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ultiscale adaptive framework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pplication to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product yield predi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Nan Liu Chun-Meng Zhu +1 位作者 Meng-Xuan Zhang Xing-Ying La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849-2869,共21页
Since chemical processes are highly non-linear and multiscale,it is vital to deeply mine the multiscal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embedded in the massive process data for the prediction and anomaly tracing of crucial pro... Since chemical processes are highly non-linear and multiscale,it is vital to deeply mine the multiscal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embedded in the massive process data for the prediction and anomaly tracing of crucial process parameters and production indicators.While the integrated method of adaptive signal decomposition combined with time series models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process variables,it does have limitations in capturing the high-frequency detail of the operation state when applied to complex chemical processes.In light of this,a novel Multiscale Multi-radius Multi-st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srt Net)is proposed for mining spatiotemporal multiscale information.First,the industrial data from the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process decomposition using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extract the multi-energy scale information of the feature subset.Then,convolution kernels with varying stride and padding structures are established to decouple the long-period opera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encapsulated within the multi-energy scale data.Finally,a reconciliation network is trained to reconstruct the multiscale prediction results and obtain the final output.Msrt Net is initially assessed for its capability to untangle the spatiotemporal multiscal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ables in the 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TEP).Subsequently,the performance of Msrt Net is evaluated in predicting product yield for a 2.80×10^(6) t/a FCC unit,taking diesel and gasoline yield as examples.In conclusion,Msrt Net can decouple and effectively extract spatiotemporal multiscale information from chemical process data and achieve a approximately reduction of 30%in prediction error compared to other time-series models.Furthermore,its robustness and transferability underscore its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broad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Product yield data-driven modeling Multiscale prediction data decompositi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2
作者 Guanghua Yi Xinhong Hao +3 位作者 Xiaopeng Yan Jian Dai Yangtian Liu Yanwen H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AMR method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the time series of the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re reconstructed into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signal preprocessing process.Second,the depthwise convolution and large-size convolutional kernels bas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DLRNet)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capability of the AMR model.Finally,the model perform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to obtain the recognition vector that represents the signal modulation typ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R metho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twork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AMR method.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aintains a high level greater than 90% even at -14 dB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Depthwise con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随机充电数据和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3
作者 申江卫 折亦鑫 +4 位作者 舒星 刘永刚 魏福星 夏雪磊 陈峥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5-1595,共11页
用户充电过程较强的随机性,导致很难获得完整且固定的充电段用于精确表征电池健康状态的变化。针对充电行为的无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健康指标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对锂电池的原始充电电压时序数据进行分割作为随... 用户充电过程较强的随机性,导致很难获得完整且固定的充电段用于精确表征电池健康状态的变化。针对充电行为的无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健康指标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对锂电池的原始充电电压时序数据进行分割作为随机充电数据,使用单一卷积神经网络架构从中自适应提取老化特征,并采用蜣螂优化算法对其参数寻优,建立了多阶段模型。仅使用短时随机原始充电电压数据即可实现电池健康状态估计,且有效适用于不同充电模式和充电速率。实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连续5 s(100个数据点)的原始电压时序数据,在恒流-恒压充电模式下,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结果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07%,在多阶段恒流充电模式下,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结果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态 随机充电 数据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波磨迁移诊断方法
4
作者 王阳 肖宏 +3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魏绍磊 方树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励下车体振动特性,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获取车体垂向加速度仿真数据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搭建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并在仿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其他几种常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将模型迁移到实测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集上实现对钢轨波磨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激励的振动能量在运行方向左侧和右侧空气弹簧对应的地板表面位置基本相同,通过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信号无法区分左右两股钢轨的差异。与SVM、LSTM及2D-CNN相比,本文提出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精度最高,单个样本推理时间仅为1.00 ms,钢轨波磨识别准确度达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车载检测 数据驱动 迁移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退役电池常用SOC范围的SOH预测
5
作者 杜燕 陶骁 +3 位作者 苏建徽 李金中 谢毓广 朱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5,共7页
针对退役电池老化程度较高,在动力电池上采用的健康特征无法满足退役电池实际工作时的荷电状态(SOC)的范围的问题,提出在退役电池实际使用时SOC的主要分布范围内获取电池充电数据,通过获取的数据预测SOH,提升算法运用的实用性。在此基础... 针对退役电池老化程度较高,在动力电池上采用的健康特征无法满足退役电池实际工作时的荷电状态(SOC)的范围的问题,提出在退役电池实际使用时SOC的主要分布范围内获取电池充电数据,通过获取的数据预测SOH,提升算法运用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SOH估计算法提取能反映电池老化特性的特征较困难,且无法完全利用数据的问题,提出利用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电池特征,再将特征输入到长短期神经网络(LSTM)中预测SOH。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锂离子电池随机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该方法能采取较少的电池片段来实现准确的SOH估算,且相较于传统的SOH算法,更能贴合退役电池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电池健康状态 电池荷电状态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神经网络 充电数据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目标数据增强的海面小目标检测
6
作者 尹翔 李婉华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共9页
由于海面存在大量背景杂波,以及目标的多样性,海面小目标检测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海面小目标检测逐渐流行,具有较好的性能。然而,这类方法严重依赖于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通常情况下,目标样本数量远少... 由于海面存在大量背景杂波,以及目标的多样性,海面小目标检测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海面小目标检测逐渐流行,具有较好的性能。然而,这类方法严重依赖于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通常情况下,目标样本数量远少于海杂波样本数量,这会给训练带来困难同时降低检测性能。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数据增强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对目标的时频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相似的特征分布样本,从而扩展目标数据集,缩小目标样本和海杂波样本之间的数量差距,使更多的目标信息被用于检测器的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检测器性能。在IPIX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检测性能,及所提出的检测器可以实现虚警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 生成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小目标检测 可控虚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设施原始资料附件特征的智能提取
7
作者 陈华群 张进 董世华 《科技通报》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了提高航空原始资料的审核效率和降低人为差错,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YOLOv5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无线电原始资料附件特征的智能提取。基于审核附件文件的模块分区属性,建立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的评价函数;利用模块的信息... 为了提高航空原始资料的审核效率和降低人为差错,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YOLOv5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无线电原始资料附件特征的智能提取。基于审核附件文件的模块分区属性,建立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的评价函数;利用模块的信息变动属性和图像像素差异,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分区模块的特征提取;将YOLOv5的Backbone中的FOCUS结构改进为ORT结构,提升图像检测的效率。以新增无线电导航设施的附件的特征提取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分区模块式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降低了重复检测的冗余度;改进的YOLOv5的ORT结构,提升了审核的精确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原始资料 无线电附件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YOLOv5图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CNN的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杰 耿亚飞 +1 位作者 杨俊 王麒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针对单一模型在斜拉桥海量监测数据中难以实现结构损伤的精准识别且抗噪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算法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融合的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 针对单一模型在斜拉桥海量监测数据中难以实现结构损伤的精准识别且抗噪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算法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融合的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的基础上,依据标准差特性推算合适的噪声源进行迭代更新,动态调整海量数据中的噪声水平并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随后对IMF分量逐个进行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拟合,计算各个分量的Hurst指数用以筛选最佳IMF分量,为1D-CNN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输入;细化调整卷积层结构与参数优化1D-CNN,提高模型对海量数据的泛化能力与计算效率,经训练后得到斜拉桥损伤识别模型;利用斜拉桥基准有限元模型提取多种工况数据,对斜拉桥损伤识别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ICEEMDAN-CNN模型在仿真分析时损伤定位精度为99.84%,损伤定量的最大误差为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损伤识别方法 海量数据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信号的含能材料撞击感度机器学习识别
9
作者 张炳儒 李明 +8 位作者 文玉史 郭峰 于绍钧 纪春亮 林聪妹 郝利霄 韩勇 邓川 代晓淦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为了提高炸药撞击感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炸药撞击响应声信号的智能识别进行了研究。基于落锤式撞击感度测试装置针对混合炸药开展了试验,利用音频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了撞击过程中的声信号,提取了最大值、带宽等一... 为了提高炸药撞击感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炸药撞击响应声信号的智能识别进行了研究。基于落锤式撞击感度测试装置针对混合炸药开展了试验,利用音频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了撞击过程中的声信号,提取了最大值、带宽等一维的时域和频域特征,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将音频数据转换为二维的频谱图,采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对一维数据进行数据增强,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对二维频谱图进行数据增强,采用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机(SVM)、k-means聚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视觉Transformer(ViT)进行判爆分类。结果表明,RF、XGBoost、BPNN和SVM在原始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均超过99.5%,在cGAN增强数据上最终达到100%,而k-means聚类算法初始达到了98.5%的准确率,在增强数据上呈现准确率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NN和ViT在原始数据上的准确率分别为98.1%和98.4%,在增强数据上达到98.4%和98.9%,在增强数据上的表现有所提升,但受限于小样本环境和轻微的过拟合问题,准确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总体而言,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炸药撞击感度智能识别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验证了其在爆炸声信号判爆任务中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人工判爆的主观性和效率低的问题,为炸药使用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感度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声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乐 程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1,共6页
光通信网络中,故障数据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输出数据类别。为防止拟合过度,引入L1正则惩罚项和优化... 光通信网络中,故障数据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输出数据类别。为防止拟合过度,引入L1正则惩罚项和优化激活函数实现参数稀疏化。同时,将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置信网络的输入层连接,利用反向训练对分类结果进行反馈微调。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数据分类误差低于1.7%,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高度一致,有效提升了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光通信网络 数据传输 卷积神经网络 正则化 反馈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结构数据驱动的车轮扁疤定量识别方法
11
作者 钱新宇 谢清林 +1 位作者 陶功权 温泽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车轮扁疤,提出以不同结构数据为驱动载体的车轮扁疤定量识别方法.将合成的扁疤车轮数据作为车轮不圆激励输入地铁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工况下的轴箱振动响应.对轴箱振动响应进行数据规整,制成不同结...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车轮扁疤,提出以不同结构数据为驱动载体的车轮扁疤定量识别方法.将合成的扁疤车轮数据作为车轮不圆激励输入地铁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工况下的轴箱振动响应.对轴箱振动响应进行数据规整,制成不同结构形式的样本集,将它与速度信号融合输入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MCNN)模型进行训练,探究MCNN模型在不同数据结构输入下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设置的其他输入数据结构,输入数据结构为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组合的MCNN模型识别性能最佳,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拟合度(R2)分别为1.947%和0.9978,耗时相对较低,单个样本为0.1579 ms.经典模型对比实验、速度信息消融实验和实测数据迁移学习实验的结果表明,输入数据结构为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组合的MCNN模型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扁疤 定量识别 多结构数据样本集 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 轴箱振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研究
12
作者 杨瑞仙 李航毅 +1 位作者 于馨凯 毕崇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方案,对于拓展数据隐私研究范畴、促进社交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融合隐私感知和客观标准构建社交网络隐私图像库;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信息熵理论构建社交...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方案,对于拓展数据隐私研究范畴、促进社交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融合隐私感知和客观标准构建社交网络隐私图像库;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信息熵理论构建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模型;第三,获取新浪微博用户公开发布的图像数据,通过自建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分类表标注数据集并进行监督学习;最后,根据年龄特征比例抽样新浪微博用户,分析其隐私泄露风险并分级预警。[结果/结论]用户年龄反作用于隐私披露行为,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数据敏感性排序从高到低为:个人财产信息、个人网络通信信息、个人医疗健康信息、个人位置信息和个人识别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图像敏感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 信息熵理论 隐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行为动机分析技术研究
13
作者 卞睿 刘姝璠 +2 位作者 张洪艳 隗晓华 陈艳梅 《信息技术》 2025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了对心理问题进行精确的诊断和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行为动机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反映心理健康状态的行为动机数据,并据此诊断识别出抑郁症患者,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特征选择,以提高数据的相关性。为... 为了对心理问题进行精确的诊断和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行为动机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反映心理健康状态的行为动机数据,并据此诊断识别出抑郁症患者,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特征选择,以提高数据的相关性。为了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并降低过度拟合的风险,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增强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NN-BiLSTM的抑郁症识别算法,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特征。同时,利用行为数据中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信息,实现对抑郁症的精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综合性能良好,识别准确率比CNN-GRU提升了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动机分析 心理健康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的多输出分类旋转机械复合故障诊断
14
作者 毛荣珍 米洁 +1 位作者 甄真 周海龙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针对旋转机械复合故障诊断技术特征提取效果不佳、准确率较低且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故障数据增强的多输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复合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为解决复合故障数据匮乏问题,利用... 针对旋转机械复合故障诊断技术特征提取效果不佳、准确率较低且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故障数据增强的多输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复合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为解决复合故障数据匮乏问题,利用实验或现场采集的单故障数据,通过组合拟合生成复合故障数据,提出一种使用单故障数据拟合复合故障数据的方法;其次,将拟合后的复合故障数据与单故障数据一同进行数据预处理,并用于多输出CNN复合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最后,将训练后的模型用于实际工况数据,实现复合故障的解耦与诊断。使用东南大学数据集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升特征提取效果,实现复合故障解耦、输出故障类型,提升了复合故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复合故障诊断 梅尔频谱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升维分析方法
15
作者 潘永昊 张苒苒 +2 位作者 于洪涛 黄瑞阳 金柯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输入数据紧密耦合的特性导致特征重要性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从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中分析输入特征重要性的特征升维分析方法。首先,在高维欧氏空间中对输入网络模型的样本特征依次分配一个标准正交基,对输入...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输入数据紧密耦合的特性导致特征重要性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从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中分析输入特征重要性的特征升维分析方法。首先,在高维欧氏空间中对输入网络模型的样本特征依次分配一个标准正交基,对输入样本特征进行升维表示;其次,在高维欧氏空间中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计算扩展,并对升维表示的特征进行计算;最后,在计算结果中可由标准正交基与输入样本特征的对应关系,分析得出各个输入样本特征在输出结果中的影响权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分析得出的权重能够有效反映输入特征对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升维 权重分析 高维欧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词标签生成的病历文本后处理技术
16
作者 祁志玲 王晨宇 《信息技术》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为提高病历文本数据处理的效率,文中基于深度学习和词标签技术,设计了一种文本后处理技术算法。文中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被输入至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文本特征,通过构建医学词库,并根据专家评判从词库中挑选标签组成标准标签库。利用LDA主题... 为提高病历文本数据处理的效率,文中基于深度学习和词标签技术,设计了一种文本后处理技术算法。文中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被输入至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文本特征,通过构建医学词库,并根据专家评判从词库中挑选标签组成标准标签库。利用LDA主题模型获取词和标签的词-标签概率,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得到词-标签概率特征,再将文本特征和词-标签概率特征进行特征拼接,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标签相似度筛选。与TextCNN和infoCNN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Pr、Re和F1这三个指标上均有所提升,其中F1值分别提高了2.30%和2.22%,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文本 后数据处理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LDA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数据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蔡登江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有效解决不平衡数据影响的问题,确保面对大规模网络流量数据异常检测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不平衡数据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通过优化SMOTE(合成少数类过采样)算法对含不平衡数据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平衡处理,将得到的数据集通过核主... 为有效解决不平衡数据影响的问题,确保面对大规模网络流量数据异常检测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不平衡数据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通过优化SMOTE(合成少数类过采样)算法对含不平衡数据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平衡处理,将得到的数据集通过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特征提取后,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通过卷积和池化过程进一步实现网络流量数据深度特征提取,依据Softmax分类层对网络流量特征进行分类,利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不平衡数据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展现出了良好的效率和稳定性。在迭代次数为40次时,实现最佳不平衡数据处理结果,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数据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优化SMOTE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Softmax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研究
18
作者 麻胜兰 钟建坤 +1 位作者 刘昱昊 郑翔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为提高结构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的结构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通过二维桁架数值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2D-CNN卷积层数和加速度噪声水平对数据异常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 为提高结构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的结构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通过二维桁架数值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2D-CNN卷积层数和加速度噪声水平对数据异常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区分加速度数据异常类型,异常检测的准确率可达97%以上;对于包含信息复杂、数据规模大的样本,采用4层以上的2D-CNN有助于提高加速度数据异常检测的准确率,采用5层卷积层的2D-CNN对数据异常辨识精度可达98%;当加速度信噪比大于1时,数据异常检测准确率均在90%以上,当加速度信噪比为10时,准确率在97%以上,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容噪性和鲁棒性;采用2D-CNN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可为传感器网络的有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桁架结构 深度学习 加速度 数据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数据中心运维异常数据识别方法
19
作者 蔡雯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165-167,共3页
文章针对数据中心的异常图像数据相似性较高导致识别准确性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CNN的数据中心运维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对数据中心运维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类,以此减少图像数据中的冗余信息。设计基于CNN的异常数据识别模型,将处理后的... 文章针对数据中心的异常图像数据相似性较高导致识别准确性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CNN的数据中心运维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对数据中心运维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类,以此减少图像数据中的冗余信息。设计基于CNN的异常数据识别模型,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导入模型进行训练。在识别出异常图像数据后反馈给运维人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处理运维数据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中心 异常数据 识别方法 模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岭回归模型的数据识别与预测算法设计
20
作者 马骁 《信息技术》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了对医疗财务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识别和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岭回归的数据识别与预测算法。模型利用具有自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提取,并分配相应的权重,然后通过改进的岭回归算法进行风险预测。... 为了对医疗财务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识别和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岭回归的数据识别与预测算法。模型利用具有自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提取,并分配相应的权重,然后通过改进的岭回归算法进行风险预测。在岭回归算法中引入核函数,将非线性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实现数据的精准回归预测。以6家大型医疗机构的数据集为样本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算法的预测精确率达95.4%,召回率为94.6%,F1分数为94.8%,高于传统的主流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证明了该算法模型的有效性,能够对数据进行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数据分析 岭回归 卷积神经网络 识别预测 数据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