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状态空间离散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分析方法进展: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
1
作者 李自刚 洪灵 江俊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96,共42页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切响应行为均受制于其内在的全局结构,诸如多稳吸引子及其影响域的形貌和空间分布,不稳定不变集和不变流形等.因而,在指定状态空间内开展全局分析,不仅可以获得认识和预测系统响应的全部信息,还能深刻揭示诱发系统复...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切响应行为均受制于其内在的全局结构,诸如多稳吸引子及其影响域的形貌和空间分布,不稳定不变集和不变流形等.因而,在指定状态空间内开展全局分析,不仅可以获得认识和预测系统响应的全部信息,还能深刻揭示诱发系统复杂分岔、激变或边界蜕变等众多动力学现象的内在机制.目前,数值方法仍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分析的最有效手段.相较于点尺度的数值积分方法或点映射法,基于状态空间离散思想的方法(如:胞映射方法等),其采用子集覆盖来逼近系统的不变集,一方面可以高效刻画系统的全局结构形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相邻轨道动态特征的集合表征.胞映射方法经历40余年的发展,其功能不断增强,计算效率和精度已显著提升,应用场景也逐渐拓宽.本文第2节从当前的视角对状态空间离散方式进行简要归类,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在全局分析实施过程中该框架体系的本质及优势.第3节着重介绍近些年提出的一系列状态空间离散方法,展示在非线性系统全局结构的高效刻画和内在特征的数据表征两方面已取得的最新进展,突出全局分析从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思维模式转变.第4节总结意义和价值,并就如何在状态空间离散框架下进一步泛化全局分析的概念,以及应对未来发展和应用需求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可以拓展的方向提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离散 全局分析 胞映射方法 模型驱动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运移模拟中数据驱动方法的应用
2
作者 曾献奎 田靖龙 +1 位作者 王瑾彤 吴吉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之一,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运移数值模拟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高效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在实际地下水污染条件下,由于难以准确刻画含水介质中的胶体类型及其分布,通常...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之一,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运移数值模拟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高效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在实际地下水污染条件下,由于难以准确刻画含水介质中的胶体类型及其分布,通常忽略污染物-胶体共运移机制,建立的模型存在结构误差,导致模型预测具有显著偏差。本研究以荧蒽和菲为研究对象,针对忽略的PAHs-胶体的共运移机制,使用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修正模型结构误差,建立耦合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的多环芳烃运移模型。通过饱和砂柱PAHs运移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未耦合和耦合数据驱动方法的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忽略PAHs-胶体的共运移机制的地下水多环芳烃运移模型具有显著的模型结构误差,直接进行参数识别不能弥补忽略的共运移机制,预测结果存在显著偏差。使用GPR模型可以有效补偿PAHs-胶体的共运移机制,修正地下水模型的结构误差。验证期荧蒽、菲预测结果的95%置信区间对观测数据的覆盖率分别提升了56.84%和19.04%,纳什系数分别提升了40.09%和21.73%,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3.10%和55.38%,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2.00%和46.34%,地下水多环芳烃运移模型的预测性能显著提高。本研究提出的耦合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方法为场地地下水多环芳烃运移精准模拟提供了可行思路,有助于实现地下水污染的精准高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高斯过程回归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数值模拟 多环芳烃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研究
3
作者 何中胜 王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激光器网络结构,深入分析了网络中激光器相位时空同步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以这些影响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设计相位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驱动技术对控制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相位同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精确检测相位误差,并将其降至0,极大地提升了激光器网络的通信质量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驱动方法 激光器网络 相位误差 相位时空同步 控制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身涂料设计方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旭 刘永豪 齐建涛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8,共6页
隐身涂料通过对雷达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及激光信号特性的调控,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与先进技术领域。然而,隐身涂料的设计涉及多种材料和复杂加工参数的耗时实验。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数据驱动的涂料设计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基... 隐身涂料通过对雷达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及激光信号特性的调控,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与先进技术领域。然而,隐身涂料的设计涉及多种材料和复杂加工参数的耗时实验。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数据驱动的涂料设计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身涂料设计的最新进展。概括了隐身涂料的主要类型,包括吸波涂料、电磁屏蔽涂料、红外隐身涂料和复合隐身涂料,探讨了传统设计方法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数据驱动的隐身涂料设计,展示了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策略如何优化模型输入,强调了高质量数据库、模型可解释性与多目标优化的重要性。此外,总结了机器学习在隐身涂料性能预测、材料筛选、结构设计及逆向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案例。最后,探讨了各领域数据驱动下功能涂料的最新研究,为隐身涂料的智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涂料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5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优化的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群电磁暂态等值建模
6
作者 郭端格 施星宇 +3 位作者 曹一家 王炜宇 李勇 唐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68-5880,I0010,共14页
开展风电机群电磁暂态仿真将有助于分析系统故障或弱阻尼场景下的多时间尺度动态特征。单机聚合方法能够提高仿真效率而在大规模风电机群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但传统方法存在参数辨识计算时间长,模型构建内部精细程度不足,多时间尺度动态... 开展风电机群电磁暂态仿真将有助于分析系统故障或弱阻尼场景下的多时间尺度动态特征。单机聚合方法能够提高仿真效率而在大规模风电机群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但传统方法存在参数辨识计算时间长,模型构建内部精细程度不足,多时间尺度动态表征性能欠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解析优化的大规模双馈感应机群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以风机内部模块为单位,关联方程参数/结构约束和运行数据构建风电机群灰箱等值模型,并通过稀疏松弛正则化与近端梯度算法解析求解;在考虑不同风机规模与参数配置的场景下对比该文方法与传统的单机聚合方法,且在经高压直流输电送出的海上风电场进行大/小干扰验证。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复杂度低,训练样本少,构建的等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原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且在机群参数、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等值精度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场 电磁暂态等值建模 数据模型混合驱动 解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不可靠装配线性能评估方法
7
作者 熊攀 王军强 +1 位作者 袁航 宋云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5-1538,共24页
装配线受机器故障、机器维护等随机扰动事件的影响,使得产线投入产出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关系。此外,实际中的机器可靠性并不服从确定分布的假设,经典的性能评估方法难以适用。面向不可靠装配线,构建了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 装配线受机器故障、机器维护等随机扰动事件的影响,使得产线投入产出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关系。此外,实际中的机器可靠性并不服从确定分布的假设,经典的性能评估方法难以适用。面向不可靠装配线,构建了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性能评估方法。在机器故障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抽取出机器故障间隔时间、机器故障修复时间两个特征参数,采用概率密度估计方法,挖掘了机器故障数据的潜在分布规律,获得了特征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对抗训练,得到了收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输出符合实际机器可靠性模型的机器故障间隔时间和机器故障修复时间数据。进一步地,从状态变更、事件触发、性能统计等3个维度,剖析了装配、缓冲和拆解等线体及产线的运行逻辑,给出了不可靠装配线仿真流程,为产线性能评估提供了运行逻辑。对M公司新能源汽车总装线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实际产量相差1.6%,且最大偏差不超过5%,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靠装配线 性能评估 数据驱动方法 概率密度估计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a-SSI与图论聚类结合识别果树固有频率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林云 韩元顺 +2 位作者 陈青 姜东 金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36-145,共10页
果树的固有频率是林果振动采收机械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有效识别果树的固有频率,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Data-SSI(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法与图论聚类稳定图相结合、仅以果树的输出响应信号... 果树的固有频率是林果振动采收机械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有效识别果树的固有频率,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Data-SSI(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法与图论聚类稳定图相结合、仅以果树的输出响应信号对果树进行固有频率识别的方法,以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一棵室内小型银杏树和一棵室外较大银杏树固有频率的识别并与冲击力锤频谱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小型果树在随机激励下采用本文方法识别结果与频谱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4.17%;室外大型果树在环境激励下所提方法识别结果与频谱试验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2.88%,最大相对误差为6.02%。本文方法对仅基于输出响应信号的果树固有频率识别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果树智能化共振采收时快速准确确定共振频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收获 固有频率 data-SSI法 图论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研究:数据驱动方法
9
作者 关昱 安强 +1 位作者 徐冠宇 汪广旭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9,共16页
燃烧不稳定依然是研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能够对其准确建模、早期预警和有效抑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近些年来,随着数据驱动方法在燃烧不稳定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往未被详细探究的复杂动力... 燃烧不稳定依然是研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能够对其准确建模、早期预警和有效抑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近些年来,随着数据驱动方法在燃烧不稳定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往未被详细探究的复杂动力学现象和未被识别发掘的模式及特征(如复杂网络的相关属性),均被有效地提取和解读。流动-声-燃烧这三者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由数据驱动方法搭建的特征空间中被重新梳理,并借此提炼出相应的燃烧不稳定预示因子,为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实时控制提供有效信息,有效抑制甚至完全避免燃烧不稳定问题。此外,过去几年伴随着机器学习方法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相关方法被用于燃烧不稳定的早期预警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问题,归纳总结了近期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燃烧不稳定预测研究,尤其关注动力系统理论、复杂网络和机器学习在燃烧不稳定研究中的相关应用进展。在未来,结合日益多元化和高精度测量手段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数据驱动方法将进一步发挥其潜在价值,帮助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燃烧不稳定问题,助力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不稳定 液体火箭发动机 数据驱动方法 非线性动力学 不稳定预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驱动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10
作者 陈肖楠 王奕首 卿新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0-1892,共13页
发展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发动机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总体概况。其次,以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驱动分类方式,系统总结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发展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发动机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总体概况。其次,以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驱动分类方式,系统总结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介绍基于数模混合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综述航空发动机建模方法、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和航空发动机气路性能预测技术,并讨论这些方法的特点、优势及不足。最后,总结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混合驱动方法在提升气路故障诊断精度、泛化性以及工程适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复杂工况下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驱动方法 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 传感器故障诊断 数据驱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的智能化演进:从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到混合智能
11
作者 张俊勃 肖祥辉 +4 位作者 马煜 彭颖 周青媛 李瑞 何康杰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9,共20页
面对“双高”运行态势,传统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方法逐渐暴露出效率与适应性不足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速度与精度方面的优势,正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聚焦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再到知识... 面对“双高”运行态势,传统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方法逐渐暴露出效率与适应性不足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速度与精度方面的优势,正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聚焦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再到知识-数据融合驱动形成混合智能的发展路径。首先梳理了典型稳定分析任务的技术需求,并回顾了传统模型驱动方法;随后总结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成果,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探讨了融合电力系统知识与机理的信息驱动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双高”背景下的电力系统特征,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知识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分类与研究方法
12
作者 金旋 吴应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以深度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视觉呈现,以多模态技术为支撑,为学习者构建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已成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国际中...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以深度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视觉呈现,以多模态技术为支撑,为学习者构建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已成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属性维度将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分为语言教学类、文化传播类和综合类,从生成模式维度分为专业生成内容、机构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从教学目标维度分为初级教学、中级教学和高级教学等类别和应用场景。文章将已有成果对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多元方法,其中定性研究注重内容特性与传播机制的探索,定量研究多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定性与定量结合等多元方法则可更全面地剖析短视频的知识属性和传播属性。文章依据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不同类型的特征,提出模态分析法、眼动追踪实验法、数据驱动行为分析法及虚拟互动实验法等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创新研究方法,为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 眼动追踪实验法 多模态分析法 数据驱动行为分析法 虚拟互动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
13
作者 龚京风 陈思成 +2 位作者 宣领宽 李晨琦 张跃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评估是机械工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cell-vertex finite volume method,CV-FVM)相结合形成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用于解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难...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评估是机械工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cell-vertex finite volume method,CV-FVM)相结合形成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用于解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难题.该方法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相结合,利用交错网格技术,将应力-应变定义在单元内,位移和拉格朗日乘子定义于节点,围绕节点构建控制体,为每个单元分配应力应变数据,基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对每个控制体的几何方程和平衡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最终通过满足守恒定律的点与材料数据库中的点的距离极值最小化以寻求出问题的最优解.采用C++语言开发数值求解程序,通过该程序分析均匀材料带孔方板和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拉压板力学性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三角形网格、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和混合网格适用性良好;数据库数据点数量、数据点间距以及常数矩阵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中有限单元法的结论吻合;在保持计算成本相近时,该方法计算结果的精度与有限单元法格式下的数据驱动算法结果精度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功能梯度板的数值模拟计算,展示了该方法具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模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计算力学 格点型有限体积法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研究
14
作者 高本瀚 董军乐 +2 位作者 虞洋 谢正浩 陈雪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2,共12页
球磨生产中影响浆料性能的因素众多,对陶瓷浆料的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模型,用于快速预测球磨性能指标以及逆向找出最优性能指标对应的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 球磨生产中影响浆料性能的因素众多,对陶瓷浆料的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模型,用于快速预测球磨性能指标以及逆向找出最优性能指标对应的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确定了模型的10个输入变量;进而建立10输入3输出的GA-BP预测模型,并通过性能分析确定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实现了浆料性能的定量预测。开展了浆料性能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工艺参数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实现球磨工艺的优化。针对浆料性能多目标寻优的问题,利用熵权法建立了浆料性能综合评价体系,以浆料性能的综合指标最佳得分作为遗传算法的优化目标,逆向寻优得到对应球磨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浆料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得分提高了5.59%。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寻优速度,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降本增效,对推动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工艺 数据驱动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相鼠笼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诊断方法
15
作者 党月懋 张睿成 +3 位作者 吴立建 许明阁 詹皓岚 张品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多相鼠笼异步电机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传动领域。由于恶劣运行工况导致的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可使电机性能恶化,甚至造成停机等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其准确诊断进行研究。基于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的Park矢量轨迹特征,采用... 多相鼠笼异步电机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传动领域。由于恶劣运行工况导致的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可使电机性能恶化,甚至造成停机等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其准确诊断进行研究。基于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的Park矢量轨迹特征,采用粒子群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PSO-CNN)的数据驱动方法,进行定子匝间短路的故障诊断与定位,具有准确率高、获取故障信息全面等优势。首先建立了五相鼠笼异步电机等效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得到Park矢量轨迹,使用对称分量法阐明其轨迹方程与五序分量的关系;进而对定子匝间短路故障不同模式及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的Park矢量轨迹进行椭圆参数拟合,得到故障特征参数与故障模式的数据集;最后,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进行五相鼠笼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实现对故障模式与短路匝数比的准确识别,并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故障诊断 定子匝间短路 对称分量法 PARK矢量 五相鼠笼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勇刚 吴哲同 +3 位作者 张涵博 刘振海 叶宏飞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位移数据中自动识别出了Timoshenko梁形式的弯曲控制微分方程,得到了三种不同加载条件下剪切影响系数关于结构尺寸和力学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揭示了经典模型适用的加载条件,同时还给出了一种未发现的新模型。通过将基于弹性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数据驱动范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和对人类经验的强依赖性,为建立简洁的力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模型 数据驱动 方程识别 TIMOSHENKO梁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半无限介质裂纹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守燕 邓王涛 +1 位作者 孙立国 杜成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7-1739,共13页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causal dila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DCNN)相结合用于半无限介质中的裂纹识别.在该模型中,SBFEM用于模拟波在含不同裂纹状缺陷半无限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对于不同的裂纹状缺陷,仅需改变裂纹尖端的比例中心和裂纹开口处节点的位置,避免了复杂的重网格过程,可高效地生成足够的训练数据.模拟波在半无限介质中传播时,建立了基于瑞利阻尼的吸收边界模型,避免了对结构全域模型进行计算.搭建了CDCNN,确保了时序数据的有序性,并获得更大的感受野而不增加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可捕捉更多的历史信息,AE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可将高维的原始输入特征向量空间映射到低维潜在特征向量空间,以获得低维潜在特征用于网络模型训练,有效提升了网络模型的学习效率.数值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识别半无限介质中裂纹的量化信息,且AE-CDCNN模型的识别效率较单CDCNN模型提高了约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自编码器 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 裂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流程、架构及其启示——基于情报数据战略演进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睿 李继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研究目的]爆炸式数据增长态势下,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情报数据管理是当前情报机构的重点任务。基于情报数据战略演进视角,梳理《情报界数据战略2023—2025》等美国政府官方文件,分析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流程、架构,以期为我国实现数... [研究目的]爆炸式数据增长态势下,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情报数据管理是当前情报机构的重点任务。基于情报数据战略演进视角,梳理《情报界数据战略2023—2025》等美国政府官方文件,分析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流程、架构,以期为我国实现数据驱动情报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生命周期、体系架构,从战略演进动因、指导思想演进、数据处理演进、人才队伍演进四个方面,针对美国情报界数据战略核心内容演进特点进行剖析。[研究结论]情报界数据管理生命周期是数据战略和数据管理的基础,包括计划与任务、获取与评估等6个不同环节。数据参考体系结构(DRA)和参考体系结构框架(RAF)共同组成情报界数据管理体系架构。为适应国际战略竞争形势的发展,我国应当从情报数字化转型、数据整合创新、跨部门数据访问、人才队伍培养、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着力,加速推动情报机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数据战略 数据管理 数据驱动情报 数据管理生命周期 美国情报界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数据驱动的城轨列车轴箱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彪 秦勇 +3 位作者 贾利民 程晓卿 曾春平 高一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城轨列车轴箱轴承的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外部随机干扰频繁,导致其监测数据中包含大量测量噪声乃至“脏”数据,进而制约了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监测数据驱动的动态多重聚合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度量短... 城轨列车轴箱轴承的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外部随机干扰频繁,导致其监测数据中包含大量测量噪声乃至“脏”数据,进而制约了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监测数据驱动的动态多重聚合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度量短时数据的幅值分布相似性自动识别并清洗“脏”数据;然后,将健康指标按不同时间尺度进行动态聚合,预测出各类潜在的未来退化轨迹,进而获得轴箱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均值与方差;并使用现场实测数据与加速寿命实验数据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剔除监测数据中的空采数据和强干扰数据;剩余寿命预测均值随累计行驶里程的增加逐渐收敛到真实值,且95%置信区间越来越窄;相比于单指数预测模型和混合预测模型,提出方法的累计相对精度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9.78%和27.63%,预测收敛速度平均值分别增加了10.56%和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列车 轴箱轴承 剩余寿命 数据驱动 多重聚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与物理机制耦合的菜子湖流域水位预报模型研究
20
作者 张运鑫 雷岳清 +4 位作者 廖卫红 张召 雷晓辉 年树强 张志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51,159,共8页
菜子湖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调蓄湖泊之一,湖泊水位的变化同时受到自然降水和工程调蓄的影响。为了准确模拟及预报菜子湖水位,构建了菜子湖流域四水源新安江模型和菜子湖水位预报的神经网络(LSTM)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外部耦合的方法... 菜子湖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调蓄湖泊之一,湖泊水位的变化同时受到自然降水和工程调蓄的影响。为了准确模拟及预报菜子湖水位,构建了菜子湖流域四水源新安江模型和菜子湖水位预报的神经网络(LSTM)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外部耦合的方法,构建了四水源新安江-LSTM耦合模型,进一步将物理机制模型模拟的入湖流量作为补充因子,驱动神经网络(LSTM)模型模拟菜子湖水位,从而实现两种不同模型在湖泊水位预报中的耦合应用。结果得出:直接模拟水位的洪水误差小于0.1 m,耦合模拟水位的洪水误差小于0.02 m,后者相较前者,水位误差精度提升了0.08 m。直接模拟水位验证期的洪水误差在0.02 m之内,纳什系数R^(2)分别为0.89、0.75及0.8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34、0.027及0.015;耦合模拟水位验证期的洪水误差在0.015 m之内,纳什系数R^(2)分别为0.91、0.82及0.8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19、0.021及0.008。研究结果表明,与单驱动因子得出的结果相比,双驱动因子得出的结果更有效地提高了水位的模拟精度。同时在考虑对应降雨的洪水过程中,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相结合的方法与直接预测水位误差相对比,有效地提高了场次洪水水位预报的精度,得到更精确的模拟结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调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相似调水工程的洪水水位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源新安江模型 神经网络(LSTM)模型 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相结合 水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