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IR:基于双层迭代细化模型的有限角CT重建
1
作者 李青 王涛 +2 位作者 强彦 张斌 武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54,共16页
【目的】有限角度重建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固定式扫描目标可供扫描角度有限和患者承受辐射能力等问题,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投影数据,通过传统分析迭代方法重建的图像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失真和倾... 【目的】有限角度重建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固定式扫描目标可供扫描角度有限和患者承受辐射能力等问题,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投影数据,通过传统分析迭代方法重建的图像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失真和倾斜伪影。【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迭代细化模型(TLIR)来恢复有限角度CT图像中缺失部分的结构细节,从中重建出高质量的CT图像。具体而言,修改去噪扩散概率模型使之适用于条件图像生成以实现图像域恢复问题,模型输出从噪声混叠的有限角CT图像开始,使用在各种噪声水平下训练的残差U-Net迭代细化输出图像。此外,深度模型在推理过程中会损坏采样部分的正弦数据,对此提出了名为DSEM的可学习模块来恢复被深度模型篡改的正弦数据。将两个模块交替执行,形成双层迭代细化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双层迭代的结构也使得网络具备更加强大的鲁棒性。【结果】TLIR在90°和120°有限角度采样下都表现出强大的重建性能,在峰值信噪比方面比现有先进方法平均提升了2.0009 dB和2.5 dB,证明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迭代重建 有限角度CT重建 扩散模型 数据保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管理与企业协同创新——基于创新资源集聚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颖 赵萱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成为驱动企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核心要素。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管理能够赋能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发现,数据...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成为驱动企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核心要素。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管理能够赋能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发现,数据资产管理可以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来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具体表现为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升级、缓解融资约束来赋能企业协同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大规模企业和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正向影响有助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资产管理赋能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数据价值链、人才链、资金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管理 协同创新 创新资源集聚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差约束的大偏移距数据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
3
作者 张凯 李壮 +2 位作者 李振春 杨浩田 郭林杰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4-874,共11页
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导致传统初至波走时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在走时求取精度、计算效率以及反演精度等方面,无法满足大偏移距数据的处理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差约束的大偏移距数据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为提高大偏移距初至... 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导致传统初至波走时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在走时求取精度、计算效率以及反演精度等方面,无法满足大偏移距数据的处理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差约束的大偏移距数据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为提高大偏移距初至走时计算精度,采用局部算子与全局快速扫描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程函方程得到高精度的初至走时。为了更好地约束相邻射线之间的速度更新以及消除大偏移距走时计算误差,在迭代求解层析反演方程组的过程中引入双差走时约束以提高反演精度。模型数据测试以及实际地震数据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处理大偏移距数据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偏移距数据 初至波 走时层析反演 双差约束 快速扫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洛非负字典学习的微地震去噪方法
4
作者 曾阳 白敏 +3 位作者 马昭阳 周子翔 杨博 桂志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1,共9页
微地震监测是非常规油气藏勘探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水力压裂裂缝监测、CO_(2)封存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微地震信号能量弱,容易被噪声污染,其信噪比低的特点使得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得到好的结果。因此微地震数据去噪... 微地震监测是非常规油气藏勘探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水力压裂裂缝监测、CO_(2)封存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微地震信号能量弱,容易被噪声污染,其信噪比低的特点使得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得到好的结果。因此微地震数据去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处理步骤,去噪效果对后续震源定位的准确性和震源机制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有关键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蒙特卡洛非负字典学习(Monte Carlo non-negative dictionary learning,MCNDL)微地震去噪方法。蒙特卡洛分块能利用少量的时间获得包含相对较多有效信号特征的初始字典,在字典更新的过程中,利用非负性约束来保证数据变换的稀疏性,缩小解的空间,从而降低计算成本并提高去噪精度。利用合成和实际微地震数据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并与带通(Band-Pass,BP)滤波、FK滤波和KSVD方法进行对比,展示出该方法针对微地震数据较好的去噪效果与较高的去噪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地震去噪 非负字典学习 蒙特卡洛 高保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链接数据的空间拓扑完整性验证
5
作者 卢禹博 叶育鑫 欧阳丹彤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能准确且快捷地验证地理链接数据多重实体空间拓扑关系的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RCC8模型的饱和推理方法,用于检验多重空间拓扑关系是否具有冲突.该方法应用推理规则,将关系对进行两两组合推理,逐步推导出潜在空间关系并对推理结果进行检... 为能准确且快捷地验证地理链接数据多重实体空间拓扑关系的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RCC8模型的饱和推理方法,用于检验多重空间拓扑关系是否具有冲突.该方法应用推理规则,将关系对进行两两组合推理,逐步推导出潜在空间关系并对推理结果进行检验,不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确保推理过程在所有关系对均被推导后终止.在此基础上,封装一个基于RCC8模型的饱和推理验证组件,以方便使用者在无需重复编写代码的情况下,通过直接调用组件验证多重空间拓扑关系.利用该方法和组件对SLIPO项目的链接数据集的部分数据进行测试,成功识别出GeoSHACL组件无法检测到的多个空间拓扑关系冲突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链接数据 空间完整性约束 饱和式推理 完整性验证 空间约束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轨遥感卫星数传处理器设计与验证
6
作者 李永峰 李文东 +2 位作者 阎昆 刘晓飞 郑小松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
针对高轨遥感卫星获取信息成本高、成像分辨率低、星地链路带宽小、信号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提出一种数传处理器设计。采用高可靠数据接口、高保真图像压缩、多文件存储管理、自适应速率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以较低的硬件资源开销实现了多... 针对高轨遥感卫星获取信息成本高、成像分辨率低、星地链路带宽小、信号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提出一种数传处理器设计。采用高可靠数据接口、高保真图像压缩、多文件存储管理、自适应速率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以较低的硬件资源开销实现了多个设备间高速遥感数据的无误码交换,具有更优的图像压缩性能,在不增加额外硬件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可支持多个任务的并行开展,并使传输通道的有效帧效率达到100%。文章提出的设计,高效实现了高轨遥感卫星的数据处理与传输需求,显著提升了高轨遥感卫星的应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遥感卫星 数传处理器 高保真图像压缩 多文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约束与数据驱动的求解地下水方程深度学习算法
7
作者 李存文 马千禧 +2 位作者 朱焱 张晓平 罗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3,93,共8页
地下水水位是衡量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也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关键依据,因此实现地下水位的精确预测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数值模型(如MODFLOW)在构建上复杂、参数众多的问题,以及数据驱动神经网络模型缺乏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的... 地下水水位是衡量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也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关键依据,因此实现地下水位的精确预测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数值模型(如MODFLOW)在构建上复杂、参数众多的问题,以及数据驱动神经网络模型缺乏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的局限,结合物理知情神经网络(PINNs)与地下水运动方程构建了求解地下水运动方程的GWPINN模型。该模型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构建,将时空坐标作为输入,输出为地下水水头,将地下水流动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作为物理约束,结合测量数据构建损失函数,实现对地下水流动方程的求解。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GWPINN模型应用于承压含水层单抽水井问题,通过与传统数值模型MODFLOW模拟结果对比发现,GWPINN在仅依赖物理约束而不需要任何数据的求解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63 m,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083%;结合物理约束与数据驱动的双重作用下的求解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69 m,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079%,证明该算法可成功对包含井源的地下水方程进行求解。此外,还探讨了数据时空采样频率对求解结果的影响,发现在井源附近需要加密空间采样,采样间隔为100 m,以捕捉地下水水头的剧烈变化;在时间尺度上,抽水初期应增加采样频率,以0.3 d为间隔,以捕捉井口附近水头的快速变化。而在抽水井外区域或抽水1天后,可以适当降低空间和时间采样频率,分别取200 m和5 d的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运动方程 物理知情神经网络 物理约束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如何赋能企业韧性: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8
作者 梁孝成 吕康银 陈思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75,共11页
数据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新型战略资产,对于赋能企业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使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据资产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并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据资产可以显著提升企业韧性。机制检... 数据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新型战略资产,对于赋能企业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使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据资产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并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据资产可以显著提升企业韧性。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据资产可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使企业韧性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中,数据资产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果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企业韧性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图模型结构学习的条件函数依赖发现
9
作者 江嗣嘉 谈子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6,共7页
条件函数依赖包含了传统的函数依赖,在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清洗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的方法会发现能够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所有条件函数依赖,而实际数据清洗过程中只需使用其中非常少的对错误检测有意义的部分,因此需要一个昂贵... 条件函数依赖包含了传统的函数依赖,在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清洗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的方法会发现能够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所有条件函数依赖,而实际数据清洗过程中只需使用其中非常少的对错误检测有意义的部分,因此需要一个昂贵的后处理步骤。将条件函数依赖发现问题视为一个借助概率图模型稀疏回归的结构学习过程,通过对脏数据集进行转换,再对转换后的数据集进行逆协方差估计并分解得到自回归矩阵,学习能够表征数据集分布情况的条件函数依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少量的用于错误检测的条件函数依赖,与常用的条件函数依赖发现方法相比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质量 数据约束 条件函数依赖 结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CG求解算法的数据中心与储能协同规划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述祯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1-687,共17页
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激增,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作为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机构,其能耗需求远超预期,使用新能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可再生能源具有出力不确定性,仅依靠数据中心参与需求响应难以实现消纳,可配置... 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激增,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作为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机构,其能耗需求远超预期,使用新能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可再生能源具有出力不确定性,仅依靠数据中心参与需求响应难以实现消纳,可配置储能提高系统灵活性。因此,本工作建立了以规划总成本最优为目标的数据中心与电池储能(battery energy storage,BES)协同规划两阶段鲁棒模型,为防止规划结果过于乐观,引入了储能寿命约束。同时针对在求解所建模型过程中,传统C&CG(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算法存在难以平衡求解速度与精度间关系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不精确列和生成约束算法i-C&CG(inexact 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进行求解。基于IEEE30节点与IEEE118节点算例系统进行优化解算,仿真结果表明,与仅配置单一储能相比,本工作所提模型储能年等效建设成本下降39785元,数据中心年等效建设成本下降289080元;且本工作所提算法与传统C&CG相比,采用0.18低精度下的i-C&CG,与采用0.16较高精度的C&CG相比较,i-C&CG最多可缩短3632 s的单次迭代求解所需时间,且最终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46%,两者收敛间隙与相对最优间隙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储能寿命 不精确列和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舒浩 别奥 李红萍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其市场化配置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创新,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各地成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其市场化配置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创新,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各地成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了企业数字创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节约企业成本和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等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自主式创新型企业以及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度高的地区和数据开放高水平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企业数字创新 融资约束 企业成本 人力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装备知识图谱约束半自动构造技术
12
作者 蒋金珂 王淑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3-1395,共13页
在装备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已成为设计、制造和运维的关键支撑工具。为了提升复杂装备知识图谱的数据质量,研究了其完整性约束问题。首先,分析了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特征,并构建了相应的知识图谱。提出通用型约束和针对特定知识类型... 在装备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已成为设计、制造和运维的关键支撑工具。为了提升复杂装备知识图谱的数据质量,研究了其完整性约束问题。首先,分析了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特征,并构建了相应的知识图谱。提出通用型约束和针对特定知识类型的专用约束两种模型。接着,开发了全局约束的自动构造算法和局部约束的半自动构造算法,以优化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和适用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构造算法有效替代了传统的人工约束构建方法,显著提升了知识图谱的构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复杂装备 数据质量 知识约束 构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要素如何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超效率SBM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鑫鑫 郑毅 于沁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2011年—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数据资产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数据资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作用机制显示,数据...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2011年—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数据资产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数据资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作用机制显示,数据资产要素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促进ESG表现进而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地区属性异质性检验发现,样本企业显著性无明显差异,促进效果在中西部企业中较为明显。同时,非高科技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促进效果更为突出。因此,政府应当鼓励企业规模应用数据资产要素,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企业也应该发挥数据资产要素功能优势,提升企业资源获取与信息治理能力;同时,中西部、非高科技与重污染企业更应当合理利用数据资产要素特点,实现生产力从“旧质”向“新质”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要素 新质生产力 融资约束 ESG表现 超效率SB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渣土与表土剥离地类土壤健康评价
14
作者 刘芳君 李艳梅 +4 位作者 李成 吴雲鹏 车光欣 敖师师 许志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201,共13页
研究高铁项目产生渣土及表土剥离地类的土壤健康状况和障碍因子,对于高铁项目的渣土改良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渝昆高铁寻甸县境内段路渣、桥渣与3种表土剥离地类(草地、林地、耕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 研究高铁项目产生渣土及表土剥离地类的土壤健康状况和障碍因子,对于高铁项目的渣土改良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渝昆高铁寻甸县境内段路渣、桥渣与3种表土剥离地类(草地、林地、耕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指标,基于最小数据集(MDS)构建土壤健康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的多变量复合土壤健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1)桥渣、路渣的土壤含水率、容重、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3种地类各土层(P<0.05),随土层深度增加,3种地类的土壤含水率、容重、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蔗糖酶和脲酶含量减小;(2)构建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土壤含水率、pH、蔗糖酶、全磷、过氧化氢酶、砂粒、黏粒9项指标,解释率为83.69%;(3)路渣和桥渣的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34和0.14,土壤质量等级分别为Ⅱ级(较差)和Ⅰ(差),3种地类在0~20 cm土层土壤健康指数最高,表现为林地(0.69)>耕地(0.64)>草地(0.57),20~60 cm土层土壤质量可达到Ⅲ级(中等);(4)障碍因子诊断结果显示,路渣的主要障碍指标为蔗糖酶(0.11)和黏粒(0.13),桥渣的主要障碍因子为pH(0.12)和黏粒(0.11),草地3个土层障碍度最高的因子分别为蔗糖酶和黏粒含量,林地和耕地障碍度最高因子分别为蔗糖酶和pH值。研究表明,渣土应从土壤质地、养分、土壤微生物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改良,3种地类剥离20~60 cm土层作为绿化覆土使用时,应考虑对障碍因子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弃土弃渣 土壤健康 障碍因子 最小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源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约束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苑泽明 李萌 李元祯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31,共10页
随着数智化战略的推进,数据资源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首先,系统解读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和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剖析数据资源内涵、属性及作用形式。其次,基于数据资源的4个效应,分析... 随着数智化战略的推进,数据资源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首先,系统解读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和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剖析数据资源内涵、属性及作用形式。其次,基于数据资源的4个效应,分析其如何培育新质劳动者,催生新质劳动资料,拓展新质劳动对象,构建数据资源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框架。最后,从培育新质劳动者、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和拓展新质劳动对象3个维度出发,提出数据资源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约束与提升路径,为引导企业释放数据资源乘数效应以及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资源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现实约束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水平约束条件下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
16
作者 许琴 刘一鸣 +3 位作者 陈志刚 庞学跃 盛奥 林济铿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场景序列是场景分析及优化的基础,其精度直接影响相关的分析及优化计算的有效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计及负荷水平约束的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可明显提升所生成场景的精度,并克服调度中心没有有效方法的困难。该新方法... 场景序列是场景分析及优化的基础,其精度直接影响相关的分析及优化计算的有效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计及负荷水平约束的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可明显提升所生成场景的精度,并克服调度中心没有有效方法的困难。该新方法的基本过程为:首先采取基于卡尔曼增益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历史数据扩充,实现了对应历史样本的有效扩充;然后,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将历史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日负荷类型簇,把与每个负荷簇内的日负荷曲线在同一天的新能源出力序列划分为相应的簇,得到了负荷水平约束下的源荷信息;最后,构建基于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MC)日类型转换关系的状态转移矩阵,滚动抽样生成未来一段时间的日类型序列,并结合利用各簇源荷数据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生成对应日类型下的96点源荷序列场景。算例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系列生成 人工智能 数据扩展 负荷水平约束 马尔科夫链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数字孪生框架设计
17
作者 常海滨 多堂坤 +3 位作者 赵昕铭 白宸冰 孟涛 温凯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地下储气库具有能源储备、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的功能,其运行需要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高效性要求。为实现地下储气库的运行要求,需要建立地下储气库智能化的生产运行系统,而构建地下储气库数字孪生是实现地下储气库智能化生产... 地下储气库具有能源储备、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的功能,其运行需要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高效性要求。为实现地下储气库的运行要求,需要建立地下储气库智能化的生产运行系统,而构建地下储气库数字孪生是实现地下储气库智能化生产运行的有效途径。从对象孪生、状态孪生和自主孪生三个层次给出了地下储气库数字孪生的定义。从数据、模型与算法、功能三方面设计了地下储气库数字孪生框架,总结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地面—井筒—地质体一体化建模技术;地面注采站智能化运行技术;储气库稳定性及风险评估技术;数据融合算法;多目标多约束优化算法;机器学习辅助预测、预警、优化、决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数字孪生 一体化建模 数据融合 多目标多约束优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知识驱动的固体发动机总体迁移设计方法
18
作者 杨家伟 武泽平 +1 位作者 张为华 高经纬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9,共17页
异构设计知识迁移通过模拟人类利用历史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行为范式实现经验积累和知识重用,是推动设计方法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提出历史知识迁移驱动的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建立... 异构设计知识迁移通过模拟人类利用历史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行为范式实现经验积累和知识重用,是推动设计方法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提出历史知识迁移驱动的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建立了物理规律驱动的设计案例性能映射和质量映射方法,低成本快速获取目标发动机的先验知识;提出多精度数据融合建模迁移优化方法和约束动态松弛的非精确搜索优化方法,实现历史案例知识的应用,同时自适应平衡采样可行性、最优性和多样性,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采用1000 mm前后翼柱型装药单室单推和255 mm后翼柱型装药单室双推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的工程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设计效率和精度,在固体发动机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有望服务于未来固体发动机智能设计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设计 智能设计 知识迁移 多精度数据融合 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定法”多次波识别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9
作者 林煜 苗金鹏 +3 位作者 刘啸虎 刘超威 朱峰 康晓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9-699,共11页
在准噶尔盆地中深层油气勘探中,受强阻抗界面影响产生的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由于多次波与一次波差异小,且多源叠加导致多次波周期性特征不清楚,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很难分辨一次波和多次波,因此精确识别多次波是进行多次波... 在准噶尔盆地中深层油气勘探中,受强阻抗界面影响产生的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由于多次波与一次波差异小,且多源叠加导致多次波周期性特征不清楚,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很难分辨一次波和多次波,因此精确识别多次波是进行多次波压制的先决条件。为此,首先对强阻抗界面反射系数、VSP标定和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产生多次波的源头;其次,通过井震结合落实源头平面展布特征,确定多次波发育的平面区带;进而利用合成记录、VSP等多种方法的精细标定,确定受多次波影响的纵向层段;最后再结合不同频段数据体对多次波与一次波在频率和能量上的差别进行识别,确定多次波的地震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定法”多次波识别体系。在准噶尔盆地阜中和玛湖地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资料地层结构、产状等与钻井吻合率较高,砂体尖灭及叠置关系清楚。该多次波识别体系能有效识别不同多次波发育特征,为多次波压制提供重要依据,大大提高了资料保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正演模拟 平面区带 地震响应 资料保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曾经莲 周菁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5,共12页
融通创新对于解决单一主体创新能力不足有重大意义。信息化浪潮下,数据资产有利于推动链上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成果共享与合作创新,已成为促进企业融通创新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探究了数据资产对上下... 融通创新对于解决单一主体创新能力不足有重大意义。信息化浪潮下,数据资产有利于推动链上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成果共享与合作创新,已成为促进企业融通创新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探究了数据资产对上下游协作主体间融通创新的作用渠道与影响路径。研究表明:①数据资产对企业融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②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驱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数据资产促进企业融通创新的重要传导途径;③分属于大型、高新技术、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数据资产对融通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证实了数据资产可以赋能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为国家培育数据要素新动能、促进企业融通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融通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