航空巡护、远程视频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森林火灾频发,传统防灭火手段难以满足需求,森林防灭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森林防灭火监测技术,涵盖其概念原理、技术分类,包括地面巡护、瞭望台观测、航空巡护、远程视频监控和卫星监测等,各技术相互补充,构成多元化监测体系。在应用现状方面,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在森林火灾早期发现、火源定位、火势评估及灭火决策支持中发挥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了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同时,本文也指出当前技术在复杂自然环境适应性、多源数据融合、人为火灾防控宣传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多物理场融合传感技术、边缘计算芯片的研发、轻量化与自主适应化识别决策算法选择与部署与实地设备、统一数据时空基准、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等应对措施。最后对森林防灭火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监测技术 应用与关键应对措施 多物理场融合传感技术 数据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快速检测稻米蛋白含量的研究
17
作者 孙慧婷 汪志强 +6 位作者 武金铭 冷辉鹏 潘金鑫 刘木 钟明宇 由嘉芮 刘金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索利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实现稻米蛋白质含量快速检测的潜力,试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BPSO),该算法专门用于拉曼光谱与... 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索利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实现稻米蛋白质含量快速检测的潜力,试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BPSO),该算法专门用于拉曼光谱与近红外光谱(R aman-NIR)融合数据的特征波长选择,能有效提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的回归校正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IBPSO构建的大米蛋白质含量检测模型,其预测决定系数(R_(p)^(2))达到了0.903,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235%,预测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 of prediction,MREP)则为2.768%,这些性能指标均优于采用其他4种经典算法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后所建立的模型。结果表明:IBPSO通过粒子值为“1”二进制位的指导性寻优,能够实现高相关性建模波长变量的高效获取;IBPSO与光谱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大米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为相关在线检测装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层融合 拉曼光谱 近红外光谱 粒子群算法 稻米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多模态点云数据配准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超 夏佳毅 +2 位作者 解琨 吴大鹏 付沁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0,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多模态点云数据获取难,以及对点云数据配准、三维模型构建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本文以南通大剧院实景三维建模为例,当初始点云和校准点云两组多模态融合点云位置差较大时,采用ICP算法进行点云配准易导致局部最优问... 针对复杂环境下多模态点云数据获取难,以及对点云数据配准、三维模型构建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本文以南通大剧院实景三维建模为例,当初始点云和校准点云两组多模态融合点云位置差较大时,采用ICP算法进行点云配准易导致局部最优问题,利用所提出的基于控制点辅助约束的最近点迭代(CPA-ICP)算法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并与其他3种点云配准算法的试验进行对比,可知该方法的配准精度和配准效率较高,对复杂场景下的多模态点云数据融合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场景 多模态点云 联合定向匹配 CPA-ICP算法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承压结构变形场混合数字孪生监测模型方法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红胜 黄子轩 +2 位作者 刘炎 朱嘉明 王泽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61,共10页
[目的]旨在为实现船舶的全生命健康监测设计一种面向结构健康监测的混合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采集及反馈关键舱室结构的变形,从而提升航运的信息化和安全管理能力。[方法]首先,采用奇异值分解法对多组载荷形成的物理场信息进行数据压缩... [目的]旨在为实现船舶的全生命健康监测设计一种面向结构健康监测的混合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采集及反馈关键舱室结构的变形,从而提升航运的信息化和安全管理能力。[方法]首先,采用奇异值分解法对多组载荷形成的物理场信息进行数据压缩降维得到特定的标准正交基,创建基向量与载荷关系的响应面模型,输出基于实时输入载荷的有限元降阶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地统计学的克里金插值算法,按照特定拓扑结构布点,将实时的传感器数据和降阶模型输出的补充点位数据经由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融合修正,共同计算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最后,通过构建变形监测软硬件系统,实现监测物理特性的采集到可视化的全过程。[结果]该系统在预设的载荷下,硬件采集系统能够稳定进行数据采集,配套的应用程序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进行实时可视化采集。[结论]该结构健康混合数字孪生系统满足船舶的健康监测需求,对未来船舶的高度一体化、智能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数字孪生监测模型 克里金算法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作业船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云 张成成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7-425,共9页
为了提高原有导航系统中低成本传感器的数据检测精度和船体航迹跟踪的控制效果,引入数据融合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航迹跟踪算法.导航系统首先对船体进行多次坐标变换,通过两次卡尔曼滤波器融合出更精准的船体航向角、坐标和速度;其次... 为了提高原有导航系统中低成本传感器的数据检测精度和船体航迹跟踪的控制效果,引入数据融合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航迹跟踪算法.导航系统首先对船体进行多次坐标变换,通过两次卡尔曼滤波器融合出更精准的船体航向角、坐标和速度;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消除航迹速度偏差和航向角偏差的控制算法,将传统的PID控制器设计成由PI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作为内环的微分量正好由现有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检测变送,省去了对微分参数的调节,对检测精度不高的系统也可以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最后解算出船体两个明轮各自需要的出力情况,以提高航迹跟踪效果.在试验平台上控制无人作业船进行多次巡航试验,通过上位机实时监测船体的状态数据和运行轨迹,并对整体优化后的航迹跟踪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卡尔曼滤波器融合后的航向角、定位和速度,数据方差更小,更接近于理想值;对于控制算法,系统的超调量不超过3%,响应速度足够快,且稳态误差接近0;航迹跟踪的直线段成功率由优化前的80%提升到了95%,拐弯段的成功率由优化前的60%提升到了90%,直线段的最大偏航平均距离由优化前的0.83 m降到了0.12 m,拐弯段的最大偏航平均距离由优化前的1.25 m降到了0.22 m;拐弯后平均需要0.95 m长的调整距离就可以进入直行状态,直线段和拐弯段的跟踪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业船 自动导航 坐标变换 数据融合 航迹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