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旭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共17页
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向油气藏开发延伸,在面向目标成像、岩石物理、多约束反演、地震约束和驱动建模、油藏动态监测与表征以及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是地球物理技术本... 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向油气藏开发延伸,在面向目标成像、岩石物理、多约束反演、地震约束和驱动建模、油藏动态监测与表征以及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是地球物理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开发油气藏的需要。与勘探地球物理相比,面向油藏开发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由于数据条件、关键技术问题与目标的变化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技术体系。旨在简单总结和梳理该领域的发展和现状,目的是能和读者分享作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发 油藏地球物理 动态监测 动态表征 油藏模型 多约束地震反演 多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组分的多谱CT序列DCM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丹 陈平 +1 位作者 韩焱 李毅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8-972,共5页
多谱CT成像是通过不同谱段的CT图像表征检测对象中的不同组分。为了便于在同一视图中显示所有组分的信息,需要研究多谱CT序列的融合方法;但是常用融合方法如加权平均法、小波变换融合法等都是针对图像细节信息的优化,不能表达组分的物... 多谱CT成像是通过不同谱段的CT图像表征检测对象中的不同组分。为了便于在同一视图中显示所有组分的信息,需要研究多谱CT序列的融合方法;但是常用融合方法如加权平均法、小波变换融合法等都是针对图像细节信息的优化,不能表达组分的物理特性,从而导致融合图像的灰度不具有物理表征性,影响CT的定量检测。为此,结合具有物理表征特征的数据约束模型(DCM),开展了基于先验组分的多谱CT序列DCM融合算法研究。首先通过能谱滤波分离的成像方法获得多个能谱范围内的多能投影数据,采用TV-OSEM算法重建不同能谱段的CT序列;其次,利用传统DCM模型和改进DCM模型分别对多谱CT序列进行融合,传统DCM模型是严格单能的,由于滤波后能谱的非严格单能特性,其融合结果不能表征出对象序列中的全部组分。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DCM模型。改进DCM模型选择了新的体元定义,并且在多谱CT序列融合中引入先验组分作为参照,通过先验物质对融合结果中其他物质进行校准,实现检测对象中各组分位置的准确分布。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从物理表征正确性的角度,实现多谱CT序列融合,在满足CT序列中不同组分区分的同时,其融合图像的灰度具有物理可参照性,有利于后续的CT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谱CT CT序列融合 约束模型 先验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rolVAE的约束嵌入稠密时变阵列构建
3
作者 孙文力 原达 姜新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63,共10页
在对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过程中,其所依赖的三维时变阵列通常是由一维数据道或二维阵列间接生成的.由于采集到的数据往往比较稀疏,且存在不规则偏移,需要进行稠密处理,以获得高密度三... 在对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过程中,其所依赖的三维时变阵列通常是由一维数据道或二维阵列间接生成的.由于采集到的数据往往比较稀疏,且存在不规则偏移,需要进行稠密处理,以获得高密度三维时变阵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变分自编码(Controllable Variational AutoEncoder,ControlVAE)的约束嵌入稠密时变阵列构建方法 .使用基于ControlVAE的时变数据重构网络,通过隐空间采样插值和深浅层特征信息的融合,生成接近真实分布的伪道数据来增加阵列密度.构建了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数据配准模块,提取道间梯度特征与结构对称性特征,可以在时空域内完成数据配准.同时将浅层特征作为约束信息嵌入数据重构网络,以消除数据道偏移对阵列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仅使用单测线二维B-scan数据集即可重建稠密时变阵列,可以有效降低重构模型累积误差,提高面对复杂真实数据时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阵列 数据生成 探地雷达 约束嵌入 可控变分自编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地震反演中测井数据的标准化及储层的精细标定 被引量:18
4
作者 孟恩 徐刚 +1 位作者 沈财余 王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2,共7页
约束地震反演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作。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是约束地震反演基础工作的核心。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测井数据做标准化编辑处理与不做标准化编辑处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前者储层精细标定的... 约束地震反演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作。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是约束地震反演基础工作的核心。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测井数据做标准化编辑处理与不做标准化编辑处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前者储层精细标定的结果准确,后者效果很差。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参与约束地震反演的测井数据标准化编辑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测井数据 标定 精细 储层 编辑处理 基础工作 标准化处理 数据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阻抗约束下的储层地质建模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恭洋 胡勇 +3 位作者 周艳丽 罗东红 梁卫 张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73,共7页
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成为当今储层精细描述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但该项技术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限制就是对硬数据的密度要求十分苛刻,因而多用于井网密度大的已开发区的储层精细描述。而在勘探区块,多采用地震属性资料作... 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成为当今储层精细描述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但该项技术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限制就是对硬数据的密度要求十分苛刻,因而多用于井网密度大的已开发区的储层精细描述。而在勘探区块,多采用地震属性资料作为软约束,来弥补资料不足的缺陷。本文以我国海上某油田为例,探讨了应用地震反演资料约束三维储层建模的几种方法,并提出"多条件、多级约束"的建模策略。研究表明,有效地应用包括地震信息在内的多学科信息进行岩相随机建模,能有效地弥补井间信息不足的缺陷,降低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综合井资料的纵向高精度和地震资料的横向高精度信息,可以成功地应用三维随机建模技术解决勘探开发阶段的储层精细描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模 地震约束 波阻抗反演 相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约束的黄瓜叶片参数化建模 被引量:9
6
作者 苗腾 赵春江 +2 位作者 郭新宇 陆声链 温维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约束的黄瓜叶片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真实叶片形态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叶脉分布以及叶缘特征两类形态特征参数,用来约束叶片整体形状并分区域描述叶缘形态细节,再根据参数值计算出叶片轮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约束的黄瓜叶片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真实叶片形态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叶脉分布以及叶缘特征两类形态特征参数,用来约束叶片整体形状并分区域描述叶缘形态细节,再根据参数值计算出叶片轮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利用轮廓中轴骨架建模方法生成叶片的三维网格,最后采用纹理贴图技术增加真实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灵活地构建出黄瓜叶片的三维形态,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叶片 数据约束 交互式设计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数据联合约束下的地质统计学随机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杨锴 艾迪飞 耿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95-2704,共10页
利用能够整合测井信息与井间地震信息的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结合传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思路,得到了一种能够同时整合测井、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三种先验信息的地质统计学反演与储层建模方法.由于井间射线信息、测井信息与地面地震数... 利用能够整合测井信息与井间地震信息的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结合传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思路,得到了一种能够同时整合测井、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三种先验信息的地质统计学反演与储层建模方法.由于井间射线信息、测井信息与地面地震数据在随机反演与建模过程当中都得到了尊重,因此与传统地质统计学反演仅利用了测井与地面地震数据相比,本文的地质统计学反演与建模方法更充分地利用了先验信息,有效提高了反演的精度,降低了随机建模中的多解性.基于理论数据的测试证实了上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随机模拟 多信息联合约束储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控储层建模方法及其在普光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贻伟 刘红磊 +2 位作者 杨福涛 张纪喜 张雪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7,106,共4页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实现井间测井数据更合理内插的一种储层建模方法。该技术可以将含有丰富地质、岩性、物性信息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又综合了地震数据体反映的储层横向变化特征,特别适用于井网密度不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油气田。为此,基于该方法在普光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地震反演数据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成果,把地震数据作为宏观约束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井网密度不高时储层属性模型的精度问题,并指出了储层建模中整合地震数据方法的若干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震控地质建模 井震结合 地震反演 多级建模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储集孔隙多尺度连通性的定量显微CT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玉丹 杨玉双 +6 位作者 刘可禹 任玉琦 谭海 邓彪 杜国浩 谢红兰 肖体乔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2,2,共7页
非常规油气储集孔隙结构复杂多样,以纳米级孔喉系统为主,局部发育毫米-微米级孔隙和裂隙。孔、裂隙大小、形态及三维连通性等微观结构特征对油气赋存状态、运移方式、渗流特征等地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方法无法实现微纳孔隙多... 非常规油气储集孔隙结构复杂多样,以纳米级孔喉系统为主,局部发育毫米-微米级孔隙和裂隙。孔、裂隙大小、形态及三维连通性等微观结构特征对油气赋存状态、运移方式、渗流特征等地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方法无法实现微纳孔隙多尺度三维结构及连通性分析。本文采用同步辐射多能CT技术,结合数据约束模型(DCM)方法对非常规油气储集微纳孔、裂隙研究,可实现多尺度三维可视化表征,进一步获得孔、裂隙体积统计分布及其三维连通结构等信息。基于上海光源显微CT实验平台,针对碳酸盐岩及陆相页岩两种样品,成功获得了孔、裂隙三维结构以及统计分布、三维连通结构等定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望成为非常规油气储集研究强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CT 数据约束模型 多尺度孔、裂隙分布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形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贾瑞生 姜岩 +1 位作者 孙红梅 葛平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30-332,共3页
针对当前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绘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吸取计算机图形学、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数字地形模型以及基于网络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等核心技术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建立数字地形... 针对当前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绘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吸取计算机图形学、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数字地形模型以及基于网络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等核心技术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建立数字地形模型中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改进算法和思路,给出了运用VC++和OpenGL实现的三维真实感地形可视化实验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形可视化 约束Delaunay三角网 四叉树结构 虚拟现实语言(VR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约束Delaunay-TIN的三维地学模拟与可视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郝海森 吴立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8,共4页
该文以煤层为例,在分析地层底板空间信息特征的基础上,以地层底板等高线为数据源,基于强约束Delaunay三角形研究含断层约束的三维地学模拟的数据组织方法,设计地层底板要素的数据结构,并讨论底板各要素的拓扑关系。进而以Delphi和OPGL编... 该文以煤层为例,在分析地层底板空间信息特征的基础上,以地层底板等高线为数据源,基于强约束Delaunay三角形研究含断层约束的三维地学模拟的数据组织方法,设计地层底板要素的数据结构,并讨论底板各要素的拓扑关系。进而以Delphi和OPGL编程,在GeoMo3D系统中开发插件,实现了地层底板的3D可视化和基于Voronoi图的地层体积与矿层储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学模拟 强约束Delaunay三角形 VORONOI图 可视化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的增强L-多样性模型实现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静 原永滨 于旭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48-1851,共4页
传统l-多样性模型实现方法或者效率较低,或者信息损失较大,针对这种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聚类的l-多样性模型实现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准标识符集合中各属性的方差,其次根据方差确定不同属性在数据相似性计算中的权重,再次根据数据之... 传统l-多样性模型实现方法或者效率较低,或者信息损失较大,针对这种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聚类的l-多样性模型实现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准标识符集合中各属性的方差,其次根据方差确定不同属性在数据相似性计算中的权重,再次根据数据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约束聚类,最后对同一簇数据进行数据概化,实现l-多样性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以较小的数据信息损失和较快的运行效率实现l-多样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l-多样性模型 数据相似性 约束聚类 数据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地震-油藏模拟一体化技术及其在老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甘利灯 戴晓峰 +4 位作者 张昕 李凌高 杜文辉 高银波 卢明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7-639,691,共24页
以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技术需求和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共享油藏模型为核心的(测)井(地)震(油)藏(模拟)一体化技术理念,通过井震融合和震藏融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动态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井控保幅高分辨率地震资... 以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技术需求和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共享油藏模型为核心的(测)井(地)震(油)藏(模拟)一体化技术理念,通过井震融合和震藏融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动态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井控保幅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井控精细构造解释、井震联合储层研究、地震约束油藏建模和地震约束油藏数模技术系列,建立了老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和技术系列在研究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现了断距2m以上低级序断层的识别,构造解释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08%,2m以下薄储层识别符合率达86%,剩余油分布预测符合率80%。研究成果指导了15口井补孔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与措施前相比,平均单井增液量44.0t/d,增油量8.9t/d,含水率下降9.7%,为老油田挖潜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研究表明,要想充分发挥地震技术在老油田挖潜中的作用,就必须遵从由地震到油藏,再回到地震的井震藏一体化工作流程;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必须突出井控,强调井震一致性;在油藏工程阶段要突出地震约束,充分发挥地震资料面上密集采集的优势。尽管如此,在井震藏一体化工作流程中仍有许多技术亟待研究与完善,如老油田复杂开发过程的地震岩石物理基础研究,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地震响应机理与预测方法研究,以及地震约束沉积微相自动成图技术与井震藏一体化软件平台研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油田 井震藏-体化 动态地震岩石物理分析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不粗化 地震约束油藏建模与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加工中心现场失效数据分析实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海平 邓超 +1 位作者 刘繁茂 邓宇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93-2297,共5页
基于某大型汽车发动机厂14台卧式加工中心10个月的现场失效采集数据,首先采用卡普兰-梅尔和威布尔变换等方法,得到数据集的威布尔概率纸图;然后根据威布尔概率纸图的曲线形状,采用二重混合威布尔模型作为拟合方程;为了避免直接求解多维... 基于某大型汽车发动机厂14台卧式加工中心10个月的现场失效采集数据,首先采用卡普兰-梅尔和威布尔变换等方法,得到数据集的威布尔概率纸图;然后根据威布尔概率纸图的曲线形状,采用二重混合威布尔模型作为拟合方程;为了避免直接求解多维非线性似然方程组,将原问题转化为有约束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并采用BFGS算法和内点法求解,得到了置信度为95%的模型参数的置信区间;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采用K-S检验方法,结论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这样的寿命分布拟合模型。得到了卧式加工中心失效率函数,为一浴盆曲线,且失效率一直下降,因此设备处于早期故障阶段。计算了卧式加工中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 现场失效数据 混合威布尔模型 约束非线性优化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考虑安全约束机组组合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楠 郝俊聪 +2 位作者 产雪振 张志 许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54-3668,共15页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ecurity-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SCUC)作为编制发电计划的核心环节,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首先从物理模型和求解方法简要概述了SCUC问题。然后,从多目标、多元化决策变量、不...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ecurity-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SCUC)作为编制发电计划的核心环节,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首先从物理模型和求解方法简要概述了SCUC问题。然后,从多目标、多元化决策变量、不确定性、多时间尺度与多元约束条件5个方面梳理了物理模型驱动的SCUC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此类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重点总结归纳了现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驱动的SCUC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方法的特点、优势和缺陷。最后提出了对未来基于数据驱动的SCUC研究方向的相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 优化调度 模型驱动 人工智能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典学习和ADMM的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慧 韩立国 +1 位作者 张良 贾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9-426,共8页
针对压缩感知下与字典学习和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密切相关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在压缩感知理论下采用字典学习和ADMM重建地震数据的方法。首先对不完整地震数据进行字典学习... 针对压缩感知下与字典学习和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密切相关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在压缩感知理论下采用字典学习和ADMM重建地震数据的方法。首先对不完整地震数据进行字典学习,使其稀疏地表示,再根据地震道的缺失情况设计合理的采样矩阵,最后对建立的L1范数约束模型采用ADMM进行求解得到重建后的地震数据。建立了压缩感知下基于字典学习和ADMM的地震数据插值技术流程。正演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压缩感知理论下采用固定基的重建方法相比,字典学习能够自适应地对地震数据进行更优的稀疏表示。与常用的curvelet等重建算法相比,采用ADMM能够更加精确地重建地震数据。与固定基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相比,在压缩感知理论下采用字典学习和ADMM重建的地震数据有更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字典学习 采样矩阵 地震数据重建 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稀疏表示 L1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曲线模型及其在轨道数据库生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上官伟 蔡伯根 +1 位作者 王剑 陈德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7,共6页
本文研究有限约束条件下的变分曲线模型及其在铁路列控轨道数据库中的应用,提出从GPS轨道数据中自动生成适合列车控制的数字轨道地图的方法、模型和算法。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对算法和方法进行验证、比较和改进,针对大量轨道数据建立其数... 本文研究有限约束条件下的变分曲线模型及其在铁路列控轨道数据库中的应用,提出从GPS轨道数据中自动生成适合列车控制的数字轨道地图的方法、模型和算法。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对算法和方法进行验证、比较和改进,针对大量轨道数据建立其数据约简的组合数学模型,分析实际列车运行时有限约束条件,研究曲线演化理论,采用基于变分曲线模型曲线形变的思想对数据进行约简和误差剔除,在满足一定的误差前提下快速自动获取少量关键数据来描述铁道轨迹,完善列控轨道数据库的自动生成与优化方法,实现基于GPS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实时、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曲线模型 有限约束条件 列控轨道数据库 GPS数据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Reduce的约束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亮 钱雪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25-2728,2748,共5页
传统的约束频繁项集挖掘方法无法实现对较大数据量的快速处理,针对该问题,结合分布式框架Hadoop的分布式计算优势,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约束频繁项集挖掘算法。将一个完整的挖掘任务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根据用户自定义的约... 传统的约束频繁项集挖掘方法无法实现对较大数据量的快速处理,针对该问题,结合分布式框架Hadoop的分布式计算优势,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约束频繁项集挖掘算法。将一个完整的挖掘任务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根据用户自定义的约束条件对子任务进行并行挖掘,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良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MapReduce编程模型 约束频繁项集 频繁模式树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淑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317,共5页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近地表 约束层析成像 近地表模型 静校正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双层优化模型 被引量:17
20
作者 舒隽 郭志锋 韩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01,共7页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受到网络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于状态估计原理提出了虚假数据注入(FDI)攻击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中,网络攻击方对电力系统测量数据展开攻击,其目的是寻找最优攻击方案使电...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受到网络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于状态估计原理提出了虚假数据注入(FDI)攻击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中,网络攻击方对电力系统测量数据展开攻击,其目的是寻找最优攻击方案使电力系统的经济损失最大化,以量测攻击范围和状态估计残差为约束条件,而下层模型采用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调度运行人员根据状态估计处理后的负荷数据优化调度电力系统的运行。针对双层优化模型的复杂性,利用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其转化为单层非线性规划模型后求解。在GAMS上实现所提出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非线性规划模型的编程仿真,并调用非线性规划求解器BARON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FDI双层优化攻击可能严重危害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优化模型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状态估计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KKT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