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s 被引量:3
1
作者 GU Chong-shi WANG Shao-wei BAO Teng-f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21-1535,共15页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s(RCCDs),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are firstly analyzed. Then, the viscous-spring ar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s(RCCDs),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are firstly analyzed. Then, the viscous-spring artificial boundary(VSAB) i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radiation damping of their infinite foundations, and based on the Marc software, a simplified seismic motion input method is presented by the equivalent nodal loads. Finall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of a RCC gravity dam, effects of radiation damping and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dams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RCC gravity dam significantly reduces about 25% when the radiation damping of infinite foundation is considered. Hot interfaces and the normal cold interfaces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RCC gravity dam.However, nonlinear fracture along the cold interfaces at the dam heel will occur under the designed earthquake if the cold interfaces are combined poorly. Therefore, to avoid the fractures along the construction interfaces under the potential super earthquakes,combination quality of the RCC layers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en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construction interface nonlinear fracture radiation damping viscous-spring artificial boundary dynam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群决策的土石坝施工期度汛方案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关莉莉 衣建妮 +3 位作者 李巍 李松涛 张雪婧 段舒予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56,共5页
土石坝施工期抵御洪水能力不足,度汛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风险与成本,但针对土石坝施工期度汛方案的安全风险与成本协同控制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多目标协同控制中评价指标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单一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把握程度... 土石坝施工期抵御洪水能力不足,度汛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风险与成本,但针对土石坝施工期度汛方案的安全风险与成本协同控制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多目标协同控制中评价指标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单一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把握程度不同,难以准确赋值。因此,采用多位专家以区间数形式对评价指标赋值,通过最小化专家赋值之间的距离构建专家群体意见协商模型,将多位专家区间数赋值转化为综合所有专家意见的一个实数,建立土石坝施工期度汛方案的安全风险与成本评价模型。以前坪水库为例,对7种度汛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了前坪水库施工,实现了安全风险与成本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施工期 土石坝 区间数 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散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治宇 刘思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88,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工程发包行为以及严格施工现场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散工程 安全管理 风险来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混凝土坝建设与技术标准体系发展与展望
4
作者 金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5,共13页
2025年初,已建和在建的堆石混凝土坝已达200座,其中百米级周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开工建设,且NB/T 10077—2024《堆石混凝土坝设计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经过20余年发展已走向成熟。为此,全面回顾了堆石混凝土筑坝... 2025年初,已建和在建的堆石混凝土坝已达200座,其中百米级周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开工建设,且NB/T 10077—2024《堆石混凝土坝设计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经过20余年发展已走向成熟。为此,全面回顾了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从发明伊始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4个发展阶段,详细介绍了不同阶段研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研究成果,总结了堆石混凝土相关基础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典型堆石混凝土坝的建设情况及堆石混凝土坝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堆石混凝土坝的发展脉络,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促进堆石混凝土坝技术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重力坝 拱坝 技术标准 智能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
5
作者 黄建文 雷聪 +3 位作者 万晨 王兴霞 王宇峰 杨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61,共9页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合的方法,构建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平台,并应用于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能一键查询、下载高拱坝各个浇筑仓、不同时间、不同高程以及整个浇筑周期的施工进度数据,可以实现大坝施工进度动态模拟,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进行预警。研究成果可为加快高拱坝施工进度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进度 监控及预警 高拱坝 BIM 3D LST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械故障影响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进度SD-DES耦合可视化仿真
6
作者 李政 吴斌平 +1 位作者 赵梦琦 王佳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6,共13页
【目的】碾压混凝土坝(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RCCD)施工过程仿真方法为分析大坝施工的复杂动态系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传统的离散事件仿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DES)方法在仿真过程中虽然考虑了影响施工进度的... 【目的】碾压混凝土坝(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RCCD)施工过程仿真方法为分析大坝施工的复杂动态系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传统的离散事件仿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DES)方法在仿真过程中虽然考虑了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生产、运输入仓和施工降雨等),但未有效考虑仓面作业中施工机械故障情况对施工过程的影响,施工进度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三维可视化展示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情况,在传统施工仿真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提出了考虑机械故障的RCCD施工SD-DES耦合可视化仿真方法。【方法】首先,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仓面施工机械故障SD模型,从而实现对仓面施工中碾压机作业、故障、维修等行为的因果关系分析;其次,以传统施工进度DES仿真模型为基础,耦合机械故障SD模型建立RCCD施工SD-DES耦合仿真模型,并以碾压施工时间作为耦合模型的接口变量,从而实现模型的数据通信和交互,有效提高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再次,将系统仿真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结合,基于Unity 3D构建大坝施工三维动态场景,实现基于仿真结果的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最后,以我国西南地区某高碾压混凝土坝工程为例进行施工仿真分析与成果展示。【结果】相比于传统DES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偏差2.49%),基于SD-DES耦合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偏差0.28%)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同时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研究表明,SD-DES耦合可视化仿真方法能够有效考虑施工机械故障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提高仿真精度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表现能力,有助于大坝施工方案的合理制定和现场施工的管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机械故障 SD-DES耦合 碾压混凝土坝 施工可视化仿真 混凝土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7
作者 陈灯红 张心瀚 +3 位作者 刘云辉 胡昊文 刘云龙 梁羽翔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6-2599,2638,共15页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自动建模方法。利用构建的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对某重力坝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验证。随后对NG5拱坝系统分别基于平整地基和不规则地基进行线弹性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相较于简化的平整地基拱坝系统,不规则地基拱坝系统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第一主应力峰值变化较大,分别增加了73.5%和103.6%;考虑拱坝横缝以及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顺河向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分别增加了43.9%、32.0%和56.6%,同时边缝的法向开度增加尤为显著,增加了388.9%和381.8%,开度峰值增加了105%,在应力和损伤方面,第一主应力峰值增加了81.6%,损伤较大的区域也沿着坝体底部进行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高拱坝 八叉树网格 非线性响应 不规则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治理的规制策略论
8
作者 赵谦 姚天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9,共10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具体样态,旨在通过实施标准化的耕地保护来创新性配置耕地这类农业生产要素。相应的目标治理即是依循相关规范设定,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蕴含的目标要素实施体系性规制;有必要从面积规模形式统筹与粮...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具体样态,旨在通过实施标准化的耕地保护来创新性配置耕地这类农业生产要素。相应的目标治理即是依循相关规范设定,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蕴含的目标要素实施体系性规制;有必要从面积规模形式统筹与粮食产出能力实质统筹这两个方面,设定相应的规制要点以明晰其规制策略。一方面,形式统筹导向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治理,主要针对全局性建成范围宣示和阶段性建成面积羁束这两类规范事项,通过设定相应的规模型规制要点,明晰形式宣示、羁束型规模统筹的规制策略。另一方面,实质统筹导向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治理,主要针对粮食产能比例结构和粮食产能参考值量化这两类规范事项,通过设定相应的能力型规制要点,明晰实质结构、量化型能力统筹的规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 规模型规制 能力型规制 目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图规划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史梓慧 欧阳丹彤 张立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综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布图规划方法,探讨布图规划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芯片面积、互连线长和设计周期的影响.首先,回顾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强调布图规划在确定模块位置、尺寸和旋转角度中的作用.其次,详细介绍4... 综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布图规划方法,探讨布图规划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芯片面积、互连线长和设计周期的影响.首先,回顾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强调布图规划在确定模块位置、尺寸和旋转角度中的作用.其次,详细介绍4类主要的VLSI布图规划方法:直观构造方法、分析法、迭代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再次,讨论两个VLSI设计领域中常用的基准数据集MCNC和GSRC对测试和评估布图设计方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布图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布图规划 布局 构造法 分析法 迭代法 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信”助“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怡帆 马云飞 魏彦杰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02,共23页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推进信用制度化建设的内在基础,也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社会信用体系分批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推进信用制度化建设的内在基础,也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社会信用体系分批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且该结论在动态效应检验、PSM-DID以及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下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强声誉以及降低经营风险来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地位低、代理冲突大的企业以及信贷约束高、信用割裂严重的地区中更为明显。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引致的商业信用融资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并降低金融投资水平,即可以有效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文章揭示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促进微观主体间互惠合作的具体形式,对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商业信用融资 制度化信用 “小范围”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湿证诊断标准比较研究及湿证疗效评价量表条目池构建
11
作者 郭星池 张会永 +4 位作者 于莉 朱昱林 刘竞男 邵天赐 陈智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0-709,共10页
目的对于临床研究中湿证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湿证条目池,为湿证相关量表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60-2023年被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查找并筛选出湿证临床研究文献,对湿证... 目的对于临床研究中湿证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湿证条目池,为湿证相关量表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60-2023年被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查找并筛选出湿证临床研究文献,对湿证诊断标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从上述数据库中检索出文献7651篇,最终纳入52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分别为《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751.2—1997)、《证素辨证学》、《中医证候规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第五版、第六版、新世纪第二版、人卫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诊断方式可以分为叙述法、主次症(或见症)分级诊断法、赋分法3种。症状组成共有36个,可分为蕴积肌腠组、痹阻经络骨节组、内蕴脏腑组和湿邪蒙窍组4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751.2—1997)被引用次数最多为22次,覆盖病种16个。结论《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在临床研究中应用最广泛,2021年新版国标更适用于目前湿证诊断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量表 疗效评价 条目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 VSIS可视化仿真系统在混凝土坝施工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练继亮 钟登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398-405,共8页
仿真技术在辅助大坝设计和施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时仿真计算模型及成果提交的有效性问题始终是研究的两个难点.为此。运用可视化技术,开发了DamVSIS大坝施工可视化仿真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模型验证,确保仿真计算成果真实有效,同... 仿真技术在辅助大坝设计和施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时仿真计算模型及成果提交的有效性问题始终是研究的两个难点.为此。运用可视化技术,开发了DamVSIS大坝施工可视化仿真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模型验证,确保仿真计算成果真实有效,同时借助可视化技术的信息表达,特别是真三维的地形环境与实体,为决策者直观、快捷地掌握多参数环境的系统信息提供支持,实戢证明其效果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施工 大坝可视化仿真系统 仿真计算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要素的过江通道适建性多尺度评价
13
作者 杨洋 苏晶文 +1 位作者 孙跃 查甫生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3-385,共3页
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提出,至2025年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其中长江下游安徽、江苏和上海共24条,科学的规划选址对过江通道的建设至关重要(姜月华等,2023),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负面清单”(程光华等,2... 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提出,至2025年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其中长江下游安徽、江苏和上海共24条,科学的规划选址对过江通道的建设至关重要(姜月华等,2023),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负面清单”(程光华等,2018;苟富刚等,2023)。笔者等以皖江经济带规划过江通道为研究对象,在沿江地区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质环境的区域尺度过江通道建设适宜性评价,分别划定过江大桥适宜建设段和过江隧道适宜建设段。针对工程尺度过江通道适建性,提出基于工程地质“负面清单”和长江水下地形的评价方法,并以规划铜陵开发区过江通道为例开展适建性评价,提出“东桥西隧”过江通道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江通道 适建性 多尺度 地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湖库容对溃决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14
作者 黄卫 刘晓庆 +1 位作者 刘备 段文刚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6,共11页
针对现有试验中库容不足导致所呈现的溃决过程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通过开展3种不同库容的大尺度堰塞坝溃决物理试验,研究堰塞湖库容对漫溢溃决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库容条件下,坝体漫溢溃决过程的典型阶段具有一致性,... 针对现有试验中库容不足导致所呈现的溃决过程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通过开展3种不同库容的大尺度堰塞坝溃决物理试验,研究堰塞湖库容对漫溢溃决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库容条件下,坝体漫溢溃决过程的典型阶段具有一致性,溃决流量过程也较为相似,但峰值大小及峰现时间存在差异,库容增加1倍,峰值流量增加118.8%,库容增加2倍,峰值流量增加271.0%。(2)在来流一定时,上游库容越大,水位上升速度越慢,溃决洪水快速起涨阶段出现时间越晚;而水流对坝体的冲蚀作用越强,快速发展阶段溃口横向展宽速率越快;溃口峰值流量越大,溃口流量变化越剧烈,流量过程曲线越“尖瘦”。(3)溃口平面呈喇叭形,上游库容对溃口宽度最窄处位置基本无影响,但对最终溃口宽度影响明显,库容越大,溃口宽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溃决过程 库容影响 大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场导向的铁路选线与大临工程选址协同优化
15
作者 万昕洁 蒲浩 +5 位作者 王杰 宋陶然 李伟 胡建平 乔俊飞 明杰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3,共12页
大型临时工程(大临工程)的合理布设是保证铁路项目在规定的工期、质量、投资等要求下顺利建设的关键。现有以试错法为导向的线-临协同优化方法在复杂选线环境搜索效率低,甚至难以产生可行解。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基于引力场导向的铁路选... 大型临时工程(大临工程)的合理布设是保证铁路项目在规定的工期、质量、投资等要求下顺利建设的关键。现有以试错法为导向的线-临协同优化方法在复杂选线环境搜索效率低,甚至难以产生可行解。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基于引力场导向的铁路选线与大临工程选址智能协同优化研究。首先,建立以协同度为核心的线-临协同优化目标函数,并据此进行选线环境线路通行和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的量化评价。然后,将线路通行适宜度和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分别抽象为1,2级引力场。最后,将上述适宜度引力场融入粒子群算法,指引线临方案的优化方向。将智能协同优化方法应用于某山区铁路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获得造价、线路通行适宜度、施工工期等指标,优于既有方法的最优方案及人工方案的线-临协同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协同优化 大型临时工程 引力场导向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集比例因子和WOA-Kriging模型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16
作者 刘要来 王堡生 +2 位作者 周红波 赵二峰 李章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为了实现在统计资料匮乏时也能进行重力坝的可靠性分析,构建了仅需要不确定参数上下限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评估方法。通过内切椭球模型描述了不确定参数的相关关系,引入比例因子将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Krig... 为了实现在统计资料匮乏时也能进行重力坝的可靠性分析,构建了仅需要不确定参数上下限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评估方法。通过内切椭球模型描述了不确定参数的相关关系,引入比例因子将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Kriging模型对于高度非线性函数的适用性拟合重力坝单元功能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鲸鱼优化算法进行可靠度的寻优。经过实例分析计算,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与规范法得出的坝段的抗滑稳定均处于可靠状态,两种方法的结论相同,这验证了基于凸集比例因子和WOA-Kriging模型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分析重力坝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凸集比例因子 KRIGING模型 有限元模型 非概率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微粒群算法在碾压混凝土坝“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亮 李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2,200,共6页
为制定碾压混凝土坝资源均衡性更优的网络计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工程投资,提出把混合微粒群算法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中。搭建以工序开始时间为自变量的资源强度方差评价函数,把模拟退火算法作为微粒群... 为制定碾压混凝土坝资源均衡性更优的网络计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工程投资,提出把混合微粒群算法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中。搭建以工序开始时间为自变量的资源强度方差评价函数,把模拟退火算法作为微粒群算法的收敛判据以提高其全局收敛能力和收敛精度,引入基于动态时差的速度检测方法,使混合微粒群算法与碾压混凝土坝“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有效融合,建立多约束下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工程实例应用中,计算获得了资源均衡性更优的网络计划,验证了把混合微粒群算法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中是合理的、有效的,较传统方法收敛速度更快、成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工期固定、资源均衡 混合微粒群算法 资源强度方差 动态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RFC坝施工越冬期温度应力控制
18
作者 陈德辉 王子轩 +2 位作者 杨霖 傅蜀燕 欧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7-504,共8页
针对高寒地区堆石混凝土(RFC)坝,尤其岸边坝段在施工越冬期存在温度及应力控制的问题,在传统保温方法基础上,提出基岩保温和过渡层解决方案,以减轻岸边坝段温度应力影响.以云南省某RFC坝为模型,利用MSC-Patran进行前处理,ABAQUS进行计... 针对高寒地区堆石混凝土(RFC)坝,尤其岸边坝段在施工越冬期存在温度及应力控制的问题,在传统保温方法基础上,提出基岩保温和过渡层解决方案,以减轻岸边坝段温度应力影响.以云南省某RFC坝为模型,利用MSC-Patran进行前处理,ABAQUS进行计算和后处理.采用顺序耦合法,考虑分仓浇筑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未保温时,坝体内外最大温差可达15.00℃,温度应力高达3.00 MPa,远超允许拉应力,存在破坏风险;实施保温措施后,坝体温度波动降低,内外温差控制在10.00℃左右,温度应力降至2.00 MPa以下;基岩保温措施进一步控制坝体边界温度及温度应力;引入过渡层后,内外温差下降至3.00℃左右,拉应力降低至1.00 MPa以下,显著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高寒RFC坝施工越冬期有必要实施温控措施,提出的新方法能优化RFC坝温度应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堆石混凝土坝 越冬期 温度应力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高风险地区线性基础设施工程选址:基于数据缺失的袭击风险评估
19
作者 郭强 杨海涛 曹雪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1,共10页
我国在海外高风险地区的线性工程建设面临暴恐袭击风险,选址安全风险评估已成为重要前期工作。传统基于概率和后果风险分析的评估方法缺乏特定场地的历史袭击数据而难以应用。同时,选址评估涉及跨学科知识和复杂决策因素,构造的成对比... 我国在海外高风险地区的线性工程建设面临暴恐袭击风险,选址安全风险评估已成为重要前期工作。传统基于概率和后果风险分析的评估方法缺乏特定场地的历史袭击数据而难以应用。同时,选址评估涉及跨学科知识和复杂决策因素,构造的成对比较决策矩阵中常存在数据缺失,传统补全算法易导致权重序数不一致,影响结果可靠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基于多准则决策理论的选址决策模型。首先,从袭击者视角出发,采用目标袭击价值作为综合指标,确定9项关键评价准则;其次,通过字典序最优补全法推导缺失矩阵的权重向量,解决一致性排序问题;最后,通过潜在袭击价值公式计算不同选址方案优先级。将模型应用于某国不同选址地点风险评估,最优选址方案结果与工程实际选址情况基本符合,验证了所提方法合理可行,为海外线性工程选址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海外工程 大型基础设施 暴恐袭击 选址决策 数据缺失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
20
作者 张诗嘉 操小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128,共9页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检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检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并验证土地政策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型分布格局,多表现为H-H型和L-L型集聚,且随着时间推移空间正相关性逐渐增强。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倒U”形趋势,过度扩张可能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与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倒U”形关系,某一用途的偏向性供给会降低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③土地政策在调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发挥正向作用。应统筹都市圈内城市协同发展,动态调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充分利用土地政策的正向调节作用,持续推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 土地政策 高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